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歐陽宏生:混合與重構:媒介文化的“球土化”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球土化(glocalization)觀念融合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地方化(localition)兩個極端,用以強調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動發(fā)展。對于正在構建本土文化與融入全球化之間尋找張力空間的中國傳媒來說,這一觀念無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和實踐框架。本文從“球土化”這一理念入手,分析了媒介文化的“球土化”現(xiàn)象,論述了作為傳媒辯證法———媒介“球土化”的思維,提出了在“球土化”實踐中應堅持的方針和策略。

  【關鍵詞】媒介文化 球土化 混合 重構

  

  球土化(glocalization)觀念融合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地方化(localition)兩個極端,用以強調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動發(fā)展。對于正在構建本土文化與融入全球化之間尋找張力空間的中國傳媒來說,這一觀念無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和實踐框架。本文從“球土化”這一理念入手,分析了媒介文化的“球土化”現(xiàn)象,論述了作為傳媒辯證法———媒介“球土化”的思維,提出了在“球土化”實踐中應堅持的方針和策略。

  

  球土化的三種面相

  

  當代文化社會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羅蘭•羅伯遜(Roland Robertson),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球土化(glocalization)。這一理念融合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本土化(localition)兩個極端,用以強調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動發(fā)展!癵localization”這一名詞在華語學術界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翻譯,筆者所見就有“全球地方化”、“球土化”、“全球地域化”、“全球在地化”、“全球本土化”等琳瑯數(shù)種。具體譯法的不同雖是一個形式問題,但它從深層反映出此詞還沒有從一般性的名詞術語過渡到嚴格意義上既具有描述功能又具有規(guī)范功能的學術概念,進而說明圍繞著球土化,我國學術界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明確的認識和評價,其理論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建構。無論是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或一種觀念,還是作為一種發(fā)展趨勢,球土化都具有復雜性和矛盾性的特征,對它的理解涉及到多種因素和眾多學科,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它所涵蓋的全部內容。在此,德國社會學家貝克區(qū)分“全球性”、“全球化”、“全球主義”的做法很有啟發(fā)意義,我們就從區(qū)分球土化的不同面相入手去理解它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從事實層面來看,球土化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

  一般來說,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依賴日益密切、相互滲透與融合不斷加強和全球一致性因素不斷增長的過程和發(fā)展趨勢。但是,這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同質化的過程,而是一個充滿內在矛盾的過程。在資本、信息、權力和財富日益集中的同時,其分散化的趨勢也有增無減。例如當今世界,信息高度集中于西方發(fā)達傳媒手中,但各國人民對信息共享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信息壟斷日益不可能。在各民族和各文明體系在生活、生產方式和價值觀念上趨同化的同時,特殊化和多樣化也日益凸顯。身處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卻發(fā)現(xiàn)四周各種形式的民族主義再度抬頭,回歸傳統(tǒng)的呼聲日益高漲。媒介正以新的方式運作,一方面提供給民眾以全球共享的交流空間,另一方面正以復蘇地方性文化的懷舊情愫,來滿足當?shù)氐、本民族的或某一社會群體的需求。球土化就是指這種巨大的兩重性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全球化在世界各地以多元的形式出現(xiàn)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中。

  從理論層面來看,球土化是新的全球化理論視域。

  哲學上的二律悖反揭示了人類的認識活動深入發(fā)展后所必然面對的一種沖突情景。全球化研究的深入表現(xiàn)就在于球土化———這一全球化過程中包含的二律悖反被揭示出來:當代的本土實際上就是一種“全球化了”的本土,反之,全球化一旦落實到某個民族國家或地區(qū),它也就成了一種“本土化了”的全球。也就是說,在全球化過程中,最封閉的民族也不可能沒有全球化的痕跡,反之,即使是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也不可能沒有民族的烙印。這種充滿辯證法的觀念有助于我們深刻地理解全球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沖突、融合,確立對待全球化的正確態(tài)度。羅伯遜指出,即使不以球土化來代替全球化,也應該從這一視角考慮全球化。

