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村官考試報名條件 “村官”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大學生到農村當“村官”,一個原本無人問津的職業(yè),何以漸漸被社會青睞?在紛紛的熱議中,大學生“村官”由個例轉向潮流,給了大學生和農村一個新的選擇。從學校到農村,從學生到“村官”,大學生“村官”經歷了怎樣的蛻變?追尋他們的足跡,還原出他們的步伐,共同體驗新時期大學生“村官”的心路歷程。
中國首位碩士村官――楊本倫 村官經歷讓我終生受益
厲 明
1992年10月,一位“碩士村官”在全國蕩起層層漣漪。28歲的中國人民大學國政系碩士研究生楊本倫,主動放棄了國家人事部的工作,回到山東老家沂源縣石橋鄉(xiāng)東北莊村當起了村支書,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位碩士“村官”。
楊本倫說:“像我這樣的農家子弟能跳出農門吃上中央機關的‘皇糧’,在當時確實不容易,所以工作前兩年還是比較值得欣慰的!钡菄覚C關工作日復一日的循環(huán)漸漸讓他無法滿足,也覺得長此以往無從發(fā)展自己的才能。他感到如果要想有大的作為,就必須尋找一個更廣闊的舞臺,于是他想到了農村。
雖然是首位“碩士村官”,但楊本倫當年那次驚世駭俗的人生選擇,卻集中體現(xiàn)了當時眾多知識青年對自己的故土、對中國廣闊農村那份難以割舍的情結,特別是那些從農村走出來的青年人,很多人都有改變農村面貌的夢想。只不過,楊本倫走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1992年10月,楊本倫頂著許多異樣的目光回到東北莊村任村黨支部書記。盡管事先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但村里的困境還是讓他吃驚不小。全村2500口人,人均不到一畝地,沒有農副業(yè)項目,80%的村民剛剛解決溫飽問題。
楊本倫的到來給這個封閉的小山村帶來了活力和開放意識。在下村之前,楊本倫利用半年時間到各地農村參觀,尋找農村發(fā)展的路子;卮搴,他確立了一條符合山區(qū)實際的發(fā)展思路,調整種植結構,發(fā)展林果業(yè),為此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土地調整,并與村民簽訂了50年土地承包合同,促進了林果業(yè)的發(fā)展。他還主持修建了市場,鼓勵個體經商,把商品意識帶入了這個封閉的小山村。另外,他在任期間,還爭取多項資金給村里興修水利工程、修路。
這些成績都是在無數(shù)次的爭斗中取得的,用楊本倫自己的話說:“農村的事兒不是那么簡單,農村和城市不一樣,現(xiàn)實和理想不一樣。每干一件事情,遇到的困難和阻力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東北莊村的土地劃分一直零零散散,形不成規(guī)模,要調整種植結構,必須重新劃分土地,集中連片種植。山地重新劃片那會兒,楊本倫經常顧不得吃午飯,十天半月不回家。為了把村里位置最好的一塊墳地改建成市場,楊本倫被人打得頭破血流。
幾年過去了,盡管東北莊村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但楊本倫的“執(zhí)政”理念和工作作風與大環(huán)境顯得格格不入,他工作的環(huán)境不斷變壞。1998年春天,縣里一紙調令將楊本倫任命為縣委黨校副校長,雖然他希望兼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但被拒絕。楊本倫無奈地遠走他鄉(xiāng)。據(jù)說,他走的時候大哭場。
東北莊人都承認楊本倫是個好人,對他為村里做出的成績念念不忘。東北莊村黨支部書記田光寶當時是村里的副書記,他對楊本倫的評價是:“如果沒有楊本倫,東北莊村就不會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樣子。農村太需要人才了,村干部沒文化,年輕人都在外打工,農村發(fā)展后繼無人,沒有人才啥事也干不了!
對于當年的失利,楊本倫總結說,大學生有理想、有抱負、想干事,理論水平較高,工作有熱情,但也有明顯的不足,比如,實踐經驗不足,眼高手低,到農村后容易“水土不服”。自己的一個失誤是對農村經濟不很了解,盲目跟風興辦企業(yè),結果上了幾個村辦小廠,上一個垮一個。這件事影響了他在村里的威信。另一個不成功的地方是,工作急于求成,沒有創(chuàng)造一個較好的外部環(huán)境,導致上下級關系緊張,村兩委班子調整太頻繁,沒有形成很好的凝聚力,影響了工作的開展。
雖然敗走東北莊,但楊本倫從未有過“生不逢時”的悔意。他說:“在農村的6年經歷,讓我受益終生,使我更了解基層工作和百姓疾苦,工作更有韌勁,心理承受能力更強,這些是在機關里學不到的!
