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電影 [英文版《巴黎圣母院》驚艷滬穗]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音樂劇像演唱會,舞臺效果魔幻 卡西莫多抱著愛斯梅拉達的尸體,唱響《舞吧!愛斯梅拉達吾愛》。接連的轉(zhuǎn)調(diào),從低沉的抽泣,到最后痛徹心扉的吶喊,歌聲塑造的情感超越了語言的界限。沒有人不為卡西莫多的悲傷而悲傷,沒有人不為卡西莫多的心碎而心碎。
這是音樂劇《巴黎圣母院》走向尾聲的一幕。1998年,這出法國文豪大雨果筆下傳世經(jīng)典文學作品改編的音樂劇在巴黎國會大廳的首演盛況空前,連演126場,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內(nèi)200萬張門票被搶購一空,在其后的幾年時間里更創(chuàng)下了直接劇場觀眾400多萬人的紀錄,躍身成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
鐘樓怪人卡西莫多和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的悲劇命運早已人盡皆知。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在世界范圍內(nèi)用包括法語、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俄語、韓語和荷蘭語7種語言上萬次歌唱他們的悲歡離合。
12月2日,英語版《巴黎圣母院》在上海文化廣場唱響,果然沒有讓2003年就聽過法語版的上海觀眾失望。而此前在廣州的首演,也讓觀眾在劇終時久久不愿離去。音樂劇《巴黎圣母院》里,有激情的舞蹈、驚險的馬戲,甚至還有噱頭十足的“艷舞”,但最為著名,也是成就這部經(jīng)典之作的,繞不過的話題是“天籟之音”。
音樂劇更像巨星演唱會
男人們在廣場上看到愛斯梅拉達跳舞,紛紛在第一眼鐘情于美麗的吉卜賽女郎。而上海首演現(xiàn)場的觀眾聽著游吟詩人唱響《大教堂時代》那句“這個故事發(fā)生于美麗的巴黎/時值1482年/是敘述欲望與真愛的故事……”
與百老匯和倫敦西區(qū)傳統(tǒng)音樂劇不同,《巴黎圣母院》沒有一句對白,所有劇情都被融入50首歌曲中。全劇采用歌舞分離的形式,也成為該音樂劇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7位演員都擁有符合人物特色的優(yōu)美聲線與演唱風格:全劇的敘述者果葛林,他的歌聲抒情、高昂,與游吟詩人的身份十分吻合;愛斯梅拉達的歌聲充滿異域情調(diào),吉卜賽女郎的身份透著濃郁的迷人氣質(zhì);卡西莫多時而憂傷、時而壓抑、時而爆發(fā)力十足,略帶沙啞的嗓音與之不謀而合;而反面人物神父弗羅洛則一次次唱響詠嘆調(diào),歌聲里盡是掙扎的內(nèi)心和扭曲的靈魂……
“從視覺上看,這出音樂劇像一場巨星的演唱會!绷_伯特?馬里恩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是英語版《巴黎圣母院》中神父弗羅洛的扮演者,同時也是該劇的音樂總監(jiān)。這位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演員是世界音樂劇中的領軍人物。他主演了多部重要音樂劇作品,包括在蒙特利爾、巴黎、倫敦西區(qū)和百老匯巡演的《悲慘世界》中出演冉?阿讓,在蒙特利爾和首爾巡演的《唐璜》中出演唐?卡洛斯。3個月前,馬里恩剛剛結(jié)束了音樂劇《音樂之聲》的表演,他在其中扮演上校。
與馬里恩長期活躍于經(jīng)典文學作品改編音樂劇、帶有鮮明科班歌劇唱腔的風格相對,卡西莫多的扮演者麥特?羅倫則多年來活躍在魁北克音樂和演出界,是加拿大當紅搖滾歌手,在加拿大是家喻戶曉的明星人。
“英語版的大部分演員屬于音樂劇科班出身,但1998年法語版的演員大多是當時法國流行音樂歌手。比如麥特,他也是卡西莫多的扮演者。”羅伯特?馬里恩說,“現(xiàn)在音樂劇的趨勢是,即使你是學院派,你也要表現(xiàn)得稍微流行一些,否則觀眾可能沒法接受。所以你會感覺演員仿佛都有流行音樂的背景!
