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姜文同學掛起一塊紅布,我們不會就把它當太陽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吸食消散的大煙氣也能“high”?
《太陽照樣升起》這部電影畫面真漂亮,幾乎到處色彩飽和艷麗,很多畫面都炫目,許多意象設計得很有想像力,視覺沖擊力確實強烈。
剪輯也十分漂亮、帥氣,一般般的動作都能剪出一種快速、利索的節(jié)奏感來。
創(chuàng)作音樂和配樂也很好聽,作曲家很有旋律天分,寫的旋律就是好聽。影片最成功之處就是它的音樂,有時用點現(xiàn)成的音樂跟畫面的舞蹈一配,立刻就有感染力,姜文同學的形式敏銳和對電影語言的掌控能力,不是一般的好。
可是這部電影沒有故事。它用雜耍蒙太奇串聯(lián)起作者的一系列理念,它用漂亮畫面托起一系列的生活感受碎片,雖然其中有些是具很堅硬的時代特征和很有感覺的碎片,但是我們看不到作者有跟我們好好講這個故事的能力,我們看不到作者跟觀眾對話的意愿。
一定要說這部電影“嗐”,也行吧,那每天我們看到的主旋律MTV都很“嗐”,那張藝謀拍攝的什么申奧片啊、申博片之類的申請片也都很“嗐”因為那些片子也都是畫面、剪輯、音樂上絕對的“唯漂亮主義”。
還有的人是為了影片的那些懷舊物品(老歌曲、舊軍裝、馬靴、獵槍)和那個時代“嗐”。我對此覺得很好玩,你看,那些吸食大煙槍的人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姜文跑來在空氣中四處聞了一通,再想想先前跟什么偉人、最可愛的人一起抽那個烏托邦激進迷幻劑時候的情景,猛吸一口空氣中殘留的煙氣,自己把那口氣吞在肚子里憋半天,高歌一番、蹦跳一宿,然后長吐一口氣對著朝霞大叫“high——呀”!
如果這影片的影像流確實讓你覺得作者在“嗐”,那他是靠吸食過去美夢的大煙。
導演吸食的是舊價值觀的大煙。有別人跟自己的女人上床,那個男人就會惡狠狠嚷嚷:要出人命的!我真不懂,跟你好過的女人跟別人好了,就非要殺掉那個別人?這是當年的中國社會典型的思路,第五代電影里頭很多都是表現(xiàn)這個的。但是我們今天的人就會想,如果是你自己不行,再殺十個人 你還是硬起不來。
導演吸食的是雜耍蒙太奇的大煙,雜耍蒙太奇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各種觀念可以隨便打破敘事表達主題。愛森斯坦跟姜文一樣,特別講究要把觀眾當成敵人,要給觀眾沖擊。這種打破敘事、硬灌道理的方法是前蘇聯(lián)和中國社會主義電影的特色,要是讓我說白一點就是熱開水灌輸、高壓水龍頭洗腦。
宣告式、論斷式的話語暴力
姜文不講故事,好像是一種自言自語,好像是一種沉迷于形式快感的自娛自樂,但是這部影片是放在電影院里讓大家看的,是花了制片人的幾千萬人民幣拍的,姜文跟人家說,看不懂再看一遍,這是一種話語暴力。因為,你告訴人家來看故事片,可你給人家看的是無序、隨意揮灑的美麗新畫面,你讓人家聽的自言自語,這就不是對話而是高聲高調(diào)的宣告,這種高音喇叭心態(tài)很暴力,跟新聞聯(lián)播是一個調(diào)調(diào)。
目前中國電影中我至少能看到兩種話語暴力。
一種是主旋律電影,那里是講硬道理,總是強力曲解人之常情,強力闡釋愛情,來為意識形態(tài)教條和當下的宣傳任務服務。例如,《雍正王朝》中導演就用喬引娣終于愛上雍正,給他端洗腳水、端人參湯來讓我們知道那個“朕是什么人”。例如陳坤在《云水謠》中聽到李冰冰改名叫王碧云就能把她幻想成自己的愛人王碧云!大作家劉恒不知道是怎么編的,剛才他還告訴我們陳坤死愛這王碧云,矢志不渝,就用這一個幻想中的假反打鏡頭,愛人就換過來了,然后陳坤就一把抱住了李冰冰結婚了。我們都知道,這樣硬寫只是因為大作家這時候需要陳坤跟李冰冰結婚?墒沁@種硬寫好像有點強奸人性。
