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的真諦 諾貝爾一生有哪些發(fā)明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任何一項足以彪炳千秋的科學和人文成就,都是在非功利的狀態(tài)下,憑著人類天性中的好奇心、獨立審思的精神、卓絕的努力堅守、正直不阿的良知取得的。 華人物理學家高錕獲得諾貝爾獎,成為歷史上第九位獲此殊榮的華裔這則喜訊讓很多國人興奮了一把。雖然高錕教授不是中國籍,但畢竟是同種同族的華人。正如大名鼎鼎的楊振寧說的那樣:“高錕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是香港中文大學、全香港乃至所有華人都非常高興的事情!
但也有人提出這樣的反思:這九位獲獎者無一例外都是身處異邦,何時才能出現本土的獲獎者呢?在這個問題上,楊振寧信心百倍地鼓舞國人:“在20年內,中國本土包括香港、澳門一定會有諾貝爾獎級的科技成果出現”。
前景是否真會如此令人振奮,其實并不是問題的關鍵在人聲鼎沸的議論紛紛中,關注的目光始終聚焦在如何才能獲獎,以及為什么中國本土無人能獲獎這些問題上。諾貝爾獎本身,或者說,一切表面上看是用來激勵人們?yōu)榭茖W和人類進步作貢獻的獎項本身的意義究竟何在,它們所要激勵的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這樣的問題卻被強光聚焦的那奪目的一刻,擠入了晦暗不明的地帶。
是的,我們有必要回到諾貝爾獎本身的意義,有必要拂去歷史的塵埃和政治的紛擾,來審視這個獎項背后的真諦,審視對問題的不同關切背后所隱含的不同價值觀和社會心態(tài)。
一個人所皆知的傳奇故事說,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當初設置這個獎項來鼓勵全世界一切為科學和和平作出貢獻的人們,是因為對自己發(fā)明炸藥給世界和平帶來的破壞感到悔恨。從1901年初次頒獎直到今天,諾貝爾獎及其相關附屬獎項總共頒發(fā)了537次,包括從1921年的愛因斯坦到2009年的高錕,從1917年的國際紅十字會到20()7年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內的829位全世界各地的個人或組織獲此殊榮。
然而,當人們?yōu)楂@獎者的巨大成就和榮耀感到振奮不已的時候,他們卻傾向于忘卻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這829位獲獎者中沒有一位是為了獲得諾貝爾獎而工作的。任何一項偉大的發(fā)現或者發(fā)明,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和崇高的奉獻,都不是為了那個光環(huán)四射的獎項而存在的。相反,任何一項足以彪炳千秋的科學和人文成就,都是在非功利的狀態(tài)下,憑著人類天性中的好奇心、獨立審思的精神、卓絕的努力堅守、正直不阿的良知取得的。作為科學的“門外漢”而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是如此,那些奔波在非洲戰(zhàn)亂的土地上,為人類的和平默默奉獻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同樣如此。
換言之,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為這個獎項而生的。據報道,高錕獲獎的時候,已經進入了老年失憶的癥狀,模糊的意識狀態(tài)中,他對獲獎消息的回應,只有“很好”兩個字,仿佛這并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一樣。即使已經獲獎,他也可能無法完全理解這個獎項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但是,對于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來說,他畢生所思考的科學問題,以及他對解決這些問題所作出的貢獻,是比這個獎項本身更加重要的事物。比獎項更重的,是探索者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對知識、正義和心靈自由的不懈追尋。說到底,是對人本身的熱愛。沒有這種人文的終極關懷,而只是把科學和知識當作實現功利目的的手段,就不可能有真正偉大的科學成就,就不可能真正實現諾貝爾獎所寄托的精神意蘊。
如此看來,除去那些因為政治分歧或者學科歧見而帶來的爭議不談,這個獎項本身,以及那些為人類進步與和平作出重大貢獻的獲獎者們所能夠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于對如何才能獲得諾貝爾獎這樣簡單的問題的思考。我們更應該思考:我們對科學、知識以及人本身是一種什么樣的價值立場?科學和人本身在我們的價值體系里究竟只是工具或手段,還是真正的目的?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綿延5000年的歷史文明中,并不缺乏創(chuàng)造和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和智慧。時至今日,中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依然在現代化狂飆突進的改革歷程中展露無遺。問題在于,在我們的價值觀體系里,是否始終缺乏一種對人本身的終極關懷?如果沒有這樣一種關懷,那么一切的思考、奮斗,都只能是把人以及一切知識、科學扭曲倒退為手段。沒有對人本身的尊重和關懷,就難免會喪失思考的心靈自由,難免會失去對最純真的好奇心和知識興趣的堅守。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在億萬應試教育的高考大軍中,在官學合一、學術行政化的壁壘中,在近乎歇斯底里的狹隘的國族意識中,看不到諾貝爾獎降臨本土的希望。因為真正至高無上的榮耀是獻給真正自由坦蕩的心靈的,當心靈被捆綁上功利而短視的計算,連起跑的動力都沒有了,如何可能飛翔?
相關熱詞搜索:諾貝爾獎 真諦 諾貝爾獎的真諦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獎中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