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日云:全球治理、聯合國改革與中國政治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0-06-1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173
內容提要:在全球化的時代,聯合國作為最大的國際組織,正在進行一系列改革以承擔起全球治理的使命。這些改革給中國帶來新的挑戰(zhàn)。中國需要對政府的角色重新定位,更新主權觀念,培育國內成熟的公民社會,推動世界公民意識的形成,以適應全球治理時代的國際形勢,發(fā)揮中國在全球事務中應有的作用。參與全球治理也會對國內的政治改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進入全球治理時代的聯合國
全球化的進程已經將全球治理的任務提到當代人類面前。聯合國作為最大的國際組織,其成員的普遍性和工作范圍的廣泛性是獨一無二的。面對全球化的挑戰(zhàn),它正在由以維護世界和平為首要任務的國際組織轉變?yōu)槌袚蛑卫硎姑氖澜缃M織。在思考聯合國改革的方向時,一些人遵循著傳統(tǒng)民族國家建構的思路,希望將聯合國改造成世界政府;
另一些人頑固地堅持傳統(tǒng)的主權觀念,反對聯合國在各主權國家并立的國際社會無政府狀態(tài)中有任何積極的作為。在兩極之間,多數人認同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思路,即聯合國由主權國家間的國際組織轉變成容納多種政治行為體的世界組織,承擔起解決全球問題的任務,各行為體通過談判、協(xié)商的方式,制訂國際行為準則,并監(jiān)督其執(zhí)行。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對聯合國的改革和今后承擔的使命具有重大責任。聯合國的全球治理是否屬于真正民主的管理方式,是否能有效地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中國在其中的角色舉足輕重。全球治理只是一種處理人類事務的方式,它能否帶來世界的和平、公正與繁榮,全賴世界人民以何種方式來參與全球治理過程。全球治理的生命力在于全球性的廣泛參與,當我們規(guī)劃全球治理的前景時,我們需要審視,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它的政府、它的社會和它的公民是否作好了足夠的準備,迎接全球治理時代的到來,面對一個在組織結構和工作方式上全新的聯合國?
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和現實的考察,我們發(fā)現,聯合國向全球治理的轉變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挑戰(zhàn)。為了能夠積極負責地參與聯合國全球治理工作,中國有一些特殊困難需要解決。
二、全球治理中政府新的角色定位
適應全球治理的需要,聯合國在組織結構上的主要變化在于由原來單一的主權國家組織和政府間組織,變成容納多種政治行為體,包括區(qū)域性組織、民族國家、非政府組織、跨國公司或企業(yè)、公民的多元復合體系。這種變革需要對主權國家政府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重新定位和對其行為方式重新調整。能否適應這個變革,是對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個挑戰(zhàn)。
承擔起全球治理的責任,是社會發(fā)展對聯合國提出的客觀要求。聯合國如果不能承擔起這一使命,則會降低其地位,甚至有被邊緣化的可能。這是中國政府所不愿看到的。中國政府一方面堅持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聯合國的作用,反對拋開或繞過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如以八國首腦會議行使對世界經濟的主導權,以北約取代安理會承擔維和職能等。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對聯合國向全球治理機構的轉變心理準備不充分,且懷有重重疑慮。
中國政府的主要擔心是聯合國組織結構的改革會降低政府在聯合國的相對地位,從而使國家主權受到侵害。
全球治理是由多層級和多元復合體構成的組織體系和關系網絡,主權國家的政府只是其多層級系列中的一級,多元復合體中的一員,雖然在可見是未來仍將是最重要的一級和最重要的一員。從縱向上看,國家已經從壟斷政治權力的惟一最高的政治實體跌落到“全球體系——區(qū)域組織——國家——地區(qū)(和社區(qū))——民間組織——個人”連續(xù)體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的位置;
