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二千年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今天的講座分為兩部分:
一“中國政治二千年的內容
本書共九部分。包括緒論、七章爭論。
1.緒論:中西文化的比較。作者主要在批評當時陳獨秀、胡適對中西文化的評價。胡適 看來,西洋化的是動的,中國文化是靜的;
東西文化的一個重大區(qū)別是一方自暴自棄的不思 不慮,另一方是不斷尋求真理。張先生說到,把中西兩種文化看成是先成固定的,兩方心理 構成根本不同是不對的。實際上這種看法是不可靠的,歷史記載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動有靜 ,有不思不慮,也有尋求真理。中西文化不是類的差別,而是程度的區(qū)別。作者引用馮友蘭 的話說,“西洋文化之所以優(yōu)越,不是因為它是西洋的,而是近代的、現(xiàn)代的。有人說西洋 文化是汽車文化,中國是黃包車文化,其實汽車并非西方所有。文化只是古今之分而非中西 之分。
自秦漢來,中國社會經(jīng)濟沒有走出家庭,中國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國。不是因為中國人 不懂政治,沒有政治文化,而是經(jīng)濟上停留在中古水平,我們也有比西方發(fā)達的時期,為什 么近百年來差異會如此之大呢?張先生認為:首先他引用羅素“西洋的文化是歷史上的進步 ”。如果羅素的話是對的,那么中西的差異是由于近百年來的有幸和不幸。歐洲有幸出現(xiàn)了幾 位大科學家,中國不幸沒有。大科學家的產(chǎn)生是偶然的,為什么中國就沒有呢?地理方面, 西方環(huán)海、航海發(fā)達,出了大探險家,經(jīng)濟上,由于黃金、白銀的積累,開辟了眼界和想象 力,商業(yè)中心的優(yōu)勢,充分競爭的條件都是科學發(fā)達的良好環(huán)境,產(chǎn)業(yè)革命出現(xiàn)了中產(chǎn)階段 ,導致了法律的政治制度的進步和完善。中國是不幸的。首先環(huán)繞中國的民族大部分處于原 始和半原始狀態(tài),助長了妄自尊大的心理,評說中國傳統(tǒng)思想就缺乏進步的種字,中國的儒 道學中都有反對進步的哲學,而儒道學說在中國是深入人心的,對獨道見解的壓制不利于科 學的發(fā)展。其次,中國文化抵制物質,崇高精神。結果知識成了書本知識,知識階層四體不 勤,五谷不分,科學的種子很難發(fā)展起來。正當中西正面沖突時,國內發(fā)生了太平天國的運 動,元氣大耗,由此產(chǎn)生了仇恨和媚外心理,中外關系走不出正途。更不利的是當外來勢力 涌進時,我們是在滿人統(tǒng)治上,人們把一切失敗歸于統(tǒng)治階段,滿清的腐敗。中國的內亂, 只有破壞,沒有建設,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延遲了。30年代蔣介石領導大規(guī)模濟建設,但社會本質 、心理是傳統(tǒng)的!捌渴切碌,酒是舊的”。國家是法治的,而政治哲學是人治,同是 法律,在西方一個字都有約束力,在中國一紙空文。政治只是與民休息,而非興利除害,只 要不對百姓橫證暴斂就行,習慣代替了法律,紳士代替法官。百姓除納稅外和政府無任何關系,這在閉關自守時還可;
到國門洞開就行不通了。西洋的入侵就像野牛沖進了古董店, 把漢瓦唐瓷撞得粉碎。我們要向西方學習,學習他們的制度,但關鍵是道德觀念要自己養(yǎng)成 。兩千年養(yǎng)成的政治風氣非一朝可成,也非朝夕可得;
落后并非中國人不如西洋人,而應從 地理、歷史、經(jīng)濟方面找原因,中國的復興全看中國人上進與否。
2.皇帝、專制、統(tǒng)一
中國皇帝尊自始皇起。秦并六國,吞天下后,中國政治和以前就不同了,皇帝開始受尊重,文人說客地位下降,不再像春秋戰(zhàn)國時那般受寵。從此政治上的獨裁專制日趨明顯,國 家與皇帝不分,皇帝制度從此也建立起來了。
漢劉邦得天下后制訂了許多禮儀,將皇帝放于更加重要位置,百官朝見皇帝的禮儀使這更趨 規(guī)范。專制政治也漢開始了。同時劉邦也開始尊重儒生、儒道。中國流傳下來的主要是儒 道法,這是因為對統(tǒng)治階級有用。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有這樣一點,亂久必治,俗必分,每個 皇帝,每朝每代都是追求權力和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的權力經(jīng)分裂的大,所以中國皇帝都追求統(tǒng)一 。
3.有形政府之一--中央
秦漢后,各朝都有中央機構。對于中央機構是不是中央政府有不同的說法?說不是,因 為皇帝家天下,中央機構不健全,有部長無下屬,說是,因為它所行使著行政,監(jiān)察,甚 至司法權。
