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四面鏡子 黨員干部的四面鏡子是
發(fā)布時間:2020-02-2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最近幾十年,中國人把《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 并稱為“四大名著”。中國古代小說能稱得上名著的何止這四部?《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孽;ā贰膫不算?區(qū)別就在這“大”――偉大。四大名著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小說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古今各階層人士最熟悉、最喜歡的藝術(shù)巨著,像四面鏡子,映照出中國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質(zhì)。
《紅樓夢》映照出中國人的雅趣
《紅樓夢》把中國人最文雅的表達方式――詩、詞、曲、賦全吸納進來,把中國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建筑、美食、園林、繪畫全利用起來,充滿了一般小說達不到的雅趣。因此,這書不只是文人必看,毛主席還讓大將許世友有空也看看。
外國人怎么看這本書?紅樓夢學會第一任會長吳組緗給一個捷克留學生一對一地講了一年《紅樓夢》。學生學完后問:“吳先生,《紅樓夢》所有的問題我都弄明白了,只有一個問題沒弄明白。大觀園里有那么多的珍寶,賈寶玉和林黛玉為什么不卷包而逃呢?”
無獨有偶,山東大學教授馬瑞芳也曾給一個日本學生講《紅樓夢》,她講道“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該生大惑不解,問:“老師,您總是說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是沒有結(jié)果的,是個大悲劇,它有什么悲劇可言呢?您看這一段賈寶玉和林黛玉他們兩個不是已經(jīng)上床了嗎?”
為什么留學生會有如此離奇古怪的問題?歸根到底,他們沒有看懂寶黛愛情是怎么回事,看不懂的關(guān)鍵是他們從俗世人的角度來觀高雅的人生態(tài)度!都t樓夢》中的愛情雅到了無塵無土,像它的文字一樣美到極致。怪不得紅學家蔣和森說,中國可以沒有萬里長城,卻不能沒有《紅樓夢》。
《水滸傳》映照出中國人的俠義
義者,宜也。在中國人眼里,行義,就是做應該做的事,這在《水滸傳》的前半部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尤其是魯智深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扶貧濟危的精神。
唐君毅在《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中說:“俠義之精神,則由宅心公平,欲抱不平,以顯正直,而歸平順。”并“伸展人間之委曲,使千里之外,聞風慕悅”。中國人對義舉的贊美不遺余力,對義士的期盼古今同一。
義的一大敵人是錢。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這是勇,義體現(xiàn)在他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當時,知縣決定把懸賞的1000貫給武松。宋朝文官最高的宰相,武官最高的樞密使,每月工資300貫。武松不是有錢人,可他聽說一些獵戶由于沒有按期完成打死老虎的任務,挨了好多板子,于是武松就把1000貫全都分給那些獵戶。同樣,宋江、柴進、晁蓋都是不拿錢當回事,仗義疏財。人有求,我?guī)?人無求,應幫,我也幫。
義的又一大敵人是色!端疂G傳》里美色的作用就是誘惑、威脅,好漢們也干脆,殺。這固然跟作者的價值觀脫不開干系,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中,俠義跟女色基本是絕緣的。
《西游記》映照出中國人的信仰
《西游記》不尊重佛教。玄奘到大雷音寺求經(jīng),佛祖兩個助理――阿難和迦葉跟師徒幾個要人事。沒有?對不起,只能取無字經(jīng)。師徒找如來評理。如來說,前兩天我們這邊有人下去給人家做法事,收了三斗三升米粒黃金,你們來取經(jīng)也應該給點東西吧。把佛教的最高領(lǐng)袖描寫成了一個市儈之徒。
《西游記》也不尊重道教。很多妖怪都是以道士的面目出現(xiàn)的,有的還是“國師”、“國丈”,飛揚跋扈,濫用邪術(shù),危害百姓。
兩大宗教在《西游記》中被貶抑,這反映了漢族的傳統(tǒng)國民性里面,沒有固定的信仰。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說,漢人對信仰缺乏敬畏之心,只信能給自身帶來好處的東西。從唐僧仨徒弟的人物設定可以看出漢人期望的理想狀態(tài)。
沙和尚什么重活都干,什么好處最后才能撈上,但這個老實人在唐僧眼里基本沒有地位。孫悟空有能力,但是不馴服,可西行求法,要靠他消災,不好管怎么辦?緊箍咒。
豬八戒最舒服,擔子主要是沙和尚挑,打架主要是孫悟空去。唐僧永遠非常體諒豬八戒,他說什么,唐僧一般都信。這么一個好吃懶做、投機取巧的人,卻很受上峰的喜愛。這說明漢民族內(nèi)心非常羨慕這樣一種生活狀態(tài):不負責任,利益均沾。
《三國演義》映照出中國人的天下觀
梁山好漢充滿了英雄氣概,而三國人物更多地體現(xiàn)出一種“國事情懷”!度龂萘x》不太關(guān)注日常生活、家庭關(guān)系、倫理道德,比如曹操有幾位夫人,家是哪里的,關(guān)羽的媳婦叫什么,有沒有姐妹……羅貫中都沒有交代,因為他關(guān)心的是天下大事、社稷蒼生。這個關(guān)心與中華民族的生存發(fā)展、與民眾的愛憎褒貶血肉相連。
《大學》八條目,最高就是平天下!度龂萘x》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統(tǒng)一、向往安定太平的天下觀。
在世界上的幾個文明古國當中,中國文明從未曾中斷,為什么?《三國演義》說,這是因為中華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向往統(tǒng)一、向往安定的民族心理。這種心理是如此強烈,成為中國最大的聚合力。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不止一次被分開,但是每一次分裂,中國人總是以堅忍的毅力、巨大的犧牲去實現(xiàn)新的統(tǒng)一。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鏡子 中國人 中國人的四面鏡子 反應中國人一面鏡子 四面都是鏡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