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加勒比海生存實錄】 加勒比海游輪旅游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華人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中國元素成為地球的亮麗風景。在美麗的加勒比海島上,同樣生活著一些華人。雖說生活不易,創(chuàng)業(yè)艱難,但勞有所獲,休閑富足,且能與當?shù)厝撕椭C相處,實在也是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
說起加勒比,不少人馬上會聯(lián)想到海盜。他們一只眼睛戴著黑布罩,右手提砍刀,左手拿藏寶圖,兇神惡煞地站在海盜船船頭,身后桅桿上飄揚著破破爛爛的黑底白骷髏旗幟。
而當我們真正踏上加勒比島嶼,在這里的碧海白沙、椰風樹影間,沒有看到海盜傳說的痕跡。一些華人已在海島上生活了很多年,他們向我們講述了加勒比島國的真實生活。
多米尼加:旅游紀念品多產(chǎn)自義烏
在多米尼加這樣一個面積751平方公里、人口7.7萬的小島國,生活著大約150名華人。中國駐多米尼加國使館一秘林福民說,華人多集中在首都羅索,其中約1/3持中國護照。他們在此地不僅開中餐館、商店和小旅館,還經(jīng)營純凈水、塑鋼門窗和洗衣店等生意。
走在羅索的街道上,經(jīng)常能看見中國人開的商鋪,里面的小商品大都來自浙江義烏,甚至印有多米尼加國旗的當?shù)芈糜渭o念品,大部分也在義烏訂做,由華人低價批發(fā)給當?shù)亓闶凵,再兜售給外國游客。
來自江蘇鎮(zhèn)江的趙姨就開了這樣一家批發(fā)店,如今已十年有余。在趙姨的店里,來自義烏的小人偶、杯墊和項鏈應(yīng)有盡有。不僅如此,趙姨還自己動手印制多米尼加特色T恤,銷路極好。趙姨說,當年初來乍到,處境最為艱難時,就是隔壁超市借錢給他們買印T恤機,當?shù)睾谌耸职咽纸趟麄冇≈芓恤,才撐過困難期。
每說到這里的黑人,當?shù)厝A人無不交口稱贊,說他們和善、友好。但多年前剛到此地時,中國人卻不敢和島上原住民接近。中餐館中華閣廚師胡學(xué)賢說:“來這里之前,我只在電視上籃球比賽中見過黑人。剛開始看他們黑乎乎的,很怕。后來發(fā)現(xiàn)他們一點也不野蠻,特別友善!
1995年,胡學(xué)賢從江西南昌輾轉(zhuǎn)來到羅索,發(fā)現(xiàn)這里與他想像的國外完全兩樣,島上全是原始森林,城市破破爛爛像鄉(xiāng)下,蚊蟲多得無法忍受,一覺醒來渾身是包,心想自己怎么來到這么個地方。
胡學(xué)賢說,島上熱帶水果多,卻沒什么蔬菜,超市里進口蔬菜貴得不行,1公斤芹菜賣人民幣60多元,電費也比中國貴出3倍,跟家里沒法比。加之剛來時孤身一人在島上,寂寞難耐,想念親人,日子并不好過。
而今,胡學(xué)賢的兒子、兒媳都來到島上,一家人圍著圓桌看CCTV4,其樂融融。閑時開車至深山,瀑布底下游泳,或漫步海灘,已與當年光景大不相同。
圣盧西亞:華人失去使館保護
圣盧西亞屬于典型的加勒比海島,有加勒比招牌式的白沙灘和天藍海藍。在這個面積616平方公里、人口17萬左右的島國,共有約80名華人。
島上中餐館不少。與其他島國上的情況相比,這里的華人見了中國面孔格外激動,常常是我們吃著飯,他們就站在邊上一直看著,且吃完之后無論如何不肯收錢。
今年4月30日,圣盧西亞與臺灣當局“建交”,為此,中國政府于北京時間5月5日宣布與圣盧西亞斷交,中國使館撤出圣盧西亞。當?shù)厝A人舍不得使館工作人員離開,知道在島上再能見到大陸人的機會不多,因此見了大陸來的客人,便格外熱情。
“大使館在就好像家人在,使館人走了就好像家人走了。我當然希望他們不要走。”紅雙喜餐館經(jīng)營者黃金婉說。她說,最開始得知圣盧西亞與臺灣當局“建交”消息時,很驚訝,也有些生氣,但當時尚未想到中國使館要撤館。后來知道使館人要撤走,很舍不得,也為今后沒有使館照應(yīng)而擔心。
島上生意做得最大的,當屬中國城集團老總許一迅。許一迅今年40歲整,來圣盧西亞已7年。他穿著綠色襯衫和牛仔褲,戴著墨鏡,看上去很年輕。
許一迅說,他的中國城集團包括4家商店、3家餐飲、1家批發(fā)中心和1家水上運動公司,雇員多為當?shù)厝。我們在其中一家中國美食城看見,餐館裝修風格中國味兒很濃,生意也很紅火。許一迅說,當?shù)厝肆?xí)慣中午吃大餐,每到中午,中國美食城的客人比隔壁肯德基還要多。
除了餐館,許一迅經(jīng)營百貨商店也有一套,“我們不賣便宜貨,我們賣好貨便宜。從義烏進貨時,我們不找便宜貨。常常是價格稍貴一點,質(zhì)量就能好出許多。這樣當?shù)厝藢χ袊浀挠∠笠哺。?