楊本倫離開了農村后,南下打工,幾經周折,終于在商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今他已經成為淄博信譽樓商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把一個企業(yè)管理得井井有條。
看著今天的“村官熱”,楊本倫說“現(xiàn)在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環(huán)境與我當時有很大不同,黨政部門對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幫帶機制更加健全,相信他們能夠在農村找到用武之地,不會再出現(xiàn)第二個‘楊本倫’。”
山東首位大學生“村官”支部書記――王桂玉 “助理”變身“書記”
尹傳亮
在王桂玉的人生履歷中,22歲之前的他從沒想過自己能和“村宮”扯上關系。大學讀的是泰山醫(yī)學院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他想著自己將來的工作怎么也要和醫(yī)療相關聯(lián)。
但在2008年畢業(yè)的時候,他的想法產生了偏離。在9月的山東省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考選中,他選擇了到沂南縣依汶鎮(zhèn)汶明村任黨支部書記助理。
在汶明村,王桂玉充分了解村情民情。汶明村地少人多,村民雖以蔬菜種植為主,但沒有充分發(fā)揮土地的最大效用。經過思索探討,他聯(lián)系到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yè)青田公司合作,實行土地流轉,通過集約化管理,采用現(xiàn)代種植技術,發(fā)展訂單農業(yè)。在土地流轉中,他深入農戶,認真解釋相關政策和實旅方案,解除村民的后顧之憂。3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往返于100多個農戶和公司之間,多方協(xié)調,最終促成了村民自愿流轉土地20余公頃,為提高群眾收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后,王桂玉將土地流轉和幫扶農戶科技致富工程結合起來,通過幫扶工程輻射帶動周圍群眾技術改造、產業(yè)升級,村民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眼看著村民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王桂玉卻陷入了沉思:群眾的腦袋并沒有隨口袋一同充實起來。為了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他利用村里的遠教設備,制作了批課件供村民們觀看,使科學發(fā)展觀、計劃生育、科學種植等國家大政方針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授給廣大村民。他帶動群眾亮化道路、綠化宅院、美化村莊,使村民的生活環(huán)境煥然一新,汶明村村民更富了,民風更正了。
2009年11月,沂南縣從大學生“村官”中考選20名農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因為出色的工作,王桂玉通過了考試,被任命為依汶鎮(zhèn)隋安村黨支部書記,成為山東省第一位被任命為村黨支部書記的大學生“村官”,開始實質性地進入了村級事務決策層。
王桂玉心里清楚,他的工作不是單純去掉“助理”兩個字這么簡單。他必須實現(xiàn)心理和角色的雙重轉變。上任后,王桂玉確定了抓村“兩委”班子,促招商引資、服務企業(yè),興建村級活動場所、興辦村級公共事業(yè),調動村民積極性、推動民主自治進程的工作思路。
王桂玉組織村“兩委”成員、黨員定期學習“四民主一考核”、“農村工作 規(guī)程”等內容,講解有關政策、文件內容,讓村“兩委”干部進一步明確職責,完善村務管理機制,建立了權責明確、決策民主、管理科學、運作規(guī)范的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這些制度政策的理順和實施,讓村里工作一下子理順起來,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王桂玉創(chuàng)新性地采取“間接民主自治法”,成立了涵蓋包括種養(yǎng)殖、文化娛樂、社會安保等各個方面的群眾組織,通過群眾積極參與,使群眾更充分、更實際地參與到村民自治中。村民對村里的工作也有了更大程度的認可與擁護。
2010年3月,臨沂京華礦業(yè)有限公司在隋安村落地,王桂玉同其他村干部不分晝夜地開展工作,依法順利完成了該公司輕燒白云巖項目所需的廠區(qū)用地、礦山土地的流轉工作,保證了項目順利落地投產。
現(xiàn)在,隋安村的黨務、村務工作取得了巨大進步,王桂玉也完成了由“村助理”到“黨支書”的轉變。今年5月,他順利通過了省委組織部選調生考試。他向縣委組織部提出申請,表示要繼續(xù)在村里擔任支部書記。按照個人意愿,被分配到他所在的沂南縣依汶鎮(zhèn)工作,繼續(xù)擔任隋安村黨支部書記。他說,剛到隋安村不久,還有一些想法沒能夠實現(xiàn),我要努力讓村民更加富裕,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社區(qū)建設為方向,建設一個富裕、文明、生態(tài)、和諧的新隋安!
