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神_走近“吉他之神”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埃里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英國藍調(diào)搖滾吉他大師,盡管已年過花甲,但將于新年元月20日在上海大舞臺舉行的演出仍是他的“第一次”――他在中國內(nèi)地的首次個人演出。對當(dāng)代西方流行樂界稍有了解的中國人,不可能不知道埃里克?克萊普頓。自上世紀60年代藍調(diào)搖滾及藍調(diào)吉他演奏成為主流搖滾風(fēng)格后,克萊普頓是依然在世、保持強大市場號召力的最偉大吉他演奏家。在美國《滾石》雜志評選的史上最偉大的百名吉他手中,克萊普頓排名第四,名列三甲的是兩位英年早逝的吉他天才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Hendrx)和杜安?奧爾曼(Duane All-man),以及年逾80的“藍調(diào)之王”B.B.King。
克萊普頓個人生活的不幸一直伴隨著他曲折且輝煌的音樂事業(yè)。他通過音樂表達他真實的感情,他也陷入酒精、毒品的纏繞,借以逃避、緩解友人的離去,親人、愛人的死去。
從私生子到“上帝”
上世紀60年代末,在倫敦和紐約街頭墻壁上最顯眼的涂鴉是“克萊普頓是上帝”。30多年過去了,人們?nèi)匀簧钌畹貫檫@位堅強的吉他演奏家、歌手所吸引,他現(xiàn)在的一大部分歌迷在那句綻開在街頭的名言出現(xiàn)時還沒有出生。
埃里克?克萊普頓1945年3月30日生于英格蘭東南部薩里郡。他的父親是駐扎在英格蘭的加拿大士兵,在加拿大有妻室,二戰(zhàn)后回國,克萊普頓從小就沒見過他;母親把兒子交給父母后,就搬到德國嫁給了另一個加拿大軍人。
為了克萊普頓健康成長,外祖父母就扮作他的“親生父母”,而母親則是他的“姐姐”?巳R普頓直到9歲時才從外祖母口中得知自己是私生子的真相。即便如此,他兒時去德國看望母親時,還是以“姐弟”相稱。
在外公外婆的眼里,小克萊普頓是一個安靜、懂事的孩子,對藝術(shù)很有天賦。處于青春期的克萊普頓在電視里看到了美國搖滾樂手杰里?李?劉易斯(Jerry LeeLewis)的表演時,他意識到他瞥見了自己的將來。劉易斯充滿激情的表演,加上小克萊普頓對藍調(diào)和搖滾樂的愛好,激起他學(xué)習(xí)吉他的熱情。他開始在金斯敦藝術(shù)學(xué)校學(xué)習(xí),但17歲那年因在課堂彈吉他被學(xué)校開除。然后,他找了一份體力活,說服外公為他買了一把電吉他,于是把大部分業(yè)余時間花在練琴上。
克萊普頓的傳奇音樂生涯始于他18歲時自組的Roosters(公雞)樂隊。接著,他加入了被后人封為“傳奇性搖滾團體”的“新兵樂團”(Yardbirds),這支樂隊成為藍調(diào)風(fēng)格搖滾樂的代表。同時,作為尚處于蓓蕾時期的吉他大師,克萊普頓也贏得了“慢手”(Slowhand)的綽號:他推弦力量很大,經(jīng)常把弦弄斷,臺下的觀眾不得不慢慢地鼓掌等待他換弦。
1965年,當(dāng)覺得“新兵”偏離藍調(diào)趨向商業(yè)化的流行音樂時,克萊普頓轉(zhuǎn)而加入藍調(diào)先驅(qū)約翰?梅耶爾(John Mayall)的“藍調(diào)開拓者”樂團(Bluesbreakers)。在純粹的藍調(diào)環(huán)境催化下,克萊普頓的才華更快綻放出來,成為這支樂隊的最主要音樂力量。當(dāng)“藍調(diào)開拓者”樂團的專輯排上英國流行歌曲排行榜第六位時,一個歌迷喊出了“克萊普頓是上帝”的口號,結(jié)果一呼百應(yīng)。
1966年,克萊普頓與杰克?布魯斯(Jack Bruce)、金吉?貝克(Ginger Bak-er)組成了樂壇首支強力搖滾三人團“奶油”(Cream)。頭3張專輯的成功、頻繁的巡回演出使這支樂隊的國際聲譽直逼“滾石”(Rolling Stone)和“甲殼蟲”(TheBeatles)。但3人卻于1969年分道揚鑣。同一年,搖滾樂壇的第一支超級樂團“盲目信念”(Blind Faith)誕生,克萊普頓亦名列陣中,但樂隊成立不到1年又解散了。
音樂里的人生故事
1970年,克萊普頓組建Derek & TheDominos樂隊,在滑棒吉他演奏家杜安?奧爾曼的參與下,錄制了克萊普頓的成名作:雙碟專輯《蕾拉和其他情歌》(Laylaand Other Assorted Love Songs)。一曲歌唱得不到回報的愛情歌曲《蕾拉》(Lay-la)成為克萊普頓的經(jīng)典名作。