從橫向上看,它成為在聯合國中與區(qū)域性組織、跨國公司、國際間非政府組織并列的多元主體之一。此外,國家內的各種政治行為體以往只是通過國家進入聯合國,或由政府作為它們在聯合國的代表,今后,他們在有的場合仍以主權國家為其代表,另一些場合,則會越過主權國家,與其它國家同類組織聯合,直接參與聯合國組織協(xié)調的全球治理活動。這樣,政府就面臨新的上下左右關系,或從上下左右多種角度遇到挑戰(zhàn)。國家仍然是“對資源和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的主體,也以這個主體的身份參與全球資源和價值的權威性分配。但它已不再是惟一的主體,而必須在很大程度上容納其它行為體進入這一程序,與其它行為體合作、協(xié)商、達成一致并相互監(jiān)督。
中國政府實現這樣一種角色轉變有著特殊的困難。
從歷史傳統(tǒng)上看,古代中國一直將國際關系理解為中國的朝廷與周邊國家朝廷的關系,只知皇權(王權)而不知國權,更不能承認除朝廷以外的其它政治實體的對等地位。以政治上的“宣德于外”和經濟上的“厚往薄來”為基礎的朝貢體制成為調解國際關系的基本模式。[1]在這種關系中,中國的朝廷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勢對待周邊國家,對它們可以采取懷柔或照顧的政策,但卻不會有尊重和平等。甚至到18世紀末,當國力已遠超出中國的英國使團來到中國時,中國朝廷仍頑固地要將其納入這個朝貢體系中。[2]按古代儒家觀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天下”秩序就是父家長統(tǒng)治的家庭關系和皇權至上的國家秩序的自然延伸,是以皇帝及其朝廷為中心的層層環(huán)繞的同心圓結構,周邊國家在理論上或觀念上以較為松散的方式被納入皇權主宰的“天下”秩序中。由平等的主權國家構成的多元國際體系是中國人所不熟悉的。直到19世紀中期,中國與任何國家還不存在現代的主權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
近代中國人的世界觀經歷了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所說的由“天下”到“國家”的過程。[3]然而中國人是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后被迫接受平等的主權國家體系的,在這個體系中,中國人的直接感受卻是屈辱。傳統(tǒng)的天朝觀念與近代屈辱的歷史的強烈反差,在中國人集體意識產生深刻影響,使之對維護民族國家主權有著特別的敏感。在傳統(tǒng)的天朝地位喪失后,傳統(tǒng)的天朝觀念雖然受到嚴重打擊,但卻并沒有完全消失,它與現代的民族主權觀念相結合,有時會表現為頑強的國家本位、國家至上觀念,以及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拒斥心理。
從這個角度或許可以部分地解釋中國對主權受到侵蝕而表現出的敏感。無疑,中國是發(fā)展中國家,與其它一些發(fā)展中國家一樣,需要借助于民族主權的人為屏障,抵擋政治、經濟和文化全球化洶涌浪潮的沖擊。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又需要通過擴大開放,融入國際社會的主流,來發(fā)展自己。如何在兩者之間掌握微妙而脆弱的平衡,是中國政府面對的一個難題。
目前,在許多中國人的觀念中,對新的世界秩序的圖景是模糊的,甚至沒有任何概念。在他們的觀念中,世界秩序仍是單一的主權國家——由其合法政府代表——的體系,對于已經出現的全球治理的趨勢或視而不見,或輕蔑地予以拒絕。有的學者傾向于認為,全球治理是西方國家侵蝕發(fā)展中國家主權的一個陰謀,有的學者相信,將全球問題的解決訴諸于全球治理是一種幻想。
但也有一些學者對全球治理的趨勢作出了積極的回應。有的學者提出,主權是個歷史范疇,是需要不斷變化和充實的。[4]還有的學者提出一種新的思路,即對“主權范疇從絕對性的理解轉向相對性的理解,從不可分割的理解轉向可部分讓渡的認識,從主權與使用權、管轄權之間的定性式統(tǒng)一轉向功能式區(qū)分等。”他們認為,“全球化向國家中心型秩序提出了挑戰(zhàn),但是,國家主權在受到一定侵蝕的同時,仍然是國際關系變革與發(fā)展的基石�!薄安粦摮橄蟮貫閳猿种鳈喽鴪猿种鳈啵鴳摓楂@得國家利益最大化而體現主權的價值。”轉移或讓渡部分主權的行為不等于放棄或出讓國家利益。對主權的自主限制與合理自愿讓渡恰恰是國家意志的充分表達,也是國家能力的最現實的充分表達。[5]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在主權國家平等原則已在西方得到確立的時代,中國人仍固守傳統(tǒng)的天朝秩序,結果只能一再蒙羞受辱�,F實的發(fā)展又告訴我們,當絕對的、排他式的國家(民族)主權已經過時,世界走向一體化、有機化的趨勢十分強勁,全球治理時代已經來臨時,如果仍固守傳統(tǒng)的主權觀念,與18—19世紀固守天朝觀念一樣不合時宜。它既會損害自身的發(fā)展,也會對全球問題的解決產生負面影響。
由于國內政治發(fā)展水平和政治發(fā)展道路的特殊性,使中國對按西方觀念建立起來的聯合國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有不適應性的一面。目前聯合國的組織形式源于西方文化,是西方國家在國內形成的組織文化運用于國際領域的結果。聯合國的基本理念、原則、規(guī)范、組織形式、運作方式、程序等,都源于西方,是西方社會內部結構的外化。它們與中國人所熟悉的組織形式及運作方式完全不同。