  從實踐層面來看,球土化是解決全球與本土沖突的策略。

  長期以來,全球與本土的沖突是全球化實踐中最為緊張而又難以擺脫的問題。全球化很可能變化成改頭換面的西方中心主義,而本土化經常是狹隘的民族中心主義的體現(xiàn)。球土化試圖選擇兩極之間的立場,以一種非對抗的同時又是非妥協(xié)的姿態(tài)解決問題。這一策略不僅被跨國公司化與本土化之間尋找某種可伸縮與談判的張力空間。其中最有影響的主張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思考全球化,行動本地化。以上我們從不同角度闡釋了“球土化”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含義。正確認識球土化這一觀念是我們分析媒介文化“球土化”現(xiàn)象的重要基礎。

  

  媒介文化的“球土化”現(xiàn)象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政治、經濟和技術領域的變化相互作用,最終使一個全球化的媒介市場逐漸形成并迅速發(fā)展。所謂媒介全球化,一方面是指信息的全球流動突破了民族國家的地理疆界,我們正親眼目睹著視聽產品的“非領土化”和跨國傳送系統(tǒng)的精心運作。新技術所能提供的服務和觀念可以將世界上最遙遠的地區(qū)也引入國際媒介社會。另一方面是指媒介資本在世界范圍里的擴張。迪斯尼(Disney)、美國在線-時代華納(AOL-Time Warner)、索尼(Sony)、新聞集團(News Corperation)、維亞康姆(Vi-acom)和貝塔斯曼(Bertelsmann)等全球性的媒介帝國相繼出現(xiàn)且統(tǒng)治疆域日益擴大。這些媒介寡頭的經營目標都在全球市場,它們在利潤和競爭原理的驅動下,力圖將自己的產品提供給最大數(shù)量的消費者!耙暵牭乩碚谥鸩矫撾x民族文化的象征性空間范圍,而在國際消費者文化這一普世化的原則下加以重新調整!雹僭诖嘶A上,受經濟和企業(yè)需求驅動的全球媒介文化應運而生,它們對各國的本土媒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二者在持續(xù)地相互沖突、抗拒與融合的過程中重組著。長期以來,各本土媒介文化普遍服務于政治和社會利益,塑造國家集體生活,成為民族文化認同的中心。但是當新的全球媒介文化無視種族、語言、文化實體,從商業(yè)需求和消費趨向出發(fā),在全球范圍內競逐市場時,本土媒介文化被卷入了全球網絡中做著“不規(guī)則、不均衡以及不等速”的運動,全球與地方、西方與東方、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已不能截然二分,既有的價值觀念還在,但是它們已經被結構進一個完全不同的序列里。這一過程是不能單純地以全球化或本土化來涵蓋的,我們將這一現(xiàn)象稱之為媒介文化的球土化。下面我們就從媒介的屬性出發(fā),從兩個不同的維度來考察這種媒介的球土化現(xiàn)象。

  1.商業(yè)性文化傳播中的同質聯(lián)結與異質分立

  當今世界,全球文化商品和傳媒文本出現(xiàn)了明顯的趨同現(xiàn)象和標準化。20世紀80年代后,伴隨著世界范圍內的市場經濟浪潮,全球很多國家的傳媒業(yè)走上了產業(yè)化道路,市場規(guī)則和消費者口味主導的大眾文化漸漸成為全球媒介文化主流;而跨國媒介公司攜其雄厚的資本、規(guī)模經濟以及強大的傳播技巧,對本土大眾文化的游戲規(guī)則、內容形式甚至價值觀念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使全世界的媒介市場日趨標準化和同質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范圍的電視出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互文本現(xiàn)象,最突出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歐美成功的節(jié)目形態(tài)在不同國家的電視屏幕上被復制。比如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本土版的《誰會成為百萬富翁》。在我國,歐美國家一批版式輸入后形成的益智與娛樂節(jié)目已成為一種引入關注的文化現(xiàn)象,《玫瑰之約》、《快樂大本營》、《開心辭典》、《幸運52》、《實話實話》等當紅的電視節(jié)目幾乎都是引進西方電視節(jié)目形態(tài)的產物,它們的母本可以是一個全球通用的模式,從制作程式到表現(xiàn)元素都高度類型化。但是另一方面,雖然資本主義消費性的大眾文化正在促進對各本土媒介的工具性聯(lián)結與標準化控制,但各國的大眾文化卻極不相同,其多元差異甚至隨著它的發(fā)展日益擴大。一般而言,大眾市場較之精英市場與地方的感情隸屬關系強大得多。許多西方的電視節(jié)目非常熱門,以其“國際化”和“現(xiàn)代化”的力量受到精英人群的歡迎,卻不能有效滲入大眾市場。真正具有競爭力的節(jié)目是那些能有效適應本土文化環(huán)境和需求的節(jié)目。這就造成了各地方的大眾文化在內容、形式、風格上都深深地帶有每一個民族文化的特殊烙印。就是行銷全球的文化商品,人們也是以不同的地方文化體驗去與同一的標準化商品相互影響,并使其產生新的意義。