不過,搖滾也好,詠嘆調(diào)也罷,當全劇為數(shù)不多的合唱《美人》響起,舞臺上的卡西莫多、菲比斯和弗羅洛凝視著愛斯梅拉達,共同唱出“誰,忍心對她投擲第一顆石頭,那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的那一刻,丑陋、虛偽與邪惡仿佛都不存在,而唱腔和風格的差異也頓時化為和諧統(tǒng)一,久久回蕩。
史上最好聽音樂劇
《巴黎圣母院》的音樂原聲唱片迄今在全球銷售已超1000萬張,并橫掃世界各大音樂獎項,也因此有了史上“最好聽”音樂劇的美譽。劇中的“天籟之音”為人們津津樂道,也成為流行歌手們爭相翻唱的對象。
1993年,加拿大劇作家呂克?普拉蒙東(Luc Plamondon)繼他享譽世界的音樂劇《星幻》(Starmania)之后,開始著手改編維克多?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此前,呂克?普拉蒙東通過為法國及魁北克的流行歌手創(chuàng)作歌詞,打響個人知名度。同年,天后歌手席琳?迪翁發(fā)行了一張向呂克?普拉蒙東致敬的專輯《Céline chante Plamondon》,這張專輯取得了不俗銷量,呂克?普拉蒙東的名字亦開始為法語地區(qū)以外的流行音樂愛好者所熟知。
隨后三年里,呂克?普拉蒙東忙于音樂劇《巴黎圣母院》的創(chuàng)作,在將文學原著改編成音樂劇劇本的過程中,他寫下了600頁的創(chuàng)作筆記以及劇中30多首唱段的歌詞。
這樣的嘔心瀝血給了他回報。當詞曲創(chuàng)作完成后,一聽樂曲的小樣,眾多大牌歌手便紛紛爭取演唱權(quán)。埃爾頓?約翰、理查德?馬克斯、瑪麗亞?凱莉、惠特尼?休斯頓和恩雅都是其中之一,席琳?迪翁更提出免費為《巴黎圣母院》演唱所有女聲部分的優(yōu)厚條件。即便是這樣,劇組方也仍然猶豫不決,后來席琳?迪翁自掏腰包錄制了多達五個版本的小樣送給劇組挑選,最后才被認可獲得首唱權(quán)。
2000年,《巴黎圣母院》制作英語版。請來的詞作者是格萊美獎得主、《我心依舊》詞作者威爾?杰寧斯。后來,席琳?迪翁在她的精選專輯中還特別收錄了Live for the One I Love這首歌,成為流行樂壇唱響《巴黎圣母院》英語版的第一人。
如今,近50首歌曲中《大教堂時代》、《舞吧!愛斯梅拉達吾愛》等早已廣為傳唱,而歌曲《美人》,更是在法國單曲市場創(chuàng)下300萬張的驕人成績的歌曲。甚至在中國,當音樂劇《巴黎圣母院》在國內(nèi)廣州首演結(jié)束時,全場觀眾竟在游吟詩人的帶領下,唱響《大教堂時代》。
專訪《巴黎圣母院》音樂總監(jiān):缺少韻律感,英語版很難唱
時代周報:你是這部劇的音樂總監(jiān),你做過其他劇的音樂總監(jiān)嗎?
羅伯特?馬里恩:在《巴黎圣母院》里,我是第一次做音樂總監(jiān)。不過,之前我在加拿大做過很多其他劇目的音樂總監(jiān)。這次的特殊之處,是我在扮演完弗羅洛之后,還要跑去觀眾席聽其他演員的演唱是否存在問題,我的職責是保證在亞洲巡演中所有演唱部分的演出質(zhì)量。我喜歡舞臺的現(xiàn)場感,喜歡參加音樂劇的演出,我本身也為舞臺劇作曲,這比流行音樂的灌CD有感覺。
之所以會被選中做音樂總監(jiān),可能是因為之前我開過大師班和工作坊,專門教音樂劇表演。比如有些演員是唱歌的,我會教他如何一邊唱歌一邊跳舞,怎樣平衡演唱和表演,怎樣表現(xiàn)給觀眾看。音樂劇為什么會在全世界都流行?因為就算你不懂這個語言,但是你還是會從聲音、形體、曲調(diào)等感受到它要表達的意思。歌劇也是相似的。
時代周報:你如何看待本劇舞蹈和歌唱相分離的形式?
