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洪浚浩:中國的網絡輿論:在國際關系領域與政府的互動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近幾年,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非常迅速。在長期缺乏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中國,網絡輿論的出現(xiàn)對社會政治等方面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由于種種因素,網絡討論的參與在全國范圍內是不平衡的,而且持不同觀點的公眾之發(fā)言機會也完全可能是很不平等的。盡管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還是通過互聯(lián)網表達了他們對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觀點,以求有所改變。本文著重考察中國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的網絡論壇近年的發(fā)展狀況及特點,以及政府與這些網絡輿論之間的互動關系。為了這一研究目的,筆者分析了數(shù)百個有代表性的涉及外交與國際的的中文網站、聊天室和電子公告牌 (BBSs),在中國作了實地考察,訪問了相關的政府官員、學者,以及網站、網絡論壇和網吧的業(yè)主。本文首先簡要回顧互聯(lián)網在中國的爆炸性發(fā)展以及有關外交與國際關系的網上輿論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然后分析網絡輿論的主要特點,最后討論這種網絡輿論的問題和前景。

  

  一、網絡論壇:一種新的可自由參與的公共媒體

  

  自1987年9月中國建立國內第一個互聯(lián)網電子郵件網點以來,至2006年6月中國大陸已有1.23上網人數(shù),聯(lián)網的電腦總數(shù)達5,450萬,網站數(shù)達78.8萬個。[1] 更有意義的是,至2006年8月底,被大多數(shù)網民用來參與各種討論并發(fā)表個人意見和想法的博客(blogs)作者規(guī)模已達1,750萬,而博客的讀者規(guī)模則達到7,500萬。[2] 網絡論壇包括在線聊天、即時信息、BBSs 和其他一些在線討論方式,如 blogs, Wikis and SMSs。2003年底,全國共有2,536個中文聊天室和12,592個BBS。[3]在中國,閱讀新聞、網上聊天和網絡論壇討論占了所有網絡活動的60%以上,其中,網上聊天有40.2%的使用者,排在最頻繁使用的網絡活動的第六位,BBS擁有21.3%的使用者,排在第七位。[4]這些數(shù)據說明,在中國,上網討論已經成為網民的一種主要的網絡活動,并成為公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據2003年在中國十大城市的民意調查,63.95%的應答者定期訪問網絡論壇;
網絡論壇上最流行的話題是“個人愛好”,而排在第二位的便是“政治事務”。[5]

  鑒于中國長久以來缺乏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這一社會政治背景,互聯(lián)網在中國快速發(fā)展的最重要意義是為公眾提供了能相對自由地表達自己意見的網絡論壇,形成了一個多少可以表達公眾輿論的網絡空間。網絡論壇對公眾參與社會與政治生活可以發(fā)揮四個方面的作用。其一,它具有媒體的功能,它發(fā)表的帖子、新聞、信息能被所有人閱讀。其二,它的傳播不受空間的限制,可將個人發(fā)表的觀點和信息即時傳播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其三,人人可以參與網絡論壇的討論,個人發(fā)表的信息和評論常引起來自各地的回應,從而鼓勵更多公眾的參與。這種通過網絡而形成的大規(guī)模公民參與是任何其它媒介形式都無法達到的。其四,網絡論壇還可以成為發(fā)起和組織社會運動的一個平臺(Chase & Mulvenon, 2004)。可以說,網絡論壇對中國的社會政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遠影響,它們成了公民就公共事務發(fā)表觀點并交流意見的最佳場所。