  2.價值認同構筑上的橫向擴散和縱向延續(xù)

  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介作為意識形態(tài)場域,已成為一個全球價值觀和民族認同觀角力的場域。傳統(tǒng)上的民族認同感“為居于一個特定地方的人們所共有,包括了感情和價值觀,這是就某種連續(xù)感、共同的記憶和共同的命運感而言的。”②媒介通過對獨特的民族風景、傳說與環(huán)境、歷史與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和重新加以創(chuàng)作,傳達出獨特的民族歷史感和命運感,促成了人民對民族國家的認同。然而,在現(xiàn)今全球化及后現(xiàn)代消費的時代,在資本主義的商品邏輯推動下,跨國傳播集團建立起龐大的全球信息傳播體系和影視娛樂體系,無偏見地吸收各本土文化中一切有市場價值的東西,如西方的科學文化、亞洲的歷史、非洲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等,再以后現(xiàn)代主義無節(jié)制的復制、模擬和戲仿、增殖的方式對這些來自世界的文化素材加以拼貼,繼而跨越國界地在世界市場上推廣這些包含著多元文化價值的信息。受到這種全球橫向擴散的文化價值影響,民族文化邊界日益模糊并不斷被改寫,地方的文化意義處于持續(xù)變動和重構之中。但是我們也同時注意到,在歐洲杯足球賽、指環(huán)王系列電影、伊拉克戰(zhàn)爭報道、英國王室新聞以及來自跨國公司的各種消費品廣告等一系列域外媒介圖景之外,各本土媒介文化對地方性定位的日益強調。突出表現(xiàn)就是各國新聞日益走向本地敘事。在我國,《南京零距離》被各地電視臺爭相復制也表現(xiàn)出媒介以接近性爭取受眾的取向,地緣、血緣和傳統(tǒng)制定出人們優(yōu)先關注的議事日程。對于扎根于日常生活實踐的人們來說,全球拼貼式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舶來品和娛樂品被消費的,倘若要使全球文化真正在道德和價值意義上被本土人們接受和參與,它必須與本土的價值觀結合進行敘述,才能使相對遙遠的事件和問題找到本土的意義關注點?鐕鴤髅郊娂姺钚械谋就粱呗詫Υ耸且粋很好的說明。由此可見,在全球文化的沖擊下,地方在物質文化、行為和制度文化層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屬于文化深層結構的精神傳統(tǒng)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力量,它們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歷史延續(xù)性。當外來文化的價值因子不斷沖擊、改寫本土的文化邊界,促成其重新建構時,本土文化的深層結構仍作為文化基因和遺傳內碼而存在著,并使新質文化與“他者文化”的邊界再度得到肯定,民族認同在解構、建構中保持著其特異性和縱向的延續(xù)性。

  對傳媒文化的球土化現(xiàn)象作了簡單的描述,可以看出全球媒介文化正在對地方媒介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迫使其進行轉型以適應文化變遷。同時本土文化并不是被動地順應,而是經過一系列闡釋、變異,調動自身的文化資源以辯證的方式對文化進口施加影響。這是一個雙向進行的動態(tài)的過程,這一混合過程伴隨著的不是本土媒介文化的開放和消亡,而是重構。

  