西方是多元社會,各種利益集團以合法的方式在公共領域展開競爭。西方政治家習慣于以協(xié)商、討價還價、妥協(xié)的方式解決政治問題。西方以分權制衡為特色的政治體制也是分散和多元的,各平等的權力主體間需要處理復雜的橫向關系。但中國人長期生活在金字塔式的權力結構和君—臣關系的網絡中,習慣于在縱向維度上處理政治關系,不善于橫向政治關系的協(xié)調。在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中,協(xié)調平等的政治主體間關系的文化資源是非常貧乏的。
聯合國向全球治理機構的發(fā)展走向也是由西方主導的。由傳統(tǒng)的統(tǒng)治(government)向治理(governance)的轉變首先出現在西方社會,它先被用于市政學,用于解決城市和地方問題,而后上升到國家中央政府層面。最近十幾年,西方人主導的國際組織又將他們在國內的經驗用于國際層面,處理一些全球性問題。所以在發(fā)達國家,先在地方事務和國家層面上接受了治理的觀念,學會了治理的行為方式,養(yǎng)成了治理的習慣,而后應用到國際事務中。而中國政府和政治家卻沒有在國內相應的經歷。西方政治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將國內獲得的經驗用于國際組織,而中國政治家在國內的施政經驗和行為習慣卻與全球治理的方式相差甚遠。政府官員不習慣于與其它政治行為體共享權力,與它們建立調和而不是支配的關系,并通過共同的參與、談判、協(xié)調活動來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這構成對政府行為方式的挑戰(zhàn)。
全球治理帶來的另一問題,是對中國國內政治構成的影響。中國近幾十年來走上一條特殊的政治發(fā)展道路,雖然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但中國采行的政治模式與世界上多數國家,特別是在國際事務中起主導作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不同。這就特別容易招致批評,遇到來自外部的變革壓力。全球治理的進程使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相互纏結滲透,國內秩序在很大程度上被全球秩序所同化,沒有一個國家還能堅持作為無法穿透的政治實體。由于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別,使中國對西方發(fā)達國家在新的國際秩序中通過全球治理手段對國內政治的影響和滲透的前景懷有深深的疑慮。這種疑慮無疑會影響中國對聯合國向全球治理機構轉變的態(tài)度。
三、如何面對全球公民社會
迄今為止,聯合國仍然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組織,但是,聯合國要承擔起全球治理的使命,有效地應付未來的挑戰(zhàn),就需要將非國家行為體納入聯合國的結構中。目前,一個獨立于主權國家權力的“世界公域”以及“全球公民社會”(global civil society)已經出現。全球公民社會以跨越國家界限的非政府組織為核心,它成為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角色。根據目前的發(fā)展趨勢,全球治理需由國家中心治理與非國家中心治理(即全球公民社會治理)兩個層次的全球治理構成。自17世紀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形成以來,傳統(tǒng)的治理一直是以主權國家和政府間的權力為基礎的,主權國家是在國際社會中惟一的行為體。但近些年來,各種跨國的非政府組織和社會運動對全球事務的參與不斷擴大和加深,它們部分地分割了原由各國政府承擔的職責,部分地填補了政府留下的真空,部分地承擔起新的責任。以它們?yōu)榇淼娜蚬裆鐣卫淼牡匚缓陀绊懖粩嗌仙�,并日益成為聯合國基本結構的一部分。而國家中心治理目前雖然仍處于主導地位,但它只是多種行為體之一,不再是國際舞臺上無所不能的、惟一活躍的角色。
全球公民社會與各國政府的地位此消彼長的變化趨勢指向一種新的全球治理前景,也為聯合國改革提出了新的課題。以何種方式將非政府組織納入聯合國組織框架內,是近些年來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聯合國前任秘書長加利曾提出將非政府組織作為“人民代表制的基本形式”納入聯合國的框架,目前人們提出的聯合國兩院制或三院制的方案,便是循著這個思路描繪的未來聯合國組織結構的藍圖。
無論聯合國改革采行何種方案,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即全球性公民社會將作為聯合國基本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作用。由于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必將使聯合國成為復雜多元的全球治理體系(regime)和價值分配網絡,從而使全球治理形成由不同層次和類型的行為體、力量和運動構成的復雜結構�!肮裆鐣磥碜饔玫囊粋€關鍵問題是,在管理新千年世界事務的制度和過程中,它——從基層的公民組織到公民社會的全球聯盟——如何作為一個合法的參與者參與其中�!盵6]這個問題對中國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和意義。
