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鄧正來: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一、市民社會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間的復興與拓深,幾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稱之為全球性的“市民社會思潮”。當然,所要復興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會概念:他們或援用洛克的社會先于國家因而國家受制于其對社會的承諾的觀點,或訴諸孟德斯鳩以及承繼了孟氏的托克維爾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觀點(即指社會由其政治社會予以界定,但作為政治社會的強大的君主制須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則需按分權原則獨立的“中間機構”來加以捍衛(wèi)的觀點),或采用將洛克和孟德斯鳩的觀點融入其思想的黑格爾的觀點(即認為體現(xiàn)個殊性的市民社會獨立于國家,但在倫理上并不自足,從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國家對其加以救濟的觀點),或引證馬克思將黑格爾觀點頭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礎(市民社會)決定上層建筑(含國家和意識形態(tài))的觀點,以及主要接受黑格爾觀點并對馬克思“市民社會-國家”框架進行修正并在“基礎-上層建筑”這一基本命題之外的上層建筑內部提出一個關鍵的次位命題即“市民社會-國家”關系的觀點,或依據(jù)哈貝馬斯那種憑藉非馬克思思想資源但卻對市民社會做出民主闡釋的新馬克思主義觀點,等等不一而論。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一是因為市民社會思想發(fā)展之脈絡在歷史上太過龐雜且缺乏系統(tǒng)的市民社會理論〔1〕以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市民社會理論所標示的側重點的差異,二是因為當下的論者或行動者往往都是根據(jù)一己的目的而擇取其所需要的理論資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當下所要復興的市民社會理念,套用查爾斯·泰勒的話說,“并不是那個使用了數(shù)個世紀的、與‘政治社會’具有相同含義的古老概念,而是體現(xiàn)在黑格爾哲學之中的一個比較性概念。此一意義上的市民社會與國家相對,并部分獨立于國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與國家相混淆或者不能為國家所淹沒的社會生活領域”〔3〕。?

  驅動市民社會理念于當下復興的一個較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是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初顯并于二十世紀中葉熾盛的形形色色的“國家主義”,這在現(xiàn)實世界中表證為國家以不同的形式、從不同的向度對市民社會的滲透或侵吞〔4〕。為對此種猖獗的“國家主義”做出回應,人們開始訴諸市民社會理念,試圖對國家與社會間極度的緊張做出檢討、批判和調整,以求透過對市民社會的重塑和捍衛(wèi)來重構國家與社會間應有的良性關系。例如,約翰·基恩力圖通過捍衛(wèi)市民社會與國家間的界分來推進歐洲社會主義的民主化;
Michael Walzer 建議用市民社會的理念來統(tǒng)攝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和民族主義的理想;
Daniel Bell 甚至呼吁在美國復興市民社會,以此作為抵御日益擴張的國家科層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會理念復興運動的更為直接的導因,乃是東歐及前蘇聯(lián)等國家為擺脫集權式統(tǒng)治而進行社會轉型的過程;
雅克·拉尼克(Jacqaes Rupnik) 就曾將1968年至1978年間波蘭的政治發(fā)展概括為“修正主義的終結與市民社會的再生,”或者說,乃是依憑市民社會理念展開自下而上的努力斗爭的結果〔6〕;
愛德華·希爾斯則認為,這是市民社會觀念浮現(xiàn)的結果,因為集權式國家在消解市民社會的同時卻無力根除市民社會的觀念,“正如魔鬼的觀念在企圖限制并剝奪魔鬼一切權力的神學中得以保存一樣。”〔7〕此處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實際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視東歐諸國及前蘇聯(lián)的“社會轉型”為西方價值、理念和制度的勝利〔8〕;
這一判斷的深層預設,就市民社會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經(jīng)驗或觀念的市民社會而型構出的國家與社會關系模式是那種可以跨越空間、超越文化或傳統(tǒng)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 validity) 的結構性框架。正是基于這一預設,市民社會就被認為不僅僅是一種可以用來對抗或抵御暴政、集權式統(tǒng)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還是一種應被視為當然的目的〔9〕。這種將市民社會不僅視為手段而且還設定為目的的觀點,其要害在于市民社會理念的運用不會因“后共產(chǎn)主義”的到來而終止,相反將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會的邁進過程中持續(xù)得到使用。?

