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游記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1-2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山水的游記散文篇一:第三單元山水游記類散文復習
第三單元山水游記類散文復習
復習目標:
一、 掌握重點虛實詞用法,含義,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語義轉變等專業(yè)知識。
二、 掌握文本中的特殊句式,重點句子翻譯。
三、 熟練掌握名句背默。
復習過程:檢查落實
知識點精彩回顧: (一)
1、 群賢畢至,少長
咸集。
2、 茂林修竹
3、 又有清
流激湍
4、 列坐其5、6、
7、次 信可樂也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雖趣舍萬殊,靜
躁不同
8、 當其欣于所遇
9、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轉 載于:www.91mayou.com 蒲公 英文摘:山水的游記散文)”
10、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
11、 不能喻
之于懷。
12、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13、 亦將有感于斯文。
《蘭亭集序》
14、 舉酒屬
山水的游記散文篇二:如何寫山水游記
如何寫山水游記
山水游記主要是寫登山臨水的見聞觀感,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如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寫月色,寫竹柏;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寫雪,寫堤,寫亭,寫舟,像風景畫一樣真切可感。有些山水游記不以寫景見長,而以議論、說理取勝,表現(xiàn)了作者非凡的才識和高超的思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這類游記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游記的概念:
廣義:記錄游歷見聞和感受的文字。 (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均可看作游記。)
狹義:記錄游歷見聞和感受的文章。(《辭!飞线@樣定義:游記,散文的一種。文筆輕快,描寫生動,記述旅途的見聞,某地的歷史沿革,現(xiàn)實狀況、社會習尚、風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勝古跡,也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介紹游記的相關知識
(一)傳統(tǒng)及優(yōu)秀作品: 中國文人講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講究游歷山水,從中得到心靈的舒展與慰藉,甚而獲得精神上的某種啟迪。將這些經歷、感受記錄下來,便成了游記。因而,在我國游記文學不但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
兩漢:如:張衡《歸田賦》 魏晉南北朝:如:王粲《登樓賦》鮑照《蕪城賦》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吳均《與朱元思書》酈道元《水經注》楊衒之《景明寺》
唐:如:柳宗元《永州八記》 宋:如:歐陽修《醉翁亭記》曾鞏《墨池記》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蘇軾《石鐘山記》、《赤壁賦》、《記承天寺夜游》。
明:袁宏道《滿井游記》、《高粱橋記》、袁中道《西山十記》、徐宏祖(徐霞客)《徐霞客游記》
清:姚鼐《登泰山記》
現(xiàn)、當代:如:朱自清、沈從文、蕭乾、李健吾、翦伯贊、碧野、菡子等都有很優(yōu)秀的游記作品。其中朱自清的《歐洲雜記》、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翦伯贊的《內蒙訪古》、碧野的《天山景物記》、菡子的《黃山小記》均是游記中的佳作,而沈從文的《湘西紀事》、蕭乾的散文特寫中都有很多優(yōu)秀的游記作品。
(二)類別: 古代的游記作品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 A.地理著作兼有文學色彩(如:《水經注》、《徐霞客游記》) B.較客觀地記景僅融入對景的熱愛之情(如:《登泰山記》) C.寫景同時寄寓一些特殊的感情(如:柳宗元的山水作品) D.借記游寫人生感悟(如: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袁宏道的《滿井游記》,后者也兼有B類的特點) (注:A、B也可合為一類。)
三.名篇賞讀: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如云,清澈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奇者。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省江寧)人。梁時隱居句曲山自號華陽陶隱居。他信奉道家思想,長于描繪山水。有《陶隱居集》。 謝中書:謝徴。作者寫信給謝徴,稱道江南山水之美。文辭清麗,為六朝山水小品之名作。 欲界:此指人間。 康樂:謝靈運。平生好山水,以山水詩聞名。
四.游記通常的寫法: 游記的寫法靈活多樣。(文無定法。)按選材、剪裁和組材說,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移步換景,記述游歷過程(如:姚鼐《登泰山記》) 設小標題,綜合記述 (如:碧野《天山景物記》 擷取片斷,不及其他(如: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我們這里重點講第一種:用移步換景法記述游歷過程。所謂移步換景,就是按照游蹤寫沿途見聞、感受。例如:《阿里山紀行》 主體部分游蹤為:臺北松山機場——中部城市嘉義——阿
里山森林小火車站——神木。 從嘉義到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站寫“云間鐵道”、霧氣、高度急劇上升人在山上與山下的不同感受。(2節(jié)) 小火車站——神木一段,寫了姊妹潭(4節(jié)),林中的安靜潔凈(5節(jié)),青苔路(6節(jié)),林中樹木的姿態(tài)、空氣濕度等(7節(jié))。 在神木,介紹該樹得名的原因 (8節(jié))、狀寫其姿態(tài)(9)。 地點在變,所寫的景物也在變。這就是移步換景。 關鍵是理清行蹤,其次是選好每處要寫的景。其余的就是觀察力、感悟力以及文字表述力了。
六.總結: 賞讀游記名篇讓我們與作者共同徜徉于山水之間,分享他們對自然和人生的體悟,是一種幸福;提筆記下自己的游歷見聞、感受,同樣是一件樂事。大家不妨一試
山水的游記散文篇三:唐宋八大家散文之“山水游記”專題檢測
唐宋八大家散文之“山水游記”專題檢測
一、基礎知識(12分,每小題4分)
1、選出下列加點的詞的用法不同類的一項( ) A、予乃攝衣而上 B、履巉巖,披蒙茸 ..C、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D、掠予舟而西也 .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項是( )
A.余憐而售之 售:買下B.嘉木立,美竹露 嘉:美好 ..
C.以效茲丘之下效:獻出D.今棄是州也棄:離開 ..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
B.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
C.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D.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
二、閱讀理解(36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8題。(18分)(2004湖南卷)
放鶴亭記 蘇 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亻素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对姟吩唬骸Q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蓋其為物,清遠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wèi)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衛(wèi)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于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婉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升高而望,得異境焉升:登上 .
B.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和:和睦 .
C.隱德之士,狎而玩之狎:親近 .
D.鶴歸來兮,東山之陰陰:北邊 .
相關熱詞搜索:山水 散文 游記 古代山水游記散文 山水游記短篇名家散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