對全球公民社會的參與以國內公民社會的充分發(fā)育為前提,但中國公民社會的發(fā)育經歷了一個特殊的歷程,目前還處于較低的水平上。
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沒有國家與社會的分化,國家與社會兩者基本上是重合的。傳統(tǒng)的“泛政治化”的政治思維方式將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賦予政治意義,納入政治軌道。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社會高度一體化。國家全面控制社會,共產黨和政府享有絕對的、無所不在的權力。在這種政治環(huán)境里,社會完全被國家所吞沒,民間領域被政府權力全面滲透和貫通。沒有任何公民社會自主生存的空間,獨立的民間組織(CSOs)沒有合法地位。當時數量有限的“人民團體”完全與黨政機關融為一體,成為其附屬機構,并被納入科層化體制之中。獨立的民間組織完全不存在。
但是,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極權體制開始松動,公民逐漸獲得了較大的自由。從消極方面看,隨著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fā)展,社會生活和社會聯系的復雜化和多樣化,政府的權力逐漸退出社會的廣大領域,從而使民間組織獲得了一定的活動空間;
從積極方面看,政府推動的民主和法治建設也在逐漸規(guī)范著政府的權力,使民間組織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從那時以來,中國民間組織在數量的增長和所覆蓋的領域的擴張方面是驚人的。與此同時,民間組織從總體上也獲得了比以往大得多的自主性。[7]上個世紀90年代起,中國政治學界開始引進西方公民社會理論,從而使培育公民社會的目標在學術界得到廣泛認同。而中國政府從1998年起,也將民政部的“社團管理司”更名為“民間組織管理局”,表明民間組織的“民間性”特征已為官方所接受。近年來,中國的民間組織開始以“民間組織”或"非政府組織”的身份廣泛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活動。
但是,按世界上流行的標準,中國的公民社會還遠未成熟。今天中國的民間組織絕大部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NGO)。非政府組織的本質特征在于獨立于政府的自主性和非官方性。中國現有的民間組織中,有一些已經獲得了較大的自主性,政府的領導只具有象征意義;
還有一些重要的民間組織仍然是黨政機構的一部分,像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甚至不屬于民間社團管理范圍,完全融入黨政機關。處于兩者之間的多數民間組織,屬于政府主導型的民間組織,這些民間組織在政治上受黨政機關的最終控制,但在其本身的專業(yè)領域,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權和活動范圍。所以,中國的民間組織可以說屬于“準民間組織”,也可以說是“準官方組織”�;蛟S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由于它們深深地卷入了政府及政府間的運作,所以稱之為non-state organizations更恰當。[8]它們都有官方與民間雙重特征。從一個角度說,是黨和政府機構在民間領域的延伸;
從另一角度說,則屬于民間社會的官僚化。大體上,對政治生活有較大影響或具有較大潛在影響的民間組織官方色彩更重些,而其它與政治生活關系不大或距離較遠的民間組織的民間色彩更重些。對絕大多數民間組織而言,它們不是獨立于黨和政府,而是作為黨和政府與特定社會群體聯系的紐帶,或作為黨和政府在某一特定領域的輔助性工具。它們雖然可以對黨和政府的政策及具體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議甚至批評性意見,但它們的主要職能是圍繞黨和政府的需要開展工作。其對公共事務和公共決策的參與是有限的,且多處于淺表的層面。體制賦予它們的角色在于加強政府的權力而不是分割和限, 制政府的權力;
是為政府提供支持而非對政府進行監(jiān)督和制約。
至于作為公民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運動,在中國僅僅是微弱的萌芽。在中國,絕大部分社會運動都是官方發(fā)起、組織、指導或領導的。這些運動都屬政府行為。非官方的社會運動或受到懷疑、岐視,或直接受到壓制。
國內公民社會的不成熟,是走向全球治理時代的聯合國對中國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
由于國內公民社會發(fā)育不成熟,便使其不能充分參與全球公民社會,作為其積極活躍的組成部分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這將使中國社會的大量利益和要求得不到充分表達,使中國社會在全球治理中不能獲得與其社會規(guī)模相當的影響力。