  媒介球土化思維:特殊的辯證法天平

  

  在全球化語境中,中西之爭、古今之爭、體用之爭的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已經喪失了應答和解釋當代文化問題的效力。如前所述,“球土化”思維的要點是:當代的本土實際上就是一種“全球化了的”本土,反之,全球化一旦落實到某個民族國家或地區(qū),它也就成了一種“本土化了”的全球。這一研究方法最強有力的一點即在于提出了一個思想框架,它保留了全球化綜合與變異同時并存的進程,同時允許我們以聯(lián)動的、發(fā)展的思維方式去處理問題的復雜性。將其引入媒介意識中,將會使媒介走出多年來備受困擾的一些理論誤區(qū),為其制度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提供思想武器和方法論。

  第一,它克服了文化實體化的思維方式球土化思維肯定了媒介文化轉型中的兩個前置性條件。其一,在全球聯(lián)結的時代,不存在本真性的本土文化!盎蛟S從來就不存在本地人,不存在囿于自己所屬那片天地的人們,不存在與更廣闊的天地接觸卻仍保持自己純潔性的群體。”③事實上,每種文化都不斷地從外來文化因素中吸取資源,并有機地將其融入自己的內部使其自然化。(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其二,不存在沒有本土化參與的全球化。全球文化永遠都在吸收和重新塑造著所有的本土文化,其特征是“結構松散、變化多端,對文化起源和歸屬感相對來說持漠視態(tài)度!雹

  這兩個前提使我們對媒介文化的嬗變和轉型持一個更為清醒的態(tài)度,有助于我們消除某些認識誤區(qū)。在當前的跨文化傳播中,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大多被理解為某種純潔的、根深蒂固、范圍明確的實體,開放文化和固守文化只是在對立的兩極上強調了文化的實體性而已,而全球化的過程所帶來的本土媒介文化的自我否定和重新結構的可能性,被這種實體化的思維方式遮蔽殆盡。

  第二,它矯正了文化簡化論的思維定勢。

  中西合璧說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我們國家對跨文化傳播交流的一個基本態(tài)度,以此出發(fā)要求融合國際與本土的優(yōu)點。這種想法相對來說過于簡單化,使我們無法處理文化互動之中的復雜性、多義性和暫時性。媒介單純粹取一個文化的優(yōu)點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文化的一種因素總是和它的整個系統(tǒng)語境相聯(lián)系而不可分割的。球土化思維堅持把簡化論拉回到現(xiàn)實的復雜性上來,肯定了傳媒文化混合是一種動態(tài)的、有機的重構過程。在文化傳播、混合中包含著方方面面的矛盾、各式各樣的反抗與抵制的力量,而在這種沖突之中達到的重構決不是不同文化的物理混合,而是一個化學反應,外來和本土的文化因素同時成為新質文化的有機構成。

  第三,它彌補了本土化的思維缺陷。

  在中西文化百年的沖突史上,我們擺脫不了的一個思維框架是體用說。它預先肯定了文化交流以某一方文化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對另一方文化進行同化,在這種包容里母文化基本上保持著其結構的穩(wěn)定性。中國文化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上一直都是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同化方式把握、整合外來文化的。目前最為流行的文化本土化意識實際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變體。但是在當今時代,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化外來文化的力量日漸式微。在西方強勢文化面前,仍然堅持以同化為目的的文化本土化,希望將西方文化改造成為中國文化,這是一種不現(xiàn)實的想法,其實質是文化防守而不是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文化本土化模式的可行性也不強,它沒有給中西文化巨大的差異和沖突準備余地,以至于往往因為其體用不可調和而導致引進失敗。

  球土化思維把被本土化模式一直遮蔽著的文化沖突和文化差異問題推到前臺。它肯定:在全球聯(lián)結和互相影響加強的情況下,媒介改變外來文化的同時就意味著改變自身的文化,也就是說,“本土文化異化外來文化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外來文化異化本土文化的過程!雹輦髅轿幕旌系倪^程是一個自我更新和重構的過程,而不是一個修補和增刪的過程。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文化之間的借用和給予,使各本土文化實踐和文化形式發(fā)生了復雜嬗變,使其進入到了一個更為復雜的文化空間中。媒介球土化思維將有助于媒介在這一復雜的過程中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頭腦,以更務實更靈活的方式來應對文化轉型的挑戰(zhàn)。