還有一種話語暴力就是硬講硬說,就是不用大家通用的語言,反敘事規(guī)則,自己創(chuàng)立一套話語來講話。從投資規(guī)模、使用明星路線、宣傳投入、票房追求等等來看,姜文導演的這部影片明明是要拍攝一部在商業(yè)模式中交流的電影。但是姜文卻不講故事,不在敘事中解釋人物行動的動機,不給觀眾提供一個可以拼接起來的敘事結構線索,這表現(xiàn)了他強烈的反語言特征。其實這就像小孩睡地打滾和農(nóng)民起義造反一樣,不過是靠犯規(guī)來突出自己,最終還是歸于對那個底層秩序的認同,對那些堅硬、穩(wěn)定的價值觀,他們碰都不會碰,他們腦子里想的就是得到兩塊糖和一個新的皇帝龍椅。這樣用反語言來吸引注意力,有時似乎容易,有時似乎能一下摧毀別人慣常說話的邏輯,對于突出自己來說,效果來得特別快。
這種反語言的激進沖動,在中國社會很有基礎。這就跟以前的那個M偉人一樣,打破說話常規(guī),自己搞一套反規(guī)則的東西,把現(xiàn)有的世界和我們的BBS和聊天室都當作一張白紙,自己在上面畫一套規(guī)則,還說這叫一窮二白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M偉人死了,可是他的紅衛(wèi)兵還在吸食他吐出的精神鴉片,還在遍地風流。
更值得擔心的是,這種話語方式和行為方式還迷漫滲透在我們的社會中,就是一種不容別人說話,只想著自己對別人耳提面命地教育、灌輸、導向。這種暴力的話語透露出我們思維方式的粗暴。別人不說,就我自己也說話、寫字式也時常不自覺就露出一種急赤白臉的口氣,露出一種著急上火的自信,時不時也出現(xiàn)一些自己覺得把握道理的語言洪流沖擊而下,其實這也是一種話語暴力,人家真會寫字的大家,絕對不需要這樣的。當然我總算還知道不會動不動就呼喚權力、權威來給自己話語定調(diào)子壓制別人。
這是那個過去那個封建極權年代偉人思維和偉人話語方式在我們思想里留下的話語碎片,它是一種話語暴力。其暴力性在于:它不按照我們習慣的話語方式講話,它靠打破人之常情、靠粉碎文明社會的一般倫理來凸顯自己的力量。它的內(nèi)在邏輯是:我宣布了,你理解的要理解,不理解的反復看也要去理解。這種話語不講邏輯,不對話,只是宣稱一些東西,所以姜文的電影跟主旋律MTV一樣,要用一種視覺上非常漂亮的意象和非常富有生理感染力的音樂來對我們的感官進行轟炸。
普希金是哪國人都說不清,瞎懷念什么
我總覺得,在今天的大陸做藝術,先得對,然后才能好。就是說你不能強奸歷史,不能強力解釋人性,不能指鹿為馬,這個有了,你才可以來琢磨藝術上有趣味,有品味,有了趣味、品味作品就好。
我這么想,其實也不是很堅定,藝術史上有反例。1932年納粹德國的女導演萊尼·瑞芬斯坦給希特勒拍《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從政治上評價,人們都認為她的作品給納粹做了非常有力的宣傳,營造了納粹國家主義的勝利?墒亲鳛橐曈X藝術來評價,這個女導演和這幾部作品一直被認為是繞不過去的高峰。順便說一句,瑞芬斯坦用得最好最強化的技法就是愛森斯坦和社會主義美學最愛用的雜耍蒙太奇,這也是《太陽照樣升起》里頭最見長的視覺處理的大路子。
跟很多朋友一樣,我也覺得《太陽》對1979年以前的中國有一種莫名的、或糊涂或深刻的懷念,那也許是導演自己藏著深刻、滿懷深情的懷念。影片反復唱些什么最可愛的人啊、太陽照樣升起來啊、喀秋莎站在河岸上呀。導演讓周韻打著無數(shù)的耳光對房祖名說些這一類的言詞:你不懂,你不能否認你看見了。這里導演明顯是想跟觀眾說什么深刻的道理。從敘述手法上說,這幾句臺詞明顯是在對觀眾喊話,這在故事片里是很土的,很笨拙的。其實導演對一個很糟糕的年代說就是好也沒啥,這在藝術上并不犯規(guī),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是要有話好好說,要編一個故事把它說出來,要跟大家按照我們平時說話、講故事的常理說,這是有規(guī)矩、有倫理的。
