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鑿在巖石中的“圣蛋”教堂
發(fā)布時間:2018-07-05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廣場上,有一座巨大的“蛋形”建筑,整個建筑開鑿在一塊天然巖石中,渾然天成。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被譽為“圣蛋”的坦佩利奧基奧教堂。
坦佩利廣場在“圣蛋”建成之前,根本就沒有廣場的樣子。因為這里的空間都被參差的亂石巨巖覆蓋,巴掌大的平地也找不出幾塊。上個世紀30年代,赫爾辛基人準備開發(fā)這里,可是由于二戰(zhàn)爆發(fā),計劃只能胎死腹中。
1961年,芬蘭政府舊事重提,公開招標坦佩利廣場設計方案,要求不能破壞原有的自然風貌。當時正在上大學的斯歐馬拉聶兄弟提出的方案是:掏空巖石的內部,以巖體為墻,上面覆蓋蛋形的玻璃天頂,建造一座教堂,并以此作為廣場的主體。這個方案最終被當局采納,1968年正式動工修建。
一年之后,一座保持原有自然風貌,由巖石鑿空而成,宛如一顆“巨蛋”的教堂建成,從外表看并沒有震撼的視覺效果,但進入教堂內部,人們不由驚嘆建造者的巧奪天工。
沿著簡潔的長方形入口進入,最初的感覺很像是一個軍事地堡。但穿過第二道門后,眼前就豁然開朗了,里面更是別有洞天。一個圓形的大廳,四周一圈被凹凸不平、5到9米高的巖石包圍著。巖壁未經任何修飾,盡顯粗獷而深沉的本色。仔細觀察,巖石的顏色也是有過渡的,從褐紅到赭紅再到黑色,完全是自然的造化神功。巖縫之中水滴匯成的涓涓細流沿著石壁蜿蜒而下進入下水道,很有幾分“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被巨石圍拱的是正圓形的平坦開闊的教堂正廳,空間延續(xù)了巖石的樸素,與周遭渾然一體。祭壇采用了最簡單的設計,環(huán)繞的一排排木質長椅散發(fā)著北歐森林原木的本色氣息,不帶任何人工的矯飾。在色調方面,木與石共同烘托出樸素、圣潔、和諧的自然氣氛。而在材質方面,木家具散發(fā)出來的柔和感又很好地消除了巖石的冷峭,增添了空間的親和力。
順著石壁向上仰望,是一個直徑24米的巨大拱頂,由180根呈放射狀的鋼柱支撐,形似一把撐開的透明大陽傘。晴朗的天氣里,陽光從穹頂直射進來,點亮祭壇,一掃巖石帶來的陰暗和壓抑,教堂內部空間變得無比溫暖和明媚。
另一神來之筆是直接安裝在石壁上的巨型管風琴,有4個鍵盤、43個音域和大大小小3001只音管,演奏起來音效優(yōu)美無比,碩大的空間使得音樂宏亮而不失溫和與純凈。由于“圣蛋”教堂是由巖石、木頭和金屬巧妙結構而成,造就了幾近完美的音效,因此這里成了音樂勝地,很多國際水準的音樂會都會首選在這里舉行。
由于開鑿在巖石中的圣蛋教堂獨特超群的風貌,這座建筑一經建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無數(shù)的觀光客前來攬勝探幽,這里成了赫爾辛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也成為芬蘭乃至全球最著名的景觀之一。
流連在這個蘊含了現(xiàn)代氣質與原始元素的地方,那份溫暖,那份純凈,那份質樸與自然,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母體的子宮,因此這座教堂被譽為“圣蛋”,就很有幾分自然而然的味道了。它就是上蒼孕育的、賜予人間的圣物!難道不是嗎?
責編/璞銘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