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孩拯救天堂雨林之旅】拯救雨林的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2008年8月,北京酷熱難當。易蘭在收拾行囊,止瀉藥、花露水、暈船藥⋯⋯最重要的是相機和DV攝像機,因為她此行的另一個任務是要把所見所聞盡量完整地記錄下來。
前往天堂雨林
易蘭的目的地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由于在那里的天堂雨林被大肆砍伐,在當地原住民的請求下,作為綠色和平中國森林項目主任,易蘭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事將同時趕赴那里,阻止伐木行為,呼吁全世界對天堂雨林的關注。
“麥田守望者”樂隊的主唱蕭瑋輾轉托人帶來了一包東西:單曲《Green》的版權費3000元,轉交給Mali,用于他手腕上的傷病手術。福娃的帽子和手絹送給當地的孩子,CD和天堂雨林的記錄片交給唯一有筆記本電腦的SEP,還有一包卡通創(chuàng)可貼,是他5歲的女兒買來送給當地小朋友的。
兩年前,蕭瑋曾作為綠色和平志愿者前往天堂雨林支持“拯救森林”行動,易蘭聽他講過那里的故事,“當地人每天都會帶來新鮮的獵物:鹿、鴕鳥、袋鼠、鴿子和各種各樣的魚,菜主要是一種樹葉,很好吃,主食主要是大米,還有香蕉、芋頭和一種我不知道的可以做成餅的淀粉類植物。肉類的加工主要是燒烤,夾在劈開的竹子中間,直接放到火上,吃的時候自己根據需要加鹽等調料;或者切成小塊做成肉醬澆汁在米飯上。香蕉是要煮或者煎才可以吃的。當地人的生存技能令人咋舌,隨便取下一根草,在他們的手中幾秒鐘就可以變成武器,把草尖弄鋒利,居然就可以射下小鳥!笔挰|的講述令易蘭對那片陌生的土地充滿了向往。
在北二外英語系讀書時,易蘭從沒想過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踏上大洋洲大地。那時滿以為自己畢業(yè)后會找個外企當白領,或者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愿望――開一家餐館。結果這兩個愿望都實現了之后,她卻統(tǒng)統(tǒng)拋下,應聘到了綠色和平中國辦事處――一家世界性的民間環(huán)保組織。
類似巴布亞新幾內亞這樣的行動每年都有,任務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綠色和平工作人員共同執(zhí)行。出發(fā)之前,會有專業(yè)人員為他們進行培訓:如何避免與對方發(fā)生沖突,如果對方拒絕如何做,如果對方有推搡的行為如何應對⋯⋯“安全第一”是他們的第一行動準則。
夢中的天堂傷痕累累
在莫爾茲比港登上了綠色和平的“希望”號,易蘭和同事們向著天堂雨林進發(fā)。SEP先生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他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當地原住民,原來是一名警察,當看到砍伐森林的行為嚴重影響到原住民的生存時,他辭職帶領大家開始了抗爭。他是綠色和平的老朋友,蕭瑋上次來的時候和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整棵木頭雕成的獨木舟,身上繪著美麗圖案的原住民,森林中美麗絕倫的天堂鳥,這里的一切像是走進了一個夢境,令人著迷。曾經有一批在天堂雨林進行探險的科學家形容天堂雨林,“這里是地球上最像伊甸園的地方”,在易蘭看來,果然如此。
但易蘭很快看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森林的另一端,是整片整片被砍伐后的空地,大型機器轟轟作響,十幾米高的樹木成片倒下,運送木材的船只上堆滿了被世界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的印茄木⋯⋯
樹木是造紙業(yè)和建筑業(yè)的重要原材料,一些造紙公司在這里將森林砍伐后,再種上速生林或棕櫚樹,來實現利潤最大化。但這種行為破壞了大自然的多樣性,單一的樹木品種會引發(fā)生態(tài)平衡失調、稀有動物瀕臨滅絕、原住民被迫離開家園等一系列問題。
綠色和平這次的目標是攔截運送木材的船只。易蘭的任務是當“希望”號輪船接近運送樹木船只時,要登上小艇靠近駁船,在船只上用油漆刷上“FOREST DESTRUCTION(毀滅森林)”的標語。本來以為這個任務很容易完成,但當易蘭穿著救生衣,手握油漆桶站在小艇上時,才發(fā)現沒有這么簡單。小艇晃得厲害,離得太近會有被大船撞到的危險。易蘭只能在每次即將靠近時,將身子遠遠地探出去飛快地刷上一筆,總共17個字母,用了兩個多小時才完成。
天堂雨林中散落的村莊是寧靜的,聽得到孩子們的笑聲,雞鳴聲,海水拍岸聲。孩子們赤著腳坐在樹干上、小舟上、地上,吃著從樹上現摘的椰子;成年男子打獵,制作家庭必備的獨木舟;女人們喂養(yǎng)動物、縫縫補補。天堂雨林原住民自古以來依靠叢林為生,他們同時也是天堂雨林的守護者。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原住民的所有生活需要――食物、水源、房屋、衣物、工具、裝飾、藥物、以及宗教儀式用品均來自雨林。
Garry是部落酋長的兒子,他曾經多次離開家,去別的國家學習和工作,他告訴易蘭,第一個闖入者是在上世紀70年代。在此之前,這片雨林從來沒被伐木公司染指過。30多年的時間并不太長,卻徹底改變了這里的一切。
