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陳志武:窮政府加公債催生民主法治

發(fā)布時間:2020-06-17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兩年半前,我在《治國的金融之道》一文談到這樣一個事實:

  “如果把公元1600年時的國家分成兩組,一組是國庫深藏萬寶的國家,像明朝中國藏銀1250萬兩、印度國庫藏金6200萬塊、土耳其帝國藏金1600萬塊、日本朝廷存金1030萬塊;
另一組負債累累,像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城邦。那么,從400年前到19、20世紀,哪組國家發(fā)展得更好呢?當年國庫藏金萬貫的,除日本于19世紀后期通過明治維新改變其命運外,到今天還都是發(fā)展中國家,而當時負債累累的國家,今天基本是既民主法治,又經(jīng)濟發(fā)達!

  幾個世紀前的場景今天再次重現(xiàn),中國以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外匯儲備數(shù)萬億美元,而發(fā)達國家則負債累累。在當前金融危機之下,國庫富有的發(fā)展中國家當然興高采烈,可是,這次的最終結局會如何?莫非未來還要重演過去數(shù)世紀的歷史?

  在這種時刻,重新回味那篇文章以及其中的故事和邏輯,意義具體又特殊。為什么當年負債累累的國家后來良性發(fā)展,根植出民主、自由與繁榮,而政府富有的國家后來卻停滯不前、甚至走向衰?為什么不管是過去還是今天,一國的民主法治似乎跟其政府負債水平高度相關?借錢花的國家反而比最大化存錢的國家,更能催生出某種制度?“政府總是缺錢”是否成了民主憲政制度的催化劑?“國富”是否反而給掌權者以壓制民權、踐踏法治的底氣呢?

  人間之事,有時就是這么不可思議,表面看,國家借錢花好象不好,但是,從更深層思考,或許,不需要借錢花的政府反倒容易腐敗專制,毫無顧及地侵犯民間權利,抑制個人創(chuàng)造力,不思進取,就像富家子弟更容易橫行霸道、不思奮發(fā)一樣。只有當獨裁王權或者集權政府的開支總是不夠或者剛好夠,需要經(jīng)常借債、與民間討價還價征稅的時候,權力才可能愿意接受約束,權力制衡制度才有機會成為現(xiàn)實,民間的創(chuàng)造空間才能被解放。

  民間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礎。但政府太富有,會挑戰(zhàn)民間的空間,挑戰(zhàn)民主憲政與法治。

  這話怎么說呢?在本文,我們再看美國的故事,不只是今天的美國全球負債第一,美國立國之初就是靠負債幸存下來。—— 這跟中國各朝代的經(jīng)歷正好相反,歷朝之初是國庫滿滿,之后每況愈下,到最后以財政危機終結朝代;
而美國立國之初負債累累,之后不斷利用債券市場透支未來,而且還透支越來越多,可是其國力卻越來越強,法治日益完善。

  

  獨立戰(zhàn)爭的背景決定了美國一開始就必須靠借債

  

  對美國歷史,我們一般熟悉其政治史,知道北美13個殖民地于1776年7月4日宣布從英國獨立,1787年的憲法大會通過《美國憲法》,等等,但未必了解美國政府歷來是多么窮,未必熟悉金融借貸對美國歷史的支柱作用。

  從1607年開始,英國人陸續(xù)冒險到北美,先后由獨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十三個殖民地,包括今天的弗吉尼亞州、賓夕法尼亞州、馬薩諸塞州等。直到18世紀中期之前,英國對這些殖民地除了花錢提供安全保障外,基本是放任不管,也不怎么征稅。比如,1754至1760年間,英國皇家軍隊跟法國連續(xù)作戰(zhàn),以保護這些北美殖民地。到1763年,法國在北美、歐洲大陸兩個戰(zhàn)場上向英國認輸,同意把加拿大割讓給英國。

  喬治三世于1760年登基英國國王,當時他22歲。由于英國在北美、歐洲大陸連續(xù)跟法國作戰(zhàn)達9年之久,到1763年戰(zhàn)爭結束時,英國政府面對嚴重的財政危機。

