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壁的意思 漢諾爾德,巖壁上的武僧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9月,晴朗的周六清晨,一個年輕人貼在峭壁上,高懸于半空,指尖扣住薄如硬幣的巖石邊緣,腳踩巖面突起處。痞子阿姆在隨身攜帶的iPod里喋喋不休。攀巖者亞歷克斯•漢諾爾德(Alex Honnold)正在嘗試前無古人的壯舉――徒手攀爬半圓頂山的西北巖壁。
半圓頂山位于優(yōu)勝美地谷(Yosemite Valley)的中心地帶,是一面高達658米的花崗巖壁,險峻無比。19世紀地質(zhì)勘測專家曾給其下結(jié)論:人跡絕不能至。百多年后,攀登者不斷發(fā)明各種輔助器械、無休止地辯論在巖壁上打洞的原理,半圓頂山西北壁(Regular Route)首先成為從“不可能”到“可能”的傳奇路線,優(yōu)勝美地攀登的黃金年代就此開啟。
全世界只有不到十人在從事徒手攀爬運動,該項目死亡率頗高,一般的攀巖者光是想想身無一物的攀爬,就已經(jīng)無法動作了。
可是漢諾爾德似乎天生就是為攀爬而生。他的大腦顯然跟一般人的運作不太一樣,攀爬的時候,他似乎進入了禪的境界,了然生死,只觀照當下發(fā)生的每一個動作,幾小時內(nèi)徹底專注。他本人很享受這種絕對的自我控制和信心,因為這才是自由的真正定義。
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頻道專門拍攝的紀錄片里,漢諾爾德一邊對著鏡頭輕松地聊天,一邊一步步地借助巖縫向上攀爬,仿佛爬的是家里的柜子。可當攀至距離峰頂不到三十米的地方時,災難在不知不覺中降臨了――漢諾爾德失去了最后殘留的自信心,他的修行似乎到頭了。
之前的兩小時45分鐘里,漢諾爾德一直處于攀巖的巔峰狀態(tài),完美無瑕、一個接一個地完成了數(shù)百個精準的攀爬動作,一次也沒有猶豫過。在自由攀巖運動中,攀登者只隨身攜帶粉袋和攀巖鞋――沒有繩索,沒有各種攀巖工具,有的只是信念和能力所撐起的無窮的向上動力。毫無疑問,這是一項極端危險的運動,一旦指尖沒有扣住,甚至對自己的指尖能否扣住不夠自信,漢諾爾德就會送命。
每年優(yōu)勝美地會發(fā)生一百多起攀巖事故,其中大約有15至25隊攀巖小組需要緊急援助――出動救護車或直升機。
“我從來沒有爬過這樣的地方,”漢諾爾德盯著巖面上滑溜溜的突起部分,自言自語,“噢,天吶,我快要暈過去了!
兩天前爬到此處時,他還沒有這種感覺,那時他帶著一條繩子。整個攀登過程十分順利,于是漢諾爾德決定沿著這條極限難的線路,再來一次自由攀巖。半圓頂山早在1957年就被首次征服過,當時來自加州的羅耶爾•羅賓斯(Royal Robbins)和隊友們花了5天時間,終于登頂。半圓頂山的頂峰距離谷底1475米,為了登頂,羅賓斯一行在巖壁上敲進了一百多處巖釘和薄鋼楔,以便懸掛繩索進行攀登。20年后,科羅拉多人阿特•希吉比(Art Higbee)和吉姆•埃里克森(Jim Erickson)幾乎赤手空拳地登上了半圓頂山,僅憑一條用于垂降的繩索,依靠手腳作楔,用34小時完成了攀爬。而漢諾爾德這一次對半圓頂山的自由征服,簡直將難度提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度。
此刻他站在“感謝上帝壁架(Thank God Ledge)”上,這處12米長的花崗巖狹長平臺是翻越西北巖壁線路上的帽舌巨頂(Visor)的必經(jīng)之路。穿過這里僅需30秒,完全不需要高超的攀巖技巧,但漢諾爾德停了下來,他調(diào)整呼吸,清空大腦、重新汲取力量。
5分鐘后,他給雙手細心地涂了一遍粉,在看不到的小小立足點上謹慎地調(diào)整自己的腳步。隨后,他突然動作起來,用腳撐住光滑的巖壁突起點,開始努力向上。幾分鐘后,他成功登頂,整個過程耗時兩小時50分鐘。
漢諾爾德自由攀登半圓頂山的壯舉令世人震驚,目瞪口呆的攀巖好手們開始奔走相告。這位曾經(jīng)對女孩不感興趣、除了攀巖就是讀書、19歲輟學后偷了家里的面包車天天攀巖、喜歡跟媽媽一起玩拼字游戲、來自薩克拉門托郊區(qū)的23歲大男孩,創(chuàng)下了難以逾越的新紀錄。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武僧 巖壁 爾德 漢諾爾德 巖壁上的武僧 漢諾爾德 漢諾爾德等所著書籍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