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 世博會 大阪世博會,日本騰飛的標志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與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有諸多相似之處。四十年前,奧運會剛剛在這個東方國度舉辦,“日本制造”正向世界進軍,日本正在謀求國際上的嶄新地位……一屆成功的世博會注定將意味深長。
1970年3月15日,為期半年的大阪世博會開幕,共77個國家和地區(qū)參加116館的展出。這也是亞洲國家首次舉辦世博會。主題為“人類的進步與調和”的大阪世博會,可以視為世界近代經濟發(fā)展從歐美,開始向亞洲傾斜的最初標志。
大阪世博會對我國也有特殊的意義:這是臺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義所參加的最后一次世界性大型活動,翌年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開始結束封閉孤立狀態(tài),與國際接軌、走向世界的新時代。
日本申博的今生前世
日本在1867年的明治前夕開始參與世界博覽會,當時的德川幕府政府給巴黎世博會遙去了展品。明治時代也有過數(shù)次申博的動議,但均無疾而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日本申請1940年同時舉辦東京奧運會和世界博覽會成功,并開始發(fā)行預售入場券。1937年爆發(fā)侵華戰(zhàn)爭,日本政府次年決定中止兩會的舉辦。據(jù)說預售出去的門票,后來還在大阪世博會中使用。
日本戰(zhàn)敗后,經濟破產,民生凋敝,社會瘡痍滿目,一度跌入貧困國家行列。1950年朝鮮戰(zhàn)爭勃發(fā),由于地緣關系,美國以“特需”為名,讓日本承擔諸多軍需生產項目,使得日本“時來運轉”,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經濟復蘇和發(fā)展。
朝鮮戰(zhàn)爭的軍工特需,使日本國內因為戰(zhàn)敗被美國制壓的重工業(yè)生產得以恢復,并以此帶動其他各類產業(yè)的發(fā)展,重續(xù)因為戰(zhàn)敗而被斫斷的現(xiàn)代工業(yè)化進程。日本國會在1961年通過“農業(yè)基本法”,調整傳統(tǒng)農業(yè)結構,投入大型農業(yè)器械,使得農業(yè)生產力大幅強化,農作物產值大幅增長,農家收入大幅提高,大部分農家有余力兼及其他行業(yè),并使農村閑散勞動力向都會大規(guī)模流動,加速工業(yè)化和都市化的發(fā)展!叭毡酒孥E”,蓄勢待發(fā)。
1964年,日本成功地舉辦了東京奧運會。那時,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30兆日元,居工業(yè)國家美、德、英、法之后第五位。短短四年后的1968年,竟然以53兆3000億日元,換算成當時的美元為1419億,超過西德的1322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實體。
日本在造船、鋼鐵、汽車制造、家用電器、合成纖維和化學肥料等工業(yè)生產方面,即使不居世界第一,便居世界第二。作為戰(zhàn)后發(fā)展起點的1950年貿易出口額,為41億美元,到了1968年達到130億美元。不到二十年,翻了三倍以上,而兩年后大阪世博會舉辦的當年更達到200億美元。
日本產品暢銷全球各地,世界開始進入“日本制造”的時代。
雙重“調和”
在二十年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戰(zhàn)后東西方形成以美蘇兩大集團對立為主軸的 “冷戰(zhàn)”格局,日本國內圍繞“日美安保同盟”的建置,左右兩大勢力,經歷著激烈的搏斗。
進入六十年代后,戰(zhàn)火蔓延,政治斗爭從國會的政黨擴展到社會,以學生運動為主體,發(fā)展到白熾化程度。自民黨政府以經濟發(fā)展為訴求,提出“所得倍增”的經濟規(guī)劃,并通過申辦東京奧運會,激揚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使得民眾將視線鎖定在更為迫切的經濟民生之上,成功地抑制了學潮的蔓延。
食髓知味,世博會一向被目為“經濟奧林匹克”大會,日本政府非但傾全力積極申辦大阪世博會,而且在1965年、即東京奧運會的翌年申請成功后,又傾全力保證大阪世博會舉辦成又一次激揚國運民情的盛大祭典。
不過日本政府主辦大阪世博會,并不僅僅出于平息消弭社會動蕩的治安動機,還基于更深層次的政治、經濟籌劃。
世博會主題“人類的進步與調和”,透露出這方面的消息。
自從歐洲發(fā)起的“產業(yè)革命”以來,追求技術進步成為社會文明的主要推動力。但是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后,技術進步也開始呈現(xiàn)其毀滅社會文明、甚至毀滅人類自身的負面恐怖征象,如東西方軍備競賽可能導致全球核戰(zhàn)爭的毀滅性災難,以及非均衡性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益趨嚴重的地區(qū)差異和貧富差別。“調和”原本來自日本傳統(tǒng)的“和”的精神,當時的有識之士很多認為古典文明的“調和”,可以緩解現(xiàn)代技術“進步”所引起的劇烈沖突及其社會分裂。大阪世博會的主題歌,便訴諸不分東西方的人類大團結:
你好,你好!來自西方國家的人,
你好,你好!來自東方國家的人,
你好,你好!來自世界各國的人,
你好,你好!在櫻花的國度,
1970年。你好!
