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敘事的三種策略|品牌策略案例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摘要】敘事是一種思維和表述方式,它能夠引領我們認識和理解世界。新聞再現(xiàn)原初事實的過程正是一種敘事過程,把握一定的敘事策略無論對事實信息有效傳遞還是對觀點的傳輸都具有積極意義。本文通過對敘事的三種策略分析,認為一定的敘事策略可以提升輿論引導效果。
【關鍵詞】敘事 敘事策略 新聞報道 輿論引導
著名新聞學者陳力丹曾說:“‘新聞’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一種敘事形態(tài),正是新聞這種敘事形態(tài)的文本,比公文、文學更有力地通過無形的積累與無時無刻的流程,鞏固著或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影響著人們的情緒,也反映著社會的脈搏!雹贁⑹率且环N思維和表述方式,它能夠引領我們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新聞正是利用“敘事”的方式將“事實”這個本源進行傳遞和表述,從而影響人的價值觀。新聞敘事策略是為了完成敘事行為,達到一定的敘事效果而使用的話語構建策略。②筆者認為新聞敘事策略應是一種主動的選擇,通過顯性層面構建事實的基礎來實現(xiàn)隱性層面意識形態(tài)有效的構建。
在以前長期的新聞實踐活動中,我國新聞媒體過于強調新聞的政治教化功能,忽視了敘事功能,造成宣傳效果的瓶頸,加之新聞報道敘事方式單一、表現(xiàn)方式陳舊,寫作模式化,重陳述而輕表現(xiàn)等致使其陷入“平臺期”。新聞報道方式已阻礙了其進行信息和意義傳輸的效果,這對新聞媒體進行輿論引導工作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將敘事學引入新聞領域十分必要,新聞報道本身的過程性和多維度性等特點決定了它就是一種敘事,而新聞構建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又讓敘事學多了一層借鑒意義。通過新聞話語,運用正確的敘事策略進行敘事行為的包裝是一門亟待認識和加強的表現(xiàn)形式。
敘事聲音策略
所謂敘事聲音是指敘事者的存在方式,也就是敘事者介入事實的程度。在敘事學中,“敘述者是敘述文本分析中最核心的概念。敘述者的身份在文本中的表現(xiàn)程度和方式,以及隱含的選擇,賦予文本以特征!雹蹟⑹稣咄ㄟ^自己的語言組織來敘述文本。不同的敘述者通過不同的敘述表現(xiàn)方式來表達傾向,而不同傾向性的表達效果直接聯(lián)系于敘事聲音的策略。
根據敘事者在新聞文本中的介入程度,敘事聲音可分為三種類型:缺席的敘述者、公開的敘述者、隱藏的敘述者。④缺席的敘述者指在敘述文本中難以發(fā)現(xiàn)敘述者的存在,語言色彩中性;公開的敘述者或以“旁觀”的姿態(tài)來敘述事件,或以親歷者的眼光來觀照事件;隱藏的敘述者介于缺席的敘事者和公開的敘事者之間,敘述者完全隱藏在“幕后”。
敘事聲音的劃分對新聞工作者意見的傳達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通常在新聞文本中,隱藏的敘述者和公開的敘述者是混淆的,沒有明確的區(qū)分界限。這個混淆通常表現(xiàn)在文本中引語的使用和議論話語的表達。引語的表述根據不同的基準選擇了不同的人稱形成了文本的敘述層次。正確運用不同引語,通過事件當事人的“話語”傳遞隱藏的真正敘述者的意圖。引語的運用不僅使新聞畫面具有逼真的現(xiàn)場感,而且使受眾深信不疑,敘述者通過甄選具有闡釋意味引語來進行隱藏的意義表達。對于議論的新聞話語,有些敘述者缺乏隱蔽技巧,直接站在事實的層面上進行直接宣傳和表達,導致了明顯的意圖灌輸。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jié)目作為輿論監(jiān)督類的一檔新聞欄目,我們發(fā)現(xiàn)它的議論性語句全部借由事實的當事人之口來表達,將真正敘述者的觀點和意見不露痕跡地融在話語里,從新聞人物的角度出發(fā),將議論作為新聞敘事的有機組成部分。
敘事時間策略
敘事時間策略包括敘事時間的順序、頻率和時距三個方面。時距和頻率的交叉、交替形成了節(jié)奏。正確把握時間策略對敘事的傾向性表達具有一定意義。
