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的歷史
發(fā)布時間:2017-01-24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火燒的歷史篇一: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后,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余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于圓明園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zhèn)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jiān)、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說慣了的一個提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歷史上侵略軍火燒圓明園曾有兩次。第一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英法聯(lián)軍到處燒殺搶掠、野蠻洗劫、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園內寺廟建筑也大多被毀于火。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于圓明園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幸免于難。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筑13處。如,圓明園的蓬萊瑤臺、武陵春色、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筑又遭掠奪焚劫。在文學作品中似乎把火燒圓明園的罪過,歸咎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之無能。這么聽起來好像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確切。歷史上的無數事實表明,一個貧窮落后、弱小的國家和民族,只能處于被壓迫、被剝削、被凌辱、被掠奪的地位;馃龍A明園的歷史則再次證明:國家貧窮、落后、軟弱就要挨打。現(xiàn)在,圓明園已辟為遺址公園,并正對遺址進行保護性維修,恢復山形水系、園林植被、橋涵閘路,部分古建筑也將重修。
洗劫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于當天下午經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余名圓明園技勇太監(jiān)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占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后,立即“協(xié)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狈ㄜ娝玖蠲贤邪町斕旒春娣ㄍ鈩沾蟪迹骸坝杳▏瘑T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侖三世),而藏之于法國博物院!庇玖罡裉m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于英人之物件!狈ㄓ⑶致攒娙雸@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伙沖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一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鐘表,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繡品。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于園內的陳設什物及其帳目都一并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鐘表即達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鐘。事后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發(fā)指!
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xiàn)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涌進圓明園,縱倩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yōu)榱藫寠Z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fā)生過械斗。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里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里放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里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個英國軍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里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一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一地,人走進屋里,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家具統(tǒng)統(tǒng)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兇狠地向大燭臺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
火燒圓明園
正當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答應接受全部“議和”條件,擇日簽約時,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格蘭特,為了給其侵華行為留下“赫然嚴厲”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驚”,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戰(zhàn)俘,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額爾金想通過燒毀圓明園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應該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虜等暴行負責的是中國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國老百姓。報復行動的前幾天,額爾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張貼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詐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脫責任和懲罰;圓明園將于(1860年10月)18日被燒毀,作為對中國皇帝背信棄義的懲罰;只有清帝國政府應該對此負責,與暴行無關的百姓不必擔心受到傷害!保ㄗg自原英文)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軍在園內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煙云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杰作被一齊付之一炬。事后據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幾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毀。