  

  球土化實踐:現(xiàn)狀與憂慮

  

  在目前的傳媒市場上,媒介的球土化實踐主要由跨國公司身體力行。在我國,盡管球土化已是一個客觀事實,但是媒介還沒有有意識地把球土化作為策略提出,更談不上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模式。而在媒介不自覺的球土化實踐中,又潛藏著很多令人憂慮的問題。

  1.球土化策略:中西兩種價值向度

  由于媒介產品的突出特點就是這些產品和孕育了它們的文化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這就使跨國傳媒在地方市場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本土文化消費情形。無論是CNN的新聞、迪斯尼的動畫,還是維亞康姆集團的MTV,這些跨國界的文化產品在全球推廣之初都曾遭到巨大的失敗,它們汲取的教訓就是采取球土化策略,全球戰(zhàn)略依地方條件而調整。維亞康姆的全球化經營策略是:“全球化經營,本土化落實”,迪斯尼則提出:“全球化思維,本地化行動”的口號。具體地說,就是全球化的經營目標、經營理念與本土化的形式風格結合在一起。其目的是以迎合中國文化習慣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其獲取中國市場份額!爱斏l(fā)著中國本土文化氣息的發(fā)達國家的商品被中國人心平氣和地接受時,發(fā)達國家的文化觀念也同時被植入了中國文化的土壤,并且它的茂盛必然導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缺氧!雹拊谶@種價值向度中,球土化策略既突出本土特征又突出全球的普泛價值,以典型的西方文化內涵、高度現(xiàn)代化的形式與偽本土文化構成了征服全球的真實的謊言。全球化語境下,當今我國媒介流行的觀念是文化本土文化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又希望相對保護本土文化的權益。有學者對這種“化西”策略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這種主張“要么不知不覺成為以文化本土化為市場傾銷策略者的同謀,主動為西方的媒介文化裁剪合體的中國嫁衣;要么自覺地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守門員,以防守意識改造西方文化……兩種行為,前者無疑成為西方強勢文化在中國的開路先鋒,把中國的民族文化混合在西方文化中消費掉;后者則在維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表象下,建構起一道視野屏障,使中國很難明了中國在世界文化中的確切位置……說到底,這種媒介活動中的文化本土化只是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民族文化的消費意識和文化的防守意識,而非建設意識。”⑦

  那么,在我國媒介中以一種球土化策略來取代文化本土化,應是當務之急。這種球土化在價值向度上將全然不同于跨國傳媒集團實施的球土化策略。但是在具體做法上不妨向其學習。在這里,最重要的學習是:把球土化思維落實進具體的策略中,而不是簡單地等同于“放眼全球、立足本國”之類的口號。作為一種策略,球土化要求在實證和定量的基礎上,把大的問題分層、分度地研究和運作。麥當勞的球土化運作就是把品牌分為若干模塊,并將它們稱為“不可或缺模塊”(不管身處全球哪個地方都必須恪守的規(guī)則)和“可選擇模塊”(允許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的操作方法)。這樣既保證了品牌核心部分的穩(wěn)定性,同時又促進了產品在外圍的兼容性。實際上,跨國傳媒也是采用這樣的方法在全球拓展市場的。中國傳媒在建構自身文化時,亦可參考這種作法,把問題細分化,清楚地分辨出文化需求和觸發(fā)這些需求的刺激因素所達到的全球化或本土化程度如何,進而將各種因素按照不可或缺和可選擇進行調適并加以重構,既保持自身的主體性又保證文化的創(chuàng)造彈性。這是一項極其艱苦的工作,但也將是一項務實的、有成效的推動民族文化復興的道路。

