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考試方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計算機應用能力已成為每個大學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洞髮W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也已作為眾多高校新生的必修課。本文分析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的現(xiàn)狀,指出其中的約束與限制。進而探討采用先進信息技術對此課程考試方式的變革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考試;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474
文獻標識碼:A
一、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考試現(xiàn)狀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已成為當代許多高校作為新生人校必修課程之一。無論哪個專業(yè),每個大學生必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大學計算機應用能力就屬其一。《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屬全校性課程,一般統(tǒng)一在大一上學期開設。因此,同時參加考試的學生數(shù)量相對來說比較大。
目前,這門課程主要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形式。理論教學幫助學生系統(tǒng)、深入地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直觀地觀察計算機的應用結果,親身體會計算機應用的優(yōu)點。這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從實踐中理解理論,在理論中深入掌握實踐的本質。
期末考試同樣也分上機操作試題與理論試卷試題,F(xiàn)在的上機考試多采取實驗課隨堂出題測試,上機考試的分數(shù)計入期末總成績。
另外,在學?荚囍苤,再統(tǒng)一組織所有相關學生參加筆試考試。主要形式是提前由教師預先出好幾套試卷,由教務處組織印刷。到了考試周,學生考試。考試結束后,教師立即開始手工閱卷工作。
二、考試方式的客觀約束
(一)上機考試的客觀約束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全校性考試,普通高校每年參加這門課考試的學生人數(shù)都有上千,甚至更多。然而,大多數(shù)學校的機房數(shù)量有限,不可能同時提供如此之多的機器設備用于上機操作考試同時進行。因此,現(xiàn)在的上機考試多采取實驗課隨堂出題測試,上機考試的分數(shù)作為期末總成績的一部分。
理論試卷考試比較容易實現(xiàn)同一時間進行。到了考試周,學生在教室里做試卷,教室數(shù)量充足,是完全可以在同一時間完成的。但是,在考試結束后,教師繁重的閱卷工作隨之而來。
(二)課程性質與考試方式的關系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大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多為動手操作,例如:新建文件夾、制作電子文檔、制作電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所以,大學生對于計算機的動手操作能力應是這門課考核的主要目標。也就是說考試方式以上機操作考核為主。
理論考試主要是為了考核學生對計算機本質的認識,對計算機基本原理的理解。如果沒有理論教學,學生容易陷入在上機實驗中“照葫蘆畫瓢”的誤區(qū),不能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理論考試現(xiàn)在多以紙質試卷在同一時間進行。試題類型包括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核,例如:排他選擇能力、判斷對錯能力、二進制與十進制轉換計算能力、操作過程描述等。試卷所有試題由任課教師手工批閱。由于理論試卷考試一般在學期的最后幾天組織,試卷量較大,教師閱卷與統(tǒng)分工作顯得尤為繁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考慮一些客觀題采用機器批閱的形式,如選擇題、判斷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閱卷教師的勞動強度;另一方面,機器批閱更不容易產生過度疲勞而出錯。
三、信息技術對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方式的影響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已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同樣,信息技術也可以幫我們改進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考試方式,克服一些客觀約束,提高效率。
信息技術中包括的程序設計技術、數(shù)據(jù)庫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都可以為我們實現(xiàn)機試搭建一個有效的平臺。
(一)信息技術為機試提供的技術支持
我們先來看看程序設計技術對機試的技術支持。如今,有很多有效的程序設計工具,如Visual Studio系列、JAVA等。利用這些程序設計工具設計軟件,將一些規(guī)范工作流程記錄下來,可以代替一些手工的重復性勞動。如考試中客觀題的批閱,是完全可以用機器替代的。手工批閱客觀題,即使是一名很熟練的教師,批改40道單選題,平均需要60秒。如果用程序來實現(xiàn)的話,大約在1秒內就完成了。而且,即使一名熟練又細心的教師,在長時間重復勞動中免不了會疲勞而導致出錯。反之,程序沒有這樣的限制。另外,可以用程序來嚴格控制考試時間,到時間由程序自動收卷。
其次,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發(fā)展也為考試方式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持。比如:考試試題可分類存儲于試題庫中,這樣在考試進行前,可以從試題庫中隨即抽取試題進行組合,這樣更能有效地防止作弊行為。再如:在數(shù)據(jù)庫中預先記錄學生的基本信息(學號、姓名、專業(yè)班級等),試卷批閱后,自動將本試卷的分數(shù)匹配添加至相應學生記錄中,從而減少教師登分的過程。
再者,網絡技術可幫助實現(xiàn)試題于服務器端統(tǒng)一管理、試卷提交位置的統(tǒng)一分配等。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人性化的考試環(huán)境,比如考試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可用動態(tài)字體或語音進行適時提醒。
(二)借助MIS改進考試方式
MIS,即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統(tǒng))。它是基于信息技術針對不同應用,實現(xiàn)目標的用戶一機器系統(tǒng)。針對不同的應用,MIS可以有其他一些名稱,如“財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庫存管理信息系統(tǒng)”、“考試系統(tǒng)”等。
對于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也可借助MIS來克月Ekes的一些約束,提高考試的公平度、考試效率、閱卷效率、節(jié)約紙張與人力。
(三)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系統(tǒng)功能流程分析
此系統(tǒng)將上機考試與理論考試結合起來,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學生不需要參加兩次考試?荚囈詸C試為主。上機操作題型基本內容可以不變,理論測試題中的操作描述題可以省略。由于學校計算機設備的限制,仍然不能實現(xiàn)所有學生同時考試,所以該系統(tǒng)要有豐富的試題庫,以供隨饑抽題。
系統(tǒng)考試模塊功能流程如圖1所示。
四、結語
在利用信息技術改進考試方式之前,我們要明確兩點:(1)考試方式的任何變革,不能改變教學目標,即培養(yǎng)大學生應用計算機基礎的能力;(2)考試方式應結合實際,充分考慮本?梢岳玫馁Y源及客觀約束。
參考文獻
[1]薛華成,管理信息系統(tǒng)[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鄺孔武,王曉敏,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相關熱詞搜索:課程 方式 計算機應用基礎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考試方式研究 計算機基礎考試操作題 計算機基礎課程視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