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清史》編纂六年間] 清史編纂戴逸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以82歲高齡推動規(guī)模浩大的《清史》編纂工程,著名清史研究專家戴逸坦言身心均面臨挑戰(zhàn)。 最近他向參與該工程的1500名專家提出了最后期限――2012年,必須向中央拿出一部近100卷、3500萬字的“送審稿”。
時間緊迫,專家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戴逸的一番話令人動容:“我心里常想起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干將莫邪夫婦倆想煉一對非常鋒利的寶劍,但老煉不好,最終夫婦倆舍身跳進火爐,煉成寶劍。我不敢和他們相比,但非常敬佩向往這種敬業(yè)蹈火精神,這種精神會永遠激勵我為清史編纂鞠躬盡瘁,使得2012年能拿出一部像樣的送審稿。”
日前,戴逸在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談清史編纂的來龍去脈,談編纂過程中點點滴滴有趣的史料……略顯清瘦的戴逸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來,仿佛他親身經歷和參與了那300年的興衰浮沉、人世滄桑;同時他又能隨時置身事外,以歷史學家的眼光總結、抽離出諸多經驗教訓和哲理,客觀評價、分析其中的是非曲直。
三起三落
記者:從2003年清史編纂工程啟 動迄今已快6年了,你還記得當年獲知這一工程被批準時的心情嗎?
戴逸:當年清史工程由中央批準了, 我知道這個消息后的心情可以用四個詞來描述:喜出望外、夢想成真、全力以赴、 鞠躬盡瘁。
纂修清史,是老一輩革命領袖和歷史 學家夢寐以求的心愿,(修史)也是中國 的一大傳統(tǒng)。宋修唐史,元修宋史,明修 元史,清修明史,這一修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綿 延不斷,經久未絕,形成了人們熟知的二 十四史。北洋政府修撰的《清史稿》紕漏 甚多,不能作為正史流傳。老一輩無產階 級革命家知道這個傳統(tǒng),因此新中國建立 初期,董必武就提出修清史,并得到了毛 澤東的認同,但新中國剛剛建立,各項條 件不具備,沒有正式開展。
我與“清史工程”有著半個多世紀解不開的情緣。在我的人生中,前后有三次參與動議清史編纂。第一次是1959年, 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告訴我,周恩來總理委托他來編纂清史,也秉承了毛主席的意見。當時國內搞清史的人很少,我還很年輕,30歲出頭。吳晗把我找到他辦公室談了一下午,因為當時是三年困難時期,沒能啟動。
第二次是1965年秋,周恩來要周揚 同志召開一次中宣部的部長辦公會議,專門討論組織編纂清史的工程。那次部長會議上成立了一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以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郭影秋為主任,因為他是明清史的專家。當時我39歲,是其中最年輕的委員會成員。不料“文革”爆發(fā),這件事情就停下來了。
第三次是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辦公室給中國社科院轉了一封人民來信,要求編纂清史。社科院還專門找了郭影秋和我,議論準備要啟動,但當時在撥亂反正,萬事待理,國家財政也緊張,沒能啟動。
就這樣,清史編纂工程三起三落,半 個多世紀,其中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文革”等,修史愿望始終沒實現(xiàn),客觀原因是當時國家比較窮,研究人才比較少。
時間到了21世紀初,我目睹改革開 放后國家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經濟發(fā)展、 社會穩(wěn)定、學術繁榮,深感纂修清史的學 術條件、經濟條件逐漸成熟,因此竭力呼吁盛世修史。2001年,我們清史所組織 了全國的許多學者來討論這個事情,我還記得季羨林先生感人肺腑的發(fā)言,他說:“如果我們今天不完成纂修清史這項工作,我們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后世子孫……如果到了我們這兒中斷了修史的傳統(tǒng),那是不可以的;可是辛亥革命到今年整整90年,都沒有完成。所以我們必須完成,義不容辭!2001年4月7日,我和其他12位學者聯(lián)名正式向黨中央、國務院提交了纂修清史的建議。僅僅一周,4月14日,就收到了李嵐清副總理的批示,要求組織學術界進行學術論證,提交纂修可行性報告和工作方案。
而論證工作持續(xù)了一年半,既有高層的政府部門人員,也有學術界的不同流派;有中青年學者,有各個科研機構的專家。 學者們研討、分析、辯論甚至爭吵,既有肯定意見,也有否定意見。但2002年8月, 中共中央批準了原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提交的關于纂修清史的報告,決定正式啟動清史編纂工程。
那一年我75歲了。將近50年都在盼望纂修清史,真是好事多磨,我怎能不喜出望外呢?原來以為我有生之年趕不上了。
記者:當時有沒有慶祝一下?
