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無以充腹....閱讀附答】 孟子曰五谷者翻譯
發(fā)布時間:2019-03-0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尉繚子·治本第十一》
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無以充腹,非絲麻無以蓋形,故充腹有粒,蓋形有縷,夫在蕓耨①,妻在機杼,民無二事,則有儲蓄。夫無雕文刻鏤之事,女無繡飾纂組之作。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飲于土,食于土,故埏埴②以為器,天下無費。
春夏夫出于南畝,秋冬女練于布帛,則民不困。今短褐不蔽形,糟糠不充腹,失其治也。古者土無肥磽③,人無勤惰,古人何得而今人何失邪?耕有不終畝織有日斷機而奈何寒饑蓋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夫謂治者,使民無私也。民無私則天下為一家,而無私耕私織,共寒其寒,共饑其饑。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飯,有子一人,不損一飯,焉有喧呼酰④酒,以敗善類乎?民有輕佻,則欲心興,爭奪之患起矣。橫生于一夫,則民私飯有儲食,私用有儲財。民一犯禁,而拘以刑治,烏在其為人上也。
善政執(zhí)其制,使民無私,為下不敢私,則無力非者矣。反本緣理,出乎一道,則欲心去,爭奪止,囹圄空,野充粟多,安民懷遠,外無天下之難,內(nèi)無暴亂之事,治之至也。蒼蒼之天,莫知其極。古之帝王,誰為法則?往世不可及,來世不可待,求己者也。所謂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敘,四曰無敵。此天子之事也。
今說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飲一夫,三尺之泉,足止三軍渴!背贾^欲生于無度,邪生于無禁。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無奪民時,無損民財。夫禁必以武而成,賞必以文而成。
(選自《尉繚子·治本第十一》)
注釋:①耨(nòu):古代鋤草的農(nóng)具;鋤草。②埏埴(shānzhí):用水和粘土,制成陶器。③磽(qiāo):土地堅硬、不肥沃。④酰(dān):同“耽”。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絲麻無以蓋形蓋:遮蔽
B.女無繡飾纂組之作飾:修飾
C.則欲心興,爭奪之患起矣患:禍患
> D.安民懷遠,外無天下之難懷:懷想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圣人飲于土,食于土故內(nèi)惑于鄭袖
B.古人何得而今人何失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民有輕佻,則欲心興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民一犯禁,而拘以刑治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耕有不終畝/織有日斷機/而奈何寒饑/蓋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B.耕有不終/畝織有日/斷機而奈何/寒饑蓋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C.耕有不終畝/織有日斷機而奈何/寒饑蓋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D.耕有不終/畝織有日/斷機而奈何寒饑/蓋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認為,要想治理好民眾,必須要讓百姓專事耕織,做到有飯吃,有衣穿,同時杜絕追求華麗紋飾,禁止奢侈浪費。
B.文章認為,治理國家要從物質(zhì)與精神兩個層面上解決問題,要因勢利導(dǎo),不誤農(nóng)時,保護百姓財物,要教育民眾不自私。
C.文章認為,最高統(tǒng)治者要能敬畏天上的的神靈,能對天下普施恩澤,能建立宏大的功業(yè),能讓天下沒有反對他的敵人。
D.文章認為,私欲的產(chǎn)生由于沒有節(jié)制,而要想禁止壞人壞事,必須使用強制手段;獎勵好人好事,必須結(jié)合教化才能奏效。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古之帝王,誰為法則?往世不可及,來世不可待,求己者也。(5分)
(2)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無奪民時,無損民財。(5分)
答案
9.D(懷:使……歸向,使降順)
10.B(A項“于”分別為“介詞,表對象,從”與“介詞,表被動,被”;B項“而"均為“連詞,表轉(zhuǎn)折";C項“則”分別為“連詞.表順承,就"與以”連詞,表轉(zhuǎn)折,“卻”;D項“以”分別為介詞“用”與“以,“連詞,因為”)
11.A
12.(“能讓天下沒有反對他的敵人”錯,應(yīng)為“夭下沒有與他抗衡的人”)
13翻譯略
參考譯文
治理民眾用什么辦法呢?回答是,沒有五谷人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絲麻人們就沒有衣穿,所以吃飯有了糧食,穿衣有了絲麻,男子從事耕種,女子從事紡織,人們專事耕織不受其他事務(wù)的影響,國家就有儲備了。提倡男子不要從事奢侈品的雕刻,女子不要從事裝飾品的刺繡。木制的食器容易滲水,金屬的食器帶有腥味,圣人的飲食用具都是來源于土,因而制作陶土用具,這就可杜絕天下的浪費了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無以充腹 閱讀附答 孟子曰五谷者翻譯 孟子曰五谷者種之美者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