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門:室內裝修月亮門
發(fā)布時間:2020-04-0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劉小東出現時,白尚仁先生的眼睛都亮了,“真高興他能來看我的攝影展,他是我非常喜歡的畫家,他的畫就像是一部關于中國現實的紀錄片! 這是北京冬日的下午,北風呼嘯。展覽名為“月亮門”,鏡頭聚焦的是2008年的那個奧運之夏。
那個夏天,全世界都向往在鳥巢獲得一個座位,到處都是關于奧運和關于這個城市的巨幅廣告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不僅是一種期盼,更是一個命令。為了北京更美更亮更整潔,政府出資將一些來不及改造的舊城區(qū)、城中村,用突擊搭建的灰色影壁遮擋了起來。
當年4月,白尚仁偶然驅車來到京郊十八里店,因為堵車,他不得不仔細欣賞道路兩旁剛剛建成的灰墻和其中間或出現的圓形拱門。
他來中國已經18年,深知這個國家的博大多元。他是攝影家,同時也是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專員,對北京的熟稔也遠非一般外國人能比。
“北京不只有CBD的繁華,還有十八里店的雜亂,單獨呈現哪一面都是不完全的,”他想用鏡頭來表現一個完整的北京,一個真實的北京,而這樣的北京很有可能是“同一夢想,兩個世界”。
這樣的題材在2008年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尤其是一個外國藝術家。白尚仁的特殊身份幫助了他,他得到一張北京市的特許證,可以與灰色影壁背后的那些手藝人、小攤販共度周末,“我參與他們的夜晚,跟他們一起吃路邊攤,逐漸跟他們熟識!
年輕的雜貨店店主小趙,先是對頻頻造訪這里的法國老先生感到好奇,其后又覺得他可親可信,索性將自己的大家庭和朋友們都介紹給他――開涼面店的叔伯和堂兄弟們、對面煙酒店和成人用品店里的夫婦,住在附近的鍍錫工、洗衣工、理發(fā)師……
與他們交往兩個月之后,白尚仁已經可以隨意在他們面前擺弄相機了。由于奧運前他的日程表全部被相關工作排滿,這個拍攝計劃一直延宕到8月――奧運正式開始之后,才正式付諸實施。這個變故使得這組作品在時間點上更具意義,成為宏大敘事背后的一個極有意味的注腳。
最初,他希望能夠在月亮門背后找到各個不同年齡層的人作為自己作品的主角,但年齡稍長的中國人覺悟都比較高,有人不僅斷然拒絕了他的拍攝邀請,并且非常嚴肅地質問他的中國助手,“為什么要陪著一個外國人,來拍我們這些亂七八糟的地方,丑化中國?”
拍攝持續(xù)了3個星期,最終出現在鏡頭里的有修自行車的人、山西面點攤主和他的熟客、性用品店年輕的老板和老板娘、帶著小侄女守著一臺冰柜賣冷飲的小伙子、摩托車修理工和他的孩子們、一只憂傷的土狗和一張散落在地上的紙牌……白尚仁本人用“漂亮”來定義他的拍攝對象和這組作品。因為走進他鏡頭里的大多是20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這些面孔青春、干凈,“他們或天真或聰明,好客、熱情而狡黠,我對他們充滿巨大的感激!
每一張照片都用月亮門作背景,照片全部都是擺拍的,有些場景和表情源自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有一些拍攝對象被要求做一些表演。“白尚仁先生在光影中捕捉了這個群體(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半是真實半是想象的微妙變化”,評論家尹吉男認為將邊緣人群“中心化、舞臺化、戲劇化” 是這組作品的價值所在。
波德萊爾說,“真正的藝術作品,可以產生永不枯竭的暗示。”《月亮門》這組照片有許多種解讀,白尚仁希望人們讀取其中最顯明的信息,“權力與占有不過是虛榮,這些匠人們的生活簡單甚至卑微,但他們其實有很多的快樂!
圍坐在一張簡陋棋盤旁的男人們,幾個在五金店門口打撲克的中年婦女,也被他納入鏡頭作了背景,這些細碎、溫暖的瞬間粘合了平凡、庸常、憂傷的底層生活,這正是白尚仁渴望表達的中國映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