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孔城逛老街\\散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28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走進孔城逛老街\\散文
承受壓力與苦難吧,前面惡狗狂吠,仍走自己的路。走過這個季節(jié),便會成熟。下面是蒲公英文摘網(wǎng)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走進孔城逛老街\\散文,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在舊時,人們常會把一個地方的麗山秀水,和奇特曼妙的景象列為“八景”或“十景”之中,寫入志書成為名勝。在桐城近郊就有這么一個叫孔城的小鎮(zhèn),它的東邊有大沙河,匯諸山之水,注入白兔湖和菜子湖,河道岸寬波涌,流沙沉積,如鋪如疊,光彩透明。每逢暮色蒼茫,夕陽返照,潔如百雪,便有“孔城暮雪”的景象;而在小鎮(zhèn)西南的荻埠河,碧波粼粼,平云接天。每當晚霞燦爛,歸船接踵,漁歌唱答,素影翩翩,錦帆片片,構成“荻埠歸帆”美景;小鎮(zhèn)東北方有座桐梓山,山中多桐樹和梓樹,喬木蔭濃,山滋樹潤,郁郁蔥蔥。每逢雨后天晴,青碧浮升,云蒸霞蔚,氣象萬千,故有“桐梓晴嵐”之景。對于一個小鎮(zhèn)能有三景名列當?shù)?ldquo;八景”之中,實屬罕見,小鎮(zhèn)亦如鑲嵌于山水之中的一顆珍珠,更加璀璨誘人起來。
孔城算不上大,但歷史悠久。史料顯示,孔城始建于三國時期,東吳的名將呂蒙為戰(zhàn)魏而筑城屯兵形成了鎮(zhèn)。在《桐舊集•孔城》中就有“人煙開小聚,傳說呂蒙城”的記述。走進孔城老街,踏著一塊塊緊挨著的青石板,悠長的青石板被無數(shù)的腳步打磨得光滑锃亮,而那一道道被獨輪車推出的轅痕,如同記憶的唱片,將曾經(jīng)商賈云集的繁華舊夢,深深地刻進歷史的碟片中。老街兩側的沿街房屋,每棟都是翹角飛檐的馬頭墻,連排著遠去,高低錯落有致;一面面的瓦坡頂,在翹檐處銜接,連綿起伏,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戶與戶之間夾墻大都向街凸出,并排豎在街側,宛若鋼琴上的鍵盤,在演奏著綿延悠長的樂章。
深秋早上的孔城老街很靜,行人寥寥,商鋪開門的不多,除了入口處橫街上的幾家,拐進長長的主街,也只有五六家門是開著的。一家老字號的“滿江村茶樓”,正在經(jīng)營餐館。茶樓前有一扇外墻,墻前沿街布了一處景———“摔碗酒”。一些碎瓷碗片,堆積在那,十幾只由小到大的陶缸,缸口扎著紅綢,缸身貼著“桐城老酒”的標簽,弧弓線擺在那,向游人展示摔碗酒的風俗。在孔城,“摔碗一上手,山都抖三抖。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讓人激情豪邁,寄寓吉祥。在另一家老字號店鋪,廳堂寬敞掛滿紅燈籠,店里一對中年夫妻正在做米餃和豐糕,熱氣騰騰的米餃,潔白的豐糕,美味誘人,香飄老街。
當然,老街也有賣工藝品的,賣雜貨的,還有非遺傳人的剪紙,畫扇面的。走進一家名為“簾青齋”店鋪,屋內掛滿了裝裱好的中堂、四扇屏及對聯(lián)字畫。一位儒雅的老先生正埋頭潛心地在扇面上題字,案旁立一鑲嵌有詩文影印及簡介的玻璃框,很是醒目。齋主姓張,私塾世家,桐城派傳人,有詩作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fā)表。擅長以姓名作藏頭詩,我給了20元塊,很快一首詩便躍然在扇面上,其詩既有贊美族風之詞,也有激勵和祝福之意。在離“簾青齋”不遠處,四根方柱與白墻構成的門樓,上方橫梁懸掛一“桐鄉(xiāng)書院”匾牌,偌大院落顯得空曠,再往深院走便有一座二層木制建筑——朝陽樓。