羅伯特?馬里恩:我覺得這是屬于導演馬修的個人特色。之前我們分屬于不同的領域,但都知道對方。馬修之前一直設計啞劇,對音樂劇是一無所知的,所以這種方式是他個人對音樂劇的理解,這也成為《巴黎圣母院》中舞蹈和歌唱分離的最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法國人喜歡大場面,喜歡明星,喜歡把許多元素放在一起,比如舞蹈,還有馬戲。導演和我都是加拿大魁北克人,之前在上海演出的“太陽馬戲”是魁北克很出名的馬戲。不過,我覺得馬修的這些安排最終是希望營造震撼的效果。所以,即便歌唱演員只是負責唱歌,而舞蹈演員負責跳舞,大家都是在盡心盡力的演出。比如我們歌唱演員,我們在臺上并不是僅僅在唱美妙的歌曲,我們更多是在講述一個故事,從而將人物內(nèi)在的情緒表達出來。
時代周報:英語版的唱法與法語版的唱法是否有區(qū)別?
羅伯特?馬里恩:英語版雖然是用英語唱的,但我們還是會回到法語的版本去體會原本的唱腔。我在教演員的時候也就是先讓他們聽法語版。英語的輔音太多,唱起來沒有那種韻律感,不像法語唱起來那么動聽。所以英語版其實很難唱,因為要一直教演員唱出那種韻律感而不是唱成一首簡單的流行歌曲。在意大利演出的版本就很簡單,因為意大利語本身就很有韻律感。但是我想說,不管是什么語言,這依然是一個法語角色,因為作者雨果本人就是法國人,這是一部法語背景的法劇,所以還是會把法國的特色保留在劇里。就像一個中國的戲劇,就算是英語版的,你還是要保留中國的特色。
時代周報:你曾在不少名著改編音樂劇比如《悲慘世界》、《唐璜》等出演主角,請問出演這樣的音樂劇對音樂劇演員是否有更高的要求?
羅伯特?馬里恩:我們對于名著的改編,實際上是一種基于現(xiàn)代觀點之上,來講述故事的方式。但是談論“要求”最有趣的事情是,當你出演基于小說改編的劇,你會有“小說”這個參考體。我們當然不會要求所有人都去閱讀小說,但閱讀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這樣的巡演,可能你每天都在重復表演同一個角色。作為演員,你就想突破這種按部就班,每天都發(fā)掘角色新的點,小說就是給你這些信息的源泉。也正因為這一點,我們不會因為長期出演同一個角色而感到無聊。從我的個人經(jīng)歷來說,也是我教我的學生的―如何在極其有限的空間里,感受創(chuàng)作自由的方式。演員需要跟著節(jié)奏唱歌、跳舞、站臺位,所以有許多年輕演員往往會問一個問題:我如何在這些限制里表達自我?這是要學習的,如何在有限的,甚至已經(jīng)看不到空間的地方,自由地呼吸。
實習生盛瀟嵐對本文亦有貢獻
《城管來了》爭議職業(yè)的真實面貌
本報記者 張潤芝 發(fā)自北京
在中國,調(diào)侃城管就像調(diào)侃男足一樣,是一項全民參與的網(wǎng)絡娛樂活動!敖栉胰С枪埽你世界和平”,“借我三千城管,踏平萬里河山”,這樣的言論在論壇里隨處可見。
去年十月,北京市海淀城管分隊的宋志剛披了個馬甲“隨風打醬油”,開始在天涯上記錄自己當城管的那點事兒。追著網(wǎng)帖看的人,慢慢知道,這些被網(wǎng)帖天天罵的城管,其實受了不少“里外不是人”的罪。帖子出了書,作者宋志剛也出了名。不過他沒升職,生活一切照常。
城管都是好男人
《城管來了》最早是天涯的一個帖子,名為《一個城管隊員的日常見聞》,開篇就說“我一向覺得網(wǎng)絡上,獲得信息比發(fā)泄情緒更有意義”。在城管幾乎被網(wǎng)絡妖魔化的環(huán)境中,宋志剛的主題注定是要吸引人的。
從他的敘述中,網(wǎng)友和讀者多少扭轉(zhuǎn)了對城管的看法,事實已經(jīng)決定了有些生猛傳聞不太可能發(fā)生:在北京,城管執(zhí)法時有多個機位的錄像機全程錄像以備檢查;不礙事、無人投訴的攤販,城管是不會去管的;無照攤販都去銀行交罰款,城管只開罰單收不到錢。種種規(guī)定之下,現(xiàn)實是“眼下不是罵我們暴力執(zhí)法了,而是根本就不許我們執(zhí)法” 。作者身為城管,甚至還給出了一些如何有效擺攤避免被罰的建議,例如讓收硒鼓碳粉的把字兒寫在衣服上而不是做個大牌子放路邊。
城管的形象在宋志剛的敘述下甚至很“慫”:小販也許并不弱勢卻懂得扮弱勢;路邊攤的食客吃飯不考慮附近居民的生活方便;攤販附近的居民看到礙事兒擋路的攤子上來就怨城管。夾在中間的城管里外不是人,而且工資并不高:“有時候覺得每月這兩千塊錢,是世界上最難賺的。”當了城管之后,同學朋友見到宋志剛也動輒就出“借我三千城管”云云,對于網(wǎng)上的罵聲和調(diào)侃,宋志剛的問題是:“一件事全是一個聲音也很奇怪吧?公務員不能欺壓百姓,百姓就能欺壓公務員嗎?”
