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21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 要: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很多家長把子女送到條件較好的城市里讀書,農(nóng)村教育受到嚴重沖擊,幫助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走出作文困境,是語文老師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224-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知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由此可見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特別是在農(nóng)村中學,一些學生一見到作文題,就覺得頭疼,似乎有很多內(nèi)容寫,但又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即使是硬著頭皮寫,也是東拉西扯,胡編亂造,寫出來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語,結果令老師改作文很頭疼,無法看下去。在辦公室里常聽到同仁搖頭嘆息著說:“看看、看看,這樣的作文簡直就是一杯白開水,淡而無味!边有的學生,平時滔滔不絕,但一看到作文題,頭腦里是一片空白,無話可說,即使說出來的,也是一些空泛的東西,成了“四不像”。這就是農(nóng)村中學在作文教學方面面臨的困境。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些困境呢?筆者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城市,孩子是父母的寵兒,從小就接受良好的幼兒教育,為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特長,家長毫不吝嗇對孩子的投資。而農(nóng)村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留守兒童,往往在孩子會走路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缺乏與孩子的正常溝通和交流,缺乏有效引導,輔導更是不到位,在孩子的頭腦里沒有學習的概念,無法正常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知識積累不多,無寫作素材,從而造成寫作困難。
2、供學生參考的寫作書籍缺乏,得不到有效的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
農(nóng)村,本來可看的書籍就比較少,沒書讀,積累的寫作素材少,寫作意識淡薄,寫作中,他們?nèi)狈ι畹年P注和理解,也就缺乏對人生的感悟,寫出的文章,蒼白空洞,平庸無力,沒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難以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
3、學生不善于觀察,敘事不清,條理紊亂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但學生拿起筆來,抓耳撓腮,愁眉不展,究其原因,是缺乏生活積累,不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對生活中的素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寫作文總覺得沒有什么可寫的。寫出的作文要么離題,要么不符合事理,與寫作要求大相徑庭。例如,半命題作文《我喜愛的 》,有個學生把題目補充為《我喜愛的小花貓》,他在文中描述道:“我家的小花貓,長著一身好看的羽毛,在大街上大搖大擺的走著,看見人會搖尾巴呢,眼睛還眨呀眨的”。很明顯,貓怎么會長“羽毛”呢?貓是怕人的,怎么大白天敢“在大街上大搖大擺的走”呢?還會向人“搖尾巴”、“眨眼睛”,這不是鬼話嗎?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就是缺乏觀察,不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缺乏對生活中素材的積累,到寫作時,自然就會出現(xiàn)“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4、學生的惰性,懶于思考,懶于動筆
孩子到了初中階段,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相對較差,意志力也正處于薄弱階段,所以在學習方面,很多學生由于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成了惰性的俘虜。忘記了學習目標,失去學習勇氣,找不到學習的方向和規(guī)律,整天無所事事,懶于思考。對老師布置的作文,置若罔聞,根本不當一回事,懶于動筆,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壞習慣,臨交作文時胡亂寫幾句或隨便抄一篇應付了事,在他們心里覺得能交差就萬事大吉,根本不會想到說要寫出如何好的文章來。
5、用詞不當、書寫不規(guī)范
文章中使用的詞語,彼此都有關聯(lián)的,用詞不當,往往會使上下句的意思不連貫。例如,有個學生形容別人的穿著:“他穿著雪亮雪亮的西裝,筆挺筆挺的皮鞋”,定語與賓語搭配不當,“西裝”應跟“筆挺”搭配,“皮鞋”應跟“雪亮雪亮”搭配。
方言濫用也是影響寫好文章的主要原因,因為方言會使口中的“語”與筆下的“語”脫節(jié),勢必會影響表達的水平和效果。例如:南方人把一節(jié)課45分鐘,說成是一節(jié)課9個字(廣東方言:一個字就是5分鐘),對廣東人來說,誰都看得懂,但對北方人就一頭霧水,不管你寫得再好的文章,別人看不懂,就不是一篇好文章。
由于很多學生從小沒有接受規(guī)范書寫漢字的訓練,寫出的字,筆順不對,歪歪斜斜,筆畫展不開,字跡潦草難辨,自成“一體”,再加上入讀初中后課業(yè)加重,無法利用太多的時間去糾正。寫作時,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難以得高分,嚴重打擊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由于以上原因,學生一提及寫作文就頭疼,特別是學困生,寫作總是提不起興趣,畏難情緒顯露于表,為了能夠克服怕寫作文的思想,筆者認為應該多途徑地為學生搭建寫作文的平臺,制定相應的對策,鼓勵學生多練筆,勤練筆。
對策一:教會學生如何積累寫作素材,是走出寫作困境的前提。在我們的身邊,素材很多,隨處可見,但如何收集,加以利用,確實還需要老師加強指導。
1、教會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
素材必須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中學生生活經(jīng)歷有限,生活空間相對狹小,寫文章肯定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正如前蘇聯(lián)作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借助觀察而‘進入周轉(zhuǎn)’,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運用一樣”。因此,一方面要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人物,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言談舉止、社交范圍等特點;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抓住事物各自的特點,寫出其變化。把所見、所聞、所感以隨筆的形式寫下來,這樣既為寫作積累了材料,又達到了練筆的效果,到真正寫作時,誰都會有“米”下鍋了。
2、教會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積累寫作的素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