公民社會對全球事務的廣泛深入參與,以及獲得越來越大的發(fā)言權甚至決策權,對于中國來說是有利的。一些持民族主義立場的中國學者仍按傳統(tǒng)的方式思考問題,將公民社會對全球治理的參與視為西方國家企圖削弱發(fā)展中國家主權的一個途徑。但從長遠看,全球公民社會的參與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能夠使那些在全球問題和沖突中處于弱勢地位、不發(fā)達的地區(qū)或群體參與治理結構,使他們獲得最大的價值和利益。在政府間組織中,握有強大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國家必然起主導作用,聯合國組織方式中賦予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特殊權力便是明證。但在全球公民社會的組織網絡中,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因素會下降,而人數和參與強度的因素會上升。所以,全球公民社會對全球事務的參與將部分地抵消發(fā)達國家在世界事務中因經濟和軍事等強勢帶來的優(yōu)勢,促進全球治理體制的民主化,發(fā)展中國家將是受益者。
由于公民社會在國內缺乏相應的獨立性,所以使其在全球公民社會的建設中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全球公民社會之所以能夠在全球化時代興起,是由于政府無力解決大量的全球性問題,所以,公民社會要承擔起自己的使命,彌補政府的不足,就需要有與政府不同的新的組織形式、代表不同類型的社會群體、新的議事與決策程序、新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角度和方式等等。但如果政府對民間社會控制過強,民間組織成為政府的工具或政府職能的延伸,那么它們便失去了其獨有的價值。
與政府相比,民間組織在國際組織中具有代表和表達民間利益的直接性、多樣性和靈活性等特征。政府代表民族國家的整體利益,但公民社會由無限多樣化的公民團體組成,與全球公民社會其它同類組織一起,表達特殊社會群體的利益和要求。政府試圖涵蓋這些無限多樣化的利益和要求是不可能的。
公民社會在全球治理結構中,不僅要表達利益和要求,還要參與分配資源和價值,制定國際規(guī)則,作出承諾和承擔采取相應行動的責任。這就需要公民社會在國內具有相應的法律地位和實際能力,履行其承諾和擔負起責任。在中國傳統(tǒng)的體制下,社會很少自主性,政府包攬一切公共職能。政府是動力之源,社會是被推動者;
政府是規(guī)劃和倡導者,社會是被動的響應者;
政府是積極的角色,社會是消極的追隨者。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就會使中國仍然以單一的政府角色參與復合多元的全球治理網絡,應付非常繁雜的問題,對此政府必然力不從心,難以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和履行其職責。
無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群體。沒有中國公民社會的參與,作為未來聯合國組織一部分的全球公民社會將是不完整的;
而中國的公民社會如果不能獨立地、積極地參與全球公民社會,中國對全球治理的參與也是不完全的�!敖鉀Q全球問題潛能最大的是那些市民社會能夠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作出杰出貢獻的國家�!盵9]中國只有積極培育公民社會的成長,推動其廣泛深入參與全球事務,并承擔相應的責任,才能充分表達中國人民的利益和維護中國人民的權利,成為全球治理中積極的一員。
四、培養(yǎng)世界公民
聯合國要承擔起全球治理的職責,不僅需要在制度、規(guī)則、程序等方面進行改革,還需要一種全球公民文化的支持。對今天的人類而言,“世界共和國”的前景也許還十分遙遠,但“人類共同體”和“地球村”已經是一個現實的存在,它要求人類共同體的每一個成員形成新的世界公民的觀念、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既然世界上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那么這樣一個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即中國人在多大程度上具備了全球公民的素質?或中國人離全球公民還有多遠?而對中國來說,使每個中國公民具備全球公民意識,也是中國能夠積極有效地參與全球治理過程的重要條件。
全球公民意識的首要因素,是人類的每一員對人類共同體的認同。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要求每個人超越狹隘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將自己視為人類共同體平等的一員。每個人應該認識到,他有兩個國家,一個是自己的祖國;
一個是人類大家庭;
因而他也具有雙重身份,即他所在國家的公民和世界公民。為此他應該有兩種忠誠和承擔雙重義務,一個是對自己的祖國,一個是對人類共同體。
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來說,狹隘的、排外的、好戰(zhàn)的民族主義或種族主義構成他們成為世界公民的主要障礙。如果這種民族主義與某種宗教相結合,將一個民族的獨特性(或優(yōu)越感)、文化傳統(tǒng)、生活方式等變成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就會形成與其它民族間堅深的壁壘,甚至尖銳的沖突。但中國人與之不同,中國有一種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使他們比較容易超越狹隘的民族界限,溶入人類共同體,與其它民族和睦相處。