  市民社會理念憑藉諸種擺脫集權式統(tǒng)治的運動以及種種“新社會運動”(new social movements)而得以復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市民社會話語”以后,便在另一個向度(dimension) 上依據(jù)這種知識自身所具有的相對自主的邏輯,或者說在某種意義上脫離其直接賴以的成因而逐漸形成種種新的理論研究的努力。這在理論研究領域中具體表現(xiàn)為相對獨立的知識范式的建構。哈貝馬斯從“新馬”的立場出發(fā)對資產(chǎn)階級“公共領域”(public shpere) 的結構進行了重新解釋,亞歷山大從文化理論的角度對市民社會話語做出了個案性分析,馬修從帕森斯社會學的理論出發(fā)但根據(jù)其自己對它的修正而提出了新的“社會團結或凝聚性”理論,而泰勒則從社團自治或民主主義的立場出發(fā)對黑格爾式市民社會觀做出了重構等等,無疑都是知識范式建構方面的典范,〔10〕但這些努力還很難說是市民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建構;
真正在這方面做出貢獻的是英國學者約翰·基恩于1988年出版的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和美國學者科恩與阿雷托于1992年出版的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僅如科恩和阿雷托在其書的導言中所宣稱的,“盡管市民社會‘話語’不斷擴散,市民社會概念本身亦不斷增多,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發(fā)展出一系統(tǒng)的市民社會理論(theory) ,而本書便是要開始建構此一系統(tǒng)理論的努力。然而,系統(tǒng)理論的建構,卻不能直接出自于行動者的自我理解,但行動者則很可能需要那種對行動的種種可能性和局限性做出的較遠距離且較富批判力的檢視所產(chǎn)生的結果。此類理論須與相關的理論論爭的發(fā)展具有內在勾連!薄11〕當然,由于研究者在建構理論時的取向不同,同時又由于市民社會理念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與包容性,人們在形成諸種新理論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不盡相同的意圖,僅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就可以概括出兩種意圖:哈氏試圖從社會與歷史的角度出發(fā)將實際歷史經(jīng)驗歸類為若干公共領域模式,并認為資產(chǎn)階級公共領域只是其中一種類型;
但是,哈氏又是道德與政治哲學家,所以他的另一個意圖在于對當代政治的批判,因此他所謂的資產(chǎn)階級公共領域便又構成了他據(jù)以批判當代社會的一個抽象判準。〔12〕?

  二、中國學界,包括西方漢學界、中國大陸和臺灣知識界,乃是在八十年代下半葉開始引入市民社會理念的。然而,三地的學者之所以援用市民社會理念,其原因除了受東歐和前蘇聯(lián)國家擺脫集權式統(tǒng)治的某種成功“示范”以及受西方市民社會話語的影響以外,在我看來,還有著他們各自的原因。這些原因與三地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緊密勾連,正是在不盡相同的環(huán)境之中,三地的論者形成了他們彼此不同的問題結構以及他們各自的取向或訴求,從而也就相應地表現(xiàn)為他們對市民社會的不同理解。?