  這時,年輕的國王想,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享受英國保護一個半世紀,但沒有給祖國任何財務支持,該是他們報效祖國的時候了,至少應該交稅供養(yǎng)常年駐扎北美的軍隊。在喬治三世的授意下,英國議會于1764年通過《食糖法》和《貨幣法》,前者要求十三個殖民地向英國交各類消費品進口關稅(包括食糖、紡織品、咖啡和酒),后者禁止殖民地自己發(fā)行任何紙幣,只能使用英國貨幣。1765年,議會通過《印花稅法》,要求北美殖民地為各類書刊等出版物向英國交稅;
1767年,通過《湯森法案》(Townshend Acts),要求殖民地為紙、玻璃、茶等日用品交稅。

  喬治三世的一系列立法和試圖收緊控制北美的政策,引發(fā)了殖民地居民的反抗,殖民地人在英國沒有代表權、投票權,但卻要向英國交稅?!一些革命組織團體抵制英貨、挑戰(zhàn)英國軍隊。1770年3月5日,一群人在波士頓圍住一隊英國士兵起哄,后來局勢失控,發(fā)生沖突,英方士兵開槍打死5個當?shù)厝恕_@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屠殺案(Boston Massacre)。屠殺激發(fā)了殖民地的憤怒,壓力之下,英國議會同年廢除《湯森法案》,但保留對茶葉征稅。

  1773年,英議會把北美殖民地的茶葉貿(mào)易壟斷權授予英國東印度公司。當年12月,一群革命人士假裝為印第安人,登上三艘停留在波士頓港口的東印度公司茶葉運船,炸開340個貨箱,將大量茶葉扔到海里。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那次標志性事件使北美殖民地跟英國的矛盾大大升級,逼著英國政府下決心進行整治。

  接下來,英國議會在1774年通過四項新法,統(tǒng)稱為“不可容忍法案”,命令皇家海軍封鎖波士頓海港,要求波士頓政府全額賠償所傾茶葉,禁止馬薩諸塞各地的群體集會,宣布英軍可以隨意住進殖民地老百姓家里,等等。對馬薩諸塞的居民來說,這些法案當然是火上加油,激怒北美殖民地老百姓。隨即,第一屆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獨立運動、獨立戰(zhàn)爭期間的決策機構)成立,呼吁殖民地百姓武裝組織起來,共同與英國作戰(zhàn)。

  為整治叛亂,英軍到處查探民兵練習地和武器庫。由于聽說波士頓遠郊的列克星敦鎮(zhèn)是革命者基地并藏有大量武器,1775年4月19日,英軍派出千余士兵趕往列克星敦鎮(zhèn),結果與殖民地民兵組織發(fā)生沖突,打出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第一搶。隨后,其他殖民地的自發(fā)武裝團體聞訊也迅速趕來支援。雙方增兵兩個月后,6月19日展開一場大戰(zhàn),使英方傷亡一千多士兵、殖民地一方死亡五百余名。

  獨立戰(zhàn)爭就這樣打開了。1775年6月,第二屆大陸會議選舉華盛頓作大陸軍總司令,正式與英軍作戰(zhàn)。為了避免戰(zhàn)爭對波士頓傷害太大,1776年3月17日,華盛頓迫使英軍將戰(zhàn)場往南轉(zhuǎn)移到今天的紐約市周圍。

  1776年7月4日,華盛頓的軍隊匯集在紐約曼哈頓南端,而英國皇家海軍正在調(diào)集100多艘戰(zhàn)船、3萬多正規(guī)軍,準備集中攻打守在曼哈頓、幾乎沒有受過正規(guī)訓練的一萬名大陸軍,況且華盛頓的大陸軍沒有任何戰(zhàn)船?梢韵胂,這種不對稱實力是如何打擊華盛頓軍隊的士氣。好在那天,華盛頓得到第二屆大陸會議宣布美國獨立的消息,讓其軍隊多少得到及時的鼓舞。盡管如此,8月27日,皇家海軍輕而易舉奪下曼哈頓邊上的長島,大陸軍慘敗。之后,華盛頓采取邊退邊打的游擊戰(zhàn)辦法,開始了跟英軍長達四年、輾轉(zhuǎn)南北的拖延戰(zhàn)術。

  實際上,宣布獨立不久的美國,最大的挑戰(zhàn)并不在同英軍作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而在經(jīng)費的來源上。起初,第一屆大陸會議考慮過在各州征稅,但是,怎么能在當時美國的十三州征稅呢?美國獨立的起因就是由于英國對他們征稅失控,這一背景決定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以及之后政府的開支不能靠大規(guī)模加稅來彌補,試想:如果新成立的政府也要大量征稅,那為什么還要獨立?

