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抑郁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式的研究:起源、發(fā)展和整合】抑郁易感性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要 近年來,對抑郁易感性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探尋抑郁心理病理的一個熱點。文章介紹了抑郁易感性應激模型的相關定義、起源、及主要特點。介紹了在當代具有代表性的3個理論:(1)Abramson的抑郁無望理論;(2)Beck的認知易感理論;(3)雙信息過程理論。尤其對抑郁認知易感性因素本身的起源、發(fā)展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評述。最后,介紹了整合的抑郁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模型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的方向。
  關鍵詞 易感性,抑郁,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型,發(fā)展。
  分類號 R395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是目前導致殘疾和死亡的第四大疾病[1]。這種疾病嚴重地影響一個人的情緒、思維、自我的感覺、人際交往及軀體功能狀態(tài)。最新的調(diào)查表明[2],16%的人在一生中某個時候可能罹患抑郁。我國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已達3%~5%,超過2600萬人罹患抑郁癥[3]。對抑郁病因的研究已經(jīng)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的發(fā)作與很多因素相關,如人格特質(zhì)、遺傳基因、遭遇負性生活事件、環(huán)境因素、人際交往、認知等等[4]。近來的研究整合這些各自獨立的因素,以一種整合的模式去解釋抑郁的病理發(fā)展過程。易感性-應激相互作用模式,正是這一趨勢的代表!
  
  1 易感性應激模式的特點
  
  在精神病學界,Meehl提出精神分裂癥的發(fā)作,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的精神病素質(zhì)與環(huán)境因素(應激)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精神病素質(zhì)主要被理解為基因遺傳等生物學因素。受這種觀點的影響,對抑郁癥病因的研究開始也只是把素質(zhì)(diatheses)作為一個易感性(Vulnerability)變量進行研究。早期的研究也只把素質(zhì)理解為遺傳或生物學因素。但近年的工作表明,易感性包括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擴展,包括各種社會心理因素,如認知、人際關系、人格、應對方式等[4]。素質(zhì)和易感性這兩個詞匯,在對抑郁的病因進行闡述的理論里,也成為可以相互換用的同義詞。
  在早期的研究中,無論是對應激還是對易感性的研究,都比較強調(diào)生物學因素的作用,并且應激和易感性也是作為各自獨立的因素被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心理社會因素在抑郁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單獨用應激或易感性因素都不足以解釋抑郁的病理發(fā)生過程。研究者們很自然地開始意識到二者相互關聯(lián),相互聯(lián)合可能導致抑郁障礙出現(xiàn)。
  應激(stress)經(jīng)常被看作是導致許多心理和生理問題的原因。一直以來應激反應被認為是一個適應性機制,是機體對真實或潛在的威脅有效的反應能力。應激可以看作是被不良的刺激和情境所喚起,其生理和行為的反應強度由個體對刺激的控制和評估強度所決定[5]。
  素質(zhì)(diathesis)一詞的來源可以回溯到古希臘詞匯disposition(傾向、性情),該詞匯的出現(xiàn)與氣質(zhì)和疾病的流體學說相關。19世紀時被引入精神病學。Ingram等認為[4],被稱為素質(zhì),即易感性,具有幾個重要的特征:(1)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特質(zhì);(2)受別的因素影響時,可能發(fā)生變化;(3)具有個人內(nèi)化的特點,是潛在的,長期的。
  20世紀60年代,Bleuler和Rosenhal正式提出素質(zhì)―應激模型,用于解釋精神疾病的病理特征。如前所述,早期的研究主要針對生物因素。80年代后,開始把社會心理因素引入易感性―應激模型。針對易感因素的不同,學者們提出了許多理論模型,如:認知易感―應激模式,人們交際易感性,自尊易感模型,相符模型等。但這些模式都是在易感性―應激模型的總體框架上建立起來的。Monroe和Hadji yannak指出[6],這個模型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假定所有的人都存在有發(fā)展為精神障礙的素質(zhì),而且每個人都有一個觸發(fā)點,這個點的位置及觸發(fā),依賴于個人遭遇的應激與存在的易感性素質(zhì)之間的相互作用。
  個體、易感性和應激都具有獨立的意義和概念,但在這個模型中強調(diào)的是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是一種整體、全面的觀念。Ingram等[4]綜合近年來各種易感性―應激模型的理論,認為從整體上這個模型體現(xiàn)了如下一些特征。
 。1)疊加 易感性和應激可能是以與某種方式疊加而導致障礙出現(xiàn)。
 。2)單一表現(xiàn) 有時候只有一種因素表現(xiàn)出來。即僅應激或者素質(zhì)在起主要作用,另一種只是一種補充、中介。
 。3)雙重作用 巨大生活應激和高易感性同時存在時,就更容易導致障礙出現(xiàn)。
 。4)靜態(tài)―動態(tài) 應激和易感性,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也不是固定不變。隨著時間的變化,應激或易感性可能改變,從弱到強或者相反。
 。5)連續(xù)性 從動態(tài)的觀點看,應激和易感性的相互作用,是連續(xù)的,甚至可以累積,小的應激逐漸累積,最終導致障礙出現(xiàn)。易感性也可能因為累加而更加敏感。
 。6)閾值 有理論[7]認為應激和易感性的相互作用,有一個閾值。 每個人都潛在的具有發(fā)生某種障礙的可能。應激與易感性相互作用,超過這個閾值障礙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人具有不一樣的閾值。閾值的高低依賴于易感性的敏感程度和遭遇生活應激的強度。例如,強烈的應激與低易感性的作用,其閾值可能會很高。但如果閾值很低 ,極便很少很小的應激對高易感性的人也可能導致障礙。
  