你好,你好!我們彼此來握手。
這首被著名歌手江波春夫唱紅的主題歌,熱情洋溢,一直傳唱至今,讓當年曾經耳濡的人,一聽到旋律,就想起大阪世博會。
狂熱的日本人
如果說東京奧運會讓世界注意到戰(zhàn)后日本的重新崛起,那么六年后的大阪世博會,就向世界宣告日本崛起的成功。
大阪世博會創(chuàng)造了多項自1851年倫敦首屆世博會以來的紀錄:政府組織國家動員,幾乎全民參與,183天展出期間,入場人數(shù)達到6421萬余,這一紀錄為世博史上之最。而且40年來迄今未被打破。
除了其中170萬海外來客之外,至少6250余萬日本國民來到博覽會展場,而當時大阪府全部居民只有762萬人,日本全國人口1億零300萬。這意味著六成以上日本國民前往大阪參觀。從這一比例,可以看出當時日本國民對大阪世博會的狂熱態(tài)度。
大阪世博會也創(chuàng)造了史上第一次黑字運營的紀錄,其15s億日元的純收益,使舉辦世博會成為奧運會之外、最讓各國組織者艷羨的大型國際項目。
其實,大阪世博會的經濟效益及其后續(xù)影響,遠遠超越上述的具體數(shù)額。其會場建設投資3500億日元,舉辦期間消費3300億日元,光這兩項就近7000億日元,占了當年日本國民經濟產值的千分之三。而其對以大阪為中心的關西地方經濟的刺激與影響,譬如說展覽會場所在的千里新城的建成、周邊交通設施的增置與完善、以及單軌列車的運行等等,其福澤一直延續(xù)至今,無法以具體數(shù)額估算。
強大的推力
在當時世界性旅行受到經濟和交通等條件限制、尚未普及的時代,大阪世博會將七十余國琳瑯滿目的展品,聚于一堂,尤其是歐美先端技術以及時髦的生活方式的披露,讓進入“小康”時代的日本國民大開眼界。
在大阪世博會上展出的便攜式傳呼機、無線電話、視像電話、電動轎車、磁懸浮列車、自動樓梯、360度球體影視、移動式穹頂體育館、區(qū)域性網(wǎng)絡、原子精確鐘表以及罐頭飲料、快速食品、低價位家庭式飯館、便利商店等先端技術、用品和服務,此后迅速商業(yè)化和普及化,風靡 日本。
1970年代開始,在日本各地出現(xiàn)各類小型商店和娛樂設施,標志著“大眾消費”時代的來臨;海外團體觀光旅行,也開始成為“日本式”消費的一道亮麗風景,大阪世博會無疑起到了肇始和催生的作用。
大阪世博會也是戰(zhàn)后日本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一道分水嶺。發(fā)端于1950年代、近二十年間以雙位數(shù)字飛速發(fā)展的日本經濟,從1970年代初開始進入另一個二十年的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
在社會安定方面,由于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成果,讓戰(zhàn)后左右兩翼涇渭分明的對立抗爭,在1969年初東京大學“安田講堂”事件落幕之后,逐漸歸于沉靜消歇。1969年的流行語中排列最前面的是“啊!猛烈”、“全共斗”、“造反有理”和“斷絕”等辛猛話語,翌年進入大阪世博年后,風氣徒然一變,最流行語換成“從猛烈到美麗”、“發(fā)現(xiàn)日本!”、“女性解放”和“步行者天國”等柔軟話語,多少受到了大阪世博會和風熙雨的洗禮。