《花開的美麗季節(jié)》
二十四集電視連續(xù)劇《花開的美麗季節(jié)》由中央電視臺和微山縣聯(lián)合拍攝。實景拍攝地就在微山。
該劇主要講述的是兩位大學生村官曹沐春和馬小凡一段充滿意義而又多姿多彩的歷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曹沐春和小眼鏡馬小凡,來到微山湖畔的百合村當起了“村官”。百合村的村主任周寶全在對待大學生“村官”的問題上,開始的態(tài)度并不積極。材里的村民也覺得太學生“村官”只是來“鍍金”的。這反而成為激勵他倆決心為村民謀利益的動力。先是給村里的孩子們開辦英語班,架起了和村民溝通的橋梁;而后,又通過到農大請教授來村里指導種燕麥,又將孟鄉(xiāng)長引薦給最反感和官員打交道的顧教授,從而獲得鄉(xiāng)長和周主任的好感。之后,他們又撮合巧紅娘和翟二嫂合作開辦鴨場,一步步地使周主任和村民認識到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基層經濟建設中起到的積極作用。曹沐春和小眼鏡先后經歷了一系列考驗,兩位村官樂觀堅強面對,終于贏得了村民的認可與信任,在他們的任職期間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花開的美麗季節(jié)》是國家提出倡導大學畢業(yè)生下鄉(xiāng)政策以來,國內第一部反映此類題材的電視劇。本劇深度關注了大學生村官的生存狀態(tài)和內心世界。青年演員吳曉敏和吳健扮演劇中的年輕村官曹沐春和馬小凡,兩人生動活潑的演繹讓全劇充滿了青春氣息,成為了農村青春勵志劇的典范。該劇自2010年5月2日在央視八套開播,創(chuàng)農村題材電視劇收視率新高。
創(chuàng)業(yè)大學生村官――付曉娟 在熱愛中追求
趙 真
25歲的付曉娟,扎著馬尾巴,黑黑瘦瘦的,看上去仍像個在校大學生,卻已經在嶧城區(qū)吳林街道吳林西村干黨支部副書記快一年了。
付曉娟是黑龍江省大慶人,如今把家安在了山東棗莊。棗莊市嶧城區(qū)吳林街道大李樓村的張同新是付曉娟的大學同學,兩人在上學期間就確定了戀愛關系。畢業(yè)后,兩人商量決定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自己做老板。經過調研市場后,付曉娟決定利用新型的養(yǎng)豬技術開展無公害生豬養(yǎng)殖。
但辦養(yǎng)豬場這個想法遭到了付曉娟父母的強烈反對。爸爸在長途電話里罵她“上這么多年學到農村去養(yǎng)豬,不讓人笑話?還不如我和你媽在城里當個小老板呢”媽媽更是三天兩頭打電話,勸曉娟別犯傻。
堅毅的付曉娟沒有退縮。歷盡艱辛,2008年9月1日,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她的“富新種豬養(yǎng)殖基地”正式掛牌了。付曉娟在心里一遍遍對自己說:一定要干好
目前,付曉娟的養(yǎng)殖場生豬年出欄1000多頭,母豬存欄100多頭,年產值150余萬,并且全部采用網絡信息化管理,2009年底被評為“山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單位”。
村民看曉娟有本事,都來找她幫忙。學營銷的她看到了更大的機會――養(yǎng)豬規(guī);、產業(yè)化才能多賺錢啊。她萌生了當村干部帶領群眾致富的念頭。
機會來了,2009年8月,曉娟通過了山東省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考試,以優(yōu)秀的成績如愿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被聘為吳林街道辦事處吳林西村黨支部副書記。
剛進吳林西時,村民見了她躲得遠遠的。有人說:“曉娟,街道不是給你安排了掛靠部門了嗎?何必天天往村上跑,你干好干壞還不都是那些工資?”
曉娟卻不這么想:“村官雖小但不好干。我愿意多了解點實際情況,真正給鄉(xiāng)親們辦點實事。”半年多來,她在村民的蔬菜大棚里施過肥,到大娘家的麥地里拔過草,出席小伙子的婚禮喝過酒,也參加老黨員的葬禮。慢慢地,村民們感覺到這個外鄉(xiāng)的大學生還真的不錯,開始接受了這個年輕的“村官”。
通過走訪,曉娟了解到吳林西村本來就具有養(yǎng)豬傳統(tǒng),這與她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不謀而合。早在大李樓時,她就牽頭成立了眾誠畜禽專業(yè)養(yǎng)殖合作社。為了吸引吳林西的村民也加入合作社,她挨家上門做工作,一筆一筆給他們算細賬,終于打消了養(yǎng)殖戶的各種顧慮,同意參加養(yǎng)殖合作社。
在村里,付曉娟的另一個動作讓村民感覺到了年輕學生帶來的好處。吳林西村位于城鄉(xiāng)接合部,缺少一個大的活動場所。曉娟主動向街道辦事處作了匯報。領導十分支持,牽線聯(lián)系了區(qū)體育局。但是相關政策把曉娟的想法卡死了:體育器材只配備給鄉(xiāng)鎮(zhèn),吳林西屬于街道辦事處,不在建設范圍之內。但曉娟從不輕易退縮,懷著8個月的身孕一次次到區(qū)體育局協(xié)調,一次不行,兩次,三次……找科室的同志不行,找主要領導同志,前后跑了8趟。終于,區(qū)體育局領導被她感動了,單獨為吳林西安裝了價值近2萬元體育器材,建成了一個小型健身廣場。村里的鄉(xiāng)親們第一次有了鍛煉、活動的場地。
一份辛勞一份收獲。2010年1月,付曉娟當選“棗莊十大年度新聞人物”,2月又高票當選“感動棗莊十佳人物”:5月榮獲“山東杰出青年五四獎章”,還獲得了“全國婦聯(lián)雙學雙比巾幗創(chuàng)業(yè)女能手”稱號……
相關熱詞搜索:村官 故事 “村官”的故事 村官故事 村官的故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