按照事件或時間段在敘述話語中的排列順序和持續(xù)順序,可把敘事次序分為順敘、倒敘和預敘幾種。許多新聞都采用順敘的方法,事件本身的時序和新聞時序一致,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等方式進行敘事。但一味地采用順敘的方式無疑會使新聞死板,讓受眾失去興趣。因此倒敘也是許多新聞報道采用的一種方式,打亂事實的時序和敘述的時序進行敘事,增強新聞的可讀性和魅力,熱奈特將其稱作“時間倒錯”。在一些深度新聞報道中,敘事者通常用倒敘的方法將結局提前告知受眾,進而從后往前追溯,探究根源,很好地切合了深度剖析的特質。這種報道順序的采用,吸引受眾將注意力放在新聞背后所要解釋的深層原因上,引發(fā)受眾思考。更多的新聞報道則采用了將順敘和倒敘相結合的敘事方法,系統(tǒng)展示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過程,突出一些細節(jié)和有意義的內容,實行時序中的“無時性”穿插能引起受眾的重視,這是一種表達敘事者傾向性的有效手段。
時距是對故事時間與敘事話語時間長短的比較。敘事學把時距區(qū)分為省略、概要、場景和停頓四種情形。通常敘事者為了滿足其意圖,喚起受眾的注意會通過控制時距來實現(xiàn)。比如有效地運用“場景”和“停頓”,即插入等長或長于故事的敘述形成某種暗示,營造某種意圖。此外,四種時距的交叉形成了敘事節(jié)奏,敘述者通過敘事節(jié)奏的掌控來調節(jié)受眾的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
敘事框架策略
“記者敘述一條新聞的觀察點或視點構成一條新聞框架,就如同一幅鑲在鏡框里的照片一樣,這個相框決定了讀者能看到什么或看不到什么,記者決定把什么內容收進新聞報道的相框內,同時把什么內容排斥在相框外。記者們不僅決定框架應該收進何種事實,同時記者還設計框架、制造語境,以便記者選擇的事實能被讀者理解!雹葸@種取舍事實、設計框架、制造語境的過程就是記者傳遞意見的過程,而取舍事實、設計框架、制造語境的策略則是保持良好的傳播效果的關鍵。
隨著媒體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新聞報道已不僅僅是對事實流于表面的報道,而是擔任了深度透析事理的本質和輿論引導的作用。因此在新聞學中引入 “框架”,透過框架表示意義,即掌握正確的敘事框架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題材選取
“取舍事實”是指面對社會上諸多事實,記者會根據自己的意圖進行材料選取,這個選擇的過程則存在了記者的主觀意見的滲透。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新聞題材的選擇應觸及關系社會矛盾、問題和體現(xiàn)時代精神風貌、價值的重大事件,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注意多元聲音的平衡,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促進穩(wěn)定和和諧。
第二,視角選取
新聞的敘事視角分為敘事視角和立意視角。敘事學認為,敘事視角講的是誰在看;立意視角講的是什么被看,它們的出發(fā)點和投射方向是互異的。即立意指記者通過事件所表現(xiàn)出來的立場,敘事視角是記者選擇怎樣的視角來進行敘事。通常一件事實具有不同的敘事角度,敘事角度不同所呈現(xiàn)出來的立意不同。
第三,制造語境
“制造語境”是在前面的基礎上進行語境修飾,從而讓受眾進一步清晰框架內部事實!爸圃煺Z境”包括敘事順序、時距、頻率等因素,此外隱喻、轉喻、象征等方法在制造語境方面的作用很大。
敘事是我們用話語描述世界的方式。新聞報道也是一種敘事行為,敘事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傳播效果。在敘事中運用一定的敘事聲音策略和敘事框架策略對構建意義、進行輿論引導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①曾慶香:《新聞敘事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1頁
②齊愛軍:《關于新聞敘事理論框架的思考》,《現(xiàn)代傳播》,2006年第4期
、踇荷蘭]米克?巴爾著:《敘述學導論(第2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版,第19頁
④蔡之國:《對新聞敘事學有關問題的研究》,《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堇钕9:《新聞學核心》,南方日報出版社,第52頁
(作者:河北大學08級新聞學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姚少寶
相關熱詞搜索:三種 敘事 策略 新聞敘事的三種策略 新聞敘事方式 新聞敘事分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