  2 相關理論
  
  易感性―應激模型使我們可能理解抑郁的促發(fā),持續(xù)和再發(fā)。通過對易感性和應激及相互作用的理解,可以多維度的了解抑郁的病理心理機制。在這個總的模型下,由于對不同易感性因素的強調(diào),衍生了許多具體的模式。其中發(fā)展最快、最有代表性的是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式的研究,在很多的理論文章中,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式是等同于易感性應激模式的。下面簡單介紹幾種當前有代表性的理論模式:
  
  2.1 Beck的認知易感理論[8]
  Beck是第一個關注認知過程在抑郁中作用的理論家。最先是試圖理解抑郁的本質(zhì),以便于抑郁的治療。隨著研究的進展,Beck開始考慮抑郁的病因。提出抑郁主要是一組認知問題,是由于個人對事物錯誤、歪曲的認知觀念導致了抑郁的出現(xiàn)。具體的理論如下:首先,認知易感性表現(xiàn)為一些功能失調(diào)觀念。這些觀念源自童年的早期,是一些關于自我和世界過分僵化的觀念;是一些對自我不現(xiàn)實,完美主義的標準,或者過分要求別人贊美的觀念。Beck認為這些觀念具有絕對化,契約性的特點。具有自動的,反射的特性。當個人遭遇相應生活事件(應激)時這些特性容易被激發(fā)。其次,功能失調(diào)觀念導致或啟動個體潛在的自我消極圖式,對事物進行消極的、歪曲的認知。如,以偏概全、絕對化或非此即彼的思維等等。消極的自我圖式,體現(xiàn)了一種歪曲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一種易感因素,會最終導致臨床軀體障礙、動力減退、情緒低落等抑郁癥狀。這些癥狀反過來又導致消極觀念增多,二者形成惡性循環(huán),并呈螺旋或上升的趨勢。
  