  近二、三年來,中國的網絡論壇伴隨著網絡社區(qū)的大量增加而進一步迅速發(fā)展。根據傳播學定義,網絡社區(qū)或稱虛擬社區(qū),是一個通過互聯(lián)網形成的社會集合體(Rheingold, 2000)。這種互聯(lián)網上的虛擬社區(qū)可以成為公共領域形成的基礎,為大量草根階層的積極參與和公民問政集聚了力量和經驗。比如,2003年在廣州發(fā)生了大學生孫志剛因未攜帶“暫住證”而被收容,并在收容期間被警察毆打致死的事件,互聯(lián)網上就此事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該事件在網上公布后,兩小時內就有網民4千多條充滿憤怒的帖子。該事件立刻成為一個幾乎所有網絡論壇都有網民參與討論的全國性政治話題,參與討論的網絡論壇既包括個人網站和電子郵件群發(fā)團體,也包括官方網站和商業(yè)網站。通過互聯(lián)網上的傳播和討論,該事件引發(fā)了全國公眾的憤怒。政府迫于網絡輿論的巨大壓力而迅速在全國取消了“暫住證制度”,并處決了一名收容所職員。目前,網絡輿論己開始在中國的政治社會生活中顯示出一定的影響力,不少網上的討論都涉及到公共政策、腐敗、黨政官員濫用權力以及社會公正等問題。

  與此同時,政府也不斷加強對網絡論壇的監(jiān)控和“引導”。官方的互聯(lián)網政策試圖將公眾的話題局限在非政治性方面,因此許多網民平時習慣于在“聊天室”談一些無聊的話題,或是在官方舉辦的網絡論壇上沿著政府的意向就官方倡導的政治性話題進行討論。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的網站多年來運行著一個很有影響的BBS,“強國論壇”,它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就敏感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發(fā)表觀點、宣泄情感的平臺!皬妵搲睋碛28萬個注冊用戶,每天上貼1.2萬個。[6]這個論壇的出現(xiàn)并長期存在體現(xiàn)了政府的意圖,即政府需要藉此了解公眾對一些政治問題的態(tài)度并利用這一渠道去影響或“引導”公眾輿論,具體手法包括由政府組織的“寫手”在論壇上以網民的名義發(fā)表討論意見。為了有效地利用網絡的影響,過去幾年里各級政府部門都實行了網絡政府計劃,以便用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來加強網絡的影響力。

  

  二、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的網絡輿論之主要特點:強烈的反美和反日情緒

  

  從2003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網絡論壇開始出現(xiàn)涉及中國外交和國際關系問題的討論。這些討論尤其關注與西方主要國家有關的或公眾認為曾經是或現(xiàn)在是中國的敵人的國家的關系。例如,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001年中美軍用飛機撞機、2004年中國商人趙燕被美國移民局官員毆打等事件,以及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爭端,都在聊天室和其他網絡論壇上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這些討論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具有強烈的反美和反日情緒的民族主義。這種情緒的產生可能與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帶給中國人新的自信有關,也與執(zhí)政黨和政府的輿論操縱有關。由于民族主義在中國通常是政治領導人和一些文化精英用來增強社會凝聚力以為執(zhí)政黨目的服務的工具,所以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歷來是中國官方鼓勵的話語,這類言論在網絡上可以得到比較充分的發(fā)言機會。只有當這樣的言論超過了官方所希望的程度后,它才會被禁止上貼或被刪除;
而對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持不同觀點的言論,其處境則完全不同,批評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的貼子通常會遭到網絡警察的封堵。當執(zhí)政黨和政府利用網絡輿論來鼓動民族主義情緒為其外交與國際關系政策服務時,涉及外交和國際關系的網絡輿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正反映或代表全國公眾在外交與國際關系方面的看法和意見。

  例如,2001年美國發(fā)生“9.11”恐怖主義分子劫機撞樓事件后,網民們在BBS和聊天室中發(fā)表了大量帖子,盡管有少量帖子表達了對受害者的同情,但大多數(shù)帖子都高興地視此事件為“美帝國主義霸權行徑”的結果。“9.11”后的第一周,高峰時段內“強國論壇”上每天有2萬5千名網民同時在線,其中很多帖子公開贊揚恐怖分子的襲擊。一些人寫道,這次事件是美國在1999年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和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后得到的“公正的懲罰[7]”。對9.11事件和中美關系的這種網絡輿論其實是中國官方立場與態(tài)度的一種投射。中國政府在譴責9.11恐怖襲擊事件上落后于世界上很多國家,而且中國官方對這一恐怖襲擊的反應比很多國家(甚至包括一些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都要溫和得多。