屋內木墻上掛著一幅幅舊照和文字說明,看罷便知這里是“桐鄉(xiāng)書院”舊址所在。桐鄉(xiāng)書院創(chuàng)辦于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1840年,當時列強用武力打開國門,桐城派鼻祖戴名世后裔——戴均衡,與文聚奎、程恩綬三個孔城人心存救國救民思想,籌辦書院,用知識開發(fā)民智。透過這老舊的木樓和院落里的碑記,令我感到震撼,在清代中葉后期,以名震海內外的桐城散文流派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大潮,席卷了這座古鎮(zhèn),相繼涌現(xiàn)出桐城派開山鼻祖戴名世,桐城派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劉開,桐城派中堅作家、教育家戴存莊等一大批碩學通儒文人雅士,使桐城文學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朝陽樓能保存下來,延續(xù)并佐證了桐城派文化及儒家文化的昌盛,這也給孔城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老街有很多老宅和店鋪的門是關著,為數(shù)不多開著的門,主人多為上了年紀的,依門而坐望著街上的行人,一副悠閑的樣子。整個老街像極了坐在時空中的老人,顯得寂靜和安詳。也許是我沒有遇見熱鬧時的老街,才這般寂靜,這般安詳。眼前的老街游人很少,游得自在,可以安靜地細看慢瞧,細斟慢酌,獨自品賞,靜心凝思,很是愜意。漫步孔城老街,又恍若走進了一座古城堡。青石板連接著一座座老房舊宅,彎彎曲曲地向遠處綿延著。每隔一段路便有一處拱形的門,古為閘門,用于御敵和防火。走近它你能看到門墻寫著一甲、二甲、三甲……直到十甲,相鄰兩甲之間便有一閘門相隔。
在老街上還保留著保長老房、巡檢司舊址,這些都已成為古代保甲制度的活化石,走近它你能原原本本看到當年保甲制度的舊跡,品味著歷史的記憶。在古鎮(zhèn)老街,當你推開老街大宅喑啞的木門,走進一座座四合院。可以看見滿地青磚,被時光鋪上幽綠的苔痕,從天井流下來的晨曦,如一方溫暖的手絹,鑲嵌在陰冷潮濕的地磚上。再走上吱吱響的木樓,可以隨意地看一看老家具和舊物件;也可以立于窗前,望一望斑駁的青磚黛瓦,光亮的臨街排門,幽深雋永的重樓疊院,錯落有致的高脊飛檐,古色古香的鏤花雕窗……這里有李鴻章的錢莊、有姚家大屋、有知府大宅。透過老宅舊院的滄桑,遙想著宅院曾經(jīng)的富足與輝煌,老街的繁華與熱鬧。
行走在 孔城 老街,你會感覺到這里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特色,但又不像大多數(shù)江南古鎮(zhèn)那樣有河道從中央穿過,街道并不傍水臨河。沒有河道穿街而過,漫步古鎮(zhèn)老街,自然就沒有了一般江南水鄉(xiāng)的小橋流水人家,沒有水鄉(xiāng)小鎮(zhèn)的清幽嫵媚。但它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底蘊,形式了獨特的古鎮(zhèn)文化,這就是孔城。它像是歲月留在土地上的老舊的畫,古樸典雅;又像是不知疲倦地顛簸于歲月里的老人,從1800多年前一直走到現(xiàn)在。它走得從容,走得蒼茫,走得堅實。不卑不亢,不悲不喜,鉛華洗盡,淡泊靜雅。 早上的老街很是清靜。深秋的陽光,灑滿了翹檐的灰瓦上,落在青石板的地面上,耀眼光亮,照在泛黃的白墻和古舊滄桑的門板上,暖意融融,一派寧靜和安祥
早安,孔城!
老街,靜好!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