  2.2 Abramson的抑郁無望理論
  Abramson的無望理論是易感性―應激模型的另一個代表。正是由于這個理論的出現(xiàn),使得人們重新開始關注Beck理論對易感性的分析,同時,把社會認知心理因素也納入了易感性范疇。從而使得對易感性―應激模式的研究日趨增多,并成為抑郁心理病理理論研究的熱點。
  Abramson的理論[9,10],首先假設有些人對事件的發(fā)生,傾向于消極的解釋和歸因,也就是消極的認知模式。這種認知主要從自我、事情的原因和結(jié)果,3個方面進行解釋。即:將事件歸為內(nèi)部(是我的原因而不是環(huán)境的原因);對自我來說是穩(wěn)定的(不是暫時,而是永遠的);結(jié)果涵蓋一切(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不是一方面)。這種消極的歸因,常常會導致無望,認為個人沒有能力改變這個消極事件和這個事件蘊藏的意義。消極的歸因被認為是抑郁的易感性因素,與應激生活事件結(jié)合,可以預測抑郁的產(chǎn)生。
  與Beck理論的不同點在于,Abramson理論認為消極事件與歸因風格存在某些對應關系,并與抑郁的類型相對應。比如對自我有消極認知,僅是在無望抑郁這種抑郁亞型中表現(xiàn)明顯。而Beck的理論,則認為這種消極認知是所有的抑郁類型都具有的特征。
  2001年Abramson對理論再次進行了修訂[11,12]。認知易感性的范圍不在局限于歸因,擴展到各種負性認知方式,應對方式等。導致的抑郁類型,也就不在僅限于無望抑郁一種亞型。更加強調(diào)的是易感性與負性應激之間的相互作用。Teasdale進一步認為,具有抑郁易感性的人,負性情感很容易誘發(fā)與自我有關的負性思維,并導致對結(jié)果和未來做出消極的解釋[13]。這表明,如果測量出負性思維的易感性,則有助于識別容易產(chǎn)生抑郁的人,可以預測抑郁的發(fā)生。可見修訂的無望理論已經(jīng)開始走向整合的趨勢,已經(jīng)吸收了Beck的理論在內(nèi)。
  
  2.3 雙信息處理模型
  抑郁的易感性―應激模型近年來的一個理論研究方向,是對認知信息加工過程進行的研究。最有代表性是Ingram 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信息處理模式[14]。認為個體存在各自的情感結(jié)構(gòu)和認知網(wǎng)絡。負性生活事件可以激活抑郁情緒結(jié)構(gòu),激活情緒節(jié)點,使得抑郁情感狀態(tài)得以維持,與抑郁有關的情景(state)反復出現(xiàn),導致抑郁。
  在信息處理的模式基礎上,Smith和DeCoster 等[15]把社會和人格心理學中雙信息處理模型應用到抑郁的易感模型中,對抑郁的發(fā)生發(fā)展進行解釋。特別地說明了認知易感性是怎樣發(fā)展變化,怎樣被評估的,從而為理解抑郁的易感性―應激模型提供了新思路。
  雙重信息處理模型根據(jù)認知心理學的原理把信息加工分為兩個過程,聯(lián)想(associative)信息處理和反射(reflective)處理。聯(lián)想信息加工是一種自動、平行加工,時間迅速,不互相影響。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注意和認知努力,一般是在無意識水平和不加控制時產(chǎn)生;而反射性信息加工,是一種理性的,意識層面的加工。是一種非平行的序列加工,受認知容量和資源的限制,需要認知努力的付出,加工速度相對較慢。
  人們的對信息的處理一般首先是聯(lián)想性處理。只有當個人的愿望或期待受到阻礙,干擾時,反射性信息處理才會啟動。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15],當一個人去開門時,我們期望扭動門把就把門打開。如果的確如此,我們就不會關注門把,而投入到別的事情上去。但是如果扭動門把卻不能打開門,我們就會思考檢驗(啟動、反射性信息處理)門是否被鎖了?要用鑰匙打開嗎?等等,這樣,反射性信息處理(理性)過程就在對門把的功能期望受到干擾時啟動了。
  在易感性―應激框架下,最新的雙重信息處理模型對抑郁的理解是這樣的[16]:首先認為,負性的自我認知偏差如果成為聯(lián)想信息處理的基礎,則易發(fā)抑郁。也就是認為負性的自我認知偏差,是一種易感因素[17]。其次,通過反射性信息處理,可以矯正,克服這種自我認知偏差。即反射性信息處理的啟動和進行是對負性認知的緩沖和調(diào)節(jié)。如果不能啟動和矯正,則可能導致更多的負性認知和負性情感反應出現(xiàn),最后導致抑郁(心境惡劣)。反過來抑郁又可能導致自我認知偏差的增多,三者呈是螺旋性上升。自我認知偏差,被界定為一種預先存在的易感因素,易感性是否會導致抑郁,取決于反射性信息處理能否糾正認知偏差。研究表明,在3種情況下無法糾正,抑郁容易產(chǎn)生:
 。1)認知資源衰竭[18]。一般情況下,反射性信息處理可以處理認知偏差,使得出現(xiàn)的負性情感是短暫的,一時的。但如果認知資源(認知容量等)被負性應激、時間壓力、競爭性任務等所消耗,則反射性信息處理過程難已啟動,認知偏差無法糾正 [19]。
 。2)負性自我認知偏差與個人的期望是一致的時候,個人期望不會受到干擾和抵抗。反射性信息處理過程不會被啟動。Sheppard和Teasdale對抑郁、輕度抑郁和正常人群進行測試,讓3組人群選擇對一些句子是同意或不同意,這些句子來自功能失調(diào)問卷(DAS),表明對功能失調(diào)的態(tài)度[20]。從時間上比較,正常人群對表明功能失調(diào)性的句子,贊同反應明顯較慢,而抑郁人群反應較快。表明抑郁人群對功能失調(diào)句子表示一致性較快(自動性的),不會啟動反射性信息處理去對之檢查或懷疑。
 。3)反射性信息處理不能充分糾正和調(diào)整認知偏差,有時反射性信息處理過程極便被啟動,也不能充分地矯正、調(diào)整負性認知偏差。比如前面所說的負性歸因方式就使得認知偏差繼續(xù)呈現(xiàn),最終導致抑郁。
  可見,雙重信息模型,實際上主要是從認知和信息論的角度理解易感性―應激模型。給我們?nèi)缦碌膯l(fā):①可以了解易感性(如認知偏差)的作用機制,以及去辯明易感性及其變化。②從信息處理的角度,易感性可以被觀察到,如在時間壓力下時。
  