戴逸:當時就是心里很高興,也沒有慶祝,很快就投入了工作。遺憾的是我年紀太大了,不適合擔任主任。我再三推辭,未能推脫。國家這么重要的工程,投入那么大的力量,國家的期望這么高,我一輩子跟清史打交道,希望這個工程能趕快上馬。既然承擔了責任,我所能夠做的就是全力以赴、鞠躬盡瘁。
不懂歷史就不懂中國特色
記者:有人說纂修清史是“不急之務”,你怎么看待新修清史對當今中國的借鑒意義?
戴逸:歷史不能拿來當衣服穿,也不能當飯吃,有人就說修史是不急之務。但是風物長宜放眼量,一個國家不了解自己的歷史就不會有未來,你記住了歷史就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就像清代那個閉關政策,坑害人哪,當時我們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天朝上國,其他都是蠻夷小國,不去了解不去學習,多么愚昧!現(xiàn)在我們是有這種認識了。鴉片戰(zhàn)爭開始時,道光皇帝連英國在哪兒都不知道。當時連中國最先進的知識分子也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情況。中國這幾百年的落后,吃虧就吃虧在閉關自守,不了解外國情況,不知道世界潮流。司馬光寫史命名《資治通鑒》,意思就是這是治理國家的一面鏡鑒。
因為清代覆亡離我們時間最近,還不到100年,只有90多年,所以今天我們存在的很多問題要追溯源頭就要追溯到清代。比如我們企業(yè)要搞現(xiàn)代化,現(xiàn)代化的開始就是清代的近代化,但是清代近代化進展很慢,走了很多彎路。日本同樣是搞近代化的,但它為什么能夠成功,為什么我們清代的不成功?中國近代化有哪些特點,這就需要總結經驗教訓。再比如人口問題,中國什么時候人口開始多。渴窃谇宕。漢朝時五千萬,唐朝時七千萬,明朝時八千萬,這是記錄數(shù)字,實際人口已超過一億,但清朝呢,四億,你看這差多少了。所以人口問題是從清代開始出現(xiàn)的,今天的生態(tài)的破壞也是從清代開始的。
回顧歷史,對于掌握今天,了解中國的國情非常重要。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是什么?是歷史形成的。不懂得歷史,就不可能了解中國特色,也不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質量重于生命”
記者:清史編纂工程從啟動至今已經快要6年了,其中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呢?
戴逸:最大的挑戰(zhàn)和最大的困難是質量和進度。我現(xiàn)在腦子中考慮最多的就是質量和進度問題,這本書寫是能寫出來, 但關鍵是質量如何,因為工程很大,全部有3500萬字,由300個項目組成,其中主體工程,包括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和圖錄五個部分,有160多項,非主體工程有130多個,全國各地參與專家有1500人。
組織這么龐大的工程,我們以前沒有經驗,從來沒有干過,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最終我們采用了項目制。項目制的好處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國各地的專家,幾百個項目分下去以后,項目主持人所在地,有地方和單位的支持,有團隊,對該項目有長期的積累。這種體制會產生遍地開花的效果,把各地長期以來積累的優(yōu)勢納入到清史工程上來。
個人著作你寫不好沒關系,但現(xiàn)在編纂清史是國家工程,寫不好愧對國家,國家寄予這么大的希望。因此我始終強調了兩句話:質量重于泰山,質量重于生命。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提高工程的質量。
記者:聽說大部分成果已經交上來待審。這個質量跟你所期望的比較起來如何?
戴逸:現(xiàn)在送上來的稿件質量好的和比較好的占60%,但也需要加工修改。估計有40%的稿件是要打回去重寫和修改的。目前稿件完成還不到整體工程的一半。主要困難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個就是現(xiàn)在清史的學術研究進展很快,資料豐富得不得了,檔案資料多達兩千萬件。光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就有一百四五十人,對檔案進行管理,整理修補。資料豐富一方面是一件好事,但是這么多資料一個人花幾輩子也看不完。
記者:如果沒看完,會不會有一些損失呢?