  眾所周知,五、六十年代主導西方漢學家(這里尤指美國漢學界)的歷史解釋模式主要是源自西方現(xiàn)代化理論(最為典型的是馬克斯·韋伯的中華帝國靜止觀)的“傳統(tǒng)”中國與“現(xiàn)代”西方的對立模式;
此種模式認為中國在同西方接觸之前是停滯的,或僅在“傳統(tǒng)范圍”內發(fā)生變化。正是在這種模式的基礎上派生出了以費正清為首的哈佛學派所主張的“西方?jīng)_擊-中國回應”模式〔13〕,其內在理路表現(xiàn)為:既然中國內部不具有發(fā)生變化的動力,那么這種動力就只能是來自外部。然而,此一模式由于受到全球革命熱潮的影響而在六十年代以后不斷遭到質疑,遂形成中國近現(xiàn)代史解釋的新模式,即所謂“革命”模式〔14〕。在“革命”模式的影響下,不僅近代中國史是圍繞革命史這個中心來撰寫的,甚至那些并非專門研究革命問題的論著也以革命成就為標準,據(jù)此解釋和評價其他歷史問題。毋庸置疑,在絕大多數(shù)的論著中,革命是依其成就而被正面評價的。因為“革命論”認為,所謂“西方?jīng)_擊”只是在為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當時美國侵略越南的行為做辯護;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革命給中國引進了一種新型政治,使遠比此前為多的人們得以參與政治,……它將人們從過去的被壓迫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并使他們擺脫了傳統(tǒng)的思想奴役。革命使中國擺脫了帝國主義,并轉變?yōu)橐粋現(xiàn)代主權國家。革命還清除了或由歷史形成的,或由近代帝國主義導致的種種發(fā)展障礙,解決了發(fā)展問題。”〔15〕?

  然而,此一欲求替代“西方?jīng)_擊-中國回應”觀的“革命”歷史解釋模式,卻又于八十年代在一個路向上因受全球性的對革命的否定思潮以及中國內部對“文化大革命”進行否定的因素的影響而開始遭到質疑〔16〕,并在另一個向度上因社會史的拓深研究而受到挑戰(zhàn)。在后一類研究中,近年來逐漸形成了“早期現(xiàn)代”(early modern)的概念,持這一觀念的學者不僅否定了“革命”模式而且也動搖了“停滯的中華帝國”的模式。采取此一取向的學者中最具影響的便是那些轉而接受市民社會的理念,更準確地說是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的概念的論者,他們試圖建構起對中國歷史經(jīng)驗做重新解釋的“公共領域/市民社會”范式:例如,Mary Rankin 通過對晚清浙江的公共領域的精英能動主義的分析,羅威廉通過對晚清漢口地區(qū)商人的區(qū)別于“祖籍認同”(native idendity)的“本地認同”(locational idendity) 而形成的市民社會的探究,以及David Strand通過對民國時期北京種種作為參與政治的新領域的“非國家活動”的研究〔17〕等等;
這些研究大體上都傾向于認為,在清代,隨著地方士紳或地方精英(local elits) 日益卷入公共事務以及市民社會團體的逐漸擴張,各種地方勢力業(yè)已呈現(xiàn)出某種獨立于國家而維護社會的自主性,這種趨勢到了民初更顯明確,日具實力的各種社會組織在公共領域中不斷聲張其地方或成員的利益。這種觀點以一個社會具有自身的發(fā)展邏輯為其出發(fā)點,認為明清乃至民初的中國發(fā)展了大規(guī)模的商品化,而這種商品化必定引發(fā)經(jīng)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種種變化。只是這種變化的趨勢后來因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對抗這種侵略的革命而被打斷了。?