  3 當前研究的重點――認知易感性本身的發(fā)展和影響因素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抑郁認知易感性的研究成為一個熱點。當前的熱點是對認知易感因素起源,發(fā)展和影響因素的研究。也就是對抑郁易感性因素起源的研究。
  Beck認為認知易感性的產(chǎn)生與個體童年的經(jīng)歷密切相關。那些潛在的自我認知圖式與兒童期遭受的應激事件相關。其它理論對認知易感性的起源研究也集中到童年時期或青少年時期,認為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認知易感性因素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這個時期,各種變量如應激、人際關系、父母角色等對易感性因素的形成和發(fā)展有重要影響[21]。Abramson就認為童年的負性生活事件如受虐,會使孩子形成一種內(nèi)部歸因,認為自己不好,人們會討厭自己,這種觀念最后內(nèi)化為負性的自我概念,或成為特質(zhì)(traitlike)。
  當前認知易感性模型的研究,各個理論模型都非常注重認知易感性因素是如何形成、發(fā)展的研究。無論是以Beck的認知理論、Abramson的無望理論還是雙信息處理理論為出發(fā)點。對抑郁認知易感性因素形成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22]:①兒童青少年期的人際關系包括父母角色、人際交往以及與教師,同伴關系對易感性形成的作用。②應激作用對易感性因素形成、發(fā)展作用,③對易感性發(fā)展不同年齡階段的研究,這些研究已經(jīng)成為認知易感性―模型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3.1 人際關系
  Bowbly提出的依戀理論認為[22],嬰幼兒時期形成的依戀關系,會影響人的一生。早期依戀關系具有持久的效應,影響情感的變化,可發(fā)展成為一種模式。并且,依戀關系的形成是一種內(nèi)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 models)這種模式與Beck所說的潛在的自我圖式的工作模式是一致的。說明影響會持續(xù)很長的時間。比如,不安全的依戀,將會導致失調(diào)的相互關系,導致認知歪曲,最后可能成為一種抑郁的認知易感性。
  Ingram和Ritter發(fā)現(xiàn)遭遇一個傷心事件后,母親關愛的等級與負性認知錯誤和負性情感的發(fā)生,呈負相關,表明缺乏母親關愛的個體,容易發(fā)展出負性的自我認知模式[23]。Rose和Abramson也證明兒童期受虐待的程度與認知功能失調(diào)呈正相關[24],Garber和Flynn評估了母親具有抑郁癥的青少年人群的自我價值、歸因方式和無望感[28]。發(fā)現(xiàn)所有這3個方面都具有負性的表現(xiàn):低的自我價值感、負性的歸因方式、比正常人群更多的無望感。這些研究表明:家庭環(huán)境、與父母的關系、父母對子女態(tài)度等都可能構(gòu)成易感性因素形成的基礎。
  
