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理論與經驗研究 自我同一性理論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要 Erik Erikson首先提出自我同一性的問題,并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描述,但沒有對其進行實證研究。而Marcia則從復雜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中析出兩個維度,從而對自我同一性進行實證研究成為可能。隨后的很多研究都把同一性發(fā)展歸于個人因素,但這很難解釋倒退現象,于是情境因素就被引入到同一性發(fā)展中來,現在許多研究者對于影響同一性發(fā)展的因素既有情境因素又有個人因素這一點已達成共識,并提出一些理論模型。與此同時,另有一些研究者希望探求到自我同一性這一構念與其它構念間的關系。同一性構念效度及其發(fā)展機制以及同一性構念與其它構念之間的關系仍是未來研究方向。
關鍵詞 自我同一性,探索,承諾,倒退。
分類號 B848
1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提出――Erikson對自我同一性的經驗性描述
Erik Erikson被稱為“同一性之父”,他在其心理社會發(fā)展階段理論中指出,同一性與同一性混亂這一危機是青少年必經的階段。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源于臨床經驗,當時他發(fā)現有些從二戰(zhàn)返回的士兵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連接起來,缺乏一致性和連續(xù)性,他就用“自我同一性”來描述這一現象[1]。
關于自我同一性的定義,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來對其進行理解。一般認為自我同一性就是個體對過去、現在、將來“自己是誰”及“自己將會怎樣”的主觀感覺和體驗。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的標準是獨特性和連續(xù)性,即具有自我同一性的人會體驗到自己是不同于其他人的,同時自己的生活又是連續(xù)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的自我都是自己認同的自我。
Erikson先是從自我功能的意義上來定義自我同一性的,認為自我同一性的人會體驗到一種整合感。然后他又從不同角度來對自我同一性進行描述:結構性方面,認為自我同一性是由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3方面因素組成的統(tǒng)一體;適應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反應;主觀性方面,自我同一性使人有一種自主的內在一致和連續(xù)感;存在性方面,自我同一性給自我提供方向和意義感[2]。
2 自我同一性實證研究道路的開辟
可能正是由于Erikson從多個角度對自我同一性進行描述,才使得自我同一性顯得異常復雜,很難進行實證研究。我們知道,自我是一個非常龐雜的系統(tǒng),可以說是關于自己的無所不包的東西。而自我同一性又是對自我的一種整合感,是一種主觀體驗,因而對其進行實證研究就顯得非常困難。
可喜的是,1966年,Marcia在其論文中為自我同一性的實證研究帶來了曙光[2]。Marcia從Erikson對自我同一性的描述中析出兩個概念:危機和承諾,后來改為探索和承諾,他把這兩個概念作為自我同一性的兩個維度,給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操作性定義。Marcia根據這兩個維度對被試進行結構式訪談,結果發(fā)現,并不是如Erikson所說,每個青少年都會經歷“同一性與同一性混亂”這一危機,有些青少年并不經歷這一危機。于是Marcia就根據個體是否經歷探索達到承諾將其分為4種類型,提出了同一性狀態(tài)(identity status)類型說。具體如下:
。1)同一性完成型(identity achievement),經歷了探索并形成了明確的承諾。(2)延緩型(moratorium),正在經歷探索,嘗試各種選擇,但還沒有形成承諾。(3)早閉型(foreclosure),沒有經歷探索就形成了穩(wěn)定的承諾、信念,這些承諾、信念多是來自于父母或重要他人。(4)彌散型(diffusion),不主動探索也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承諾。
Marcia提出以上4種同一性狀態(tài)之后,許多研究者根據Marcia所給出的自我同一性操作性定義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1999年,Waterman在一篇文章中寫到:“在過去的35年中,據估計使用同一性狀態(tài)范式的文章、論文已超過500篇,并且?guī)缀趺恳槐厩嗌倌臧l(fā)展領域的教科書都提到過這一范式。”[3]因而說Marcia的同一性狀態(tài)范式在其后的30多年中,在同一性研究領域占據主流地位并不為過。
到目前為止,對同一性狀態(tài)進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結構式、半結構式訪談法(Identity Status Interview,簡稱ISI),另一種是問卷法,比較常用的問卷有《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客觀測量的標準化量表》(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Identity Status,簡稱EOM-EIS),該量表包括4個分量表,分別是測量4個同一性狀態(tài)的量表,每個分量表又分2個子量表,即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子量表和人際關系領域的子量表,前一子量表測職業(yè)、宗教、政治觀點和哲學生活風格領域的內容,后一子量表測友誼、約會(dating)、性別角色和娛樂方面的內容,每一內容包括2個項目,共64個項目,采用6點量表計分[4]。不過這種量表測的是總體的同一性狀態(tài),具體領域的同一性狀態(tài)多采用《Della同一性狀態(tài)問卷――職業(yè)、宗教信念和政治意識形態(tài)》(Dellas Identity Status Inventory-Occupation, Religious Beliefs, Political Ideology,簡稱DISI-ORP),這種問卷有5個同一性狀態(tài),即除了完成型、早閉型、延緩型同一性狀態(tài)外,還有彌散―彌散型(Diffused-diffused)和彌散―運氣型(Diffused-luck)兩種狀態(tài)。其中彌散―彌散型與Marcia的彌散型相同,彌散運氣型的個體常依賴于運氣、命運并且沒有強烈的同一性承諾,在這種問卷中包含3部分,即職業(yè)、宗教信念和政治意識形態(tài),其中每部分有7組,每組有5句話,每句話分別代表前面提到的每一種同一性狀態(tài),被試必須在其中做出一種選擇[5]。
3 實證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過去的40年中,多是采用以上方法研究各同一性狀態(tài)的特點和個體同一性狀態(tài)的發(fā)展路徑。同一性狀態(tài)的發(fā)展是沿彌散型(D)―早閉型(F)―延緩型(M)―完成型(A),還是彌散型(D)―延緩型(M)―早閉型(F)―完成型(A)?由于涉及到發(fā)展問題,所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采用縱向研究。
