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型課堂構建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 要:以自主學習型組織理論作為引導,結合小學語文課程和學生特點,立足教材,強化學生學習中“我”的意識,建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語文自主學習型課堂。
關鍵詞:自主學習型課堂 主體性 閱讀 內(nèi)驅力
有學者認為:“自主學習型課堂不僅是未來的一種課堂形態(tài),同時也是一種課堂理念、課堂結構與學習機制!毙W語文學習處于基礎型的學習階段,對以后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等具有很大的影響。
在自主學習型課堂理念的指導下,突出老師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統(tǒng)一起來,建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語文閱讀教學生態(tài)。
彼得·圣吉提出自主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是“力爭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加強團隊學習和進行系統(tǒng)思考。將小學語文教材、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和這五項修煉結合起來,具體到閱讀課堂上來,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建構小學語文學習型課堂:一是學習有“我”,二是“我”要問,三是“我”要答。
一、學習有“我”,修煉內(nèi)驅力
有學者認為:“我們實施素質教育,要堅決從‘教語文’教學的‘師授型教學’的誤區(qū)走出來,樹立以學生和學生學習為本的‘學本教育觀’,構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學語文’教學新理念和新方法!背珜А皩W本教育觀”的語文學習,就是一種有“我”的學習,而不是學生無“我”的學習,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才能獲得均衡而不失個性的發(fā)展機會。
1.明確課堂學習的目標,努力創(chuàng)造“答案”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通過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應該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出發(fā),根據(jù)學情定目標,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定目標,無論如何都要讓學習目標成為是學生“我”的學習目標。目標的確定還要關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適當設計有一定梯度和難度的目標。
“傳授”式課堂,學生更多是學習的“接受者”,學習自主性欠缺,學生在等著抄“答案”,抄下答案就是完成學習任務的標志。而在學習型的課堂,學生則是“學習者”,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積極主動參與語文學習課堂的建構。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展開討論,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答案”!拔摇笔菍W習的中心,不依賴周圍的學習資源,而是把它們“拿來”使用。
2.激發(fā)學習興趣,點撥學習策略
關注學生的閱讀期待,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學生的閱讀期待從哪里來?首先是對文本閱讀有“陌生化”的體驗,然后逐步消除陌生感。而文本相關背景知識則是帶領學生深入文本的“引路人”。
二、“我”要問,變“魚”為“漁”
課堂的文本閱讀是多重對話的過程,包括學生——文本對話、學生——學生對話、老師——學生對話等。而要實現(xiàn)這一過程,前提是學生要有可以交流的問題。而問題的類型可以多樣化,問題提出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學生有“問”的語文課堂,才是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學習型的課堂。
1.知識性提問與探究性提問相結合
小學語文學習需要老師針對文本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提出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供學生思考。知識性提問是“是什么”的提問,關涉文本的基本內(nèi)容理解;探究性提問是“為什么”的提問,關涉文本的思想、主旨、文化內(nèi)涵等深層次的理解。前者是理解文本的基礎,通常通過學生自己閱讀就能順利把握;而后者就需要老師精心甄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領悟文本內(nèi)涵。
2.自由提問與歸類提問相結合
學習方式多樣化,可以最大限度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自由提問和歸類提問的提問方式結合起來,目的是通過多樣的提問方式將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融合起來,實現(xiàn)教與學的融合統(tǒng)一。自由提問是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生活體驗和文本內(nèi)容的提問,也不是漫無目的,天馬行空式的提問;歸類提問是老師對學生的提問按照一定的標準歸類分析,并適當進行整合,進而確定學習的重難點。
三、“我”要答
1.獨立思考,解決疑問
孔子有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薄皯崱焙汀般笔菍W生處于苦苦掙扎的思考狀態(tài),此時,老師可以不急著去解答學生的疑問,目的是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在閱讀教學中,沒有經(jīng)過獨立思考的討論、探究是低效的,只有經(jīng)過獨立思考,自己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的就主動向外界尋求幫助,利用能利用的學習資源,去解答自己的疑問,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
2.小組合作,提高效率
有學者提到:“在實施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實踐中,以學習小組為集體學習的基本單位,構建了學生在學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小組集體文化,改變了以往以同一性為特征的班集體建設,創(chuàng)設了多元、開放和充滿合作、交流、競爭、選擇的學生生活環(huán)境,形成了能為每個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舞臺的、具有內(nèi)在凝聚力和群體個性的、由學生自主管理、生動活潑的班集體!辈捎眯〗M制學習,可以增加學生交流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像《古詩詞三首》這樣的同主題組詩學習就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三首詩詞就可以組織好三個小組或者六個小組分工合作學習,一節(jié)課專門分工學習,其它課時可以讓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而老師需要做的是查缺補漏。
3.展示成果,到位點評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板書”權掌握在老師手里,但在學習型的語文課堂,學生也有“板書”權。學生的“板書”就是展示學習成果。展示出來的學習成果還要有到位的評價,點評對的,點評錯的,點評有爭議的。
小學語文學習是學生在整個語文學習生涯的初級階段,所以教師不能將小學語文閱讀學習變?yōu)榧兇獾摹暗梅帧睂W習,這樣不利于語文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建構小學語文學習型課堂進行閱讀實踐的積極探索,目的是使語文閱讀學習真正成為學生“我”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紀德奎.學習型課堂:理解與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
[2]〔美〕彼得·圣吉,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72.
[3]林惠生.關于“學習型課堂”的三大教學轉型[J].課程教學研究,2013.(10).
[4]潘永慶.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實踐研究[J].教育研究,2006.(12).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