在宋志剛的書中,沒有關(guān)于城管的負面敘述,倒是有不少關(guān)于小販的“內(nèi)幕揭露”。很多無照攤販根本不窮,日收數(shù)百也是尋常事,城管收到了擾民投訴去處理無證攤販,很有可能碰上一個就抓住城管胡攪蠻纏再高呼:“城管打人啦!”而在網(wǎng)上一個為小攤販打抱不平的小白領,可能收入還沒有他口中的“弱勢群體”高。另一個關(guān)注小攤販的重要內(nèi)幕是:路邊小吃衛(wèi)生問題非常嚴重。有全家肝病還賣小吃,晚上洗漱的盆白天和面,有艾滋病攜帶者串菠蘿的,有的麻辣燙里有痰……城管試圖提醒食客關(guān)于食品安全的問題,得到的回答是:我們不怕臟,就愛吃這個。
經(jīng)歷過和小攤販過招的經(jīng)驗,城管在宋志剛眼中都是好男人:“你們在結(jié)婚后就會發(fā)現(xiàn),城管隊的男筒子都是好男人:注重細節(jié)、自我克制能力強、溝通能力強、抗削抗倒伏!
帖子越來越火,有出版社來找宋志剛出書,他的照片也隨之暴露,因為長相帥氣加上網(wǎng)絡人氣高,他被稱為“最帥城管”―也許是中國公眾形象最好的城管。
有人質(zhì)疑,書或者帖子人氣旺,總歸還是城管的“一面之辭”,但是這“一面之辭”說得靠譜、切實且有趣,所以“哪怕為了更好地罵城管,也該看看這本書”―這是網(wǎng)上一則評價。
發(fā)了兩身新制服
時代周報:據(jù)說這本書最早是在天涯發(fā)的帖子,當時為什么要發(fā)帖?后來是如何被領導知道準備出書的呢?
宋志剛:用我們指導員的話說:什么都沒想就發(fā)了,發(fā)了就發(fā)了。這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什么也沒想,就是想和網(wǎng)友們聊聊我的日常工作,一些真實的見聞,有的是親眼所見,有的是同事們親眼所見轉(zhuǎn)述給我的。
因為帖子里面說的都是我們分隊轄區(qū)的事情,帖子稍微有點熱鬧了之后,隊里就開始相互猜測,目標基本集中在年輕人里。為防止別人猜出是我,我在帖子里故意模糊了個人信息。不過還是被我們指導員通過蛛絲馬跡發(fā)現(xiàn)了。真正定位到我是有一回,有個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說自己是大學生,在學校周圍做無照游商,遭遇聯(lián)合執(zhí)法,身份證被警察扣下,交給城管這邊做處理,他交涉了幾次未果,于是上網(wǎng)發(fā)帖。后來我?guī)退麥贤艘幌,發(fā)現(xiàn)事情也不像他說的那么嚴重,就是教育教育,寫個保證,身份證就還給他了。
指導員發(fā)現(xiàn)后就小范圍幫我保密,直到出版社在網(wǎng)上私信我,想幫我出書,就有了這本《城管來了》。
時代周報:寫完這本書工作待遇有沒有某些程度的變好?
