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信托制度最早誕生于_我國雙休日制度的誕生
發(fā)布時間:2020-03-0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戰(zhàn)斗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 中國是從1995年5月1日起實行5天工作制的。 據(jù)了解,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關于勞動時間沒有法律規(guī)定,僅在中國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中提過,將工作時間限定為8至10個小時。由此,約定俗成延續(xù)下來。
在沒有實行5天工作制的時候,有人感慨,當時的中國是世界上勞動時間規(guī)定最復雜的國家之一:夏天可以提前兩小時下班;氣溫超過38℃便放假;每個月可以請3天病事假,工資照拿;一年除去7天節(jié)假日以外,還可有十幾天帶薪休假;女職工的產假一個單位一個規(guī)定;連續(xù)歇假半年之內,只扣獎金而工資照發(fā);隨意讓工人加班而不算違法……根據(jù)有關部門的調查,有人甚至算過這樣一筆賬:按照工時每人年均應工作2448小時,而真正在崗位的實際工作只有1800小時左右。依此折算,實際上一人一年只上班225天,有140天是在家待著的。
據(jù)當時北京、天津、上海3大城市調查,職工的有效工時只占制度工時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說,一人一年只干了153天的活。
同時,由于周末只有一天假,很多人把所有的活兒都堆在周日干,換煤氣、洗衣服、逛街、買菜、看老人、陪孩子上課。因此,“戰(zhàn)斗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成為當時流行的一個說法。
先在100人的單位“小試牛刀”
有關資料表明,從1988年起,有關部門就開始提議并醞釀工時制度的改革。
1988年2月的一個星期六,原國家科委中國科技促進發(fā)展研究中心的辦公室里,兩位值班的工作人員坐在辦公桌前,等待處理有可能來自外單位的聯(lián)絡。周六整個中心只有兩人上班,這可是全國沒有的事。當時,受國家科委委托開展的《五天工作制可行性研究》剛剛完成,中心主任胡平決定先在100人的研究中心“小試牛刀”,再向上級報告。
20世紀80年代,我國還實行每周6天工作制,每天工作8小時。胡平因為工作關系經常到國外出差,他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國每周工作4天半,歐洲、亞洲和北美的很多國家也都實行每周5天甚至4天半的工作制度,工時大都不超過8小時;與短工時相應的是高效率和低能耗及旅游、教育等第三產業(yè)的大發(fā)展,這讓他印象很深;貒,胡平向時任國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匯報:“我們國家也實行5天工作制多好!彼谓∮枰钥隙,表示可以進行研究,探究其可行性。
據(jù)調查,當時我國大部分企業(yè)的有效工作時間只占制度工時的40%~60%。80%以上的人在每周“增加一天工資”和“不增工資,增加一天休息”之間選擇了后者。
1987年年底,課題組完成了總體報告和21個分項報告,得出了“我國具有縮短工時推行5天工作制的條件”的結論,建議國家立即制定有關方案,逐步推行。
胡平決定先讓研究成果來個“軟著陸”,不做任何宣傳,先在自己單位試一試,周六兩人值班,如有緊急情況,其余研究室有馬上能聯(lián)系上的人就行。這樣,小范圍的5天工作制實驗悄悄開始了。
1994年3月,我國試行了“隔一周5天工作制”。1995年3月25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國務院第174號令,發(fā)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的決定》。決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5天工作制。同年7月,我國《勞動法》正式出臺,在有關工作時間和休息的相關制度中規(guī)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雙休日的“財富畫像”
閑暇時間增多之后,老百姓開始在休閑消費方面“釋放能量”。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國人用于外出吃飯、個人修飾的時間,雙休日比工作日平均增加了15分鐘左右。此外,雙休日更明顯帶動了旅游產業(yè):經過6次提速后的列車夕發(fā)朝至,新航線不斷增加,星期五晚上去、星期一早上回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出游模式。在雙休日基礎上調休形成的黃金周,出游總人次數(shù)以億計。
世界旅游組織公認的旅游業(yè)拉動相關產業(yè)測算如下:旅游業(yè)每直接收入1元,會給國民經濟相關行業(yè)帶來4.3元增值效益。由此推算,“雙休日”的綜合經濟效益已超過2萬億元。10多年來,每年“雙休日”帶來財富增值約2000億元的說法并不為過。
相關熱詞搜索:雙休日 誕生 制度 我國雙休日制度的誕生 中國雙休日的來歷 中國雙休日的由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