  當時,十三個州的政府本身就很小,沒什么稅收,沒有政府軍隊,更沒有州政府財產(chǎn)或者“國有企業(yè)”。美國中央政府又不存在,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所以,各屆大陸會議只能靠印紙幣、借債,來找到財務支持。這就是為什么美國從立國之初,就要靠金融和債務市場!

  但是,那時期美國不僅沒有聯(lián)邦政府,更沒有收稅機構或中央銀行,“大陸幣”、戰(zhàn)爭債難以有市場。在1776至1788年間,大陸會議政府不斷出現(xiàn)經(jīng)費困難,幾次讓獨立運動傾于破產(chǎn),差點使北美重回英國懷抱!

  具體來說,獨立戰(zhàn)爭開支主要依靠以下來源,第一是由政府發(fā)行“大陸幣”,在1775至1780年間共印了37次“大陸幣”;
第二,由大陸會議政府發(fā)行債券,盡管誰都不知道那些債務將來靠什么償還;
第三,十三州的份子貢獻,由各州自己發(fā)行戰(zhàn)爭債提供;
第四,從法國借來的貸款;
再就是給士兵、供貨商寫欠條。

  1775年6月3日,大陸會議授權發(fā)行首批公債,融資600萬英鎊,用于買軍火。但是,那時的獨立運動激進派,主張以發(fā)行“大陸幣”紙幣為主要戰(zhàn)爭融資手段,他們的計劃是,如果鈔票太多導致通貨膨脹,大陸會議政府可以強行禁止民間漲價!——這種偏好很好理解,如果開動印鈔機就能有錢花,誰還去發(fā)債券融資?這種一邊印紙幣、一邊禁止?jié)q價的做法,短期效果還可以,只是長期難以持續(xù)。

  可是,僅發(fā)行“大陸幣”還不行,由于當時的軍火是從歐洲買進,歐洲不太認“大陸幣”,所以,獨立運動必須有國際認可的通貨才能買軍火。為此,他們必須發(fā)債券融資。一般的做法是,債券發(fā)行時以黃金、白銀、英鎊等國際通貨購買,而后政府用“大陸幣”或者“大陸幣”票據(jù)支付利息、償還本金。

  1776年10月3日,大陸會議政府發(fā)行第二批債券,年息4%,面值共500萬“大陸幣”。為了發(fā)行這筆債券,他們在各州設立“大陸借款辦公室”(Continental Loan Office),專門負責政府債的銷售和之后的利息支付服務。這等于是美國最早遍及全國的投資銀行銷售與服務網(wǎng),是現(xiàn)代證券市場的雛形。他們采用各種手段推銷。比如,1776年11月,十三州的大陸借款辦公室出售了大量彩票,中獎者得到的不是現(xiàn)金,而是一些年息4%、期限3年以上的公債。通過彩票銷售為獨立戰(zhàn)爭借債融資,頭幾年很成功。

  只是到1780年下半年,政府債已經(jīng)沒人買了;
各州也彈盡糧絕,不愿再發(fā)債奉獻了;
大多數(shù)士兵的服役期到年底就結束,不愿繼續(xù)接收欠條作軍餉。在戰(zhàn)場上,華盛頓的軍隊到那時,幾乎看不到勝利的希望。眼看著大陸軍要失敗,幾乎沒人再愿意接受“大陸幣”,多印鈔票已經(jīng)不再是有出路。

  獨立運動快要告終之際,華盛頓派助理前往法國,成功說服法國國王再借250萬法國金幣給美國。貸款沒到之前,這一消息讓后來成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先將其做抵押,通過貸款立即得到救命錢,讓大陸軍維系到1781年9月。最終,在法國海軍的支持下,大陸軍于1781年9月在南方港口城市約克鎮(zhèn)(Yorktown)打贏了關鍵一戰(zhàn),迫使英軍投降,從此扭轉(zhuǎn)獨立戰(zhàn)爭的局面。1783年9月3日,英國簽署《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一個年輕國家就這樣靠舉債存活下來。

