文言文王安禮,字和甫,安石之弟也.....閱讀_王安禮字和甫
發(fā)布時間:2019-02-2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文言文,完成10-13題。
王安禮,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從河?xùn)|唐介辟。(呂公弼)薦安禮于朝,神宗召對,欲驟用之。安石當(dāng)國,辭,以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他日得見,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無賜坐者,特命之。遷直集賢院,出知潤州、湖州州,召為開封府判官。嘗偕府尹奏事,既退,獨留訪以天下事,帝甚鄉(xiāng)納。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蘇軾下御史獄,勢危甚,無敢教者。安禮從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語罪人。軾以才自奮,謂爵位可立取,顧錄錄如此,其心不能無觸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謂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卿也。”李定、張璪皆擿使勿救,安禮不答,軾以故得輕比。
以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事至立斷。前滯訟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論者幾萬人,安禮剖決,未三月,三獄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書揭于府前,遼使過而見之,嘆息夸異。帝聞之,喜曰:“昔秦內(nèi)史廖從容俎豆,以奪由余之謀,今安禮能勤吏事,駭動殊鄰,于古無愧矣!碧厣浑A。
帝數(shù)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國嗣,詔悉改卜,無虜數(shù)十萬計,眾洶懼。安禮諫曰“文王ト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聞遷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惻然而罷。
久之,御史張汝賢論其過,以端明殿學(xué)士知江寧府,汝賢亦罷。元祐中,加資政殿學(xué)士,歷揚(yáng)、青、蔡三州。又為御史言,失學(xué)上,移舒州。紹圣初,還職,知永興軍。二年,知太原府?囡L(fēng)痹,臥帳中決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贈右銀青光祿大夫。
10.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朕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卿也。
B.朕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卿也。
C.朕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卿也。
D.朕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卿也。
11.下列対文加點詞話相關(guān)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登科,也稱登第。一般考中進(jìn)士以上就可稱登科。但民間有“大小登科”的說法,而結(jié)婚被稱為“小登科”。
B.八品,古代官員分九品十八級,正八品是第十五級。宋代秘書郎、著作佐郎、國子博士等都屬于八品官。
C.起居注,記錄古代帝王和皇子后妃的言行。從漢以后,幾乎歷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國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俎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后引申為祭祀和崇奉之意、文中指祭祀。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王安禮才華出眾。由于當(dāng)時是哥哥王安石執(zhí)政,他主動推辭了皇帝的任命,只擔(dān)任了小小的八品官。但他關(guān)于國家大事的見解卻得到了皇帝的賞識。
B.王安禮為人正直。蘇軾因作詩諷刺新法下御史獄,情勢很危急,沒有人敢救他。王安禮卻坦然向皇帝進(jìn)諫,請求寬赦蘇軾,不要因言治罪。
C.王安禮善于斷案。他的的前任審理得不十分妥當(dāng)?shù)陌缸,王安禮都從輕發(fā)落,釋放了犯人,不到三個月,三獄院以及畿、赤縣上九個邑的的囚室都空了。
D.王安禮敢于進(jìn)諫。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邊的尸骨的例子,勸說皇帝收回遷移百姓墓地的詔令。皇帝聽從了他的意。
13.把文中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現(xiàn)代漢語。
(1)嘗偕府尹奏事,既退,獨留訪以天下事,帝甚鄉(xiāng)納。(5分)
(2)今安禮能勤吏事,駭動殊鄰,于古無愧矣(5分)
10.B
11.C起居注不記錄皇子后妃言行。
12.C因室都空了是因為王安禮處理案件雷厲風(fēng)行,將之前滯留的案件都處理完了。并不是從輕發(fā)落釋放了犯人。
13.(1)(王安禮)曾與開封府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單獨留下王安禮,拿一些國家大事來詢問向他,對他的意見,皇上很賞識,并加以采納。(“訪以天下事”狀語后置,“訪”、“鄉(xiāng)納”各1分,大意2分)
(2)現(xiàn)在安禮勤勉治政,使遠(yuǎn)方異域驚嘆,這與古人相比都毫不遜色。(“勤吏事”1分,“駭”使動用法1分,“殊鄰”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王安禮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很年輕的時候即中進(jìn)士,受到河?xùn)|唐介的征召。呂公弼向朝廷推薦王安禮,神宗召王安禮應(yīng)對后,想馬上任用他。這時是王安石執(zhí)政,他即推辭了,被任為著作郎、崇文院校書。有一天神宗遇見他,命他坐下,有關(guān)官員說八品官沒有賜座的,皇上即特別地賜給他座。遷任直集賢院,出任知潤州、湖州,又召回任開封府判官。曾與開封府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單獨留下王安禮,拿一些國家大事來詢問向他,對他的意見,皇上很賞識,并加以采納。入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蘇軾因作詩諷刺新法下御史獄,情勢很危急,沒有人敢救他。王安禮則坦然地說:“自古以來胸懷大度的君主,是不會因別人的言語有什么不當(dāng)而治他的罪的。蘇軾以他的才干自發(fā)奮起,認(rèn)為爵位可以很快得到,而現(xiàn)在卻仍然這樣碌碌無為,他的心中不能沒有抱怨。今天如果按理治他的罪,我擔(dān)心以后人們會說陛下不能容納人哪!鄙褡谡f:“我本來就不會深責(zé)他,現(xiàn)在既然你為他求情,我就寬赦他。你出去之后,不要把這事說出去了,蘇軾剛引起眾人的怨恨,我恐怕有人會拿這件事來害你!崩疃、張璪都要王安禮不要解救蘇軾,王安禮沒有答應(yīng),因此蘇軾只受到輕微的處罰。
以翰林學(xué)士身份知開封府,在職位上,他雷厲風(fēng)行,只要有事他馬上處理,從不拖拉。他的前任審理得不十分妥當(dāng)?shù)陌缸,以及立案后沒有處理的案子很多,牽涉到幾萬人。王安禮接手處理,不到三個月,三獄院以及畿、赤縣十九個邑的囚室都空了。審理案件的情況公布于府衙門前,遼的使者從府衙前經(jīng)過看到了,對王安禮夸獎不已;噬下牶蟾吲d地說道:“春秋時秦國的內(nèi)史廖從容地祭祀,破壞了由余的陰謀,F(xiàn)在安禮勤勉治政,使遠(yuǎn)方異城震動,這與古人相比都毫不遜色。“于是特別提升了王安禮一級。”
皇上多次死去皇子,太史說民間墓地隔京城太近了,所以不利于皇朝的后代,詔令他們將墓地都改遷,計有數(shù)十萬座,群情洶洶,對此很不滿。王安禮上奏說:“文王占卜說要傳世三十年,他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邊的尸骨,而沒有聽說他為了利其后代而要遷移百姓墓地的事。”皇上即詔令停止搬遷。
過了很久,御史張汝賢上書彈劾王安禮,王安禮被貶出,以端明殿學(xué)士身份知江寧府,張汝賢也被罷免。元祐年間,加王安禮資政殿學(xué)士銜,歷知揚(yáng)、青、蔡三州。又被御史彈劾,失掉學(xué)士銜,移任知舒州。紹圣初年,恢復(fù)原職,知水興軍。紹圣二年(1095),知太原府。得風(fēng)寒病,四肢麻木不能行走,只得臥床辦公,但下面的人都不敢欺瞞他。去世時,六十二歲,贈他為右銀青光祿大夫。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文言文王安禮,字和甫,安石之弟也 閱讀 王安禮字和甫 翻譯 宋王安禮 字和甫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