這首歌源于阿塞拜疆詩人尼扎米(Nizami)的詩集《蕾拉和曼君的故事》(The Story of Layla & Majnun),書中描寫的年輕人愛上一個美麗卻無法得到的女人。當(dāng)時,克萊普頓也正陷入這種無望的情感之中。他在1969年愛上自己最好的朋友、“甲克蟲”樂隊吉他手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的妻子帕蒂?博伊德(Pattie Boyd)。
專輯發(fā)行后,克萊普頓為博伊德演唱這首歌,借贈送她那本詩集,向她表白愛情。兩人終于在1979年結(jié)婚,但1988年勞燕分飛。盡管浪漫沒有延續(xù)到永遠,克萊普頓的這首歌卻一直流行至今,被認為是最著名的搖滾愛情歌曲之一。在此次的90分鐘上海演唱會上,《蕾拉》也是表演曲目之一,只不過克萊普頓做了新的改編和詮釋。
至于當(dāng)年的Derek&the Dominoes,猶如流星一閃而滅。1971年這支樂隊宣告解散。其后,除了鍵盤手博比?惠特洛克(Bobby Whitlock)外,所有成員都不得善終:滑棒吉他天才奧爾曼1971年10月在一次摩托車事故中喪生;貝司手卡爾?拉德爾(Carl Radle)在1980年死于腎衰竭(可能和吸毒過度有關(guān));鼓手吉姆?戈登(Jim Gordon)精神失常,在1983年殺了自己母親;克萊普頓則身陷情迷和毒癮兩大囹圄,若不是好友、“誰人樂隊”(TheWho)吉他手皮特?唐歇德(Pete Town-shend)關(guān)鍵時刻伸出援手,介紹克萊普頓使用電子針灸療法戒除毒癮,《蕾拉》很可能成為克萊普頓的絕唱。
一些評論家和歌迷對克萊普頓戒毒后的表現(xiàn)不太滿意,認為他拋棄了原來吉他為重的風(fēng)格而趨向安逸、以聲音為重的音樂?巳R普頓1980年令人震驚的現(xiàn)場專輯《只是一夜》(Just One Night)再現(xiàn)“吉他英雄”的本色。不幸的是,他在這段時間又沉溺于酒精,不得不于1981年住院治療。改掉酗酒的惡習(xí)后,他1981到1989年推出的5張專輯繼續(xù)著他的音樂傳奇。
90年代初,命運給克萊普頓重重一擊,但也使他音樂事業(yè)再創(chuàng)輝煌。1990年8月,克萊普頓的好友兼演出伙伴科林?斯密斯(Colin Smyths)和奈杰爾?布朗(Nigel Browne)在一次直升機失事中喪生,遇難者中還有“得州吉他之神”斯蒂維?雷?沃恩(Stevie Ray Vaughan)。1991年3月,克萊普頓和意大利籍模特勞麗?黛爾?桑托(Lory Del Santo)4歲的兒子康納(Conor)在桑托位于紐約曼哈頓公寓的53層墜樓而亡。克萊普頓把喪子之痛寫入單曲《淚灑天堂》(Tearm in Hear-en)。1992年,他的《淚灑天堂》和《不插電》(Unplugged)兩張專輯共贏得6項格萊美獎。
而后,他回到傳統(tǒng)藍調(diào)曲風(fēng),完成了和眾多大牌的合作,如1996年和美國制作人Babyface合作的電影《第三類奇跡》(Phenomenon)插曲《改變世界》(Changethe World),風(fēng)靡全球并贏得格萊美大獎;2000年和B.B.King合作發(fā)行的《天王競飆》(Riding With The King)成為史上最經(jīng)典的藍調(diào)音樂專輯之一。
迄今為止,克萊普頓共獲得16座格萊美獎,是在搖滾樂史上唯一3次進入搖滾名人殿堂的人。
馬拉松式的世界巡演
對于這次世界巡演,已年過60的克萊普頓對記者表示:“我把出道以來所有專輯和作品都仔細回顧了一遍,并且挑出那些適合這次巡演的歌曲。演出陣容受到我上一張專輯(2005年的《BackHome》)的影響,運用大量管弦樂器和人聲,期望一種大樂隊的效果,我不想造成一種抽象的效果,而是追求一種如大家庭般和睦的感覺!
這樣的“和睦”音樂效果,可能源于克萊普頓如今的幸福家庭生活。他2002年和在喬治?阿瑪尼專賣店工作的梅利亞?麥克恩雷(Melia McEnery)結(jié)婚。這對年齡相差32歲的夫婦住在南部英國的鄉(xiāng)村中,育有3個女兒。
至于這次的上海演唱會,與之前“滾石”演唱會一樣,票價不菲。不過從目前的出票率來看,不會像“滾石”那樣出現(xiàn)“老外專場”。畢竟克萊普頓在中國的眾多粉絲,是不愿錯過這位“吉他之神”在中國內(nèi)地唯一的一次演出機會的。
相關(guān)熱詞搜索:之神 走近 吉他 走近“吉他之神” 吉他之神無手吉他 吉米亨德里克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