  美國漢學家援用市民社會/公共領域的理念對中國的研究,雖說不乏對當代中國改革進程中的社會自主性拓展的關照〔18〕,然而一如上述,其間最為突出的貢獻則是由一些頗有見地的漢學史家在重新解釋清末民初中國史的區(qū)域研究領域中做出的。他們在運用“市民社會/公共領域”模式研究中國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關懷相對來講并不在于中國將如何發(fā)展,而在于描述中國在歷史上是如何發(fā)展的以及解釋中國在歷史上為什么會如此發(fā)展及其結果。〔19〕這種關懷本身的規(guī)定性,導使他們在內在的取向上更傾向于將其側重點放在回答應當如何描述和解釋中國史的問題上,因此他們的討論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現(xiàn)為對歷史解釋模式的論辯〔20〕;
極具反諷的是,原本被以為更為有效地用來解釋歷史的模式,卻在模式與模式之間的論辯中反過來要用被這種模式重新組合的歷史去證明它的有效性;
這可以說是對中國歷史采取了一種幾近非歷史的態(tài)度,亦即將理論模式與歷史的緊密勾連解脫〔21〕。當然,由于這個問題涉入了歷史闡釋中更為基本的知識論及方法論的題域,此處不宜詳論,但這里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援用“市民社會/公共領域”模式的漢學史家大體上站在了作為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哈貝馬斯一邊,而沒有認識到或至少是忽略了作為道德和政治批判家的哈貝馬斯的意義〔22〕;
可以說,正是上述所論構成了他們的訴求,亦即他們在較大的程度上是將“市民社會/公共領域”首先作為一種理論模式或判準來接受的,亦即透過“市民社會/公共領域”的援用以替代此前的中國歷史解釋模式或替代此前裁斷中國歷史的判準。?

  三、在市民社會復興之全球風潮的影響以及蘇聯(lián)東歐國家通過市民社會的“復興”而有效形成的制度轉型所產(chǎn)生的“示范”下,漢語世界論者也開始援用西語世界中的civil society之理念;
此一術語在大陸被譯作“市民社會”,在臺灣則被譯作“民間社會”,并逐漸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形成各自的市民社會話語。當然,大陸與臺灣論者在援用市民社會理念時也因他們所面對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境況不同而存在著種種區(qū)別。然而,此處毋寧需要強調的乃是漢語世界論者與美國漢學家所置身于其間的社會境況的不同:大陸社會自1978年始正在經(jīng)歷著一種可以被稱之為“社會自主化”的進程,(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而臺灣則是處在以經(jīng)濟自由化為依托的社會自主化和日漸實現(xiàn)的政治自由化的基礎上力圖達致政治民主化的階段;
而且,正是大陸論者與臺灣論者經(jīng)由對自己所置身于其間的這種社會境況的體認而形成的一種強烈的本土的現(xiàn)實關懷,使他們無論在對市民社會的理解上還是在援用市民社會理念的取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民社會觀念的品格方面都與西方漢學家有很大的不同。就這一點而言,西方漢學家所側重的并不是市民社會概念的非實證的理念層面,更要緊的乃是其實證的層面,然而對于中國大陸和臺灣論者來講,最為側重的卻顯然是其間的非實證的理念層面;
因此,他們在援用市民社會理念時所反映出來的首要意圖便是對現(xiàn)實的批判并實現(xiàn)精神的整合。我曾試圖對大陸論者援用市民社會理念的意義加以概括,“這股思潮之于中國,乃是一種含有現(xiàn)實批判性的汲取性創(chuàng)新,因此基于現(xiàn)實層面的目標則標示為建構經(jīng)驗歷史及思想歷史全不知曉的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的努力,其任務當然是首先建構起中國的市民社會……”〔23〕;
而臺灣的情況,則如江迅和木魚所指出的那樣,“提出‘民間哲學’或‘民間社會理論’,并不是一味翻版西方最新學說,而是基于我們對過去歷史實踐的反省,以及對理論在實踐過程中的種種偏逸、異化、乃至形成‘非人性化’的‘真理政權’的失望與覺悟……”。〔24〕?臺灣政治經(jīng)濟的根本問題基本上被概述如下:(1)國際人格的缺失,造成自我認同的不確定性,進而形成認同危機;
(2)臺灣與大陸的長期隔絕,致使國民黨當局形成了一種深層的恐共心態(tài),于現(xiàn)實層面則表現(xiàn)為對臺灣社會自主化發(fā)展的一種環(huán)境限制;
(3)國民黨政教合一的威權政治結構,經(jīng)70-80年代各種運動的沖擊而于1987年趨于解體,但并未達致全部的民主化;
(4)臺灣經(jīng)濟發(fā)展對發(fā)達國家的依賴,致使臺灣無從獲致其自主性!25〕然而,臺灣民間社會論者卻認為,上述問題雖構成臺灣政經(jīng)體制危機的根本癥結,但是從民間社會的視角看,問題的核心卻在于,亦即“民間哲學所追尋的,是力求客觀現(xiàn)實能緊隨理論的逐步實踐而有所改變;
上述四大問題,如果我們不再把它們化約成四個終極目標,而細分為無數(shù)個實踐階段,那么最有力的物質憑籍及實踐主體,必然會落回到民間自發(fā)力量的成長上!薄26〕更深一層地來看,其終極目標乃是解體威權政治和實現(xiàn)民主政治。?