據有關材料記載,10月18日,英國侵略軍燒毀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jiān)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jiān)、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妄行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這種行徑看作了不起的業(yè)績,而全世界的正直人們卻為這野蠻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薄皩⑹艿綒v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边@段話代表著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
當圓明園還在熊熊燃燒之時,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忻全部承諾了侵略者的一切條件。不久即分別與英、法、俄諸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文本,簽訂了《北京條約》。
火燒的歷史篇二:燃燒學的發(fā)展史
燃燒學的發(fā)展史 燃燒學的研究內容通常包括燃燒過程的熱力學,燃燒反應的動力學,著火和熄火理論,預混氣體的層流和湍流燃燒,液滴和煤粒燃燒、液霧、煤粉和流化床燃燒,推進劑燃燒,焊震燃燒,邊界層和射流中的燃燒,湍流和兩相燃燒的數學模型,以及燃燒的激光診斷等。燃燒學是一門正在發(fā)展中的學科。能源、航空航天、環(huán)境工程(轉載于:www.91mayou.com 蒲 公 英 文 摘:火燒的歷史)和火災防治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有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諸如高強度燃燒、低品位燃料燃燒、煤漿(油-煤,水-煤,油-水-煤等)燃燒、流化床燃燒、催化燃燒,滲流燃燒、燃燒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火災起因和防止等。燃燒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將與湍流理論、多相流體力學、輻射傳熱學和復雜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等學科的發(fā)展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遠古時代,火的使用使人類從野蠻狀態(tài)走向文明。十世紀以前,人們認為物質燃燒取決于一種特殊的“燃素”。18世紀中葉,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和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根據他們的實驗,分別提出燃燒是物質氧化的理論。19世紀,人們用熱化學和熱力學方法研究燃燒,發(fā)現(xiàn)了燃燒熱、絕熱燃燒溫度和燃燒產物平衡成分等重要特性。20世紀初,蘇聯(lián)化學家謝苗諾夫和美國化學家劉易斯等人發(fā)現(xiàn),影響燃燒速率的重要因素是反應動力學,而且燃燒反應有分枝鏈式反應的特點,即中間生成物可以加速燃燒過程。20燃燒學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科學家澤利多維奇、弗蘭克·卡梅涅茨基和美國的劉易斯等又進一步發(fā)現(xiàn):燃燒現(xiàn)象,無論是著火、熄滅和火焰?zhèn)鞑,還是緩燃和爆震等,都是化學反應動力學和傳熱傳質等物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在研究了預
混火焰和擴散火焰、層流燃燒、湍流燃燒、液摘燃燒和碳粒燃燒等基本規(guī)律之后,人們認識到,控制燃燒過程的主導因素往往不是化學反應動力學,而是流動和傳熱傳質,于是初步形成燃燒理論。20世紀40~50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使燃燒的研究由一般動力機械擴展到噴氣發(fā)動機、火箭和飛行器頭部燒蝕等問題中,并取得了迅速的發(fā)展。因此,力學家卡門和中國的錢學森建議用連續(xù)介質力學方法來研究燃燒,提出了“化學流體力學”這一名稱。許多人運用粘性流體力學和邊界層理論對層流燃燒、湍流燃燒、著火、火焰穩(wěn)定和燃燒振蕩等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定量分析。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由于高速電子計算機的出現(xiàn),英國科學家斯波爾丁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流動、傳熱傳質和燃燒的數學模型和數值計算方法,把燃燒學的基本概念、化學流體力學理論、計算流體力學方法和燃燒室的工程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開辟了研究燃燒理論及其應用的新途徑。70年代中期以來,應用激光技術測量燃燒過程中氣體和顆粒的速度、溫度和濃度等,加深了對燃燒現(xiàn)象的認識。燃燒學是一門正在發(fā)展中的學科。能源、航空航天、環(huán)境工程和火災防治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有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諸如高強度燃燒、低品位燃料燃燒、煤漿(油-煤,水-煤,油-水-煤等)燃燒、流化床燃燒、催化燃燒,滲流燃燒、燃燒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火災起因和防止等。燃燒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將與湍流理論、多相流體力學、輻射傳熱學和復雜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等學科的發(fā)展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火燒的歷史篇三:火燒圓明園觀后感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英法聯(lián)軍攻破天津,打到了京城,又聽說咸豐皇帝在圓明園,于是英法聯(lián)軍闖進圓明園,并開始了大肆的搶劫。在搶劫過程中,英法聯(lián)軍士兵眼中只有眼前數不盡的財寶,他們爭奪著,在這場搶劫中,大量的值錢、不值錢的寶物被英法聯(lián)軍的暴力爭奪行為破壞了,有的士兵,一個人搶了許多寶物,但是無法一個人帶走,便抓來中國百姓,讓他們幫自己搬運搶來的寶物。在這場搶劫案中,英法聯(lián)軍把人性最丑惡的一面赤裸裸的表現(xiàn)了出來,貪婪是當時驅動他們進行搶奪的動力,但他們不知道,因為這一次的搶劫,讓我國流失了多少均有歷史意義的寶物。更為可恥的是,英法聯(lián)軍在搶劫完后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還把風景獨樹一幟的圓明園給燒毀,三天三夜啊,多少美景毀于丑惡之火,正式英法聯(lián)軍這人中可恥的行為,讓國人銘記了這段歷史。
然而,在這場搶奪戰(zhàn)中,我竟發(fā)現(xiàn)讓人實為痛心的一個畫面----中國人趁火打劫圓明園。
相關熱詞搜索:火燒 歷史 鹵煮火燒的歷史淵源 濰坊肉火燒的歷史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