中國城在當?shù)赜绊懞艽。圣盧西亞人對中國人和中國貨都很歡迎,因此當政府做出與臺“建交”決定時,多數(shù)當?shù)厝顺址磳B(tài)度。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與中國的聯(lián)系千絲萬縷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加勒比群島中最大的島,也是最特殊的一個,中國人早在200多年前就已踏上這個雙島之國。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人口128萬,面積5128平方公里。中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使館說,當?shù)厝A人約有3800人,而本地人都說華人少說也有五、六千。這里的華人99%籍貫廣東,多為第二代、第三代華裔,只說英語。當?shù)刂胁宛^比較多見,光是特立尼達島上,中餐館就需數(shù)以千計。在首都西班牙港,更有一條街,聚攏了23家中餐館。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會長蕭容慶說,當?shù)厝A人團體不少,以中華總會為大,下屬臺山、中山、新會和惠東安4個會館,而他本人最高興的事,就是在此基礎(chǔ)上,于2001年組建了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現(xiàn)有會員約150人。
2006年是華人抵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200周年紀念。當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現(xiàn)任總統(tǒng)喬治?馬克斯韋爾?里查茲在紀念活動上說,中國人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做出了很大貢獻,華裔已成為當?shù)厣鐣囊粋組成部分。
當?shù)厝苏f,里查茲本人就有1/8的中國血統(tǒng),總理帕特里克?曼寧的夫人也有1/2中國血統(tǒng),而旅游部長霍華德?金?李則是一名華裔。當?shù)卣褜?0月12日定為“中國節(jié)”,全國放假一天。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一個產(chǎn)石油、出口瀝青的島國,其瀝青遠銷中國。北京二環(huán)路上鋪設(shè)的天然瀝青,就產(chǎn)自這里的瀝青湖。讓人不僅感嘆,雖然遠隔重洋,中國與加勒比島國的聯(lián)系竟已萬縷千絲。
(《環(huán)球》2007年第13期,作者為該刊記者)
哥斯達黎加:旅哥華人終于有了自己的家
哥斯達黎加?xùn)|鄰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中哥建交消息傳出之后,旅居哥斯達黎加的華人華僑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大家期盼數(shù)十年的好消息終于到來了。
從“豬仔”到職業(yè)宇航員
目前哥斯達黎加已經(jīng)有華人華僑4萬余人,約占這個中美洲國家總?cè)丝诘?%。
旅哥華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當時美國人在哥斯達黎加開墾香蕉種植園,需要勞動力,想起吃苦耐勞的華人,派人到澳門招募華工。第一批華人是以合同工(即“豬仔”)的身份到哥斯達黎加太平洋港口蓬塔雷納斯的。第二批抵哥華人大多從美國南下,定居在大西洋沿岸的利蒙港,F(xiàn)在哥斯達黎加的華人華僑已經(jīng)發(fā)展到第四代甚至是第五代。
哥斯達黎加華人華僑中的90%是從廣東移民移居而來,主要從事餐飲、零售行業(yè)。哥首都圣何塞華人雜貨店數(shù)量之多、品種之豐富令人意外。上世紀90年代以來,華人經(jīng)濟水平得到提高,進出口貿(mào)易、房地產(chǎn)等行業(yè)中相繼出現(xiàn)華人的身影,甚至出現(xiàn)了中美洲第一家華人控股銀行――哥斯達黎加國泰銀行。