  公眾在網上對趙燕事件的反應是又一個強烈反美情緒的例子。2004年7月22日夜間,中國女商人趙燕接近尼亞加拉大瀑布附近美加邊境的美國海關辦公室,被發(fā)現(xiàn)后逃離現(xiàn)場,隨即被美國移民局官員追上并扣留,在此過程中發(fā)生了趙燕遭移民局官員毆打的事件。這起事件在美國媒體上只是個地方性新聞,一則簡單的、警察執(zhí)法過程中可能不當使用暴力的案例,但在中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把趙燕事件看作是中美關系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中國官方媒體把這起事件定義為美帝國主義霸權和嚴重侵害人權的又一個代表,事實上鼓勵了網上民眾的反美情緒。雖然網上輿論對趙燕事件存在著幾種不同觀點,但絕大多數(shù)帖子都在發(fā)泄對美國的怒氣,有些人甚至指責“美國是世界上真正的恐怖分子[8]”。當2005年9月8日當?shù)胤ㄔ号袥Q該事件中打人的移民局官員無罪后,中國的互聯(lián)網上一天之內就有1萬1千多人上貼譴責這一判決,認為它充分顯示了美國高傲自大的心理和對外國人的歧視心態(tài),反映了美國社會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種族和文化歧視。

  強烈的反日情緒也時時在網絡輿論中反映出來。過去幾年,由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引發(fā)的中日之間長期存在的摩擦變成了中國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的網絡論壇上一個最熱門的政治議題。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于臺灣的北方海域(日本稱之為尖閣列島),歷史上中國把釣魚島看作是臺灣省的一部分。2004年3月24日,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15位人士乘坐一艘漁船抵達釣魚島海域,聲明釣魚島屬于中國,其中7人被日本警方拘留。這在中國引發(fā)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網上“保釣行動”,以支持中國政府關于釣魚島歸屬問題的立場,保衛(wèi)國家尊嚴。網絡輿論的強烈反日情緒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充分支持“保釣”行動,稱贊參與這一行動的人是“民族的英雄”、“國家的驕傲”,并號召組織新的反日行動;
其次,號召聯(lián)合抵制日貨,尤其是抵制日本的汽車和投資;
再次,要求對日采取軍事行動。比如,網上有帖子寫道:“使用日貨是一種羞辱,是時候消滅日本了”;
“朋友們,請抵制日貨,請更愛我們的國家!”“我們國家應該在釣魚島駐軍,以表明我們的軍事實力!弊宰罱@次釣魚島事件后,反日網站的數(shù)目劇增至70多個。

  現(xiàn)在,大約有十萬名網民經;钴S在反日論壇上,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網上反日輿論。網民們不僅通過這些網絡論壇發(fā)布信息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通過它們組織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公眾活動甚至社會運動,如網上請愿和組織游行等。[9]反對從日本進口北京與上海之間的高速鐵路設備和技術的網上請愿活動就是網上大規(guī)模公眾活動的典型例子之一。京滬之間的高速鐵路是一項預算高達230億人民幣的巨大工程,投標人包括德國磁懸浮火車聯(lián)盟、法國TVG高速列車以及日本的新干線高速火車經營者。當日本新干線高速火車經營者有可能贏得合約的消息傳出后,中國的互聯(lián)網上爆發(fā)了強烈的反日浪潮,而對二戰(zhàn)期間日軍戰(zhàn)爭暴行的回憶以及日本軍國主義復蘇的跡象則進一步引發(fā)網上更大規(guī)模的反日情緒的爆發(fā)。2003年7月19日,“愛國者聯(lián)盟”網絡論壇發(fā)起了一個反對京滬高速鐵路工程從日本進口設備技術的網上請愿活動,僅十天內便收集到了8萬個網上簽名。[10]雖然無法確定這次網上請愿對政府的決策是否產生了影響,但中國政府后來確實否決了從日本進口高速鐵路設備技術的安排。一個月后“愛國者聯(lián)盟”又聯(lián)合另外六家網絡論壇發(fā)動了另一次更大的網絡請愿活動,要求日本政府賠償中國東北齊齊哈爾市的受害者,這些受害者死于或傷于日本在二戰(zhàn)期間留下的未曾掩埋、最近暴露于世的含有致命毒素的化學武器。從2003年8月15日至9月15日,一個月內這一網上請愿活動就收集到了一百多萬份網上簽名,成為當時中國民眾在網上對外國政府的抗議活動。

