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還是把家還?_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春節(jié),是觀察中國勞動力流動最好的時機。這些勞動力,不僅關系著各個家庭的生計,也是中國民生關注的一大重點。 在家致富還是走出去,值得琢磨。記者春節(jié)期間走訪了河北、山東幾個村鎮(zhèn),聽到了許多年輕勞動力對這個問題的選擇。透過這個選擇,不難看出人們渴望致富的急切心情。
糾結的胡偉
春節(jié)期間,走親訪友比較密集,親戚朋友見面,往往都會問:這一年干得怎么樣?或者,年后有什么打算?
這樣兩句看似簡單的問候語,成了胡偉最頭疼的問題。
虎年歲末,28歲的胡偉終于了結完了父母的一樁心事:把媳婦娶回了家。新婚燕爾的胡偉,精神了許多,也沉穩(wěn)了不少。不過,年還沒過,他就開始為年后的生計發(fā)起了愁。
胡偉家在河北與山東交界的一個普通村子里。村子屬于河北省,但與山東毗鄰。這是一個崇尚勤儉節(jié)約、勤勞致富的村子。
一直以來,胡偉也這樣認為。他曾經去非洲打工,在國外省吃儉用一年,掙了5萬;貋砗蟛虐l(fā)現,與村子里做房地產、跑玻璃鋼、包磚窯的人相比,5萬元太少了。在毗鄰的山東省德州市買套小房子,都不夠全款的五分之一。
于是全家湊錢借錢,買了房子、娶了媳婦。這樣折騰下來,還是欠了幾萬元外債。眼瞅著鄉(xiāng)親朋友們都陸續(xù)富起來,連妹妹都靠銷售水泥賺錢買了輛“福特嘉年華”,胡偉更是不甘心給人打工掙一千多塊的月薪。
“有什么掙錢的好辦法嗎?再出趟國怎么樣?”胡偉一看到記者,就提出了這樣的兩個問題。
他告訴記者,他有力氣,不怕吃苦,想過好日子,可是如果在村子里創(chuàng)業(yè)、做生意,需要資本,他沒有;去外地打工,掙錢不多,還離家遠,總覺得不合適。思來想去,他更傾向于再出國待幾年,掙些回家創(chuàng)業(yè)的資本。
有胡偉這種想法的人不少,經歷胡偉這種復雜的內心斗爭的更不少。對于農村富余的年輕勞動力來說,他們有力氣,有想法,不安于現狀,不甘為人后,如何才能找到一條致富的道路,不僅是個人的心事,也是整個家庭的頭等大事。
堅定的郝鵬
與胡偉的猶豫不同,記者的小學同學郝鵬則堅定地“逃離大城市”。郝鵬大學畢業(yè)后,在石家莊一家公司工作,月入兩千,公司提供住宿。但待了兩年之后,他仍然堅定地選擇了回鄉(xiāng)。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郝鵬是家里的獨子,他告訴記者,“我在外面,家里父母年紀都漸漸大了,沒有人照顧。而且,城市的房價太厲害,吃不消。”
回到家鄉(xiāng)的郝鵬,考上了公務員,在縣政府辦公室做文職。他告訴記者,對這樣的日子很滿意!叭绻改葛B(yǎng)老有保障,如果城市的房價不那么高,或許我還會留在石家莊,但是,哪里都能實現夢想。在家有在家的好,踏實!”
郝鵬甚至勸記者,“你干脆回來算了。在家里,有文憑很好混。北京那么大的地方,人才濟濟,房價又高,太虧了!
如今,在很多鄉(xiāng)親的眼里,讀書讀得好,不如干得好。讀書的價值已經走下神壇,干得好才是根本。
富裕的景玉
景玉是胡偉的鄰居。兩人是初中同學,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據胡偉介紹,景玉家這兩年發(fā)財了。景玉的父親承包了一個磚窯,生產紅磚。近兩年房地產開發(fā)熱,建筑材料也隨著漲價,一塊磚的純利潤也由最早的幾厘錢漲到一分錢,并在2010年年末漲到一毛多。僅2010年,景玉家就賺了70多萬。這樣的收入,足以讓全村人艷羨。
但艷羨之余,卻沒有多少“仇富”心理。因為村里人都知道,景玉和父親、母親、妻子在磚窯賣了多少力氣,吃了多少苦。景家的富裕,成了勤勞致富的一個典范,村里人對此都豎起了大拇指。
29歲的景玉已經做了父親,并將在今年迎來他的第二個孩子。常年在磚窯風吹日曬,歲數不大的景玉有了不少白發(fā),額頭也有了皺紋,言談間透著老道與精明。
他告訴記者,他逃離過!爱敃r受不了了,太累。每天一睜眼,窯上所有的雜事都等著,下午別人下班了,我還有干不完的活。不光干活,還要打點各處的關系,身體累,心也累!
被累壞的景玉,著實羨慕起那些上學在外的朋友,他說他逃離是為了自由,為了清凈。他堅信,憑借他開大客車的技能,肯定能在北京尋到一份工作。2010年11月,景玉到了北京。從11月初到2011年1月底,在北京3個月的時間,他嘗到了求職的種種滋味,被騙過、因為非北京戶口被拒絕過,住過地下室,后來借住在朋友家。
這段逃離,隨著他回家過年,戛然而止。他說,這3個月讓他知道了在外面的難處,也見識了世面。面對即將分娩的妻子和每日勞作的父母,“回家”是一份責任,而勤勞,“是王道”。
景玉經常提起在他家磚窯干活的工人。他說,每次看到他們汗流浹背的樣子,“我就明白了,為什么我們村能修得起公路,很多人能開小汽車!
的確,如他所說,村子里一條15年沒有修過的土路,今年變成了平坦的油漆路,路上不乏奔馳、尼桑這樣的名車。道路兩旁,是翻新的房子,還有看孩子、嘮家常的村民們。
【記者手記】
春節(jié)期間走訪村鎮(zhèn),最大的感受是,基層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富了。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從河北省故城縣到山東省德州市這段25公里的公路上,竟然數次遭遇堵車。聽說大年初二那天,故城縣青罕鎮(zhèn)堵車時間達3個小時。這樣的擁堵程度簡直可與北京相“媲美”,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汽車數量的增多。
人們富裕了,汽車增多了,道路治理需要跟上,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安居,還要樂業(yè)。
記者欣喜地看到,農村對這些年輕勞動力的吸引力日益加大,村鎮(zhèn)對在外讀書的大學生們也有了向心力。子女贍養(yǎng)父母受到珍視,勤勞致富的傳統(tǒng)得以保留與延續(xù),勞動力流向呈現出城市向農村回流的些許端倪。農村,有了喜氣、富裕的新面貌。
當然,也有些許擔憂。如何更好地解決年輕勞動力的生計問題,如何縮小收入差距、城鄉(xiāng)差距,我們仍然任重道遠。更值得警惕的是,當人們將就業(yè)與教育直接相關,并依據就業(yè)來衡量教育的價值時,我們或許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因此,在這個意義上,重視就業(yè)問題與勞動力安置問題,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
民生無小事,民生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只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暢通,才能夠有和諧、平衡的民生。
期待我們的民生建設能夠在新的一年大有作為!
相關熱詞搜索:把家 走出去 走出去 還是把家還? 走出去游戲攻略 博士的家游戲下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