在所有旅哥華人中,張福林最為有名。張福林的父親為第二代華人,祖籍廣東中山,母親為哥斯達黎加人。張福林1950年生于圣何塞,1980年他從4000名應(yīng)征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宇航局第一位華裔職業(yè)宇航員,1986年1月12日乘“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首次進入太空,并在此后16年的時間里7次重返太空,成為哥斯達黎加華人的驕傲。
自發(fā)促進中哥關(guān)系發(fā)展
2007年6月1日以前,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因素,哥斯達黎加一直與臺灣保持所謂“外交關(guān)系”,旅哥華人華僑的活動都要通過自發(fā)組織的僑團進行。然而,這不僅沒有影響到廣大華人華僑的團結(jié)和愛國熱忱,反而使其更加高昂。1992年,以促進中哥貿(mào)易和提升在哥華裔社會地位為宗旨的中國哥斯達黎加工商聯(lián)合總會成立。
1999年6月在哥斯達黎加卡塔戈市發(fā)生了“老鼠酒事件”:該市衛(wèi)生局在檢查一間已經(jīng)歇業(yè)的中餐館時,發(fā)現(xiàn)了一瓶浸泡有小老鼠的酒(來自廣東的老華僑有喝泡無毛小老鼠的酒以祛風濕治跌打的風俗),于是就有當?shù)孛襟w大肆宣揚華人食老鼠,并用老鼠肉做菜出售。一時間哥斯達黎加全國嘩然,中餐館的生意一下子下跌了九成多。時任工商會會長的黃耀佳先生挺身而出,奮力抗爭,通過國會議員向哥公眾解釋華人的風俗習(xí)慣,澄清事實,并最終促使哥衛(wèi)生部長公開糾錯。11天后,“老鼠酒事件”得到解決,卡塔戈市衛(wèi)生局長被撤職。
現(xiàn)任工商會會長翁翠玉女士上任后于2005年創(chuàng)辦了《工商》雜志――中美洲第一份中西文的雙語會刊。該雜志面向哥斯達黎加主流社會及廣大華裔,為促進中哥經(jīng)貿(mào)發(fā)展、提高中國在哥主流社會的形象、提升華人華僑在哥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哥斯達黎加總統(tǒng)阿里亞斯、外貿(mào)部長魯伊斯等哥政府高官都先后在《工商》上發(fā)表過文章。
由于《工商》是免費的,翁翠玉女士每年都要自掏腰包來支付雜志出版的費用以及編輯人員的薪水。當被問道這樣做虧不虧時,翁女士淡淡一笑:“只要哥斯達黎加了解中國就好啦!
最近幾年以來,由于中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不少華人華僑都愿意把子女送回中國讀大學(xué),認為在中國他們會有更多更好的發(fā)展機會和空間,對中哥建立正式外交關(guān)系的渴望也越來越迫切。
“父親去世那天還在盼建交”
日前,中哥建交后首批中國外交官已經(jīng)抵達哥斯達黎加并開始籌備建館事宜。為了歡迎中國外交部建館小組抵哥,圣何塞的華人華僑整整忙碌了一天。
為了準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大家有的翻箱倒柜把自家珍藏的五星紅旗找出來,有的趕快跑到華人商店將店中不多的存貨一買而空,哥斯達黎加華人華僑國際貿(mào)易促進會會長薛雪更是慷慨解囊,拿出1000美元,買來紅紙、紅布、顏料等自制五星紅旗,并命令還在開店的家人停止一切經(jīng)營活動,關(guān)門歇業(yè)回家趕制國旗和歡迎橫幅。
在慶祝中哥建交招待會晚宴上,華人華僑代表都盛裝出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一位在哥斯達黎加出生的華人分外激動地說:“我父親一直到他去世的那天還在盼望中哥建交。我想如果現(xiàn)在他還活著的話,今天一定是非常非常高興的。”
是呀,哥斯達黎加的華人華僑在歷經(jīng)長久的期盼后終于有自己的家了。(鄭大方)
(6月14日《參考消息》,作者為該報駐圣何塞記者)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加勒比海 實錄 生存 華人加勒比海生存實錄 華人加勒比海島國生存實錄 加勒比華人故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