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要下“真”功夫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 要:習作作為一種表達方式,應該成為學生個體生命的呼喊和心靈的歌唱,成為以學生個性情感體驗為核心的一種審美活動。學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才能成為作文的主人。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積累寫作材料等五個方面闡述了作文教學的一些門道。讓三年級學生不怕作文,不為作文頭疼。
關鍵詞:作文教學;寫作之源;寫作之法;寫作之巧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話不假,一提起三年級作文,作為剛接手三年級語文教學的我叫苦不迭。學生們覺得白紙一張,茫茫然無從下手。我通過近一年執(zhí)教三年級語文,倒覺得白紙一張好比劃,要使學生不怕作文,不為作文頭疼,在作文教學中是有一些門道的。
一、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這是寫作之根本
孩子們經(jīng)過小學兩年的學習,觀察,腦子里積累了不少的材料、優(yōu)美詞句?墒怯捎趧傔M入三年級,習作要求由一、二年級時問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適應,對作文感到頭疼,無所適從。因此作文教學時挖掘?qū)W生頭腦中的材料,對學生作文相當重要。在三年級的第一次作文教學時,我就規(guī)定了孩子們習作內(nèi)容,全班同學都寫同一個內(nèi)容和主題,我?guī)ьI著孩子們一段一段的寫作,最后把各部分連起來,就組成了第一次學生作文。通過這次作文后孩子們對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時也覺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覺得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逐漸改變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樣的作文,變?yōu)閷W生有獨特感受的作文。
二、積累寫作材料,是寫作之源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豐富的語言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心中縱有萬般思緒,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修訂版《小語教學大綱》十分強調(diào)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并明確規(guī)定:小學階段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課外閱讀量比原來增加了1/3左右。這項規(guī)定,體現(xiàn)了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徹底改變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一把金鑰匙。我用科學的方法激勵,指導學生積累生活經(jīng)驗,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切實體驗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寫作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學之前我都會讓孩子們?nèi)ビ^察體驗與這次作文相關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時我會親自給孩子們找材料。如第六冊第一單元作文就是寫花,可是在我們這里那時很多話都沒開放,于是我通過網(wǎng)絡搜集圖片介紹有關知識,讓孩子們對這些花有感性認識,這樣一來孩子就有材料可寫了。再如“動物小檔案”教學,我想讓孩子回家觀察家里的動物羊、狗、雞、鴨之類,了解他們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間的故事。這樣一來作文就不難了。學生的頭腦當中只有了這些豐富的生活積累,才能寫出這樣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時,我讓學生開辟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采取多種形式激勵學生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廣泛涉及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讀物,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
三、觀察、說話、思維、表達同步發(fā)展,這是寫作之法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加上平時沒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或是觀察不得法,在寫作中普遍存在“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學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給觀察方法,我先讓學生觀察靜物為主,注意觀察順序和觀察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臺燈、教室、自己的房間等。接著,擴大觀察范圍,從室內(nèi)到室外,由靜到動,從顏色、形狀、大小到發(fā)展變化,從看、聽、想等方面寫動態(tài)片斷。如指導寫“我們學校的花壇真美”片斷,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順序,如有個學生這樣寫:“這個花壇座落在一年級教學樓的前面,一條馬賽克鋪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級教室,把花壇分成大小不等的兩邊。春天,萬物復蘇,小草兒探出了嫩黃的腦袋,圓球型的小榕樹伸展著腰枝,假檳榔露出春的笑臉,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ú輦冇械膰蓤A形,有的圍成棱形,有的手拉著手頭挨著頭,在竊竊私語。只要你細細一瞧,還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學生觀察清楚了,就得讓學生觀察到的東西說出來,這常常是容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葉圣陶先生認為:“作文是寫話,把要說的寫下來就是文章!币虼,把觀察到的事情說出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我經(jīng)常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按要求說一、二段話,同桌互說互評或通過口頭作文比賽,賽后評議。學生說的,其實也是形象畫面的觀察在頭腦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問題,這就是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過來解決學生觀察時因受時間、地點、角度的限制而產(chǎn)生的困難,可應用思維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過程,豐富寫作內(nèi)容,使表達更完整。
四、教師下水作文,是學生習作之藍本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寫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沒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們學習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時,我都會寫或選擇相關文章,讓孩子們學習,找出那里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學習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之中,畢竟是三年級初始作文,孩子的創(chuàng)新根本沒有,能夠仿寫,并達到一定的要求就相當不錯了。
五、看準作文類型,在選擇題材上注意寫具體,這是寫作之巧
雖然三年級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種類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導上很注意從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想象文等五種形態(tài)入手,抓住它們最普遍的規(guī)律進行歸類指導,在選題上注意專一性訓練。如我讓學生用總述句寫一段話或一件事,先總后分,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把事情寫具體。又如,用總結句“媽媽真是個勤勞善良的人”在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讓學生根據(jù)總結句從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條理地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在關心與被關心,愛與被愛中找到媽媽的可親之處。想象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靈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極有潛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這類作文的指導。如編寫童話故事,展開想象續(xù)寫結尾等。我抓住少年兒童喜歡幻想的特點,引導他們留心觀察周圍的生活,從生活實際中捕捉材料,運用夸張、擬人手法來編寫童話,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讓他們在童話中受到教育。
總之,三年級的作文還剛剛是個起步,有時確實是使人感到無頭無序,無從下手,但只要我們當老師的多一份心,講究一下方法,相信會給學生帶來一片芳草地。
。ㄗ髡邌挝唬簭埣腋凼辛贺S小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