戴逸:這就是一個問題,要全部看完不可能。就要有一個判斷標準,巧妙地選用這些檔案和文獻。
第二個問題就是編纂時間還是緊張, 10年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清朝修明史修了90年。清朝當時是有一個明史館,里面有大學士帶領著,招聘一批專職人員寫。 用了90年翻來覆去修改,質量是比較好的;而《清史稿》用了14年,修的是稿,而不是定本。2002年我們提出10年修出清史,其實也不是一個定稿,以后還要修改、打磨,搞成精品。所以2012年要給中央的送審稿也就是稿本。
第三個問題,這是個集體工程,一個人寫是不可能的,所以每個人寫的風格不一樣,觀點不一樣,體例不一樣,五花八門, 需要將它們統(tǒng)一起來。3500萬字的工程太大了,最終怎么修改,這是個大困難。
第四個困難是我們不是專職修史,都是兼職。這些兼職人員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有的當校長,有的當教授,有的搞教學,有的搞行政,他沒有精力來精心寫稿,精心修改,往往到時間了,他交不了稿。
所以我全力以赴地來抓進度和質量。 我們現(xiàn)在正在苦心焦慮怎么審改稿件。正在討論制定一個審改機制,去進行審改, 規(guī)定怎么審改稿子。審改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計提高質量,我們的清史如果寫得質量不高,就沒有生命力。
“與二十四史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記者:我記得幾年前清史編纂委員會關于新修清史的體裁、體例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討論,許多專家提出要在二十四史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繼承。現(xiàn)在看來, 這個夢想能實現(xiàn)多少?
戴逸:繼承與創(chuàng)新是我們編纂委員會一開始就定下的一個大的方針,既要繼承前人的傳統(tǒng),又要有我們的創(chuàng)新。二十四史是正史,總體說來是很好的,當然每部都不一樣,其中《史記》《漢書》早已成為名著了。二十四史是我們學習和追求的榜樣,創(chuàng)新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但能否做到創(chuàng)新要由實踐來檢驗,要由群眾來評定。我只能說新修清史與二十四史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我們的整體框架就和它有所不同,二十四史是紀傳體史書,體裁分別為紀、 傳、表、志。我們繼承了二十四史的紀傳表志。但除通記、傳記、史表、典志外,新修的清史比二十四史多了一個部分――圖錄。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都沒有圖。古代的文字都是寫在竹簡上,竹簡是一個片,一個窄片沒法畫圖。古代的圖是畫在絹帛上或墻壁上,和文字是分開的,但由于絹帛、墻壁不好保存,古代的圖畫大多都沒有了。能夠創(chuàng)新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條件不一樣,現(xiàn)代化的照相機、攝像機產生了大量豐富的歷史照片,所以這個創(chuàng)新不是我們的,而是這個時代進步賦予的,時代允許我們創(chuàng)新了。李鴻章什么樣子啊,多高多大,你一看他的照片就全明白了,圖比文字更直觀形象。圖錄的目的就是以圖證史,以圖明史,以圖補史,這是創(chuàng)新吧。
新修的清史的紀、傳、表、志四個部分也有許多不同。比如本紀,原來只是記皇帝,但我們的紀叫通紀,用來記述整個歷史,它的包容量大。此次的通紀是按照通史的寫法,通史有什么好處呢?我們認為二十四史的一大缺點,紀、傳、表、志都是散開的,缺乏對整個朝代歷史的概述。我們用通紀來貫串歷史,這樣就吸收了現(xiàn)代史書的優(yōu)點,可以講總的趨勢,大的規(guī)律。有了通紀,就把原來散開的東西都貫穿起來了,通紀就是全書的綱,可以清晰地看出清朝300年的興盛衰亡及歷史規(guī)律。
記者:那么清朝歷代皇帝的傳記是怎么處理的呢?
戴逸:我們把皇帝的個人傳記放在傳記部分了。二十四史中,皇帝的本紀基本上是把這一朝的事都寫進去,不是他個人的事,容量很大。而新修清史的皇帝傳記就專門是他個人的傳記了。
此次我們的傳記編輯思想也有很大的改變。二十四史里的傳記,記的都是帝王將相,即使中等以上的官員都立不上傳;我們這個傳記呢,分成正傳和類傳兩類。類傳里頭都是普通老百姓、普通知識分子。
記者:什么樣的人能入選呢?
