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教父張汝京,失敗者的9年】張汝京海思半導體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好人,能人,一個很敬業(yè)的人。但“他有很難逾越的個性弱點,并不適合管理一個龐大的企業(yè)” “愿主保佑大家,一切都會好起來! 驟然降溫的上海,一向溫和儒雅的張汝京溫暖地給來訪者、也為自己送上祝福,慢慢拉上車門,消失在寒風中。這位“大陸半導體之父”再也不需要清晨第一個趕到張江的辦公室,他已離開一手創(chuàng)辦的世界半導體巨頭――中芯國際。
11月10日下午,張汝京離職公告發(fā)布數小時后,中芯國際再次發(fā)出“重磅”公告:與臺積電就專利訴訟達成和解,代價是向臺積電分期4年支付2億美元現(xiàn)金并發(fā)行新股及授予認股權證,交易完成后臺積電將持有中芯國際10%股份。
股市以大漲回應張汝京辭職,為其執(zhí)政中芯國際的成敗做了定論。中芯國際在香港交易所復盤后,須賠償臺積電2億美金的中芯國際股票竟然大幅上漲63%。
“我盡力了。官司讓我精疲力竭,對這個結果我也感到失望!惫娈斎,張汝京在電話里向媒體坦露感受,有些哽咽。
這是張汝京內心掙扎的9年時光,在草莽中起家、經歷輝煌、周旋于內外交困。當失敗的通知單最終送達,他還可以回轉到上帝面前,重新獲得內心的平安與自由――解脫了。
“半導體之父”
2000年,被迫將一手創(chuàng)辦的世大公司賣給臺積電后,張汝京離開臺灣,只身來到上海張江,除了賣出股票的錢、芯片技術和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張汝京手中別無所有。他在浦東張江園區(qū)內的一片農田中奠基開建中國第一座八寸芯片廠。
隨著中芯版圖由上海擴及北京、天津、成都、武漢以至深圳,不到10年時間內,中芯國際高速發(fā)展,成長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全球第三的芯片廠,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擁有4座8寸廠、3座12寸廠,并受托運營成都和武漢的12寸廠,2008年開工建設深圳8寸廠。2004年,中芯國際在香港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
在半導體行業(yè)里,張汝京和中芯國際的崛起近乎神跡。期間,“中國半導體之父”的稱號不脛而走。
在業(yè)界,張汝京一直有“辦廠能手”的美譽,這自有家族淵源。他的父親張錫綸是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煉鋼領域頗有名氣的人物,曾擔任過高雄兵工廠第7所所長。從小就在工廠里玩耍、嬉戲的張汝京對工廠有種莫名的狂熱。他在美國德州儀器工作期間,曾負責建立過十多座工廠,分布在各個國家與地區(qū)。49歲時,張汝京從德儀早早退休,回到臺灣又創(chuàng)辦了世大,趕上臺灣半導體代工業(yè)的黃金年代。
來到幅員廣闊的大陸,這個熱愛工廠的人更是固執(zhí)地投入熱情在各地開設一家又一家的工廠。他先后在北京、武漢、深圳等地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各種合作建立新工廠,完成了大陸的“菱形布局”。盡管公司由于設備折舊等問題而持續(xù)產生虧損,張汝京從未停止擴張的腳步。
激進快速的布局策略讓中芯國際的財務報表十分難看。剔除大環(huán)境和行業(yè)周期因素,業(yè)績如斯,身為CEO的張汝京在戰(zhàn)略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來,上海的工廠已經開始贏利了,但是其他地方開設的新廠虧得厲害,贏利的部分全用來填新廠的虧損窟窿,搞得大家都很苦!敝袑痈刹奎S原(化名)批評說。
與內地政府關系深厚的張汝京一直被視為“紅色臺商”!坝袝r他太急于和地方政府搞好關系,在承諾地方辦廠上決定過于隨意!痹谖錆h、成都等地方辦廠,張汝京都是一個人拍板做了決定,“這些都讓董事會對他有意見!
一個好人的弱點
好人,能人,一個很敬業(yè)的人。
這是所有熟悉張汝京的人對他的共同評價。但是,“他有很難逾越的個性弱點。他是一個很出色的技術人才、創(chuàng)業(yè)人才,并不適合經營管理一個龐大的企業(yè)!
張汝京是一個很重情誼的人,公私界限不分讓他落下了“任人唯親”的口實。2000年他來大陸創(chuàng)辦中芯之時,一批世大的舊部跟隨他來到上海,對這些嫡系,他的個人感情很深,給予很大的權力與信任,即使才德不濟之輩,他也寧愿用閑職養(yǎng)著。一有爭議,這些人就越級上告到張汝京那里,“他(張汝京)的耳根子很軟。這讓管理層夾在中間很難做事”。
雖然數量只是“一小撮”,卻在公司內部造成不好的影響。據數位員工透露,中芯某一負責安保的高層是張汝京的親信之一,“啥事不干,作風很惡劣,我們90%的員工都對他不滿,他還把自己的幾個兒子、女兒都塞到公司的要職上。要知道,他的薪水是我們這些人的幾十倍!