懷舊就懷舊吧,可是你先把那個舊稍微搞清楚再來大唱頌歌長跪不起呀。普希金什么時候成了“蘇聯(lián)”詩人?姜文同學應去圖書館看一眼,即使在89年以前,書報雜志也是清楚地把普希金、屠格涅夫、托爾斯泰、托斯妥耶夫斯基這一大批俄羅斯文學巨匠跟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文學區(qū)分得清清楚楚。在日常語言中,凡是看這些人作品的都會清楚地知道哪些人是俄羅斯作家,哪些是蘇聯(lián)的主旋律文學旗手。人民文學這樣的大出版社有蘇俄文學部,那不是混淆而是清楚的并列,就像他們的英美文學是一個部門。也不知姜文同學是故意混淆還是無知露怯,影片的畫面打的英文字幕也標明普希金是:Soviet Union的人。那魯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旗手(他還真是了,現(xiàn)在還有人在死撐這個旗子),那龔自珍、顧炎武啊都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詩人。姜文同學大概是真的不知道,在俄羅斯的土地上,蘇維埃這個東西,以前沒有,現(xiàn)在也沒有了,現(xiàn)在世界很多地方、很多國家,以前都是蘇聯(lián),現(xiàn)在不是了;
世界很多地方以前是有過蘇維埃的,現(xiàn)在沒有了。拜托啊,普希金死了33年,列寧才開始出來吃第一口奶,普希金鼓吹為人民歌唱,列寧鼓吹暴力,親自下令殺了沙皇全家,建立了他的蘇維埃。可列寧哪里知道,在他死后多少年,還有人捆綁了普希金到他水晶棺前面給自己獻祭。
這就是現(xiàn)在許多人或清醒,或糊涂混亂的懷舊,他們或者把所有好的玩意都拉進那個時代,或者把過去那個時代的污水都用語言過濾掉然后再拿出來懷念,才三十年五十年的東西,就想把它打磨成老舊文物,不易。這些懷舊都是為了裝點舊關山,好說出那個“今朝更好看”。
文化沙塵暴中的話語亢奮病
要說那段時代就是快樂就是好,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是完全可以的,一點問題沒有,但是既然叫電影你就得把這個快樂和好編個故事給我們看到。可是姜文這一次不會編故事。姜文、黃秋生、陳沖那一段好歹像個故事,表演和念臺詞的口音也還將就能接上,三個人的關系有點意思,有些性感,有些張力,時代的味道也還對?墒墙木褪遣豢虾煤谜f,非要忽然把黃秋生掛到門洞上去,還有一些臺灣大陸的電影專家出來說什么這里頭有密碼,要自己去破解啊、勾連啊、解密啊,還說這就是High的電影啊。抱歉,觀眾是看導演編故事的,給了錢的,不是來自己編故事的,這種重大的動機和轉(zhuǎn)折,是考導演功力的時候,導演不能來一個“我就是不說”。
其實黃秋生跟姜文陳沖那段故事,怎么都能編出來,要我說,用電影里眼面前的東西順手一編就能圓,把這三人關系寫成電影里出現(xiàn)的那本書《怎么辦》里的故事也就通了。姜文是普羅霍夫,他的好友吉爾沙諾夫(黃秋生)愛上了自己的妻子薇拉(陳沖)。不過車爾尼雪夫斯基是要寫偉大的利他主義,要超越自私的愛情?山囊獙懙氖菒蹌e人的老婆(這一點在影片里沒寫清,更多是表現(xiàn)黃秋生被別人的老婆愛)而且他知道自己的女人愛上別人就要出人命,大概是因為這個,所以黃秋生就得死。我這樣亂說,也許人家導演就是那樣埋藏密碼的,只是我自己沒看懂,但是這個片子這種密碼也太多了,直接對觀眾喊話的地方也稍多。
除了畫面漂亮,如果要當故事片看,這個電影雜得很,揉不到一塊。各段之間味道相差太大,五味雜陳也行,但是你必須用一個味道把它調(diào)和起來。房祖名跟周韻的段落,就像兩個愛人在調(diào)情,或者是姐弟兩個在笑鬧,就是不像媽跟兒子。表演風格也是,姜文和黃秋生、陳沖是比較實,比較講究入戲的表演,而周韻和房祖名整個是外在的表現(xiàn)式表演。