  3.2 應激
  在抑郁的易感性研究中,應激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與易感性的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導致抑郁發(fā)作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易感性因素本身的形成、發(fā)展和啟動也與應激密切相關。應激主要從3個方面[26],影響易感性因素的形成。(1)自己無法控制的、突發(fā)的、重大的應激,如交通事故、地震等。這些應激有可能對形成世界或自我的認知結(jié)構(gòu)有影響,如對控制能力的認知。(2)是與家庭環(huán)境相關的應激,如父母離婚、爭吵、缺乏關愛等。如孩子如果總被拒絕,會認為自己很糟糕,逐漸就會形成過分自我批評的認知模式。(3)因應激而產(chǎn)生的新的應激,比如在家庭中被拒絕的孩子,可能就會有進一步的社會退縮,在班上與同學的關系也就會處于被拒絕狀態(tài)。從而可能形成新的應激。實際上,應激和易感性有時候難以完全分開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因素。某些易感性可能導致一些特別的,相對應的應激產(chǎn)生,例如,對自我懷疑時,容易去尋求過份的保證和支持,出現(xiàn)過多的尋求他人認可的行為,這樣必然就會有拒絕出現(xiàn)(應激),從而有失望和挫敗感。對自我的懷疑就成為應激的一部分。
  
  3.3 易感性的發(fā)展
  Cole和Turner提出易感性的發(fā)展理論[27],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認知易感性,早期的認知易感性是不穩(wěn)定的,在沒有成為一種“模式”前是可以變化的。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起作用的影響因素也不同。如有研究[28]認為,認知易感性早期的形成主要與父母、教師等相關,到青少年(16~20歲)則與伴侶是否建立有羅曼蒂克的關系相關。Cole的發(fā)展理論認為,認知易感性是可以變化的,在青少年時期認知易感是一種中介,而不是一種減緩或補充的作用。但他的觀點目前缺乏大樣本的縱向研究,需要進一步論證。
  Abela等的研究[29,30]進一步表明,認知易感性在各個年齡段,其各種易感性因素的發(fā)展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在沒有成為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認知結(jié)構(gòu)之前,對抑郁的認知易感性是由其中最“易感”的因素決定的。Abela稱之為“最弱聯(lián)結(jié)”。在應用無望理論對9歲和13歲兒童的研究中,Abela發(fā)現(xiàn),對自我、對結(jié)果、對原因的3種認知發(fā)展是不平衡的。能夠預測抑郁發(fā)生的是其中最“易感”的因素(得分最高,“最弱”)。而不是三者的聯(lián)合作用。根據(jù)這種“最弱聯(lián)結(jié)”理論,Abela還認為越晚發(fā)展起來的“最弱(最易感)”點,越容易成為個人穩(wěn)定的易感因素。
  對認知易感性因素本身發(fā)展的研究,是當前各個理論模式研究的重點,通過對認知易感性起源和發(fā)展的研究,各個理論模式逐漸走向整合和統(tǒng)一。很多對認知易感性發(fā)展研究的解釋已經(jīng)不限于單一的理論模式。所以,我們很難區(qū)分或者認為是發(fā)展和修正了以上所說的某一個單獨的理論。整合,已經(jīng)是抑郁易感性模型的大勢所趨。
  