  

  三、政府與網絡輿論之間的互動關系

  

  中共習慣性地視外交與國際關系事務為最高層少數(shù)領導人才能過問的決策,公眾通過網絡空間參與對外交政策和國際關系問題的議論,無疑會構成對相關政策的某種影響。

  究竟政府與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的網絡輿論之間是怎樣一種互動關系?筆者將從三個角度來觀察和討論這種互動關系:其一是政府對網絡上有關外交和國際關系問題討論的態(tài)度,這涉及到中國政府如何看待網絡輿論和虛擬社區(qū)在外交事務和國際關系中的影響;
其二是政府如何關注或利用網上輿論,將之利用來為外交政策服務;
其三是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之網絡輿論形成后,中國政府的一些外交政策如何順應這種輿論而改變。

  首先,中國政府對網絡輿論強烈的反美或反日情緒基本上是贊同的。如上所述,這種反美或反日情緒既是官方所營造的,也是官方所需要的。以反日輿論為例,官方一方面允許和鼓動網上的反日情緒,一方面又有意讓官方媒體在這場事件中保持沉默,以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改善中日關系。[11]一旦政府意識到網上輿論的激烈反美或反日傾向可能影響國家之間的關系,給世界一個負面的中國形象時,政府會隨即迅速監(jiān)控和封鎖網絡論壇上極端反美或反日的帖子。(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其次,近年來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的網絡輿論已開始受到政府的關注或利用。比如,許多官方網站建立了專門討論國際、臺灣或香港問題的網絡論壇,如《人民日報》網站上的“強國論壇”,新華社網站上的“發(fā)展論壇”和“統(tǒng)一論壇”,外交部網站上的“中國外交論壇”。此外,許多BBS、聊天室和網站投票系統(tǒng)也都成了官方獲取民意的渠道。這樣,政府開始利用網絡論壇為政府的外交與國際關系政策意向服務。2003年4月初,中國外交部網站發(fā)布了一個通知:“將邀請外交部亞非司司長和國際司司長于4月8日下午3點到4點半在外交部網站上的中國外交論壇與網友們就伊拉克當前形勢進行在線交流,并接受相關外交政策的提問。歡迎您的提問和參與!”2003年12月23日,外交部長李肇星參加了一個預定的新華社網站上的聊天會,在網上與公眾交流。這次交流持續(xù)了兩個小時。4萬余人參加了在線討論,李肇星收到了2千多個提問,提問的內容包括外交政策、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以及中國在伊拉克重建中的作用。[12]官方媒體對此類安排積極報道,稱之為“中國領導人了解民意的新的有效渠道”和 “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巨大進步”。不管這種評價是否過分,中國高層官員在網上與網民的交流互動表明,中國政府開始關注網上輿論。

  再次,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的某些網絡輿論有時會轉化為大規(guī)模的社會行動,但也可能使中國政府陷入兩難境地。1999年5月美國飛機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發(fā)生后美國政府一再聲稱這是一個失誤;
中國政府則掩蓋了被炸身亡者的真實身份和赴南活動目的。中國的官方與民眾都把這次事件看成是一個蓄意的攻擊行為,雖然官方媒體用帶有一定外交口吻的語調來報道這次轟炸及相關問題,但公眾在網上掀起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反美風暴。轟炸事件發(fā)生后的24小時內,有5萬網民訪問了 “抗議論壇”(“強國論壇”的原名)。一周后這一論壇的網民數(shù)量迅速增長到50萬[13],他們不僅在網上批評“美國的霸權”,而且還主張發(fā)動組織街頭游行。在政府的授意下,各大學隨即組織大學生到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和中國各地的美國領事館外抗議示威。學生們用石頭和瓶子襲擊了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這次抗議話動約有十萬人參加。[14] 后來有學生開始把憤怒轉向中國政府,官方擔心執(zhí)政黨及政府可能成為憤怒的民族主義浪潮攻擊的目標,隨即動用各種手段終止了學生及民眾的游行。在對日關系方面,政府一方面鼓勵公眾的反日情緒,但另一方面也擔心公眾一再高漲的的反日情緒可能會轉化為反政府情緒。有網民聲稱:“釣魚島問題再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及其中央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為百姓做點好事,對他們來說是這么難。日本之所以如此貪得無厭,就是因為日本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衰落。[15]”當網民在論壇上敦促中國政府干預釣魚島事件時,中國政府便嚴格控制BBS和聊天室,以阻止反日情緒的“過分”發(fā)展;
同時政府又反復強調所謂的“對日新思維”并非官方的總體對日政策,而只是在歷史問題未解決前處理中日關系的一些設想。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政府對釣魚島問題都保持低調。很明顯,雖然官方可以把網絡輿論當作“公眾外交”服務于某些政治目的,但公眾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也可能走向極端,給官方制造一些麻煩。網絡上的公眾輿論是否對中國外交政策的制定起了作用,倘若有作用,作用有多大,現(xiàn)在仍然很難判斷。

