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報記者在會議廳外的作為] 貴州都市報記者電話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在重大時政新聞發(fā)生的時候,有關部門出于保障活動和會議秩序等考慮,通常嚴格限制進入現場的記者人數。那么,在會議廳外的都市報記者,還能不能有所作為? 在新近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廣西《南國早報》抓住中央媒體報道中透露出的亮點,指導特派記者及時補充采訪,采寫并編發(fā)了兩條鮮活的新聞《“那一刻,我激動得差點哭了”―記總書記與農民代表莫文珍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對話》《各報刊發(fā)仫佬族代表與總書記握手照片》,得到讀者和新聞界同行的好評。
又喜又憂:領導人要來記者進不了會議廳
應廣西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邀請,從2000年起,《南國早報》每年都派一名記者作為廣西代表團隨團記者赴京,采訪全國人大會議。今年派出的記者是時政新聞中心黨政部主任周寒,作為分管時政新聞中心的副總編,我在后方每天與周寒保持熱線聯系。
3月8日下午,周寒給我打來電話說,胡錦濤同志將于9日上午來人民大會堂廣西廳,與廣西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暗抑荒苓M入人民大會堂,不能進入廣西廳。怎么辦?”
3月9日上午,《南國早報》上午編前會上,大家討論的意見是:用《廣西日報》通稿或新華社電稿,作必要的刪節(jié)。至于本報記者,爭取寫一些會前會后的花絮。
其實,在得知前方特派記者不能進入廣西廳采訪的消息時,我已布置她寫花絮稿了,比如觀察代表們去人民大會堂時的著裝、他們對與領導人會面的期待,會前領導人與代表們見面的畫面,等等。
然而,我總覺得寫這樣的文章太“大路貨”、太平淡,總希望在會議廳外的記者能有所作為。
我曾錯過一條鮮活新聞
1999年3月1日,《南國早報》首次派兩名記者赴京,采訪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我被選為特派記者之一。由于條件所限,我們只有出入廣西代表團駐地的出入證。
3月5日下午,江澤民同志到人民大會堂廣西廳,參加廣西代表團全體會議,同大家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這天中午,看著代表們欣喜的樣子,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我不能到現場去采訪。在后方指揮的老總安慰我說,就用新華社或《廣西日報》的稿子好了。于是,我放棄了一切努力。
1999年3月下旬,從北京出席人大會議回桂的一位代表給《廣西日報》投來一篇報告文學。報告文學中很詳細地描述,江澤民同志除了和廣西的代表討論與《政府工作報告》相關的內容,還趁會議休息間隙,和代表們作了文學藝術探討。江澤民同志指著廣西廳內布置的精美浮雕、壯錦、壁畫問,這些都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時任廣西藝術學院院長、曾參加人民大會堂廣西廳壁畫等創(chuàng)作的黃格勝代表向江澤民總書記一一介紹……黃格勝代表繪聲繪色的介紹,引起江總書記和全場代表的興趣,談笑間,代表無不開心……
回憶起當日代表們回到駐地后,我的確從他們的閑談中知道江澤民同志與黃格勝等代表的藝術交流,但沒有深究,沒有敏銳地抓“活魚”。
從此,當重大時政新聞發(fā)生時,我告誡自己、也要求我所管理的記者:不要放棄!
抓取“新聞聯播”亮點:
小通訊寫總書記和農民代表對話
2007年3月9日,胡錦濤總書記到廣西廳與廣西的代表審議報后,19∶00分,我和十多位同事聚在一起看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就是這則新聞―
……當來自尚興村的黨支部書記莫文珍談到當地一些偏遠農村小學布局不合理、影響孩子上學時,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辦學啊,一定得從實際出發(fā),真正為老百姓,為孩子們上學著想……教學點該撤的、該并的咱們并,不該并的,哪怕人少,也得把這個教學點辦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們上學,孩子們的家長也才放心……
我馬上意識到,這就是亮點!頭條新聞播完,19∶04分,我給在前方的特派記者周寒打電話,囑咐她趕緊從莫文珍與胡總書記的對話這個角度寫新聞!
當日21∶08分,周寒給我打來電話,她順利采訪到了莫文珍。莫文珍代表把胡總書記跟他的對話、自己的感受, 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周寒―
審議會上,他就坐在胡總書記正對面。他向總書記匯報山區(qū)農村取得的巨大變化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胡總書記看在眼里,一再鼓勵他:老莫,慢慢說,不要激動。
他接著談到他在日常調研中發(fā)現的問題:實施計劃生育后,農村學生逐步減少,部分農村教學點進行了撤并。但是,“另一種上學難成了新的問題―過去每個村都有幾個教學點,現在幾個合并為一個,寄宿制學校的配套建設不到位,有的小孩每天上學要走十幾公里路。這導致一個小孩必須得有一個勞動力接送上學。
莫文珍告訴記者,胡總書記聽得很專注,記得很仔細,還不時插話詢問?倳涍@么重視他這個農民代表反映的情況,他十分感動,也感到十分幸福……
23∶15分,記者的稿子傳回了編輯部,一看,還真是讓人眼睛一亮,一篇不到千字的小通訊,通過總書記與農民代表的幾段對話,人民代表為解決山區(qū)孩子新的上學難問題疾呼,胡總書記平易近人,關注民生,與人民心心相印的情懷躍然紙上。
會議廳外再作為:
把握新聞“第二落點”
3月11日晚,我照例看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消息引起我的極大關注,消息說,3月10日晚,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出席全國“兩會”的少數民族代表、委員,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茶話會……在電視畫面上,我看到坐在賈慶林同志旁邊的女同志穿的像服飾壯族。
我立刻要求周寒做追蹤采訪。3月12日,周寒的采訪印證了我的一個判斷,坐在賈慶林和吳官正同志中間的壯族女青年是韋英代表,來自廣西代表團;周寒還告訴我一個意外的好消息―新華社播發(fā)的胡錦濤總書記與少數民族代表握手照片中,那位民族代表是廣西的仫佬族代表徐欽恒。3月11日,這張照片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等各大報紙在顯著位置以大篇幅刊發(fā)。
徐欽恒代表向周寒介紹了見面時的情景。他沒有想到,自己與總書記握手交談的照片,會榮幸地在各家報紙廣泛刊發(fā)。他現在成了快樂的“收藏家”―他已把刊發(fā)有他與胡錦濤總書記握手交談的照片的報紙收集起來,打算回去后向鄉(xiāng)親們展示黨中央對少數民族的關懷,然后再送到羅城仫佬族博物館珍藏。
因為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光榮,也是廣西各族人民、更是仫佬族人民的光榮!
周寒的稿子短小精悍,透過一個仫佬族代表在茶話會上的經歷,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少數民族的關心和重視,也反映出在我們國家,每個民族都是平等的。(作者是《南國早報》副總編)
相關熱詞搜索:都市報 記者 廳外 都市報記者在會議廳外的作為 熊君慧的博客 大喜大悲之年的記者作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