  4 整合的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式和未來的研究
  
  根據(jù)以上的綜述,我們可以設想一個整合的認知易感―應激模式,應該包括各種的易感性因素,應激源和傾向,并要能闡明它們之間相互作用關系以及對抑郁觸發(fā)、復發(fā)、發(fā)展的解釋以及預測。
  Hamkin和Abramson 2001年提出一個整合模式[11,12],稱為應激認知易感交互作用模式,比較突出的特點有幾點:(1)認知易感性因素,是一個整合概念,包括功能失調(diào),歸因認知偏差,低自尊等。(2)強調(diào)負性情感的觸發(fā),認為負性生活事件,首先導致的是負性情感的觸發(fā),而僅僅是具有易感性因素的人,才會使得這種負性情感長久持續(xù)存在,并最終導致抑郁。對于恢復期或患過抑郁已痊愈的病人,負性應激也容易觸發(fā)曾有的負性情感。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抑郁容易再發(fā)。(3)這個模式有一個原因促發(fā)的鏈式結(jié)構(gòu):負性應激(生活事件)導致負性抑郁情感,對于有認知易感性的人,負性情感持續(xù)存在導致抑郁或復發(fā)。認知易感性由先天的環(huán)境因素(尤其是不良環(huán)境)、人格以及遺傳決定。
  在這基礎上,結(jié)合我們綜述,我們提出幾點看法:(1)先天存在的遺傳,人格等生物學因素是易感性形成的基礎之一。從嬰幼兒時期形成的依戀關系、父母角色與行為等人際關系對易感性的起源有重大影響。而負性的應激既是易感性源起的重要根源,也是未來觸發(fā)易感性啟動的因素。(2)認知易感性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目前與抑郁有關的認知易感性,主要有功能失調(diào)、負性認知圖式、負性歸因與推論、低自尊、自我認知偏差(信息注意偏差)等。有很多方式既是抑郁的易感因素,亦是抑郁癥患者特有的認知方式,如認知偏差。(3)負性情感體驗,也可以作為一個易感性因素被考慮。初次的負性應激(獨立的或綜合)都可能導致負性情感體驗的啟動,而未來類似的情感體驗,則會對認知產(chǎn)生影響,也就是成為一種負性情感結(jié)構(gòu)[31],從而導致抑郁。明顯的例子,就是患過抑郁癥的人,在未來罹患抑郁的可能性要普遍高于正常人。(4)認知易感性,既可以與負性應激相互作用而增加抑郁的可能,也可能經(jīng)過負性情感中介(負性應激――負性情感產(chǎn)生,激活負性情感結(jié)構(gòu)和負性認知),而增加抑郁發(fā)生的可能。
  抑郁的認知易感性研究,是近十年來的認知與抑郁研究領域的熱點,取得了很多的有益的進展。但作為一種理論模式來說,仍有許多的工作待完善,在未來的研究中,有幾個方向值得人們深入。(1)進行大量本的縱向跟蹤研究,以辯明易感性因素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從具體的“最弱”聯(lián)結(jié)點到成為一個穩(wěn)定認知圖式或結(jié)構(gòu)的機制是什么?(2)認知易感性之間的作用是獨立的嗎?其相互作用的機制又是什么?(3)認知易感性與應激相互作用是否具有對應性、獨立性,與抑郁的類型有什么關系?也就是需要更具體的探討應激及認知易感與抑郁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具有臨床意義。(4)從一種理論到臨床應用,認知易感模型對抑郁癥狀和發(fā)病,有怎樣的預測性仍然不清楚,如何提供癥狀和發(fā)病的預測及干預,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 小結(jié)
  
  易感性―應激模式用于了解為什么有些人容易罹患抑郁,而有些人則不會?現(xiàn)有的幾種有代表性的理論,使人們對這個問題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認識到易感性既有生物學、也有社會心理的結(jié)構(gòu)。認知易感性是抑郁易感性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在抑郁理論中,認知易感性與易感性幾乎是等同的。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注意力逐漸集中到認知易感性本身是如何起源和發(fā)展的,其與抑郁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什么樣的關系上。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人們進一步加深了對抑郁的理解,同時也使得各種理論走向整合的模式。理論的發(fā)展對于抑郁癥的預防,治療和干預也有極大的實踐意義。但是這些理論,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對于受社會文化心理因素影響極大的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式,它們在我國是否有其獨特的變化和意義,也還有許多的工作需要做。
  