Garry說,從前他幾乎天天都能看到天堂鳥,現在樹倒了,天堂鳥都遷到更深的森林里去了。以前打獵很容易,獵人們有時只要檢查一下前一天設下的陷阱,就能保證一頓美餐,就是打野豬也不算費勁。而現在他們出門一整天,也未必能找到食物帶回家。
現在Garry做很多與天堂雨林相關的工作,他研究這里的幾十種語言,這些語言正在迅速地消失。他跟NGO(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合作,收集整理這里的動植物物種,光是香蕉就有400多個品種。他研究天堂雨林中的中草藥,避免原住民錯誤地使用。他還資助學校,幫助一些居民開展農業(yè)生態(tài)種植項目!爸灰獦溥在,我們就可以靠這些生活。如果樹沒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沒有了!盙arry說。
整整一個月,“希望”號載著易蘭和她的同事們圍繞巴布亞新幾內亞考察天堂雨林的破壞情況。行程結束時,易蘭和SEP、當地的原住民、可愛的孩子們依依不舍。臨走時,他們用衛(wèi)星天線為SEP架設了一個衛(wèi)星電話;貒竺看魏蚐EP通話時,易蘭都仿佛看見滿天的星光下,SEP坐在湖邊的帳篷前,圍著火堆給孩子們講森林的故事,身后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衛(wèi)的天堂雨林。
現實版“阿凡達”
2010年1月,當電影《阿凡達》在國內上映得最火熱的時候,易蘭并不知道這部電影是講什么的。一直到電影快下線時,她才去了電影院。
從電影院出來之后,易蘭的眼淚就沒有停止過,在公交車上、地鐵里,眼淚嘩嘩地直流,《阿凡達》所講的,是她所造訪過的那個永遠難忘的世界,是SEP和他家人的世界。
電影《阿凡達》中,納威人的男孩子要經過很多訓練才能夠成為成年男子,他要認識森林里的各種生物,要學習騎射,最后,作為成人禮要馴服一條飛龍。當阿凡達騎著飛龍自由自在飛翔的時候,所有觀眾都感受到那種心馳神往的快樂。
天堂雨林中生活的男孩長到六七歲就會離開母親,搬到Man house去跟父親住在一起。只有女兒和母親繼續(xù)住在一起,承擔煮飯、編織、種植等工作。這個Man house一般有幾百人住在一起,所以房子很大,成為一長排,所以又叫做Long House。父親會教自己的兒子如何制作、使用弓箭,劃小舟,狩獵等叢林里的生存技能。一般到十六七歲,他們就能學會所有的技能。18歲,這些男孩子就能獨立,并娶妻生子了。在此之前,他們和“阿凡達”中的納威人一樣,要經歷一個叫做initiation的過程,使得他們掌握一種跟自然對話的神秘力量,比如說跟耕地的鋤頭說話,期盼一個好收成;跟弓箭說話,能夠打到好獵物。
《阿凡達》中,納威人的圣地被推倒時,悲傷、憤怒,觀眾為他們流淚。易蘭知道那圣地對當地人意味著什么,她永遠忘不了在巴布亞新幾內亞,SEP曾指給她看一塊已經被伐木公司夷為平地的空地,告訴她那里曾經是他們最美麗、最神圣,也有靈樹生長的地方,是他們的圣地。剛一開口,這個剛毅的男人已經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當生機勃勃的森林最終在火光中變成死灰一片,當納威人被炮轟驅趕,易蘭想起巴新一位婦女眼里的淚光。在大雨滂沱的海上,她乘著小木舟來到綠色和平的希望號尋求幫助,在一起工作了幾天之后,她揮手向大家告別。“她哭了,我也哭了,看著她越來越遠直到消失在海平面。也許我們不能幫助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我們想讓世界看到這里的暴行。我們不能像阿凡達一樣騎上霸王飛龍,但我們嘗試去理解他們,理解森林。”
少用些木制品,就能多保護森林
每兩秒鐘,就有一片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每10根從熱帶雨林出口的原木,有5根被運往中國。而采伐產出的木材,至少有40%被加工成紙張。從2003年開始,中國就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紙張消費國。中國造紙業(yè)的COD(化學需氧量)排放占工業(yè)總排放量的33%。
我們使用的原木漿衛(wèi)生紙、棕櫚油、膠合板、木地板都來自這些成長了千年,給予了地球生命的森林,來自瀕臨滅絕的天堂鳥、紅猩猩和蘇門答臘虎的棲息地,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那些原住民的家。
在天堂雨林中,一個叫Job的小男孩曾對易蘭說:“我希望大家少用一些木制品,就能少砍一點樹了!
在綠色和平組織和天堂雨林原住民的不懈努力下,全球最大的4家牛肉企業(yè)已經宣布不再采購砍伐亞馬遜森林的牧牛場出產的牛肉,麥當勞、雀巢、聯合利華、卡夫等品牌聲明停止向在印尼不斷砍伐熱帶雨林的金光集團購買產品。
購買再生紙印刷的書籍和筆記本,外出就餐自帶筷子,使用由環(huán)保原料(如經FSC認證的木材)生產的紙張,將復印機和打印機設置為默認雙面打印,信件需要回復時使用兩用信封(同一個信封可以寄、回兩次使用),將紙張類型(再生紙或FSC紙)印在名片上,把環(huán)保用紙的概念傳播開去,采用無紙辦公策略⋯⋯從點滴做起,你也能為阻止天堂雨林的消失盡一份力。
“森林的奧秘,是你到了那里就會明白,就會銘記的!币滋m說。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相關熱詞搜索:之旅 雨林 北京 北京女孩拯救天堂雨林之旅 拯救天堂雨林的中國女孩 北京紀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