中國有著多民族在同一政治共同體內和平相處的歷史傳統(tǒng),其多民族國家歷史之悠久,在世界史上是罕見的。這種歷史傳統(tǒng)培育出中國人獨特的“天下”觀。中國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觀念是以‘同心圓’的形式把個體、團體(主要是家庭、宗族)、國家、宇宙連為一體�!盵10]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他們生活的世界是由個人——家庭(家族)——地區(qū)——民族——國家——世界構成的若干同心圓。在這個系列上,每一個同心圓都不是絕對封閉的,而是開放的。近代西方興起的民族主義凸顯個人與民族國家兩極,個人是獨立自由的個體,而民族國家則是他所生活的世界的終極界限。但是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使中國人民族觀念比較模糊,族群區(qū)分的意識很弱。一般中國人即使不是世界主義者(cosmopolitanism),也不是真正的民族主義者或國家主義者。
在歷史上,中國不是希臘羅馬城邦那樣的以宗教為背景的政治共同體,也不是基督教、伊斯蘭教那樣的宗教共同體,所以不具有他們那樣的排它性和自我封閉性。中國社會是世俗的以文化認同為基礎的君—臣共同體,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特征。所以,中國歷史上沒有種族歧視和壓迫的傳統(tǒng),也沒有種族征服和宗教擴張的傳統(tǒng)。在父家長式的天子的權威下,所有的人都被視為皇帝的子民。
當代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在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后出現的。但民族主義背后,世界主義的背景始終沒有消退。即使在民族生存都成問題的時代,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從康有為、孫中山到毛澤東,仍不忘人類大同理想。
近些年來,中國社會出現的民族主義抬頭現象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人們容易根據中東伊斯蘭教國家或前蘇聯東歐地區(qū)的經驗來判斷中國的民族主義,從而產生對它的疑慮和恐懼。無疑,在改革開放后,由于意識形態(tài)作用相對淡化,民族主義部分地填充了人們精神世界的空白。特別是在90年代成長起來的青年知識份子中間,民族主義在他們的精神世界成了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的替代品。但中國的民族主義沒有深厚的根基,有一些人為的因素助長了它的發(fā)展,[11] 所以它能興盛于一時,但難有長久的生命力。[12]
阻礙中國公民成為全球公民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近代受侵略的歷史給中國人集體意識帶來的創(chuàng)傷。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中,中國即使不是世界,也是世界的中心,是文明的代表。當遇到西方強勢文明的沖擊而使自我中心的觀念遭到挫敗后,一種強烈的受虐心理的陰影始終在中國人的心頭揮之不去。這容易產生對外界的不信任心理,對受到外界不公正對待,對民族主權、民族尊嚴受到侵犯特別敏感。傳統(tǒng)遺留的天下中心的潛意識和近代形成的世界棄兒的心態(tài),(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構成中國公民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心理障礙。中國公民要成為世界公民,需要走出殖民地時代的陰影,以一種自信、開放的建康心態(tài)面對外部世界。
妨礙中國公民以世界公民身份參與全球治理的最重要因素,是其公民意識的缺乏和公民行為能力的低下。因為他們在國家管理的層面上還沒有成為真正的公民。
一般說來,一個人首先需要在小的政治共同體內成為公民,也就是說,享受公民權利,承擔公民義務,具有公民的意識、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而后才成為更大規(guī)模政治共同體的公民。參與更大的共同體和更高層面的公共事務,需要公民對個人與更大的共同體之間關系產生相應的感覺和意識,需要他具備更高的素質和技能。要成為世界公民,首先要在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民間組織、地方政府、國家等層面上成為公民,而后通過全球意識的培養(yǎng)和參與全球公共事務,才能成為世界公民。然而在中國,由于民主建設的相對滯后,公民文化的發(fā)育還很不充分。在中國,村民自治和社區(qū)民主才剛剛起步,即使在這個最低的層面上,也只是初步運作著半民主的制度,更高層面的民主生活還需要一段時間。在思想觀念政治心理上,多數公民仍然處于由傳統(tǒng)的臣民向公民的轉變當中。由于這個過程還遠沒有完成,所以,中國公民對全球公共事務的參與意識和能力會受到極大限制。