  大陸的一些市民社會論者則以為,中國現(xiàn)代化始終面臨著一個嚴峻的結構性挑戰(zhàn):作為現(xiàn)代化的遲-外發(fā)型國家,中國必須作出相當幅度的政治和社會結構調整,以容納和推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在這一結構的調整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被認為是如何改造傳統(tǒng)的政治結構和權威形態(tài),使其在新的基礎上重新獲致合法性并轉換成具有現(xiàn)代化導向的政治核心。然而,正是這一挑戰(zhàn)構成了中國現(xiàn)代化的兩難困境。在學理上講,上述轉型過程的順利進行,必須在一方面要避免立基于原有結構的政治權威在變革中過度流失,從而保證一定的社會秩序和政府動員的能力;
而在另一方面為了保證這種權威真正具有“現(xiàn)代化導向”,就必須防止轉型中的權威因其不具外部制約或社會失序而發(fā)生某種“回歸”。在歷史經(jīng)驗上看,上述兩個條件卻構成了中國現(xiàn)代化過程中相倚的兩極:政治變革導致傳統(tǒng)權威的合法性危機,進而引發(fā)社會結構的解體和普遍的失范,作為對這種失序狀態(tài)的回應,政治結構往往向傳統(tǒng)回歸,而這又使政治結構的轉型胎死腹中。這種歷史上出現(xiàn)的兩極徘徊在當代則演變?yōu)椤耙环啪蛠y,一亂就統(tǒng),一統(tǒng)就死”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大陸市民社會論者所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究竟應當以怎樣的認知方式來看待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這一兩難癥結〔27〕以及如何在理論上建構中國實現(xiàn)(包括政治民主化在內的)現(xiàn)代化的良性的結構性基礎。?

  上述大陸與臺灣論者經(jīng)由強烈的本土現(xiàn)實關懷而設定的問題(即政治民主化或含政治民主化的現(xiàn)代化)基本相同,因而他們在市民社會題域中所關注的核心問題亦就基本上集中在“市民社會與國家”之關系的問題上面,或者說基本上都是在“市民社會與國家”的框架下進行其探討的。當然,正是這種問題的設定以及解讀方式在某種意義上規(guī)定了他們思維邏輯的起點,即他們都力圖打破往昔的自上而下的精英式思維路向,在大陸表現(xiàn)為對“新權威主義”及“民主先導論”的精英式思路的批判進而主張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互動的觀點;
在臺灣則表現(xiàn)為對傳統(tǒng)自由主義的不動員癥性格的批判以及對傳統(tǒng)左派階級化約論的質疑進而力主以人民為基礎的自下而上的抗爭。可見,依據(jù)這一框架,得以為大陸論者對傳統(tǒng)的思維路向以及大一統(tǒng)的經(jīng)驗做出有效的批判及對中國當下改革進程中社會日益獲致其相對獨立于國家的自主性的現(xiàn)象給出解釋并導使人們洞識其對實現(xiàn)民主政治的結構性基礎意義;
得以被臺灣論者用來統(tǒng)攝其他話語并為動員已有社會資源對威權政治結構進行自下而上的抗爭而提供學理性依據(jù)。?