隨著縱向研究的積累,研究者逐漸發(fā)現以上兩種路徑的問題,即個體并不總是有先后順序地從一種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發(fā)展的,個體有可能出現反,F象,如A-F、A-M或F-D等。Kroger指出這種反,F象為倒退(regression)[6],并認為有些倒退是適應性的,有些為非適應性的。適應的倒退如A-M,這樣的個體可能是為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暫時退行到后一階段,通過這一階段的探索達到更好的整合。非適應的倒退如F-D,個體遇到困難后,自暴自棄,不知進取,不進行探索,也沒有形成承諾。
Kroger提出了倒退的3種形式:失衡(disequilibrium)、固化(rigidification)、整合失。╠isorgination)。其中失衡的倒退是更為適應性的倒退,如Stephen等描述的MAMA(延緩型―完成型―延緩型―完成型)循環(huán),這樣的個體總是對新經驗持開放的態(tài)度,不斷對其整合。固化與整合失敗的倒退則是非適應的倒退如M-F,M-D,A-D,F-D等,不利于個體的發(fā)展。
Waterman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同一性強度會增加,可倒退這一現象卻說明了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同一性強度有可能減弱,這說明了同一性狀態(tài)這一操作性定義有問題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如社會文化因素)?
對于同一性狀態(tài)是否代表了同一性這一構念,在1999年曾引起了廣泛的爭論[2],但多數人仍認為雖然同一性狀態(tài)不能代表全部的同一性含義,但還是有一定的構念效度的。正如Waterman所說,同一性狀態(tài)只代表了從自我同一性的某一個角度對其進行了研究,其他研究者可以從其他角度對其進行研究,這并不會使同一性狀態(tài)這一視角遜色。Waterman的這一論斷是有根據或者說得到實證證明的。例如Berzonsky從同一性風格角度來研究自我同一性[7],認為個體是有不同的探索取向的,這些取向大致可分為信息風格(informational style)、規(guī)范風格(normative style)、彌散/回避風格(diffuse/avoidant style)。信息風格的人主動探索各種選擇,尋求信息,并形成靈活的承諾。規(guī)范風格的個體很少對各種選擇進行探索,很容易屈從于權威和教條,承諾不靈活。彌散/回避風格的個體逃避或推遲探索,不愿面對做出決定的過程。研究表明這3種探索風格與同一性狀態(tài)是有一定的一致性的,F在也有人從解決問題能力這一角度研究自我同一性,試圖找到它與同一性風格、同一性狀態(tài)之間的聯(lián)系。
既然同一性狀態(tài)這一操作性定義基本上是沒有什么問題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隨著年齡的增加同一性強度會減弱這一現象呢?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社會文化情境這一重要因素。
在中世紀,是沒有同一性危機這一問題的。因為那時的社會有嚴密的社會結構,個體只能順從某些宗教信念、價值觀,沒有選擇的權利。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地理位置的變動,社會結構越來越松散,社會不再規(guī)定單一的價值觀和信念,個體可以自由選擇,個人的價值觀是受他人尊重的。而在個體選擇的自由度越來越大的同時,社會強加給個體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為個體必須自己探索,自己選擇[8]。而處于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的個體,其同一性狀態(tài)自然也不同。
其實早在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時,他就注意到了社會因素,是社會與個體發(fā)展水平的沖突造成了危機。Marcia也承認同一性形成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1989年,Marcia發(fā)現80年代青少年后期的加拿大被試彌散狀態(tài)個體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他認為這可能是由這一時期該國的經濟環(huán)境正在朝自由市場經濟轉變這一因素造成的。在1984年到1990年的抽樣中,Kroger也發(fā)現新西蘭女性同一性完成型下降,早閉型的比例則提高,Kroger認為其主要影響因素可能是越來越受限制和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就業(yè)機會[9]。不過盡管這些個別的研究者在解釋研究結果時已經考慮到了社會因素,但相當多的心理學者還是把研究重點放在個體發(fā)展水平上了。
研究者真正開始重視社會環(huán)境因素應從1987年算起,當時Côté和Levine強調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形成理論的同一性發(fā)展是強調情境因素的重要作用的。同一年,Grotevant發(fā)表了第一篇關于青少年同一性的過程取向的論文。之后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考慮情境變量的重要作用[9]。1996年,一些研究者為了強調情境的重要作用,在一期《青少年雜志》(Journal of Adolescence)發(fā)表的全部是針對情境中的同一性發(fā)展的理論和相關實證研究[10]。
現在對同一性研究不再單獨強調某一變量如人格變量或情境變量的作用,而是承認二者的關系是異常復雜的、存在交互作用的。例如Pulkkinen和Kokko在他們關于成年同一性發(fā)展的一項縱向研究中,對其研究結果的解釋就同時考慮到宏觀外部因素(經濟衰退)、微觀外部因素(家庭)和個體內部因素(人格變量如開放性、盡責性)[11]。
4 同一性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同一性發(fā)展模型的提出
隨著自我同一性發(fā)展既受個體內部因素影響又受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這一解釋越來越形成共識,許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影響同一性發(fā)展的模型。以下就是兩個有代表性的模型。