  由于美國獨立運動的特殊背景,整個戰(zhàn)爭不能靠征稅支持,各州政府又很窮,所以只能靠借債。在連大陸會議政府、十三個州政府自己都不知道未來靠什么收入來還債的情況下,獨立運動居然能從1775至1780年的六年時間里連續(xù)發(fā)債,這當然是奇跡。如果沒有美國本土私人投資者、法國與西班牙國王、荷蘭投資者的債務支持,今天我們熟悉的美國可能根本就不會有,金融就是這樣影響歷史的。

  

  大量債務逼著美國發(fā)展資本市場

  

  1783年獨立戰(zhàn)爭正式結束,但是,建國的挑戰(zhàn)卻剛剛開始。中國以往改朝換代時,新政權總能從原來的朝廷繳獲藏在宮廷的金銀財寶、地產(chǎn),掠奪一些私人家產(chǎn),或者沒收地主、資本家的財產(chǎn),等等。可是,美國成立時,英國人沒有留下任何財寶,新政府真窮。就在《美國憲法》簽署的1788年,也就是在清朝國庫存銀6000多萬兩銀子的時候,[1]美國政府的外債和內(nèi)債是如此之多,不管從哪種意義講,已是一個破產(chǎn)的國家。當時政府稅收極少,維系債務的唯一辦法就是以新“借條”還老“借條”。

  如果說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機是因美國聯(lián)邦政府、地方政府、企業(yè)、家庭寫“借條”太多,因此債務泛濫而產(chǎn)生的,那么,1788年時,美國貨幣、貸款、債券種類并不比今天少太多,僅各類戰(zhàn)爭債、州政府債、社區(qū)債所用到的支付貨幣就五花八門,有以“老大陸幣”、以“新大陸幣”、以墨西哥銀元、以西班牙銀元、以英鎊為支付貨幣的,有的債券干脆就沒注明以什么貨幣支付。整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許多債券的價格不到其面值的10%,基本無人問津,商品市場也難有秩序。這種亂局嚴重影響人們對美國前景的信心,挑戰(zhàn)新合眾國的命運。

  怎么處理這些公債,讓新合眾國站起來呢?早在1781年,獨立運動的第一位行政長官——財務總長(Superintendent of Finance)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就做過努力,特別是在那年9月大陸軍打贏約克鎮(zhèn)關鍵一戰(zhàn)、迫使英軍投降之后,(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他知道,如果大陸會議政府不把這些戰(zhàn)爭債處理好,美國必然重新亡國。莫里斯當時研究過英格蘭銀行的興起對英國崛起的貢獻,很熟悉債務可以變成通貨、變成社會財富載體的道理。

  關于如何處理戰(zhàn)爭債問題,當時的大陸會議議員中有兩派。一派以保守的農(nóng)場主為主,他們認為,應該把這些戰(zhàn)爭債通過多印紙幣一次還清,也就是,用通貨膨脹的辦法推掉戰(zhàn)爭時期欠下的公債,變相讓老百姓、外國投資者一次分攤這些債務負擔。當然,這樣做的風險是,老百姓和債券持有者會暴動,獨立運動的命運會終結。

  但是,莫里斯代表的一派不想這樣,他認為,這么多的債不可能、也不應該一次付完,而是通過政府持續(xù)征稅、按季度付利息,將這些債券和票據(jù)長期延續(xù)下去。這樣做的效果是,讓這些債權所代表的是獲取未來定期的固定收入流的權利,讓它們成為金融投資資產(chǎn),也就是讓債權成為流動起來的資本。[2] 在莫里斯看來,第一,為了每季度付利息,聯(lián)邦政府必須在各州征稅,沒有任何東西比經(jīng)常性的稅賦更能將各州凝聚在一起,筑起一個團結一心的新合眾國;
第二,稅賦能提醒每位公民,要關心國家公共事務、關心政治,因為這涉及他們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債務一方面是負面的負擔,是不好的,但另一面代表的則是“信用”,代表著流動的價值(未來收入流的價值),所以,如果不付完這些公債,社會中的流動性不是更多、更有利于經(jīng)濟增長了嗎?保留這些公債反而更有益。