    如果我們做更深一層的追究,那么我們就還會進一步發(fā)現(xiàn)大陸與臺灣論者因其具體取向的側重點的不同而在理解“市民社會與國家”模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理論品格方面的差異。此處我們至少可以指出的是:“市民社會與國家”的關系,在大陸論者那里,更多地被設想為一種基于各自所具有的發(fā)展邏輯和自主性而展開的良性互動關系,是一種能拓展為實現(xiàn)民主政治的可欲的基礎性結構;
因此市民社會與國家的良性互動關系對于中國大陸論者來講更是一種目的性狀態(tài)(當然,這顯然不是終極目的;
準確地說,它更是一種目的與手段交互的狀態(tài),只是前者得到了更明確的強調),從而他們的研究多趨向于對此一狀態(tài)的構設以及如何邁向或達致這一狀態(tài)的道路的設計;
也正是這一點,就實現(xiàn)民主政治而言,深刻地標示出大陸市民社會論者的不同于民主激進訴求的漸進取向。

  然而,臺灣論者相信臺灣70-80年代民主政治的發(fā)展乃是各種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所致,因此他們認為臺灣民主政治的實現(xiàn)仍須依賴民間社會進一步的自下而上的抗爭;
據(jù)此,“民間社會與國家”〔28〕的關系,在臺灣論者處,便更多(或完全)地被構設為一種由下而上的單向度的反抗威權“國家”的關系,因此他們更傾向于將民間社會視作一種抗爭“國家”的手段,從而“民間社會對國家”關系的構造也就更側重于如何有利于實踐層面的動員和抗爭;
由于他們堅信抗爭手段以及依此手段只要將威權“國家”解體,民主政治的終極目標便能實現(xiàn),所以他們在實現(xiàn)民主政治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更為激進的取向。這也是臺灣論者為什么一開始就將西文civil society 轉譯成“民間社會”這個載有中國傳統(tǒng)的“民反官”之強烈歷史記憶的術語的原因,一如何方所言,臺灣民間社會理論的欲求,“當然最明顯的是‘反國民黨’,因為‘民間對抗國家’很容易簡化為官民對抗,(因此把civil society 翻譯成‘民間社會’就非常重要,‘市民社會’的譯法就難達此戰(zhàn)略效果)在一般人的心中,民間哲學清楚地劃出‘統(tǒng)治(國家)-被統(tǒng)治(民間)’的界線,立刻孤立了國民黨政權;
民間哲學就成了‘造反哲學’”〔29〕。?

  四、市民社會可以被認為“既具有社會學和歷史學的意圖還具有道德和哲學的蘊含、既是指高度概括的結構又是指極為具體的結構、既是設域于國家與社會之間的三分觀念又是置國家與社會相對抗的二分觀念”!30〕然而,市民社會無論是作為一種社會存在,還是作為一種觀念,都是歐洲或西方文明的產(chǎn)物。西方漢學界、中國大陸以及臺灣的論者,一如前述,在援用市民社會理念的動因、訴求及理論品格等方面彼此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即他們都是在借用西方的概念,因為三地的論者都是借用西方的市民社會概念或分析、或解釋、或批判、或構設與此一概念所賴以生成的歷史經(jīng)驗乃至思想傳統(tǒng)截然不同的中國社會之歷史和現(xiàn)狀。正是在此一“借用”的過程中,三地的市民社會論者無疑會遇到一些相同的知識論及方法論的問題。其中的一部分問題已然在研究過程中凸顯出來并進行了討論〔31〕,但很難說已經(jīng)獲致了解決,而另一些問題則因隱存較深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在這里, 我們可以指出一些論者從不同角度對借用市民社會概念或模式分析中國的研究經(jīng)驗的批判。?市民社會論者,尤其是援用“市民社會/公共領域”模式來解釋中國歷史的美國漢學家,往往認為“市民社會”模式可以替代前此的“西方?jīng)_擊—中國回應”模式或“革命”模式。然而,黃宗智卻不無正確地指出,雖說“市民社會/公共領域”模式挑戰(zhàn)了“沖擊—回應”模式,但由于這兩個模式的背后蘊含著一個相同的規(guī)范認識(paradigm),即大規(guī)模的商品化必定引起經(jīng)濟及社會的發(fā)展或現(xiàn)代化,所以它們又不具有本質上的差異。當它們共享的規(guī)范認識發(fā)生危機即商品化與經(jīng)濟或社會不發(fā)展的悖論事實發(fā)生時,它們都會同樣喪失解釋力〔32〕;
德利克則認為,“市民社會”模式雖說被認為替代了“革命”模式,但是由于前者只是透過回避或擱置以革命為主線的歷史來實現(xiàn)這種替代的,因此從根本上講,“市民社會”模式并未能含蓋“革命”的模式〔33〕;
而在我看來,中國論者在援用西方市民社會模式的一開始,便深受其“現(xiàn)代化”前見的制約,亦就是在承認“西方現(xiàn)代”對“中國傳統(tǒng)”的兩分界定的基礎上展開其討論的,因此中國的市民社會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帶有“傳統(tǒng)—現(xiàn)代”兩分的現(xiàn)代化模式的印痕。〔34〕?