戴逸:比如“樣式雷”這樣的家族,他們祖祖輩輩七代人為清朝效力,從康熙以后,設計、建造、修繕了故宮、承德避暑山莊、東陵西陵、頤和園、沈陽故宮等今天的五個世界文化遺產,以及其他工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世家。再比如,乾隆60大壽時,帶領徽班進京給乾隆祝壽的程長庚,以及傳統(tǒng)京劇的許多代表人物,等等,都入選人物傳,從前這些人都是不能立傳的,這也許就是我們創(chuàng)新的地方。
記者:這次傳記中一共寫了多少人?
戴逸:現(xiàn)在正傳是三千人,類傳還沒統(tǒng)計出來。類傳比較短,史料很少,需要作者到民間去采訪,我們專門有幾個人在外面跑材料,都是清朝時期士、農、工、商等行業(yè)里邊有名的人物。
“達到21世紀初的最高水平”
記者:人們很關心新修清史如何評價有爭議的人物,比如說李鴻章,他是一個賣國賊嗎?
戴逸:我們不會用“賣國賊”這種詞語, 修史是作客觀的記載,不會有長篇大論的評價,但在敘述里面包含著評價,我們力求把歷史事實說清楚,說清他的歷史作用就行了。
典志的創(chuàng)新不同,也許更加多些。二十四史里面的典志比較少,最多是《宋史》里面有18個志,清史稿16個志,我們有40個志,我們大大擴充了志的容量,為什么呢?因為志的內容是記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發(fā)展變遷的情形。清代社會面貌大大改變了,向近代社會過渡。比如人口志,4億人口怎么增加的?分布狀況如何?人口增長率何時最快?移民狀況如何?等等,都有論述。明朝時還幾乎沒什么華僑,清朝開始有華僑,較早的華僑在18世紀到東南亞去,逐漸擴展到歐洲美洲全世界,現(xiàn)在全世界據(jù)說有五六千萬吧。清朝華僑的情況怎么樣,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個情況,都在華僑志中記述了。
記者:史表的創(chuàng)新又有什么呢?
戴逸:從前的史表都是人的表,記比如說大學士多少人,六部尚書多少人,F(xiàn)在我們設立的表擴大了涉獵的范圍,創(chuàng)設了事表,把大事列表說明。比如清朝當時有很多書院,這些書院都是什么名字,創(chuàng)始地點在哪兒,都有哪些人,什么時候關門等,我們就用表來記錄。清朝晚期開始產生報刊,如雨后春筍,現(xiàn)在我們已經整理出了晚清1700多種報刊的表,它們的名字,什么時候創(chuàng)刊,誰創(chuàng)刊,一目了然。清朝的科舉考試總共考了100多次。它每次都有兩三百人中式,我們就查每次科舉考試中式的人有誰,他的名字、籍貫、年齡,他父親叫什么名字,他后來做官做到什么官階,什么時候去世。這張表最難做,因為這里有兩萬七千人,要印書就要印四本,我們這么一套清史,光這張表就要印四本,果真放進去那真成清史的“大肚子”了。還沒考慮好怎么處理。
記者:從學術水平和價值上看,新修的清史能否完全超越二十四史?
戴逸:呵呵,我們不敢和二十四史比。二十四史是古人在當時條件下寫的,他們花費的力量不一定有我們大,修史專家沒有我們多,篇幅沒有我們大。新修清史的內容比二十四史多得多;但我們不敢說水平比他們高,因為修二十四史的人都是當時史學界的頂尖高手。我們只是說學習它,繼承它的長處,我們的目標是一定要有所創(chuàng)新,并達到21世紀初的最高水平。還有一點,二十四史寫完以后所有的史料、檔案都沒有保存下來,只有清朝檔案都保留下來。今后研究清史的人還可以查閱檔案文獻,而研究清朝以前歷史的人,已沒有檔案可查,二十四史是他們最重要的參考書,從這個角度說二十四史比我們修的清史更有價值。
(摘自《望新聞周刊》2009年第3期,作者為該刊記者及實習生。小標題有改動)
相關熱詞搜索:清史 編纂 六年 戴逸:《清史》編纂六年間 戴逸清史編纂六年間 清史大家戴逸先生印象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