而在經濟政策方面,日本政府通過大阪世博會各經濟館的展出,成功地宣示了兩條發(fā)展思路:其一為經濟發(fā)展重心的轉移,即以“重”工業(yè)為發(fā)展主體,轉而以促進信息、媒體和服務等“軟”產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國民的整體生活質量。其二為從大都會的集中性發(fā)展模式,轉而向地方的均衡化發(fā)展。自民黨政府利用各種渠道,如通過其傳統(tǒng)后援組織“農協(xié)”,讓地方的民眾、尤其是農民,組團前往大阪,參與博覽盛會,讓他們在驚奇震懾之余,感受躬逢盛世的喜悅,并將官方所欲傳遞的信息,攜回僻遠的村落。
世博會結束后不久成立的田中角榮內閣,趁勢提出“列島改造論”,通過國家財政預算主導,在日本各地建造高速公路、海陸港口和鐵路新干線等基礎設施,促進地方經濟,平衡城鄉(xiāng)發(fā)展,縮小貧富差距。賡續(xù)其后的歷屆自民黨政府,也相繼提出并實施“田園都市”、“國土均衡”和“地方發(fā)展”策略,追根溯源,都是大阪世博會所提出的“進步與調和”主題構想的延伸。而在大阪世博會期間,從日本各地扶老攜幼而來參觀的民眾,將他們在世博會的所見所聞、尤其是展出所宣示的日本“未來像”,帶回全國各地,成為“列島改造”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
“太陽塔”的燈火
大阪世博會的展品有兩大“目玉”(點睛之筆):其一為美國館所展出的“月球之石”,其一為岡本太郎所設計的世博會標志性建筑物“太陽塔”。
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1969年7月初次登上月球,在近一晝夜的勘探考察之后,帶回了22公斤重的月石,作為登月成功的證明和科學研究的標本。大阪世博會期間,月石被陳列在美國館內展出,引起轟動效應。當時成千上萬的參觀者爭求一睹,排隊的行列長達四五個小時,還不乏途中體力不支而倒下的參觀客,致使有人把大阪世博會的主題改成“人類的辛抱與長蛇”!靶帘А(抱持辛苦)和“長蛇”(長蛇之列)與“進步”和“調和”分別在日語里發(fā)音相近,以此加以揶揄和抱怨。
如果說月石在大阪世博會上的展出,讓參觀者對六十年代揭幕的航天時代有了感性認識,將視線投向宇宙的話,前衛(wèi)藝術家岡本太郎的“太陽塔”這座大阪世博會的最大標志物,便形象地表述出一種“超越時空的絕對感”(設計者本人語)。這座至今依然矗立在“大阪萬博紀念公園”的巨塔,在世博會后,和“大阪城”、“通天閣”一起,成為大阪的城市標志。
“太陽塔”從正反兩面觀看,像是一頭展翅騰躍的碩大飛鳥。塔高65米,底座直徑20米,雙翼長度62米,分為地下、地上和空中三個層面,分別表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大阪世博會的116座展館,幾乎不留任何痕跡,被全部拆除了,獨留一座太陽塔,供人憑吊往日的輝煌。太陽塔因為坐落在大阪國際機場的航班線路上,為避免擾亂機場導航作業(yè),世博會后幾乎從未點燈。宣告日本騰飛的大阪世博會后,日本經歷了另一個二十年的經濟穩(wěn)定增長時期,然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陷入經濟發(fā)展的低迷時期,至今未能完全拔起。有關當局決定從今年3月27日起,讓太陽塔的“未來之顏”再度常時點燈發(fā)光,大阪世博會的余暉能否再度照亮這個國家?
相關熱詞搜索:大阪 世博會 日本 大阪世博會 日本騰飛的標志 日本大阪世博會 日本2025大阪世博會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