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安是因為欲望超出了可能] 不安的心
發(fā)布時間:2020-02-2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講述/閻連科(作家) 采訪整理/鄭雄 世界上沒有心安的人。 我想,不光中國人心不安,全世界的人都是心不安的。發(fā)達國家很富裕,有很高的文明水準,生活比我們自由得多,但他們也有他們的煩惱,他們的焦躁。只不過煩惱和焦躁的內(nèi)容不一樣。
人的欲望不斷膨脹,不斷變化。有了欲望,人就沒有了心安。欲望小,人的心里可能會更踏實一點;欲望太大,心就要焦躁得多。有人發(fā)出“中國人心安何處”的疑問,那是因為今天的中國人內(nèi)心深處的欲望確實是有史以來空前地膨脹,每一個人都在欲望中生活。想要心安,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欲望縮小再縮小,減少再減少。
但這其實是做不到的。你沒有這樣的欲望就有那樣的欲望。每個人的欲望都和別人是不一樣的。你不能說誰的欲望更加高尚,誰的欲望更加低下。一個知識分子,他的欲望可能是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一個農(nóng)民,他的欲望可能是讓自己的土地有更多的收成;一個工人,他的欲望可能就是自己的工資能夠再高一點。我們都在欲望中生活――甚至一個一百歲的人,他的身體如果足夠健康的話,他可能想要活一百一十歲、一百二十歲。
我想,“心安何處”的問題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問題。它是整個人類的問題,是人的欲望所決定的。沒有欲望可能就不會有人類今天的文明。但有了欲望我們就不可能心安。這是一種矛盾,一種悖論。
我不太贊成從道德的角度去批評人的欲望。人們往往會從道德的角度來批判一個人對金錢的欲望,但好像從生命的角度又會去理解一個活了一百歲的人想要活一百二十歲――其實,凡是超出可能范圍的欲望,我們都是需要進行克制的。
關鍵是看可能不可能。一個人對于金錢、房子、汽車有欲望,想要過得更好點,我們很難簡單地說這好不好。我甚至覺得它是合乎常理的。但如果它超出了可能的范圍――當然也包括社會規(guī)范的要求,那一切都是荒謬可笑的。
不過,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度如何去把握,是需要每一個人的理性、道德感、智慧及感悟等種種原因起作用的。如果把握不好,內(nèi)心就會失去平衡,就會沒有“度”,就會發(fā)出“心安何處”的疑問。
在中國,在今天,太多人的理想、欲望超出了可能的范圍,所以出現(xiàn)了太多讓人們從道德的角度無法理解的東西,在世界范圍內(nèi)還招來了嘲笑。我想我們所有的道德感,所有的法律常識,都在幫助我們更好地去把握和平衡這種度。人的內(nèi)心都是在平衡的度的附近徘徊,有時候往左一點,有時候往右一點。不左不右,所謂中庸之道,也許會有,但應該是非常少的,一般人做不到。正因為我們做不到,我們才下大力氣提倡它,F(xiàn)在為什么老提“和諧”,正是因為我們很難做到。
所以,“心安何處”這個問題沒那么復雜,沒那么神秘。每個中國人其實都在按照自己的邏輯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產(chǎn)生欲望、理想,進行生活。不要高估了我們現(xiàn)在的煩躁和不安,因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面對整個人類,面對未來,都在焦躁著,不安著――不是這樣的焦躁,就是那樣的焦躁;不是這樣的不安,就是那樣的不安。我們可能是為汽車、為房子不安,而一些已經(jīng)完成了基本物質生產(chǎn)的國家,可能是對世界和平的擔憂,對人類未來的不確定。
我舉個例子,挪威人日子很好,有很高的收入,有很高的社會福利,但他們的不安,程度上和我們一樣。去年上半年,我正在北歐時,以色列襲擊了國際救援組織,造成十幾人死亡。當時相當多的挪威人都聚集到飯店里――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對事件的關注。表面看來,他們的不安可能比我們的要“高尚”,實際上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過了追求房子、汽車的階段!
相關熱詞搜索:是因為 不安 欲望 心不安是因為欲望超出了可能 心理的動機原理 有關內(nèi)心不安的qq個性簽名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