宋志剛:市局特別給了我一身新制服,大隊又發(fā)了我一身。其他的待遇還是一樣,照常在分隊吃孫師傅做的“孫氏家常菜”,不采訪的時候繼續(xù)做案卷,盯崗,巡查……一切照常。
時代周報:這本書里所有的內(nèi)容,都沒有虛構(gòu)的嗎?
宋志剛:都是真實的故事,我都是平鋪直敘。有一些是我自己經(jīng)歷的,有一些是我同事們經(jīng)歷的,全是真實的故事。為了隱私,我把同事們的名字隱去了。
怎么能說人家是刁民?
時代周報:網(wǎng)友稱這本書是“中華神書”,你有什么看法呢?
宋志剛:這個說得我有點汗。如果是褒義的“神奇”,我自己覺得沒那么神,我們有城管開放日,在北京的朋友沒事可以來參加一下,看看我書里的真實城管生活;如果是貶義的“神經(jīng)病”,我也覺得不算荒唐,真人真事,現(xiàn)在不僅僅是我,好多北京的年輕城管隊員都在網(wǎng)上開了微博,或者是發(fā)帖子,大家都在用各種方式跟網(wǎng)友溝通,做便民提示等。有記者朋友說:城管是“久負盛名”,但是非常神秘。我和這些上網(wǎng)的城管們,都是想和大家溝通一下,讓大家了解我們,市民有時候遇到事都不知道該找誰,也許看了這書,到我們城管分隊看看,您就知道以后有個類似的情況找我們城管。
時代周報:身邊的同事們覺得你寫的書怎么樣?
宋志剛:指導員說這書還是有點猛了,不過同齡的同事們都覺得很痛快。他們每天都在經(jīng)歷這些,不理解、謾罵等,但是沒有一個溝通的平臺,我這回把他們想說的都說了,他們都挺高興的。
時代周報:這本書有這樣的批評:“太為城管說話”,“一竿子把小販都打成刁民”,你自己覺得呢?
宋志剛:說這話就是沒看我的書,也沒看我的帖子,那里面我都明確說了,包括和記者我也都說了,我完全沒有這個意思。我們北京市市局也提出疏堵結(jié)合的管理原則,沒有把小販全打成刁民的意思。即使我不是城管,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覺得我也有責任,把我知道的訊息和大家分享,提示大家注意健康和安全。
我也講了好多好的小販。比如很聰明的小孩子,可惜沒人管在發(fā)小廣告,但他對人生非常有規(guī)劃,比好些大人還懂事。比如有的小販生活真的困難,街道積極幫她解決難題,這都是好的小販。怎么說人家是刁民?
我沒見過城管暴力執(zhí)法
時代周報:你是否從未見過暴力執(zhí)法?
宋志剛:在我這三年的職業(yè)生涯里,我沒見過。我覺得這個問題從兩個方面說。一方面執(zhí)法中遇到突發(fā)情況,都是難以避免的,一部分相對人(注:相對人,行政管理術(shù)語,可簡單理解為執(zhí)法對象)不配合工作,難免有摩擦。在日常執(zhí)法中隊員們都格外注意,盡量減少肢體上的接觸。而且大的執(zhí)法活動都會有現(xiàn)場拍攝,全程跟拍,為的就是起監(jiān)督作用。
另一方面,丑惡現(xiàn)象到處有,哪個行業(yè)都有不自覺的人,城管也不是真空的。凡人都犯錯,對于錯誤我們認真地改正,老百姓有意見,歡迎您提出來。這是您的權(quán)利也是您的義務。
時代周報:按照你的描述,傳說中粗暴的城管應該比較可能出現(xiàn)在中小城市?
宋志剛:比較可能出現(xiàn)在管理不規(guī)范的城市,不論大小。
時代周報:網(wǎng)友都說你長得很帥,還有“中國最帥的城管”的評價。
宋志剛:謝謝網(wǎng)友們的抬舉,我本人只能說長相一般。我的朋友們說我長得像流氓兔,這個長相不能說帥,只能說長得很和氣。
時代周報:現(xiàn)在你喜歡自己這份工作嗎?
宋志剛:我喜歡這份工作。我因為家里遠,吃住都在隊里,分隊就是我的家,隊里的同事就是我們兄弟。領導也沒架子,都拿父母心那么對我們,盡量給我們創(chuàng)造寬松的工作氛圍。
我喜歡在這個分隊工作生活。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巴黎 英文版 驚艷 英文版《巴黎圣母院》驚艷滬穗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簡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