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口味識健康
發(fā)布時間:2018-06-2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美味佳肴人人喜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偏愛,辛、甘、苦、酸、威各有所好,有的無辣不歡,有的無甜不食。琳瑯滿目的美食美味,除了給人們帶來了營養(yǎng)和熱量,還有心靈的慰藉和樂趣。然而,大家是否知道,五味分別與人的五臟相應,口中五味,也蘊藏了許多健康信號。
五味入五臟
《黃帝內經(jīng)》中提到:“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边@里說的就是五臟各有所喜好的味道。從中醫(yī)角度看,不同味道的食物對相應的臟腑有調補作用。比如說,甜味入脾,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成味入腎。適量甜味可以健脾,適量酸味可以柔肝,適量辛味可以補肺,適量苦味可以養(yǎng)心,適量咸味可以滋腎。但是,任何口味皆不宜過度,一旦飲食口味有所偏頗,就會對臟腑造成損傷!杜碜鏀z生養(yǎng)性論》中說:“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這就告誡人們,盡管我們對五味有所偏好,但還是應該根據(jù)自身情況有所調節(jié),過多進食某一種喜愛之味對健康并無益處,特別是一些慢性病患者。脾胃不佳者(常見脘腹痞滿、食少便溏、畏風易汗、神疲乏力等)應少食酸味之物;有肺系疾患者(常見咳嗽易嗆、略痰不爽、勞則氣短、皮膚干燥等)要少食苦味食物;腎虛者(常見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形寒肢冷、毛發(fā)稀少等)不能多食甜食;肝血不足者(常見頭暈目眩、耳鳴如蟬、筋脈拘攣、肌膚甲錯等)應少食辛辣之品;有心疾者(常見面色晦暗、唇甲發(fā)紫、心悸胸悶、下肢浮腫等)要控制咸味食物攝入。
“口味”與健康
口中味道的改變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反映人體健康狀況。中醫(yī)認為:如果自覺口中有甜味,多提示脾胃有濕熱,為肝脾痰火內蘊所致,常見于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亂的患者。若自覺口中發(fā)酸,多是肝膽濕熱乘脾所致,宜清泄肝膽濕熱,可適量食用薏仁粥或決明子茶等。若自覺口苦,多屬肺經(jīng)郁熱、肺脾虧虛所致,常與呼吸、消化系統(tǒng)功能異常有關。若口中常有咸味,多是腎陰不足、虛火上浮所致,多見于慢性咽炎、慢性腎炎、口腔潰瘍及神經(jīng)癥等?谥谐SX辛味,多是肝火或肝胃不和所致,多見于高血壓、胃炎、更年期綜合征及長期低熱等?谥袝r覺淡而無味,多由脾胃虛寒、運化無力所致,可適量食用溫胃健脾之品,如山藥、紅棗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之物?谥杏谐粑叮鄬傥竷蕊嬍惩、濁氣上逆所致,也可見于咽炎、口腔炎、齲齒等,應進行減食、消炎、補牙等對癥處理。
口中異味還與飲食、飲酒、吸煙、睡眠、藥物等有關。五味調和,對五臟有補益作用;如果偏頗,則會打亂人體平衡,損傷臟器,招致疾病。當口中出現(xiàn)異味時,要及時找出原因,采取適當?shù)谋=『椭委煼椒ā?p style="margin-bottom:10px">相關熱詞搜索:口味 健康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