  2.球化土實踐中的憂慮

  在全球與本土的互相混合、重構中,新的“雜交”文化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是一個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同時筆者認為,辯證的球土化思維為媒介文化在全球文化的沖擊下的建構、更新將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球土化是以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進行著、對保持文化差異很敏感,而且徹底從主導中解脫出來了。當然不是這么一回事。實際上,全球化是一個不均衡的進程,其中總是既有輸家,又有贏家。否則,學者們對文化殖民的憂慮就無從談起了!霸谌蚺c本土相互影響的關系作用下,權力機構仍被再生產!雹辔覀儽仨毸伎,在此種文化雜交中,是否全世界的每一文化皆有參與混合過程的同等機會與同等比例,在不同的文化雜交體中,各種文化成分的比重是否相同。顯然,答案是否定的。當前在傳媒文化“球土化”實踐中,最為突出的不外是西方化威脅問題!霸谝粋現(xiàn)代性開始占壓倒優(yōu)勢和高度相互依賴的世界上,完全拒絕現(xiàn)代化和西方化幾乎是不可能的!雹岵粌H如此,現(xiàn)代性和全球性價值體系已被構筑成世界的普泛價值,包括一整套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理性效率等現(xiàn)代性觀念和與國際接軌、向世界開放的全球意識,用以促進經濟發(fā)展和文化轉型。在各發(fā)展中國家,大眾傳媒理所當然地被利用來作為提供全球公共生存空間的力量以及創(chuàng)造現(xiàn)代生活、創(chuàng)造現(xiàn)代人、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工具,媒介被要求以現(xiàn)代性和全球性的視野來為人民提供各種話語、形象和解釋框架,設置文化議事日程。但是由于全球化和西方化都是發(fā)源于西方并由西方所主導的,各本土媒介的全球感和現(xiàn)代感遂總是不自覺地面向西方,這就促進了西方文化在各國的傳播和流行。另一方面,西方傳媒巨頭趁機大量輸出文化產品,全球五十家媒體娛樂公司占據了世界上95%的傳媒產業(yè)市場, 90%以上的新聞由西方國家壟斷,美國控制了全球75%的電視節(jié)目生產和制作。它們攜其資本實力和產業(yè)優(yōu)勢,在與各發(fā)展中國家傳媒的交流中占據著強勢輸出的地位。西方文化作為強勢文化在新構文化中所占的比重勢必很大,這就造成了傳媒球土化中的兩大憂慮:一是形成了重構文化之多元性,造成了復雜的多元認同;魻栐岢觯寒斎藗冊谂c多義的、具有流動本質的社會文化結構互動之中,將產生一種內在矛盾的、朝不同方向拉扯的認同觀。原有的一種(固定的)身份已經裂變?yōu)椋ǹ梢越嫷模┒嘀厣矸莺投喾N文化認同。這在相當程度上不利于形成社會同一性,也會讓人們失去“在家”的歸屬感,引發(fā)社會文化焦慮。二是形成了本土文化的斷裂,從而使重構文化中創(chuàng)造之成分大于傳承之成分。任何一種新的文化都不可能離開傳統(tǒng)文化憑空產生,在球土化過程中,傳統(tǒng)和歷史在挑戰(zhàn)與應戰(zhàn)中不斷得到揚棄,但是承襲與割斷的部分,很可能比例失調,相當部分文化遺產將因不能適應全球化和現(xiàn)代化而得不到傳承,這勢必會威脅到文化生態(tài)和文化實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面對這種情況,民族國家的政府應該承擔起把關者的重任,對文化的流動予以適當?shù)恼{節(jié),在加快適應全球文化變遷、促進本土文化的創(chuàng)新中,保護本國文化的優(yōu)秀遺產。

  

  [注釋]

 、佗邸〈骶S•莫利、凱利•羅賓斯著:《認同的空間———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與文化邊界》,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第15頁,第9頁。

 、冖堋〖s翰•湯姆林森著:《全球化與文化》,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第146頁,第215頁。

 、茛蔻摺「喏、賈秀清:《經濟全球化、文化本土化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媒介意識》,《現(xiàn)代傳播》, 2003年第1、2期。

 、唷±钐扈I:《想象空間與認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第二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

 、帷∪姞•亨廷頓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 2002年版,第64頁。

相關熱詞搜索:媒介 重構 混合 文化 歐陽宏生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