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蘿:泰國動亂:民選、國王、軍人三角的斷裂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泰國的政治危機已經持續(xù)好幾個月了。近來,局勢日益惡化。2008年8月26日,泰國人民民主聯(lián)盟的支持者占領了總理府。9月2日,支持政府和反對政府的兩派民眾發(fā)生流血沖突,造成至少3人死亡,20多人受傷。隨后,泰國總理沙馬宣布曼谷地區(qū)進入緊急狀態(tài)。不過,緊急狀態(tài)并沒有能夠平息事態(tài)。9月4日,沙馬在內閣會議后宣布將舉行公民投票,以決定現政府的命運。
泰國的政治危機,宣告了泰國式民主,也就是民選加上國王和軍人干政的模式已經失效,民選、國王、軍人的三角關系已經斷裂。
1.回顧(1):1973年,民主走向前臺
現代泰國的歷史,是與軍事政變分不開的。1932年6月24日,暹羅(泰國)人民黨領導了軍事政變,君主立憲政體從此確立。遺憾的是,1932年政變不但推動了泰國的進步,也為頻繁的軍事政變打開了大門。
1946年,現任國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意思是“土地的力量,無與倫比的能力”)即位。普密蓬國王是在他的兄長遇刺之后繼任的。在即位的第二年,就遭遇了軍事政變。國王在位60多年,經歷了20次軍事政變。
上個世紀,泰國最有權勢的軍事強人是他儂·吉滴卡宗。從1957年政變以后,他儂一直是政壇的重要人物。1963年,他儂·吉滴卡宗出任總理,與巴博·乍魯沙天組成軍事獨裁政府。當時正值越南戰(zhàn)爭,由于他儂和巴博支持美國的行動,得到了美國的認可。那時中國對他儂和巴博恨之入骨,將他們斥為他儂-巴博集團。
1973年,民眾的不滿開始加劇。法政大學學生率先舉行抗議活動,以后曼谷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結束軍人統(tǒng)治。隨后軍政府實施了鎮(zhèn)壓,釀成流血事件。在這一關鍵時刻,國王宣布撤銷對軍政府的支持,他儂-巴博的統(tǒng)治倒臺。
經過1973年民主運動,泰國開始向民主政體轉化。1976年,民主被軍事政變打斷了。不過,后來的軍人統(tǒng)治已經無法排除國會的運作。
2. 回顧(2):1992年,民主制度的確立
1988年,差猜·春哈旺被任命為總理。差猜出身軍人,曾經在他儂-巴博政府任職。經過12年的軍人統(tǒng)治之后,權力第一次落入民選政府手中。差猜致力于通過改革建立文官治國的制度,得罪了軍人集團。同時,差猜政府由于在廉政方面有所欠缺,在民間的威望很差。
1991年2月23日,泰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順通·空頌蓬發(fā)動政變,推翻了差猜·春哈旺政府。政變軍人主張反對腐敗,并且許諾在大選以后還政于民。但是,1992年大選結束以后,沒有當選為議員的陸軍司令素金達·甲巴允被任命為總理,激起了民眾的不滿。
1992年5月,抗議示威再度爆發(fā)。這次民主運動的領導者是退役將軍占隆·西芒,我們記住這個名字,因為他在以后的政治運作中仍然起著主要的作用。素金達用武力鎮(zhèn)壓民眾的抗議,造成數百人死亡的流血事件。
面對危機,國王召見了總理素金達和反對派領袖占隆,要求他們克制。
自1992年民主運動以后,民主制度在泰國確立了。以后雖然政府更迭仍頻,但都是在民主程序下進行的。
局面在2006年發(fā)生了變化。
3.他信·西納瓦,成事與敗事者
由于黨派林立加上頻繁的合縱連橫,泰國的政局一直不夠穩(wěn)定。出于對傳統(tǒng)政治家的不滿,國民轉而支持新興的政治力量。
1998年,他信·西納瓦創(chuàng)建了名稱有些拗口的泰國人愛泰國黨,簡稱泰愛泰黨。他信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電信業(yè)巨頭。1994年,他信開始從政,曾任外交部長、兩屆內閣副總理等職。
在2001年大選中,泰愛泰黨獲得勝利,他信出任總理。在泰國歷史上,他信實現了民選政府第一次坐滿任期。2005年,他信再次連任,并且實現了第一次由一個政黨組建政府。他信執(zhí)政期間,泰國的經濟克服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獲得了較快的發(fā)展。另外,他采取了不少扶助貧民的政策,受到農民的擁戴。