  莫里斯估算了一下,如果不一次還清戰(zhàn)爭債,大約每年需要付利息200萬美元,按當時的國民收入計算,這是一筆大錢。1782年7月29日,他向大陸會議提交一份議案,建議為了支付這200萬美元的年息,在各州推出四種稅:進口稅、土地稅、人頭稅、飲酒稅,各貢獻50萬美元?墒,由于農(nóng)場主派的反對,加上獨立戰(zhàn)爭結束后政府再發(fā)債的必要性暫時消失,更何況沒有人愿意多加稅,莫里斯的議案在大陸會議中拖了一年多也沒通過。1784年11月,莫里斯辭職從商。[3]

  莫里斯1783年的議案未能通過后,債務負擔一直困擾著美國。1788年各州簽署《美國憲法》,正式成立美利堅合眾國,國會選舉華盛頓為第一任總統(tǒng)。隨即,華盛頓任命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他的首要任務是對付巨額公債。這種“窮政府”或說“已破產(chǎn)政府”局面,使得華盛頓和漢密爾頓不可能表現(xiàn)出“權力傲慢”,而是必須討好老百姓、尊重民眾權利、贏得金融市場的信任。

  1790年1月,33歲的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向國會遞交一份債務重組計劃,要求按面值100%兌現(xiàn)在1788年憲法通過之前發(fā)行的所有公債,包括聯(lián)邦與地方政府發(fā)的各種戰(zhàn)爭債、獨立戰(zhàn)爭軍隊簽的各類借條,所有債務由聯(lián)邦政府全額承擔。為了實現(xiàn)承諾,聯(lián)邦政府發(fā)行三只新債券,頭兩只債券年息6%(一只于1791年1月開始付息,另一只到1801年才付息),第三只債券只付年息3%。換言之,由這三只可以自由交易的債券取代原來五花八門的戰(zhàn)爭債,大大簡化新國家的債務局面。

  今天來看,漢密爾頓的債務重組舉措,好像只是一種簡單的債務證券化運作,但是,他的天才創(chuàng)新在于,這三只債券埋下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就是“華爾街”的種子,因為這些債券從1790年10月上市交易后,加上次年由漢密爾頓推出的“美國銀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股票,立即將市場的關注聚焦在這四只證券上,強化價格發(fā)現(xiàn)機制,提升流動性,集中展現(xiàn)市場活力。換句話說,原來的成百上千種債券、借款條即使能夠換手交易,由于種類太多、條款各異,無法形成證券市場氣候,市場活力做不起來,證券價格自然不會高,流動性也會差。但是,把市場注意力集中到四只證券上后,情況就大為不同。

  比如,這樣集中之后,更方便外國投資者認購。到1804年時,53%的美國政府公債是由西歐投資者持有(所以,不只是今天的美國公債主要由中國、日本等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銀行62%的股份在外國投資者手中。[4]

  被稱為“美國金融之父”的漢密爾頓繼承了莫里斯的金融思路,他的創(chuàng)舉的意義也在于,讓這三只債券成為反映美國未來前景的晴雨表,債券價格就是市場對美國未來的定價。—— 漢密爾頓承認所有戰(zhàn)爭債的承諾,振奮了市場對美國未來的信心,使這些債券價格隨即猛漲,到1791年底債券市價甚至超過面值!從此,美國資本市場一發(fā)不可收拾,投資與投機交易都很活躍。1803年,美國政府通過向國內(nèi)外投資者發(fā)公債,融資買下路易斯安娜,使美國領土面積翻倍,等等。證券市場就這樣為美國的成長服務,為之后的工業(yè)革命、科技創(chuàng)新融資效勞!

  

  政府窮民間富催生民主與法治

  

  美國的起點是政府窮、民間富,逼著政府求助于金融債券、求助于民間稅賦。西歐民主國家的興起也大致如此。除了法國等少數(shù)國家外,歐洲城邦歷來沒有強勢、富有的政府。像荷蘭、意大利城邦國家,在經(jīng)歷中世紀后期連續(xù)不斷的戰(zhàn)爭之后,城邦政府基本都負債累累,是典型的“政府窮民間富”社會。那時期,政府的戰(zhàn)爭融資需要也是推動債券市場最先在意大利城邦和荷蘭發(fā)展的主因。