中國社會面對的任務,是要同時培養(yǎng)中國公民和世界公民。使他們同時學會不僅關心和參與國家的公共事務,同時還要關心和參與全球性公共事務。
四、挑戰(zhàn)與變革的機遇
綜上所述,面對走向全球治理時代的聯合國,中國在政府的體制與行為方式、國內公民社會的發(fā)育、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方面都面臨著挑戰(zhàn)。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縮小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適應全球治理的時代要求。
同時,全球治理時代的到來,也為促進中國的改革提供了外部動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國際秩序與國內秩序日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中國的改革經歷也證明,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是相互促進的。對外開放是推動國內改革的強大動力,為了進一步開放,就需要進一步改革;
而進一步的改革,又促進了進一步的開放。中國已經加入了WTO,標志著中國在參與全球治理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爭取加入WTO的過程,一方面是TWO接納中國的過程,也是中國不斷深化改革而縮小與WTO規(guī)則的差距的過程。加入WTO的努力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改革。我們知道,加入WTO只是參與全球治理的一個領域,中國對全球治理的全面參與,或全球治理對中國其它領域的影響,必將推動中國其它領域的改革。
中國需要改革和發(fā)展,以迎接全球治理的挑戰(zhàn)。中國在這方面?zhèn)鹘y(tǒng)文化的優(yōu)勢資源,能夠為推動全球治理的平等、人道化,建立人類和諧的關系作出自己貢獻。另一方面,國際社會規(guī)劃全球治理的目標時,也需要了解中國國情的特殊性、獨特的政治發(fā)展道路、以及融入國際社會的特殊方式。
�。ū疚臑樽髡邊⒓勇摵蠂鴣喬浬缋硎聲蛠喼薮髮W聯盟在曼谷舉辦的“The United Nations, East Asia,and World Peace in the Age of Global Governance”(2001)研討會提交的論文。)
注釋:
[1] 潘一禾,張麗東:《作為國際組織建設思想資源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9月,第46頁。
[2] 參見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王國卿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
[3] 列文森:《儒教中國現代命運》(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鄭大華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87頁。
[4]王逸舟:《主權范疇再思考》,《歐洲》,2000年第6期,第4—11頁。
[5] 余瀟楓,賈正君:《論國家主權的當代發(fā)展與理性選擇》,《浙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2月,第35—42頁。
[6] Kumi Naidoo and Rajesh Tandon, Civil Society at the Millennium, West Hartford,conn., Kumarian Press,1999,p.193.
[7] 俞可平主編:《治理與善治(good governance)》,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9月,第326—350頁。
[8] See J.J.Lador-Lederer,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Economic Entities, Leyden, Sythoff,1963,p.13.
[9] Messner, Dink and Fraze Nuscheler,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No.2(1982), p.5.
[10] 潘一禾,張麗東:《認識現有國際組織的西方組織文化背景》,《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12期,第70頁。
[11] 近些年中國社會興起的民族主義思潮,主要是幾十年來“愛國主義”教育的結果。
[12] 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發(fā)展的最壞結果是義和團式的,而不會是納粹式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