  

  四、如何認識涉及外交與國際關系的網絡輿論?

  

  在信息時代,互聯(lián)網被樂觀地看作能為公眾帶來政治參與的新技術手段,因為它與報紙和電視等傳統(tǒng)大眾媒體不同,允許人們直接參與互動式的信息交流,也可以讓民眾通過與政府官員的“實時”對話來發(fā)表意見。甚至有人認為,既然人們能夠通過網絡在一個與“參與民主”相似的過程中與他人自由地分享觀點,所以互聯(lián)網能帶來更多的“社會民主化”或“政治現(xiàn)代化”,因為公眾可以自由而無限地獲得信息,能平等地參與各種社會、政治和文化的交流(Crossley & Roberts, 2004)。無論是“公共領域”、“公共觀點”還是“公共輿論”,當用這三個概念來思考公眾的政治參與時,必須認識到,公眾政治參與的種種形式只能發(fā)生在政府或官方渠道之外。根據哈貝馬斯的觀點,公共領域應該是一個廣闊而自由的舞臺,是市民辯論、協(xié)商、達成一致并采取行動的場所(Bass, 1996)。

  幾十年來,在中國不存在民眾公開自由地傳播觀點并參與政治和公共事務的渠道。目前,政府控制的傳統(tǒng)媒體仍然決定著公眾能獲得什么樣的信息,也引導著公眾按照政府的需要去相信或排斥一些事物。在這樣的媒體上,大規(guī)模的公眾參與和自由討論是不可能的,涉及外交和國際關系問題的參與和討論就更不可能了。近幾年來,由于互聯(lián)網、尤其是網絡論壇在中國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虛擬空間中的一個萌芽狀態(tài)的“公共領域” 已悄悄地在中國出現(xiàn)。成千上萬的草根階層積極參與了網絡論壇的討論 ,這些網絡論壇的存在突破了執(zhí)政黨與政府壟斷的官方傳播渠道。大多數(shù)人己感受到互聯(lián)網與網絡論壇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自由和機會。[16]可以說,網絡論壇是公眾發(fā)表觀點,尤其是就政治議題發(fā)表觀點的一個嶄新的、僅有的公共場所。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稱,據一項在中國12個城市所作的調查,中國公眾對在互聯(lián)網上自由言論抱有相對樂觀的態(tài)度。當問到“通過使用互聯(lián)網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政治觀點”時,71.8%的互聯(lián)網使用者和69.7%的非網使用者選擇“完全同意”或者“同意”;
對于“通過使用互聯(lián)網,人們有更多的機會批評政府的政策”這個問題,68.8%的互聯(lián)網使用者和61.5%的非使用者選擇了“完全同意”或“同意”;
對于“通過使用互聯(lián)網,人們能更了解政府的政策”這個問題,79.2%的互聯(lián)網使用者和77.4%的非使用者選擇了“完全同意”或“同意”;
對于“通過使用因特網,高層官員能更好的了解普通民眾的意見”,72.3%的互聯(lián)網使用者和73.3%的非因特網使用者選擇了“完全同意”或“同意”。這一調查結果顯示與以前相比大多數(shù)的中國公眾和網民相信網絡空間給了他們更多的自由。然而,中國的民眾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享有網上瀏覽和網上發(fā)言的自由呢?