  英國跟法國的經(jīng)歷形成極有意義的反差。雖然英國王室在17世紀英國革命前就逐漸出售皇家土地,但是,即使到英國內(nèi)戰(zhàn)開始的1642年,皇家家產(chǎn)收入以及一直以來的稅收還是不少。但是,1642至1649年的長期內(nèi)戰(zhàn)消耗皇家資源,到1649年查理一世國王被送上斷頭臺、英國共和國成立后,皇家土地被沒收并低價出售。等到查理二世國王于1660年回到英國、重新登基時,皇家土地所剩無幾,自己的收入已無法支持皇家日常開支,更無法供養(yǎng)其軍隊,皇家很“窮”了!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議會通過法案,今后每年由議會從政府稅收中撥款120萬英鎊,供皇家自用,但是有幾個條件,第一,政府征稅權必須由議會控制,國王無權決定;
第二,議會有權每年審查皇家的開支情況,包括戰(zhàn)爭開支以及其他日常開支;
第三,皇家新增開支項目,必須經(jīng)過議會的程序。這樣,在皇家所代表的“國家”與議會之間,有了相互制約的權力架構。

  有意思的是,盡管皇家的經(jīng)費在1660年后受到議會的監(jiān)督,到1680年代初,查理二世的財務狀況又出現(xiàn)膨脹。通過節(jié)約開支、改善收稅機制,皇家金庫照樣能累計增長!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由其兄弟詹姆士二世繼位;始邑敶髿獯种,王權又不斷膨脹,詹姆士二世國王隨即解散議會,將權力集中于自己手中。這就為1688年的“光榮革命”制造了前提,當年,英國人求助于荷蘭王子威廉三世,請求他與妻子瑪麗(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回英國,之后,他們來到英國,逼著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國,威廉三世與瑪麗此后登基為英國的國王和王后。作為讓威廉三世繼承王位的條件,英國議會要求威廉三世簽署《人權法案》 (Bill of Rights),保證國王不會侵犯公民權利,也要求他簽署其它法律,保證王室不會廢除議會通過的法律、征稅權繼續(xù)由議會掌握、皇家召集軍隊必須先經(jīng)過議會、公民有權擁有槍支武器、公民有言論自由,等等,這些法律奠定現(xiàn)代英國自由與民主制度的框架。

  當然,還有就是,皇家的開支繼續(xù)由議會支配。光榮革命之后,英國政府的開支增加,而老百姓的稅賦已經(jīng)足夠高。在皇家財產(chǎn)不多、稅收增長又有限的情況下(“窮政府”),國債成為英國發(fā)展的必需。1693年,英格蘭銀行成立,其核心任務是幫助政府發(fā)行國債,但國債的決定權由下議院掌握,而不是由國王控制。[5] 英國的自由、民主、法治,就這樣跟“窮政府”加國債金融市場相伴為孿生兄弟,同步發(fā)展。

  法國的早期經(jīng)歷跟英國的相反。在光榮革命之前的一個多世紀,英國皇家不斷出售土地,使其自身越來越“窮”,隨后被迫受制于議會的財務控制。法國的傳統(tǒng)則不同,國王登基時,必須宣誓無論如何不會出售皇家土地,于是,土地財產(chǎn)收入和稅收加在一起,使法國王室從14世紀到17世紀一直是歐洲最富有的王室。[6] 也正因為王朝太富,不需要通過議會這樣的民意機構為其征稅創(chuàng)收,跟同期其他西歐國家比,法國的議會制度在14至16世紀發(fā)展緩慢,以至于到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其王權專制程度勝過西歐其他國家。甚至到今天,法國文化對政府集權的認同、向往程度仍然高于英國、荷蘭甚至德國。

  

  財富在政府與民間之間的配置結構決定民主法治的機會

  

  從美國、西歐與政府富有的其他國家的不同經(jīng)歷中我們看到,自由、民主、法治跟財富在國家與民間之間的配置結構有著很微妙的相互關系。也因此使得自由、民主、法治對金融市場有明顯的依賴。