  透過對這些批判的要點加以概括,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大凡援用西方市民社會模式的論者,無論是取市民社會理念的批判向度,還是取此一理念的實證經(jīng)驗向度,都有意或無意地試圖在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狀中發(fā)現(xiàn)或希望發(fā)現(xiàn)西方市民社會的現(xiàn)象。這種努力的最大特征之一便是預設了西方市民社會的歷史經(jīng)驗以及在其間產(chǎn)生的市民社會觀念為一種普世的、跨文化的經(jīng)驗和觀念。在這一基本預設的基礎上,對中國的市民社會研究就具體表現(xiàn)為:一,以西方市民社會模式為依據(jù),在中國社會之歷史中尋求發(fā)現(xiàn)或期望發(fā)現(xiàn)中國與西方二者間的相似之處;
二,以西方市民社會模式為判準,對中國不符西方市民社會的現(xiàn)象進行批判;
盡管此一方向的努力所針對的是中國與西方的差異,但其間卻認定西方式市民社會發(fā)展之道為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唯一法門。進而,上述兩個方向的努力便在研究過程中演化出兩種誤導:其一是將理論模式設定為研究的出發(fā)點,遂在中國的歷史與現(xiàn)狀中尋覓一些符合既有理論模式之前提的事實作為依據(jù);
二是依循這種路徑或既有模式,對中國多元且多重性的歷史現(xiàn)象進行切割,或者說對中國原本可以做兩可性解讀或解釋的經(jīng)驗材料做片面性的解讀或做片面性的評論及批判。立基于上述對中國市民社會研究路向的分析,或可以給出將上述研究做“頭足倒置”的可能性的啟示〔35〕,即一,把原本作為判準或依據(jù)的市民社會模式,轉而視作對中國進行理論研究的論辯對象;
二,把西方市民社會理論模式視作研究出發(fā)點的思路,轉換成立基于中國的歷史經(jīng)驗或現(xiàn)實為出發(fā)點;
這在具體的中國研究的過程中,便有可能表現(xiàn)為對中國與西方間本質性差異的強調,而在此一基礎上建構出相應的并能有效適用于中國的理論概念,進而形成中國本土的分析性理論模式。一如中國大陸市民社會論者所指出的那樣,“必須把作為分析概念的市民社會與對市民社會概念演變的學理考察相區(qū)別,因為考察市民社會概念史本身不是目的,關鍵在于從中‘建構’出可以適用的分析性概念。”〔36〕 當然,這種努力有可能形成對以西方發(fā)展乃唯一之道為基礎的西方市民社會模式的論辯,進而由此從中國的本土立場出發(fā)去豐富市民社會理念。不過,需要承認的是,這方面的努力所具有的可能性,是否隱含著一個“理論上的陷井”,即將漢語世界的市民社會研究拉入西方的軌道,而在不知覺中丟失其被引進時的批判力。無疑,對于這個問題以及與此相關的一些問題,還需要做更詳實的討論并展開更扎實的研究。?正是為了推動對中國市民社會研究過程中所浮現(xiàn)出來的種種問題的思考及討論,并為拓深此一題域中的本土性理論研究提供一些不可或缺的研究文獻,我與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J.C.Alexander教授一起幾經(jīng)商討、反復擇選,終于編輯成了這部論文集。本書共收入研究論文共二十三篇〔37〕,結構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市民社會的概念與理論”,主要側重于論者對市民社會概念之特定內涵的分疏及厘定,試圖反映市民社會理念從與政治社會不分,此后逐漸與國家相分離直至最后經(jīng)社會與國家互動而形成第三域(即市民社會)的演化的內在理路;
第二部分“市民社會及其相關問題”,側重于展示市民社會與文化符號、社會整合、國家政權建構(state building)、民族主義以及軍事政治等重大問題的研究,(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以圖使中國市民社會論者拓寬研究題域,更為清晰地呈現(xiàn)出市民社會理念除自身的內在問題外而與其他問題相勾連時所具有的繁復性;
第三部分“市民社會與中國問題”,主要圍繞美國漢學家、中國大陸及臺灣論者援用市民社會模式所做的研究,同時側重于對當下研究的反思及論辯,并呈示某些晚近涌動的立基于中國歷史與現(xiàn)狀的本土性研究趨向。?一如上文所述,中國市民社會研究還起步不久,仍存有許多問題需要討論。然而,我認為,只要對市民社會模式做更為深刻及確當?shù)陌盐、不受制于既有市民社會模式的拘束并始終對一元論取向保有批判的自覺而對當下研究中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立基于中國的本土并對中國如何發(fā)展堅持強烈的學理性關懷,便有可能在分析中國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中國自己的分析概念,并進而逐漸建構起符合中國歷史及現(xiàn)狀之真實的市民社會理論模式。??

