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耕身:換湯不換藥的燃油稅改革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12月7日兩則新聞相映成趣。一則為《成都商報》報道,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深和蔓延,僅在勞務輸出大省四川,截至11月18日,受金融危機企業(yè)倒閉或減員影響返鄉(xiāng)的農民工已達28萬余人。另一則為《京華時報》報道,燃油稅改革后,將取消養(yǎng)路費、公路運輸管理費等六項收費,這將影響到大批相關人員就業(yè)。據(jù)交通運輸部一位高層介紹,粗略計算,燃油稅改革后可能會造成近15萬相關就業(yè)人員需要安置。根據(jù)前天發(fā)改委、財政部等部門公布的《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國家將妥善安置交通收費征稽人員。
農民工丟了工作,不得不提早返鄉(xiāng),甚至僅四川一省就多達28萬人,然而大家對此都很接受,仿佛本該如此。但那些吃皇糧的交通收費征稽人員,因燃油稅改革丟了工作,盡管全國人數(shù)不過15萬,卻讓有些人緊張得不行,于是如何妥善安置他們也成了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同樣仿佛本該如此。為什么企業(yè)職工、農民工下得崗,吃皇糧的人下不得?眾多網(wǎng)民在網(wǎng)上發(fā)問,并且呼吁:讓他們堂堂正正地下崗吧。而在我看來,這其中真正的問題,不是非要讓誰下崗誰上崗的問題,因為如果可能,我寧愿這個世界上沒有失業(yè)者,而是一個關乎納稅人權利的重大問題。
一個意味深長的現(xiàn)象是,15萬征費人員是由于"費改稅"而暫時失業(yè)。眾所周知,在民主的公共財政體系中,收費原本不是一種合理的財政手段。那種以行政強制手段,依靠用納稅人的錢建成的公共道路的收費,更是如此。因此一切"費改稅"的初衷,就在于祛除納稅人身上不合理的額外負擔,同時也寄托著國家機構精簡、優(yōu)化政府財政制度的希望。然而燃油稅改革尚未施行,相關部門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妥善安置這些"失業(yè)者",不僅意味著納稅人將多繳納一部分稅款,而且意味著盡管有數(shù)項收費項目取消了,但納稅人必須奉養(yǎng)的人數(shù)并沒有減少,使"費改稅"變得換湯不換藥。這也足以理解何以有部門曾經婉轉表示燃油稅不是簡單地"費改稅"了——它的確不簡單。
在當下政府機構慵腫、官民比例居高不下去的情形下,誰還能說國家對交通收費征稽人員的"包養(yǎng)",是對民主公共財政的追求與優(yōu)化?因為這種"包養(yǎng)"的本質,其實仍是要求納稅人對這些曾經的收費人員負有奉養(yǎng)"義務"。納稅人多一個奉養(yǎng)對象,就意味著少一分應享的公共服務,其應得之權利就少了一分。這二者之間,正是這樣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不能不察。
如果說稅收是一種關乎公民權利與民主財政的美好想象,那么收費則凝結為行政權力與部門利益的巨大現(xiàn)實。就此說來,國家對交通收費征稽人員的"包養(yǎng)",只能表明在"稅收"想象與"收費"現(xiàn)實的利益博弈中,理想主義的巨大退步與妥協(xié)。這提示出,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與意志,所謂納稅人權利將只能是一種虛構。而我國未竟之"費改稅"進程,如果沒有與行政體制改革進行配套進行,也將變得手足無措。
作者系資深評論員
原題:一次稅收理想主義的巨大讓步
2008年12月08日《珠江晚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