  第一,國庫錢越多、朝廷銀庫越滿,國王、皇帝肯定能專制,而且也會更專制,因為他們不需要靠老百姓的錢養(yǎng)活,不需要向金融市場借錢;
相反,越是朝廷或政府負債累累的國家,其國王、政府就必然依賴老百姓交稅,有求于百姓,財務約束最終能制約王權、促進民主與規(guī)則的發(fā)展。所以,民主的國家不能擁有財產(chǎn)、擁有經(jīng)營性企業(yè),至少不能有太多國有企業(yè),而是讓政府靠稅收運作,政府靠每年的稅收才能有錢花。那么,是不是征稅越多越好呢?當然不是,稅要少到剛好能支持國家的經(jīng)常性開支,包括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的基本生活安全、保護私人財產(chǎn)、維護契約權益、維持市場秩序的開支的程度。那么,如果出現(xiàn)天災人禍、戰(zhàn)爭、經(jīng)濟危機等,這些非經(jīng)常性、長期公共項目開支怎么辦呢?這就需要金融市場的支持。政府通過發(fā)行國債、特別公債,把這些非經(jīng)常性開支平攤到未來許多年,由未來每年的稅收補充。

  也就是說,國富民窮必然迫使老百姓為了生存而求著政府,當飯碗都控制在政府手里,民權與法治會只好讓位給權力。在朝廷富有的國度里,政府不需要發(fā)國債,金融市場當然也沒必要發(fā)展,這就是中國、印度這樣的傳統(tǒng)社會的過去。相反地,如果是政府窮民間富,政府有求于民間,政府權力只好讓位于民間權利。由于在這樣的國度里政府不富有,所以,稅收不夠用時,就必然求助于金融借貸市場,包括債券市場。于是,金融債券市場是民主法治的孿生兄弟,同在近代興起,彼此相依。

  第二,就如當年美國三只國債所表現(xiàn)的,國債的存在與交易給市場提供了評估政府政策與制度優(yōu)劣的具體工具,通過國債價格的上漲下跌,立即反映市場對國家未來的定價、對具體政策與制度的評估。只要國家的負債足夠高、只要繼續(xù)發(fā)債的需要還在,國債價格的下跌必然逼著政府對其政策或法律制度做出修正。公民投票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投票無法天天進行,而證券市場對國家的監(jiān)督、評估、定價卻是每時每刻的!所以,公債市場對政府權力的制衡既連續(xù)、又具體。美國和英國的興起過程如此,其他西歐國家的經(jīng)歷要么也如此,要么就被金融市場所教訓![7]

  關于自由、民主與法治的財產(chǎn)和金融基礎,是五四以來的中文文獻中所缺少的,從人文社會、政治理念的角度談自由、民主與法治當然重要,是基本啟蒙,是社會覺醒的必要。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從中國到美國、到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各國政府又在將企業(yè)國有化、強化政府對資源的控制。在這種時候,我們尤其有必要重新認識自由、民主、法治的財產(chǎn)和金融基礎。任何強化國富民窮局面的舉措,顯然是在民主法治的道路上開倒車。為了中國的民主法治,國有資產(chǎn)應該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給全國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機強化國家對各種財產(chǎn)和資源的所有權。

  民富是自由、民主與法治的基本條件。有利于催生民主法治發(fā)展的格局包括許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政府窮民間富”以及國債金融市場!罢F民間富”并不必然導致民主法治,但是國富民窮必然威脅民間權利。負債累累的政府是一個權力難以擴張的政府。負債、債券市場、征稅、納稅人,這些都是民主憲政的磚瓦。

  --------------------------

  [1] 鄭備軍,《中國近代厘金制度研究》,2004年。

  [2] 見Udo Hielscher, 《Financ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2003年出版,第43頁。

  [3] 見Udo Hielscher, 《Financ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2003年出版,第45頁。

  [4] 見,Richard Sylla, Jack Wilson, and Robert Wright, “Integration of Trans-Atlantic Capital Markets, 1790-1845,” 《Review of Finance》, Volume 10, 2006。

  [5] Richard Pipes,《Property and Freedom》,1999年,第150頁。

  [6] Richard Pipes,《Property and Freedom》,1999年,第154頁。

  [7] James Macdonald在《A Free Nation Deep in Debt: The Financial Roots of Democracy》(2003年)一書中,對金融市場如何推動、支持民主制衡有更多論述。

  

  本文以“美國往事”于2009年4月25日發(fā)表在《經(jīng)濟觀察報》。

相關熱詞搜索:公債 催生 民主法治 政府 陳志武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