  參考文獻
  [1] Wulsin L R, Vaillant G E. Wells V E.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ortality of depressi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99, 61(1): 6~17
  [2] Kessler R C, Berglund P. Demler O, Jin R, Koretz D, Merikangas K R. 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JAMA, 2003,289(23): 3095~3105
  [3] 沈漁? 主編 精神病學 第4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0. 102~110
  [4] Ingram R E, Luxton D D. 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s. In: B. L. Hankin, J. R. Z. Abela,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 A vulnerability-stress perspective.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Ins. 2005. 32~46
  [5] Kim J J, Diamond D M. The stressed hippocampus,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lost memories. Nature Review. Neurosci. 2002, 3: 453~462
  [6] Monroe S M,Hadjiyannakis 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depression: Focusing on severe life stress. In.: Gotlib I H,Hammen C L, Handbook of depression. New York, London: 2002. 314~340
  [7] Monroe S M,Simons A D. Diathesis-stress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life-stress research:Implications for the depressive disorder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1, 110: 406~425
  [8] Beck A T. Cognitive therapy: A 30-year retro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1, 46: 368~375
  [9] Abramson L Y, Metalsky G I, Alloy L B.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 96: 358~372
  [10] Abramson L Y, Alloy L B, Hogan M E. Cognitive/ personality subtypes of depression: theories in search of disorder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7, 21:247~265
  [11] Hankin B L,Abramson L Y. Developme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An elaborated cognitive vulnerability-transactional stress theo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1,127:773~796
  [12] Hankin B L, Abramson L Y, Miller N, Haeffel G J. Cognitive vulnerability-stress theories of depression: Examining affective specific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depression versus anxiety in three prospective studie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4, 28: 309~345
  [13] Teasdale J D.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persistent depress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88, 2:247~274
  [14] Ingram R E. Toward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nalysis of depress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84, 8(5): 443~477
  [15] Smith E R, DeCoster J. Dual-process models in social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links to underlying memory system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0, 4(2): 108~131
  [16] Beevers C G.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A dual process model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5 (in press)
  [17] Burns B D. The effects of speed on skilled chess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 15(7): 442~447
  [18] Wenzlaff R M, Bates D E. Unmasking a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How lapses in mental control reveal depressive thin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6): 1559~1571
  [19] Wenzlaff R M., Eisenberg A R. Mental control after dysphoria: Evidence of a suppressed, depressive bias. Behavior Therapy, 2001, 32(1): 27~45
  [20] Sheppard L C, Teasdale J D. Dysfunctional thinking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deficit in met cognitive monitoring?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0,109(4): 768~776
  [21] Goodman S H, Gotlib I H. Risk for psy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of depressed mothers: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of transmis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106: 458~490
  [22] Ingram R E. Origins of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3, 27: 77~88
  [23] Ingram R E, Ritter J.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Cognitive reactivity and parental bonding in high-risk individual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0, 109: 588~596
  [24] Rose D T, Abramson L Y, Hodulik C J, et al. Heterogeneity of cognitive style among depressed inpati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4, 103: 419~429
  [25] Garber J, Flynn C. Predictors of depressive cognitions in young adolescent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1, 25: 353~376
  [26] Ingram R E. Develop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Depression: Back is the futur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1, 25: 497~504
  [27] Cole D A, Jacquez F, Maschman T L. Social origins of depressive cognition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lf-perceive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1, 25: 377~396
  [28] Williams S,Connolly J, Segal Z V. Intimacy in relationships and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1, 25: 477~496
  [29] Abela J R Z, Sarin S.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 chain is only as strong as its weakest link.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2, 26: 811~829
  [30] Abela J R Z, Alessandro D U. Beck’s cognitive theory of depression: A test of the diathesis-stress and causal mediation component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41: 111~128
  [31] Jordan A, Cole D A. Rela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to the structure of self-knowledge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6, 105: 530~540
  
  Cognitive 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 of Depression: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Zou Tao, Yao ShuQiao
 。∕edic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1, China)
  
  Abstract:In recently year, Research on vulnerability of depress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iled in exploring psychopathology of depression.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 of definition,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 The paper reviews recent three representative theory (1) Abramson of hopeless theory; (2)Beck of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heory;(3) A dual process model .Special review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 of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At the en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gration of cognitive 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odel in the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vulnerability, depression, cognitive 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 development.

相關熱詞搜索:應激 起源 認知 抑郁認知易感性應激模式的研究:起源、發(fā)展和整合 學生抑郁的認知易感性 憤怒冗思的研究綜述doc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