一個是Côté的同一性資本模型。這一模型整合了社會學和心理學對同一性的理解。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整體的經濟政治變化、后現代的制度支持都影響著同一性的形成;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個體可支配的資源特別是有利于控制環(huán)境的資源影響著個體同一性的形成。該模型認為個體對“自己是誰”進行“投資”,將來會在“同一性市場”中獲益。個體生活的世界對自己提出各種要求,個體必須有足夠的資源來應付,這就是同一性資本。同一性資本可分為兩部分: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就是個體進入各種社交圈和機構的“通行證”,如教育證書、兄弟/姐妹會俱樂部的成員、個人儀態(tài)(如著裝、說話風格等)。無形資產如對承諾的探索、自我強度、自我效能、認知靈活性和復雜性、自我監(jiān)控、批判性思維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及其他性格特征[12]。盡管這一理論較為抽象,維度較多,很難進行操作性研究。但它在同一性的心理學和社會學取向上建立了聯(lián)系,具有很大的意義,因而關于同一性資本的研究也在繼續(xù)[13]。
另一個模型是Bosma和Kunnen的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的因素模型或同一性發(fā)展機制的模型。這一模型是在總結前人對影響同一性發(fā)展因素的解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一模型認為:同一性發(fā)展可以被看成一個重復的過程,每一次重復就是個人與情境的一次交互作用,在這些交互作用中沖突就可能發(fā)生。起初人們會盡力通過同化解決沖突,通過調節(jié)對情境的解釋將其同化進已有的同一性中。如果不能同化進去,沖突就會繼續(xù)存在并累積,同時逐漸消除現存的承諾,直到順應或同一性改變發(fā)生。順應的變化導致發(fā)展。個人和情境決定因素決定了同化和順應的比例和二者之間的最優(yōu)化平衡[9]。與上一模型一樣,這一模型還有待進一步證明。
5 自我同一性與其它構念間的關系研究
在一些研究者力圖尋求從最佳角度描述自我同一性或尋找同一性的發(fā)展特點、發(fā)展機制時,另有一些研究者則直接以同一性狀態(tài)類型說為基石,試圖探求自我同一性與其它構念(如人格變量、學業(yè)適應、心理健康、認知加工、道德發(fā)展等)之間的關系。如有研究發(fā)現,早畢型個體與對經驗的開放性和高盡責性等人格特質有關,同一性完成型大學生更傾向于外向性[11],表現有最少的外控,相信自己能把握自己的生活,彌散型個體則表現最多的外控[14]。同一性完成型大學生有更強的自我導向和自我動機,較少的從眾行為[15],有良好的學業(yè)適應,更適應的防御機制[16]。另外,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和自我集中注意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系[17]。
國內對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則剛處于起步階段,像國外研究者那樣,對自我同一性的構念效度及發(fā)展機制進行深入探索的研究幾乎沒有,僅有的一些則是修訂國外問卷,研究自我同一性與其它變量的關系。如關于不同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結果表明,同一性完成型狀態(tài)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彌散型心理健康水平最低[18]。郭金山、車文博還根據中國人特點利用王登峰編制的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檢測了同一性狀態(tài)與人格特征之間的關系[19],結果發(fā)現,同一性完成型與智慧、外向性、善良、行事風格等人格變量呈顯著正相關,而與人際關系維度呈顯著負相關,彌散型與外向性、善良、處世態(tài)度有極顯著負相關,與行事風格呈較顯著負相關,與人際關系有非常顯著正相關。
6 小結
從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這一概念到現在,雖然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但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從單純地對自我同一性進行現象的描述,到從某一個角度對自我同一性進行實證的研究,然后從多個角度(同一性風格、問題解決能力)對其進行研究;從把自我同一性發(fā)展變化單純地歸于個人的發(fā)展到同時考慮到影響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的因素既有內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并嘗試性地提出了一些自我同一性發(fā)展機制模型;這樣一個過程反映了一個概念或理論從理論走向實證、從籠統(tǒng)走向深入的艱難過程。與此同時,自我同一性構念效度的提高也使得這一構念與其它構念如人格變量、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研究越來越多。
盡管短時間內自我同一性研究已取得巨大進展,但有關自我同一性的構念效度及其影響因素和發(fā)展機制模型還有待進一步驗證,并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可以繼續(xù)深入探討自我同一性與其它構念的相關關系甚至因果關系。國內研究者更應加快步伐,彌補目前自我同一性研究中的缺陷,從多個角度研究自我同一性,驗證或建立其發(fā)展機制模型,以使自我同一性研究更完善,同時更準確地預測同一性與其它構念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郭金山. 西方心理學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心理科學進展, 2003, 11(2): 227~234
[2] Marcia J 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 3: 551~558
[3] Waterman A S. Identity, the identity status, and identity status development: a contemporary statement. Development Review, 1999, 19: 591~621
[4] Dwairy M. Internal-structural validity of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 among Arab adolescents. Identity, 2004, 4: 133~145
[5] Goosens L. Global versus domain-specific statuses in identit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two self-report measur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1, 24: 681~699
[6] Kroger J. Identity, regress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96, 19: 203~222
[7] Berman A M, Schwartz S J, Kurtines W M, et al.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in identity formation: the role of style and compet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1, 24: 513~528