另一方面是基層員工的極度不滿。中芯國際在行業(yè)內一直是員工流失的重災區(qū)。相比同類公司,薪酬、福利、晉升等毫無競爭力,住房、在崗培訓類的福利政策受益面很窄。公司內部流傳著張汝京的一句名言――“不用怕人走,再招就是了!
按理,芯片人才比其他行業(yè)更看重工作經驗,一般工作兩三年才能較好地保持產品的良率。頻繁的員工跳槽給中芯的發(fā)展造成了很大困擾。早在兩年前,黃原的“徒弟”就趕鴨子上架當了北京12英寸工廠的技術主管。因為缺乏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工廠事故不斷。
中芯國際對干部本土化問題從未給予重視。全公司1000多名臺籍員工占據了絕大多數管理崗位。出身上海某名牌大學的黃原曾幾次和臺灣同事競爭相同崗位受挫,對方工作能力、態(tài)度、學歷樣樣不如他,但是“臺灣籍的人上位就很快”。
由于張汝京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中芯國際內部因此籠罩著一股信仰文化的色彩。公司流傳著一種說法,晉升到一定級別后,如果你不是基督徒,就很難獲得重用。公司員工為了取悅大老板、以獲得提拔的機會,迅速皈依受洗的不在少數。
兩個教父的恩怨
多年來,外界最津津樂道的是張汝京與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之間的恩怨情仇:前老板和舊下屬;一個是臺灣半導體教父,一個是內地的半導體之父;一個負氣出走,一個揪著另一個官司7年打個不停。
兩人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32年前。1977年,身在美國的張汝京進入當時的德州儀器,擔任工程師;那時,張忠謀是德儀資深副總裁,負責管理德儀消費產品事業(yè)部,手下達4000人之多,張汝京是張忠謀“下級的下級的下級”。
關于兩人恩怨的始由,外界普遍流傳的版本是,當初由張汝京在臺灣一手打造的世大集成電路,在大股東的主導下,賣給了張忠謀的臺積電,時任世大總經理的張汝京被蒙在鼓里。張汝京之后負氣出走,轉往中國上海創(chuàng)辦中芯國際,正式跟臺積電隔海開打對戰(zhàn)。
張汝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澄清,他并非負氣出走,“無能為力是真的,但離開臺灣來大陸,并不是因為與張忠謀有怨!
來到上海張江的張汝京照著臺積電的模式,復制出了一個中芯國際,并且同時從世大和臺積電挖走大批員工,真正梁子就在這個時候結下了。
2002年1月,中芯國際成立僅9個月,臺積電以該公司離職員工涉嫌通過電子郵件將公司重要資料外泄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在這個行業(yè),如果認真較勁起來,任何兩家有點規(guī)模的公司都會有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敝行緡H老員工黃原分析說?墒,張忠謀為什么老揪著中芯國際不放呢?
2000年,中國政府頒布了旨在促進軟件業(yè)和半導體業(yè)發(fā)展的國務院18號文,吸引了大批資金涌入內地,中國半導體產業(yè)進入一個高速成長期。而為了保護島內經濟,臺灣當局對支柱的芯片業(yè)一直有種種嚴格限定,審批條文繁復苛刻。
張汝京是臺灣半導體界第一個到大陸投資的,因此成為頗受中國政府重視的創(chuàng)業(yè)者。中芯國際的第一大股東為大唐控股,第二大股東為上海實業(yè),分別是中央和上海國資委的直屬企業(yè)。
從2002年開始,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便提出向大陸投資的申請,2003年2月得到臺灣當局的初步批準,直到2005年才得以把一條8英寸芯片生產線轉移至上海松江。此時,8英寸已經是落伍的技術,之后再無追加投資。作為臺灣高新技術企業(yè)的標桿和代表,臺積電的“一舉一動都要得到批準”,張忠謀只能眼看著張汝京在對岸風生水起。
2004年,臺積電的市場占有率降到5年來的最低點,而中芯國際短短三四年已經達全球6%,居全球第四。完全無視臺灣技術輸出禁令的張汝京站穩(wěn)了大陸的灘頭堡。
“現(xiàn)在,有一個人悄悄跑過來,獨自吃著大陸這塊大餅。臺灣同行看來,這是破壞規(guī)矩,一不顧到同行利益,二不顧和臺灣當局達成的共識。于是,讓你也沒有好果子吃!
懲戒了“規(guī)矩破壞者”,張忠謀的葫蘆里又賣什么藥呢?是否有入主中芯國際的謀劃?這將對兩岸的半導體產業(yè)未來格局產生怎樣影響?
“老教父”現(xiàn)在表現(xiàn)得相當持重和克制,無乘人之危之嫌疑。在和解協(xié)議中表示,10%的持股是“有限制的”,既不會進入董事會,也不會干涉中芯國際的日常運營。至于下面會發(fā)生怎樣的事,這已經不是張汝京需要思考的問題了。
相關熱詞搜索:教父 失敗者 半導體 半導體教父張汝京 失敗者的9年 半導體教父張汝京 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