于此同時,經濟發(fā)展給予城市居民和中產階級沒有帶來多少益處,有些人的生活狀況甚至有所下降。聽到種種關于腐敗的指控和傳聞,很多人憤憤不平。
他信也有不少問題。擔任總理之前,法院就對他信是否偷稅漏稅的指控進行表決,最后以8比7的微弱多數否決。2006年1月,他信家族向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出售泰國最大電信公司西那瓦集團,成交價格為18.8億美元。這一行動,被廣泛地認為是以權謀私和逃稅。
他信出身華裔,精明強干、敢冒風險,又有些獨斷專行,自稱為“成吉思汗型領導”。有人認為,這是“客家人的強硬作風”。在2005年大選中,反對派指控他信操縱選舉,應該是有根據的。
不論作為商人還是政客,都應該搞好各方面的關系。而在順利的條件下,他信多少有些自我膨脹,與國王和軍方的關系十分緊張。據泰國華人講,國王在一個地區(qū)做了一個扶貧項目,他信不去回避,也要在那里開展類似的項目。另據報道,一次國王和王后接見官民,國王一直對在場的人微笑致意。當國王看到他信的時候,突然扭頭去看別處了。
應該說,有些事情不是他信的過錯。但是,為了事業(yè)的順利,必要的斡旋和讓步也是不可少的。
4. 2006年軍事政變
2005年他信連任以后,抗議活動不斷發(fā)生。有趣的是,發(fā)動抗議的一個重要的領袖人物,就是1992年民主運動的領袖占隆·西芒。2006年2月,占隆和林明達組成人民民主聯(lián)盟,堅定地與他信對抗。以前,兩人曾經是他信的朋友。
2006年09月19日,泰國陸軍總司令頌提·汶雅叻格林領導軍方發(fā)動政變,推翻了正在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的他信總理。與過去一樣,軍方譴責前政府腐敗,并且答應舉行新的選舉。
5. 軍事政變與竹籃打水
2006年政變在開始的時候非常順利。在曼谷,不但沒有遭到抵抗,還受到了市民的歡呼,還有市民將玫瑰花獻給政變軍人。
不過,政變的玫瑰色彩很快就消退了。不但聯(lián)合國及西方各國表達了不滿和譴責,國內的支持也有所減少。應該說,時代變了,政變當局已經不能完全左右政壇的運作。
盡管政變當局解散了他信的泰愛泰黨,泰愛泰黨的成員組成了人民力量黨,還是贏得了2007年12月泰國大選。2008年1月28日,他信的盟友沙馬當選新的總理。
就這樣,一切都回到了起點,軍事政變成為竹籃打水。
6.不認輸者的表演
沙馬上臺以后,他的政敵表現得沒有風度和雅量。泰國選舉委員會以操縱選舉為名,取消了一些執(zhí)政黨成員的議員資格。隨后,還力圖以選舉舞弊的罪名取締執(zhí)政黨。
人民民主聯(lián)盟也卷土重來,不斷舉行抗議活動。
7.形勢的惡化
以后的情況我們都熟悉了?棺h,占領總理府,緊急狀態(tài)等等。還有,泰國選舉委員會建議解散執(zhí)政黨。
8.思考:國王的作用
總的來說,過去泰國國王的作用是積極的。沒有國王的干預,在1973年和1992年的兩次民主運動中不僅會有更多的流血,而且民主運動不一定獲得勝利。
國王還在一些事情上婉轉地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
上個世紀80年代,較為溫和的軍人總理炳·廷素拉暖遭遇軍事政變,離開首都。隨后,國王及其家屬也離開首都,導致政變軍人失去支持而失敗。
1991年,總理差猜·春哈旺被推翻,被迫流亡國外。國王特意要求差猜以后短暫返回泰國,接受他所頒發(fā)的勛章。泰籍華人吳慶漢先生認為,泰國的辦事方式與中國不同。給予差猜勛章,不是因為贊同他,而是因為他當過總理,就應該得到勛章。盡管如此,國王的看法仍然是明確的,因為他沒有給他信頒發(fā)勛章。
在有些問題上,國王的作用無疑是消極的。1976年軍事政變的表面原因之一,是學生抗議前獨裁者他儂返回泰國。那次政變,就是國王認可的。政變以后,有一位學生因為畫了侮辱國王的招貼畫被軍人斬首。
對于2006年的軍事政變,國王難辭其咎。
9.思考:民粹主義的陰影
泰國的動蕩,也與日益擴大的貧富懸殊有關。他信不夠廉潔,也不夠民主。但是,他滿足了貧困農民的部分需要,因此在被推翻以后,泰愛泰黨的化身仍然取得大選的勝利。
以下是剛剛寫好的《民粹主義或成世界趨勢》:
泰國很麻煩。被推翻的他信和現任總理沙馬的政見很復雜,一方面他信有以權謀私的嫌疑,另一方面他信和沙馬都主張幫助窮人,也實實在在做了一些事情。因此,他信被軍人推翻以后,在很困難的條件下,前執(zhí)政黨的化身仍然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有人會認為他信和沙馬代表窮人是假的,但泰國的窮人就是認可他們。
反觀泰國的中產階級和民主派,他們在行動中多有欠缺之處。他信不民主,民主派總是希望國王和軍人干政更不民主。當然,在中國,知識界也許有人認為,反對民粹主義就是正確的。
泰國的局勢,再加上一些拉丁美洲國家的局勢告訴我們:民主正處在十字路口。在以往的政治運作中,中產階級尚能夠起到主導的作用,下層民眾尚能夠忍受不怎么愜意生活狀況。我想,如果能夠長期這樣下去盡管不夠公平,但也許還算是一種漸進的社會模式。不過,如果大眾不想忍受了,中產階級仍然拒絕改變,那就是僵化,中產者的溫和與務實也就不存在了。
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財富增長的趨勢是迅猛的。同時,財富在社會中的分配也是有問題的,F在,成功者正在得意忘形,以為自己的成功就是對社會的貢獻,甚至還是對窮人的貢獻。有些人一毛不拔,卻總是覺得窮人欠了他們什么。
我在《論第二種自由——擺脫商業(yè)霸權的自由》中曾經談到在民主制度下面,資本利用媒體的力量讓大眾看不到自己的需要。當時,我痛切地希望未來有所改變?磥,那時有些保守了。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讓窮人處于幻想之中,也會使他們在幻想破滅之后產生絕望。既然教科書里面有天賦人權,媒體又天天展現榮華富貴,就必然會調動起窮人的訴求。
有一個隱約的憂慮: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國家,民主正面臨著類似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那樣的挑戰(zhàn)。那時,元老派堅持民主共和,卻無視平民的權益;
凱撒考慮了大眾,卻最終走向了獨裁。更加深刻的危機在于,隨著資源的短缺,我們維持目前的貧富懸殊水平都很困難了。
我們面臨著兩難的選擇:按照常識,庇隆和查韋斯那樣的民粹主義不會有好的結局。同時,現在的中產階級沉溺于金錢的游戲,已經看不到窮人的需要。繼續(xù)按照他們的意愿走下去,也許是一條死路。
在以往的論述中,我多少有些民粹傾向。但是,我堅決地反對民粹主義。我認為,反對民粹主義的最好方法就是理解民眾的訴求,拿出有針對性的對策。
對于吳敬璉最近關于堅持改革的言論,我認為有正確的一面,也有堅持理念,不面對現實,拒絕改進的一面。說得尖刻一些,就是不考慮別人的死活。為此,想寫《吳敬璉的堅持改革,有一半是空話》。
10.思考:民選、國王、軍人三角的斷裂
泰國的民主是不完善的。以往,由于國王的存在,部分地抵消了軍事政變的消極后果,也讓泰國在動蕩的政局中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出于對泰國國王的良好印象,我一直相信國王不贊成軍事政變。但是在2006年這一次,我不相信國王了。
長期處于尊貴的地位,參加高度復雜的平衡游戲,不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做出災難性的決策。在游戲當中,還不免會把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2006年,軍人和國王把游戲玩大了。在民主已經成為世界潮流,軍事政變已經備受譴責的今天,軍人輕率地發(fā)動政變,以后又無法控制局勢,只能眼見舊政敵卷土重來。而國王以個人的好惡為重,默許或者聽任軍人發(fā)動并不成功的政變,極大地削弱王室的道德力量。
如今泰國已經進入動亂之中,國王和軍隊卻在不作為,以中立為名借用抗議者的力量攻擊政敵。抗議者沖進總理府不僅是沙馬總理的失敗,民主體制的失敗,也是國家的失敗,包括王權的失敗。對這種近乎叛亂和叛國的行為不加制止和懲戒,足見以往國王和軍隊,特別是軍隊干政的理由,比如國家利益和秩序是何等的虛妄。為此,國王和軍隊早晚會付出代價。
應該說,民選、國王、軍人的三角已經斷裂。他信對政治平衡的打破負有一定的責任,而國王和軍隊更是火上澆油。
最可怕的是,泰國已經違背了寬容、妥協(xié)和尊重慣例的傳統(tǒng),走上了政敵之間不共戴天的死路。
11.思考:誰代表民主?