中央政府是有形政府,丞相職掌中樞機構。究竟誰主國政,皇帝隨時可以決定,中央機 構是不確定的;实壑概扇藛T負責,無固定制度,君主不敢以大權授人。政府機構也有九寺 、九卿、六部等,負責皇帝家庭事務、朝廷事務,從來不管百姓的事。清設民政部后才開始 管百姓事。也正是由于總理衙門(后外交部)、郵政部等的設立,才將中國的中央機構有了現(xiàn) 代氣息。國民黨的設置也大體不出光緒三十二年的機構,辛亥革命后最大的不同是設了下屬 機構,但沒能完全避免幕僚與弊端。4.有形政府之二--地方
秦漢以來地方政府特點有:①郡守權力很大平直達天子;
②秦漢時最重要官,是為了安 定地方;
③漢代在郡縣之重有州;
并地方三級制之先。
其中有些問題還值得研究:①區(qū)域劃分,既要考慮現(xiàn)在的發(fā)展,又要考慮來的發(fā)展,② 職權的問題,州郡罷職權劃分不明確,無組織法;
③地方自治。
5.無形政府之一--幕僚
有些不參加科考的途徑為官,被聘為幕僚、層次比較高一些。秦漢對中下級士部還稍注 意,后朝庭只任命一級官員,其他不再任命。明清總督巡撫無佐治人員。為官者只能自己 花錢聘用官僚。親官有薪俸和思俸,地方官還有康俸,而且地方官員出是稅后全歸自己,也 就容易腐敗。法朝曾國藩的幕僚規(guī)模最大,有李鴻章、左宗 等。幕僚分將帥大官的幕僚和 寺方官屬幕僚,前者主要是出謀劃策,后者一般是專業(yè)化 。有些人把幕僚當終身職業(yè),因 為待遇高。有些人只是當為官的途徑,如李鴻章、左宗堂等。清末新官制后,由于文官制度沒有確定,所以未能擺脫幕僚。
6.無形政府之二--書吏
秦漢叫刀筆吏,后來出書吏,有著相當于文字秘書,不朝朝廷任命,無品無 ,開始時 更有一定地位,有當大官的機會,后來無升遷機會,但貪污、弄權的辦法越來越大,把持操 縱的力量越來越大。書吏自成系統(tǒng),有世襲的色彩。書吏弄權成為一大害,其存在原因有兩 點,一是為官者不懂其體行的操作,二是巡撫其令事多,總得請人。
7.政治風氣之一--名教、傾扎、高調
中國政治風氣有兩個方面:唱高調、貪污。中國人十分重視文字,當學生的字要寫和好 。從崇尚文字到崇尚文章,就有一個大毛病,不務實。有一篇文章寫出來,事情就寫完了。
文人說客都喜歡高調,說話了,文章寫了不完事。中國人還喜歡互相傾扎,搞窩里斗。局外 人唱高調本是各國風氣,但中國國民低,政治訓練少,很多人利用士大夫的高調,從而影響 國家安危。
8.政治風氣之二--貪污
漢代貪污被發(fā)現(xiàn)交糧食就行,官還能保住。后來也有嚴懲的法律,可貪污還是一發(fā)不可 收拾,民國以來更加利害,其原因有,待遇太薄,其實也不盡然,民國待遇也不低,貪污是 個復雜的問題,中國人的家庭制,一個人負責全家族,而且三妻四妾,要養(yǎng)的人多,況 且農(nóng)業(yè)社會賺錢機會不多,把政治作為贏利手段。公務員無保障也是原因之一。人非圣賢, 且人性好欲,誰能置錢不顧。重要的是制訂防備制度,有人說殺一儆百,但殺1個,其他99 個就逃脫了,選擇就會滋長僥幸心理。另外社會輿論也是對抗貪污的手段。
9.爭論:中國的統(tǒng)一
中國兩千年的政治目標就是統(tǒng)一,當時中國是統(tǒng)一的;
這一點是得人尊從的。
二、二千年中國政治在現(xiàn)當代的影響
1.當皇帝的夢想,兩千年后皇帝不存在了,但當皇帝的夢想從未止過。孫中山說:“革 命者中十之七八想當皇帝”,袁世凱、張勛搞過當皇帝的鬧劇,蔣介石是沒有后皇帝的皇帝 ,大搞專制主義,共產(chǎn)黨是高度集權。毛澤東文化大革命時有皇帝的權力,說一句話便是法 律。當皇帝的夢相不僅存于領人心目中,而且存于百姓心目中。
2.專制的條威:以前都是皇帝說了算“和尚打傘,無法(發(fā))無天”,蔣介石、毛澤東都 是這樣。人大代表選的主席隨便關押至死。
3.統(tǒng)一的情結:中國人是追求統(tǒng)一的。
4.有形的政府--司處長:他們是政策的主要執(zhí)行者,是能碰到的主要官員,國家 領導人說過“現(xiàn)在壞就壞在處長身上”但還不到司處長弄權。
5.無形的政府--秘書:秘書的工作主要是上情下達,承送報告終秘書之年,在信息傳 遞中扮演關鍵角色。首長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處理這么多事,辦事就得找秘書,在北京就有這 樣的秘書圈了,經(jīng)常聚在一起,如今,秘書角色在抬頭,地位在上升,但還上升不到秘書弄 權。
6.政治風氣--貪污傾扎唱高調:一邊非得把另一邊搞掉才算本事,不能合作共事,只懂擠兌別人。喜好官話,無實際內容,打假報告。
我想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政治民主化的推進,會取得一定程度解決,但根本解決是個 很長的過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