  言論自由是民主和文明社會基本政治制度的一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哈貝馬斯說,公共領域必須確!把哉撜卟粫捎趪鴥然驀獾膲浩榷荒茏杂尚惺寡哉摗⑿袆雍吞釂柕臋嗬(Hass, 2004),無論政府還是商業(yè)機構都不應影響個人的立場。能夠充分自由表達的這種“理想的言論情形”,要求互聯(lián)網上的對話和信息產品不受檢查,不管其形式如何。但中國政府一直利用高科技設備和技術來過濾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從而達到控制互聯(lián)網的目的,為此,中國政府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網絡內容過濾技術和大批專責網絡內容管制的網絡警察。官方使用的高科技措施確實阻止了很多網上的政治信息和言論[17],但正如“博客動力”的創(chuàng)始者所說,由于“有很多的bloggers,所以分流很快,很難監(jiān)查[18]”。盡管許多網民已經學會了如何使用代理服務器沖破政府的網絡封鎖和過濾,政府對互聯(lián)網的控制在技術上越來越困難,但政府仍然在努力減少網民通過互聯(lián)網表達的對政府的不滿。[19]官方已要求網路服務商和個人使用者實行自我監(jiān)查[20],將這種自我監(jiān)查列為規(guī)范和控制虛擬空間的主要手段。這種政府管制和自我監(jiān)查機制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一個真正的公共領域在中國的形成。

  盡管中國使用互聯(lián)網的人口急速增長,但仍然只占總人口的8%左右,這個百分比僅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中國存在著明顯的“數(shù)據鴻溝”(Wilson, Wallin & Reiser, 2003),Steward, 2001),互聯(lián)網的使用者主要是年輕、高學歷的城市人口,集中在經濟文化發(fā)達的城市,約40%的上網者居住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只有大約1%的網民生活在貧窮的西部地區(qū)。[21] 如果從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來看,在中國只有人口的15%左右,大多數(shù)是大學以上學歷的人,主要通過互聯(lián)網獲取新聞(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會使用代理服務器),其余85%的人口仍然主要通過閱讀2千多份官方報紙來獲取新聞信息,許多家庭主婦甚至不看報,主要通過收看電視節(jié)目來獲得新聞和信息。[22] 換言之,目前中國的大多數(shù)人仍然依賴政府渠道和官方媒體來獲得新聞信息,尤其是在占總人口80%以上的農民中,互聯(lián)網使用者僅占千分之二。顯然,目前在中國單靠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和使用,即便沒有官方的管制,也不足以產生一個能讓多數(shù)民眾參與的公共領域。

  中國的文化政治類網絡論壇普遍有兩個特點,即自由主義和激進主義。這兩個特點在有關外交和國際關系問題上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自由主義在網上通過自由主義話語和個體主義主張以及反傳統(tǒng)傾向反映出來,在中國目前的社會政治背景下,自由主義反映了一種積極的價值觀,但激進主義比自由主義的影響更大。在中國的網絡論壇上,激進主義又可分為兩類:其一是支持民主的人,他們密切關注國內的政治問題,提倡激進的政治改革;
其二是民族主義者,這類人密切關注中國的外交和國際關系問題, 主張在處理中美、中日、臺灣與香港等問題上采取激進的立場。尤其是近幾年來,這類民族主義者強調,中國處理國際事務時必須采取與以往不同的姿態(tài),要站到一個現(xiàn)代、先進、強大的國家所“應當具有”的立場上。這類觀點對西方國家,尤其是對中國的“敵人”,帶有一種強烈的歷史、政治和文化對抗情緒。他們在大多數(shù)的外交和國際關系論壇上的言論通常充滿了激進的民族主義觀點。這樣的言論可能出自一部分網民及社會政治精英或文化精英的民族主義視角,不一定真正代表公眾輿論。[23]