   

  【注釋】

  〔1〕盡管有許多論者都在其研究中涉略到了市民社會的問題,然而就系統(tǒng)的市民社會理論而言,只是到了本世紀末才有所呈現(xiàn),“綜觀這個問題的爭論的歷史,依我所見,市民社會所涉的內容及其所指的準確對象并未得到嚴格界定。這個任務只是經(jīng)由尤根·哈貝馬斯以及其他二十世紀晚期的歷史學家所做出的重建性努力才得以完成。”見羅威廉,“晚清帝國的‘市民社會’問題,”原載Modern China, April, 1993, 見本書。此外,美國論者科恩與阿雷托就此一問題有更為明確的闡述,“……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發(fā)展出一系統(tǒng)的市民社會理論,”見科恩與阿雷托,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 The MIT Press, 1992, p.3.

  〔2〕例如,東歐論者主要依據(jù)的是自由主義市民社會觀,以求擺脫集權性統(tǒng)治而恢復社會的自主性,而大陸市民社會論者的目的則在于建構實現(xiàn)民主政治的基礎性結構條件,所以他們更傾向于洛克式觀點與孟德斯鳩或托克維爾式觀點的平衡。??

  〔3〕查爾斯·泰勒,“市民社會的模式”,原載Public Culture, 1991, 3 (1):95—118,見本書。

  〔4〕參見拙文,“市民社會與國家——學理上的分野與兩種架構”,原載《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3年總第3期,見本書。

  〔5〕參見John Keane, 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 Verso, 1988; Michael Walzer,

  【出處】

  (原刊于《中國書評》,1995年9月第7期!秶遗c社會》一書由作者和美國著名社會學家J . 亞歷山大教授共同主編。本文標題為作者所加,特此說明。)?

相關熱詞搜索:市民 理論 社會 研究 鄧正來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