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縣掛職干部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發(fā)布時間:2021-01-25 來源: 講話發(fā)言 點擊:
長期以來,由于X縣經濟建設起步晚,社會發(fā)育程度低,資源稟賦優(yōu)勢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仍然延續(xù)著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落后生產方式,貧困人口中因缺技術致貧的高達X%,存在著“守著青山綠水,卻靠天吃飯過著窮日子”的現象。
一、過去工作的回顧
201X年以來,中國工程院先后有X余人次的院士,數以百計的專家深入X,僅2020年就有X位,X余人次的院士來到X。通過“產業(yè)+技能+精神”科技扶貧模式,探索出了一條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依靠科技向青山綠水要金山銀山的發(fā)展新路,并在科技扶貧征程中,涌現出了“時代楷!盭院士。
一是聚焦產業(yè)發(fā)展,因地制宜,回答了“干什么”的問題。經過反復調研和全面分析,在產業(yè)方面,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發(fā)展適合當地自然資源條件,帶動能力強、附加值高、可復制可推廣的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等為重點的科技扶貧特色產業(yè)。并努力把X打造成“林下有機三七”之鄉(xiāng)。
二是聚焦素質提升,因材施教,回答了“怎么干”的問題。中國工程院和XX院士把“扶智”作為定點幫扶X的重中之重,在技能方面,因材施教,星火燎原,培育懂技術會營銷的新型農民,目前院士指導班已培養(yǎng)1500多人。這些學員不僅自己脫貧致富,而且回到各自鄉(xiāng)鎮(zhèn),成為革命火種,把學到的技術教給身邊群眾,帶動身邊群眾脫貧致富,切實做到扶貧先扶智,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三是聚焦農民增收,因勢利導,回答了“誰來干”的問題。目前通過工程院引進的各企業(yè)在X的注冊資金已超過X億元,2020年各企業(yè)實際在X投資額為X萬元?萍挤鲐氻椖恳言赬帶動近X戶,X余人增收,其中建檔立卡戶近X人,努力做到科技扶貧項目基地建到哪里,哪里的群眾就脫貧致富,哪個村寨就整村脫貧。
幾年來,中國工程院幫扶X的工作,特別是XX院士在X的科技扶貧的事跡表明,素質性貧困的世界性難題是可以破解的,群眾的內生動力是可以提升的,懶漢是可以變成好漢的。
二、對當前和今后工作的思考
1.進一步總結提煉XX院士事跡,努力把他居住的XX建設成為少數民族鄉(xiāng)村振興先行示范樣板,科技扶貧成果展示樣板,時代楷模精神展示樣板,科技旅游勝地。
2.將林下三七產業(yè)做大做強。一是在解決了“如何種”的基礎上,解決“如何賣”的問題,確保產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二是在現有種植標準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林下三七各方面標準。三是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模式,因企施策,打造差異化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群眾受益。四是以滇黃精、白及、重樓等中藥材為抓手,克服三七連作障礙,確保農民脫貧不返貧,并以林下三七為龍頭,構建高質量林下中藥材種植生產體系。五是加強布局,推進三七、中藥材、甘蔗、熱帶水果等育苗基地建設。六是推廣“互聯網+”技術,確保林下有機三七可追溯可信任。
3.進一步加強對院士指導班學員的跟蹤培養(yǎng),構建職業(yè)教育全新模式,打造學員從新型農民——致富帶頭人——企業(yè)經營管理者的農民學員發(fā)展路徑。建設好普洱職業(yè)教育分中心。
4.更多邀請院士專家實地指導,在醫(yī)療、肉牛、熱帶水果、蔗糖、林業(yè)等領域進一步利用好院士專家智力資源,開展幫扶工作。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