  長期以來,尤其是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中國從中學到大學的“政治思想教育”訓練出了幾代在外交與國際關系有明顯偏見的青年人(他們往往被稱為“憤青”,意為“憤然的青年”),這些人表現(xiàn)出來的外交與國際事務觀常?赡懿⒎仟毩⑺伎嫉慕Y果而是“洗腦”結果的體現(xiàn)。正因為如此,在那些討論與美、日、臺灣和香港關系的論壇上,不少網民觀點激進,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樣的言論雖然看起來很“愛國”,但不少觀點是非理性的。不幸的是,一些理性的或非激進的觀點在中國都不得不保持低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愛國”或“賣國”。

  在中國,互聯(lián)網和網絡論壇為公眾或突破官方的信息和新聞控制、表達對政治問題和公共事務的意見,提供了具一定自由度的平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許多虛擬社區(qū)近年來非常關注外交決策,這可能是因為在網絡時代以前,中國民眾很少有機會就外交和國際關系問題發(fā)表他們的觀點。當然,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根據網絡上的公眾輿論來制定的。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增長和公眾網上政治參與的活躍,網絡輿論將可能變得越來越有影響,但如果網絡輿論繼續(xù)被激進的民族主義情緒所支配,它對中國的民主和政治現(xiàn)代化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卻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Bass, R. (1996). Habermas’ Public Sphere. ERIC Lesson Plan: Publics.

  Chase, M.S. & Mulvenon, J.C. 2004. “Political Us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You’ve Got Dissent! Chinese Dissident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Beijing’s Counter-Strategies (Electronic version). RAND’s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Division Books & Publications.

  Crossley, N. & Roberts, M. 2004. After Habermas: New Perspective on the Public Sphere.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Haas, T. 2004. “The Pubic Sphere As A Sphere of Publics: Rethinking Habermas’s Theory of the Public Sphe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Bulletin,(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No.2.

  Hachigian, N. 2001. “China’s Cyber-strategy.” Foreign Affairs, No. 80, pp. 118-133.

  Liff, S. & Steward, F. 2001. “Community E-gateways: Locating Networks And Learning For Social Inclus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No. 3, pp. 317-340.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 Frontier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Wilson, R., Wallin,S., & Reiser, C. (2003).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e Digital Divide.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No. 2, pp. 133-143.

  Yin,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注釋】

  [1] 中國因特網信息中心,“第1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報告(2006)”。

  [2] 出處同上

  [3] 中國教育科學中心,“中國最好的文化網站的第四次調查報告(2003)”。

  [4] “關于因特網使用者及其影響的調查報告(2001)。

  [5] 中國因特網信息中心,“中國的因特網時代(2003)”。

  [6] 據筆者2004年對復旦大學朱教授的訪談。

  [7] 據筆者2004年對清華大學郭教授的訪談。

  [8] 據筆者2004年對中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劉先生的訪談。

  [9] Wu, M.,“The Internet and Civic Protest in China: Emerging Online Pet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3 Aoir Conference, Toronto.

  [10] 據筆者2004年在北京對外交學院范教授的采訪。

  [11] “中國:北京加進控制國內日本問題的媒體報道”, 《海峽日報》2004年10 月4日。

  [12] 據筆者2004年在北京對外交學院范教授的采訪。

  [13] 出處同上。

  [14] Zhang, D. & Sun,《近距離觀察中國》。北京:中國洲際出版社2003年版。

  [15] 出處同注[6]。

  [16]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長沙進行的關于因特網使用者及其影響民意調查的調查問卷”,2003年。

  [17]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中國的因特網信息沖突”,2001。

  [18] 據筆者2004年在北京對網吧業(yè)主董先生和馮先生的訪談。

  [19] “China’s Internet Policy Is Criticized,”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February 29 2004.

  [20] Harwit, E. & Clark, D. 2001. “Shaping the Internet in China: Evolution of Political Control Ov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Content.” Asian Survey, No. 41, pp. 405-407.

  [21] 筆者2004年對中國政府信息產業(yè)部官員丁先生的訪談。

  [22] Fang, D. “中國:國家媒體只報道了事實,沒有評論。”《南華早報》C,3月26日, 2004。

  [23] Wang, Y. “釣魚島事件:中日雙方的難題”, 《鳳凰周刊》143期, 2004。

  

  作者為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來源:當代中國研究

相關熱詞搜索:互動 國際關系 中國 輿論 領域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