[8] Yoder A E. Barriers to ego identity status formation: a contextual qualification of Marcia’s identity status paradigm.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0, 23: 95~106
[9] Bosma H A, Kunnen E S. 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in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 a review and synthesis. Development Review, 2001, 21: 39~66
[10] Phinney J S, Goosens L.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contex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96, 19: 401~403
[11] Pulkkinen L, Kokko K.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0, 34: 445~470
[12] Côté J 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identity formation: the culture-identity link and identity capit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96, 19: 417~428
[13] Côté J E, Schwartz S J. Compar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to identity: identity status, identity capital, and the individualiz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2, 25: 511~586
[14] Abraham K G.. The relation between identity status and locus of control among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83, 3: 257~264
[15] Adams G. R, Ryan J H, Hoffman J, et al. Ego identity status, conformity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4, 47: 1091~1104
[16] Cramer P.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defense mechanisms: an observer-based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97, 31: 58~77
[17] Adams G R, Abraham K G., Markstrom C A, et al. The relations among identity development,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focusing duri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987, 2: 292~297
[18] 韓曉峰. 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的研究. 人口學刊, 2004, 1: 34~39
[19] 郭金山, 車文博. 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4, (2): 51~55
Theory and Research of Ego Identity
Zhou Hongmei,Guo Yongy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Erikson is the first person who advanced the problem of ego-identity. And he also described it from many perspectives. But he didn’t do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it. However, Marcia found 2 dimensions from the complex ego identity so that people can do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ego identity. Later, many studies attribute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to personal factors,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explain regression. So people found that contextual factors were also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go identity. Now many researchers acknowledge that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bot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go identity. And some of them have put forward some theoretical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other researchers hop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o identity and other constructs. And in the future,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ego identity and its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o identity and other constructs will still be hot topics.
Key words: ego identity, exploration, commitment, regression.
相關熱詞搜索:自我 理論 經驗 自我同一性理論與經驗研究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論 自我同一性是什么意思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