跟別人影片借鑒東西也用得沒有翻新,房祖名打一個噴嚏山洞里的碗和玻璃就碎幾個,那是從“新德國電影”導演施隆多夫的《鐵皮鼓》當中借鑒過來,可是那當中小奧斯卡尖叫把玻璃叫碎就有感覺,這個片子里這么借用就讓人覺得生硬。幾段拼接,這一段的情節(jié)在另一段中也出現(xiàn)一下,這個結構是大家都熟悉的《低俗小說》里用過的。可是姜文同學沒注意,昆廷·塔倫蒂諾那里頭的故事拼接起來之后十分完整,結構清晰,有一個經(jīng)典式的故事起伏發(fā)展在里頭,里頭的人物都處于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都有十分偶然的戲劇性變化。怎么到了《太陽》里頭就成了只要拼接,不要故事。
這些風格的雜亂和故事的失控讓我覺得這電影一點都不嗐,其實緊張撕扯,把畫面的包裝處處撕破。
這也不奇怪,也不特別可嘆,我們也見得多了。在中國大陸,貌似純粹的話語創(chuàng)新好像在革命,好像是在什么都不管不顧的“high”,其實是首先進行了非常仔細小心的設計的,先不說西方的后現(xiàn)代結構話語在911之后看來也是癡人說夢的話語烏托邦和烏托邦話語,中國的假后現(xiàn)代其實是經(jīng)過了小心的策劃、仔細的計算的,這種中國式的假后現(xiàn)代小心地把革命限制在話語領域,這些學者和藝術家在跳出后現(xiàn)代舞蹈的第一步之前就小心的自己畫好線躲避很多障礙(用所謂的內(nèi)行話說叫地雷),他們首先要在地上撿起一片樹葉擋住自己的眼睛,以免自己被看到的歷史和現(xiàn)實嚇著,以免廟堂的紅墻被碰到。
姜文的這部影片有這種話語飛揚、自娛自樂的性質(zhì)。他的大膽闡釋其實是非常合乎主導話語的,比如對文革前17 年的看法,比如對文革的虛化表現(xiàn)。姜文high 什么啦 ,他那么小心地在中國社會的許多現(xiàn)實面前閉上眼睛,他對文革和之前17年的看法那么合乎主旋律話語的調(diào)子。
姜文的太陽升不起來,作為個人來說很是可惜,也許沒道理,可作為時代來說,這么多的姜文都腳步搖晃,我們就要想想。藝術這東西,不好弄,有點把不住,氣就漏掉了。我覺得這不光是姜文一個人的事情,我們的文化氛圍有一半功勞。幾乎隔一天就能看到,我們今天的犬儒主義文化氛圍把許多作者給泡軟了、泡酸了、泡成了沼澤泥湯。作為創(chuàng)作者個人來說,姜文有十足的才氣和沖勁,但是我看到又一個作品沉沒在我們的文化沙漠中,我原來以為,有了像姜文那樣的才氣和性格力量,他會沖出這個黑洞。《鬼子來了》前面多好,有幽默感,想的事情也有趣,有沉思。可怎么到了那個結尾胡亂接續(xù),為了表現(xiàn)日本鬼子以怨報德這個意思,非要說國民黨軍官命令日本俘虜來砍馬大三的頭,不像,這是姜文講故事不注意歷史大環(huán)境,不注意基本的人之常情的另一個例子。多好的一部電影,尾巴軟掉了。
姜文,挺有才氣的人,挺聰明的人,挺有感覺的導演,可是這一次可惜了。我著急上火的是,怎么我們這一畝三分地,好好的苗子怎么長著長著就成了歪莊稼,這些大導演們,老的小的都是這樣,男的女的都這樣。是啊,女的導演也是這樣,你看那個胡霉,在《雍正王朝》里頭唱的主題歌其實就是一句話:世間萬苦,皇帝最苦。她那部電視劇也塑造了她自己的形象,讓我又看到一個拜倒在權威面前磕頭的女文化弄臣形象。
是啊,今天,不止姜文同學這樣做,這樣想。很多人都覺得扯起一塊紅布掛在那里,再拿一個手電筒在后面照著晃我們的眼睛,我們就會把它當作是太陽又升起來了。
有道是: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007年10月2日于巴西黑金城
作者授權天益首發(fā)。任何媒體刊登須經(jīng)本人書面同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