關于這個問題,在《從巴基斯坦到泰國,軍事政變的末路》中還要詳述。(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里,僅僅提出問題。
總的來說,誰都不是民主的化身。但在具體問題上,是非還是存在的。
那么,誰代表民主呢?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民主黨一直是民主的倡導者。他們反對他信專權的時候,也還是民主的。但是,當他們?yōu)榱藱嗔χС周娛抡,為了權力以“反對國王”的罪名陷害對手的時候,他們離開民主就太遠了。
在1992民主運動中,占隆·西芒將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當他率領民眾抗議的時候,子彈就在頭上飛過。當他在2006年抗議他信的腐敗時,尚可以有合理的解釋。而占隆領導的人民民主聯(lián)盟支持軍事政變,并且在今年不接受民主選舉的結果,醉心于街頭政治和暴民政治的時候,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民民主聯(lián)盟主張國會議席七成任命,三成選舉,完全與民主背道而馳。
至于炳·廷素拉暖在軍人政權擔任總理的時候,曾經促進過憲政的進展。而在2006年,他成為軍事政變的策劃者。
他信陣營雖然缺乏道義上的力量,如今沙馬總理的堅守,實際上就是對民主的堅守。
因此,政治人物應該珍惜自己的過去,不要自己否定自己。根據個人的印象,我覺得泰國的政治人物過于看重個人的作用,而不管這種作用的結果是什么。
12.結論
- 民主需要妥協(xié)。他信·西納瓦行事過于強硬,自己又以權謀私,是不可取的。
- 商人從政,比如泰國的他信,意大利的貝盧斯科尼和韓國的李明博與我們的預期并不相同。他們并不溫和與務實,反而辦事生硬,一如公司老板的作風,與軍人倒有幾分相像。此外,還會情不自禁地謀取私利。
- 民主還需要堅持。目前,沙馬總理的做法是正確的。如果軍人和暴民要奪權,一定要讓他們付出道義上的代價。
- 民主必須在制度,而不是潛規(guī)則下面運行。軍人和國王的特權,已經對民主乃至國家的運行有害了。
- 解決日益擴大的貧富懸殊問題,是民主應該面臨的挑戰(zhàn)。泰國的民族同一性,泰國社會的寬容遠勝于中國,貧富懸殊仍然造成這么大的問題,我們更要警惕。
- 泰國的問題,對中國是有借鑒意義的。
2008.9.6.
參考資料:
1. 泰國1932年政變 - 17348教育網.
2. 萬艷.1932年以來泰國政變.中國日報環(huán)球在線. 2006-09-21 10:00.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kx/2006-09/21/content_693786.htm
3. 阿南.泰國的民主化,從抗議示威到新憲法.2004. 劉擎譯. 阿南(Anan Chantara-opakorn) 耶魯大學法學博士,泰國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法學院副教授
http://www.1921.cn/new/zggc/2004001/502.htm
4. 張學剛.他信自稱成吉思汗型領導 重經濟輕反腐黯然下臺. 新聞晨報. 2006年12月25日 03:49.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81844/node81854/node178659/u1a2527643.html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