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的職能【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07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要]認為高校圖書館具有“信息服務職能”與“教育職能”雙重職能,其中教育職能是高校圖書館與生俱來的功能屬性。論述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內涵,提出高校圖書館向教育職能轉變的措施,為在新形勢下當代高校圖書館凸顯教育職能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教育職能 轉變
[分類號]G250
高等學校圖書館具有雙重職能,即“信息服務職能”與“教育職能”。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教高[2002]3號)對高校圖書館職能作了明確定位:“高等學校圖書館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履行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然而,在高校圖書館工作實踐中,卻存在著“重服務輕教育”的現象,高校圖書館工作被視為一種簡單的服務工作,高校圖書館被認為與學校后勤、保衛(wèi)等部門一樣,是一個從屬性的服務部門、教輔部門。本文認為,高校圖書館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職能是高校圖書館的一項重要職能。尤其是面對信息技術革命、知識經濟的到來和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形勢,當代高校圖書館應凸顯教育職能。
1 對高校圖書館職能的認識和界定
圖書館的職能是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之一。圖書館只有在明確自己的職能后,才能看到自己本身的優(yōu)勢所在,進而制定正確的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發(fā)展方向,發(fā)揮自身效能。
1.1 關于圖書館職能的基本概念
所謂“職能”,《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人、事物、機構應有的作用、功能”。職能有“職”和“能”兩層意思!奥殹保绰氊,是指一個人或機構執(zhí)掌、主管之事。所以,職能即是在職責范圍內、按照一定的機制所能發(fā)揮的作用、功能。不同的職責,有不同的職能。
圖書館的職能,指的是圖書館這一機構所應有的作用和功能。國際圖聯1975年在法國里昂舉行的關于圖書館職能的學術研討會上達成以下共識:圖書館具備4項社會職能:①保存人類文化遺產;②開展社會教育;③傳遞科學情報;④開發(fā)智力資源。
1.2 關于高校圖書館職能界定
不同專業(yè)、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圖書館履行不同的職責,因而它們的職能也不盡相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74年頒布的《IS02789―1974(E)國際圖書館統(tǒng)計標準》對高等院校圖書館的定義是:“主要服務于大學和其他第三級教學單位的學生和教師的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和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其職能主要體現為圍繞教學活動收集、整理、貯存文獻信息,并根據用戶需求以外借、閱覽和參考咨詢等形式提供這些信息;其職能的主要指向是支持學校實現其教育目標的功能。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對高校圖書館的定位是:“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學校圖書館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此,《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以法規(guī)的形式對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雙重職能作了明確界定。
2 教育職能是高校圖書館與生俱來的功能屬性
高校圖書館首先是學校的圖書館,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那么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則是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支持學校實現其教育目標,履行教育職能。
2.1 教育職能是高校圖書館基本職能
2000年,國際圖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學校圖書館宣言:學校圖書館在教學中為全民服務》,開宗明義將學校圖書館的使命確定為“提供信息與思想,傳授給學生終身學習技能,并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從而使他們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學校圖書館這一職能,也明確載入了《學校圖書館指南》之中,成為指導各國學校圖書館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根據以上兩個文件對學校圖書館職能的規(guī)定,高校圖書館不僅僅是提供信息的機構,也是提供思想的載體,兩者并重,不可互相替代。從完成學校圖書館職能的途徑或過程即“傳授給學生終身學習技能,并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出發(fā),顯然并非僅有“信息”所能勝任。“使他們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可以理解為完成學校圖書館職能的終極目標。就本質而言,信息是客觀的,物化狀態(tài)下的圖書信息資料是不能發(fā)揮作用的。信息是手段,是工具,是為掌握技能、培育人格服務的。這就是說,無論信息(包括處理信息的手段和技術)怎樣發(fā)達,都不能取代學校圖書館提供的教育功能。教育職能規(guī)定了高校圖書館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價值,成為高校圖書館工作者應該確立的辦館理念。
2.2 圖書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圖書館教育和課堂教育、實踐(實驗室)教育共同構建了高等教育的完整體系。首先,圖書館教育與課堂教學有著同一性,其本質是一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以教材或教案為信息源,以自然語言為媒介,把靜態(tài)信息轉換成動態(tài)信息傳遞給學生;而高校圖書館則以館藏文獻為信息源,通過加工將靜態(tài)文獻知識轉換為動態(tài)文獻,將文字符號和聲像等信息傳遞給學生,并使之接收利用。不同的是,課堂教學是以口頭交流的形式,圖書館教育則是學生直接從館藏文獻中獲得知識,這種通過文獻載體傳遞知識的方式是圖書館參與教學的一種主要方式;其次,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是整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基礎;其三,高校圖書館的館藏特色決定于高校的辦學特色。高校圖書館根據本校的學科類別、專業(yè)設置以及重點學科確定文獻建設方針,針對本校教師和學生的特定文獻需求建立特色藏書,以符合本校專業(yè)建設和學科發(fā)展的需要。圖書館以其豐富的藏書和優(yōu)良的服務推動高等教育的整體發(fā)展。
2.3 履行教育職能是高校圖書館的歷史傳統(tǒng)
如果說公共圖=書館的職能經歷了從“藏”到“用”的發(fā)展歷程的話,學校圖書館則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為了滿足教育教學之需的。始于唐、盛于宋的“書院教育”盛極千余年,書院先是“征集遺書、校刊經籍、辨明典章,以備顧問應對”,即開始是圖書館;后又“建學館,授生徒”,才成為名副其實的“自我教育機構”。例如《仙源書院藏書目錄初編》中附有一篇《初儀公籍書籍章程》,告誡“生徒”:“書籍漸充,急須講求讀書之法,務令讀書之后,與未識書之前,氣象大不相同。要于文章經濟上見出,于精神福澤上見出,于風俗人心上見出,才是藏書真實作用。非徒欲汗牛充棟、萬軸琳瑯為夸多斗靡計也”。20世紀初,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學校長和大學院院長期間,明確提出圖書館與教師隊伍、教學設施設備一起,是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校長領導下的教務長、總務長和圖書館長“三長負責制”,并實行了教育人才在課堂和圖書館之間雙向交流制度,保證了圖書館的教育能力。李大釗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館長)期間曾指出:古代圖書館不過是藏書的地 方,現代圖書館必須反其道而行之,它應是“研究室,管理員不應只是保存書籍,還要使各種書籍發(fā)揮很大效用,所以含有教育的性質”,道出了圖書館教育職能的本質。他還在圖書館設立“助教”,指導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對象,開展自學閱讀活動,保證了圖書館教育的成效。從西方圖書館發(fā)展的歷史上來看,大學圖書館是產生在公共圖書館之前的。12世紀左右,隨著中世紀商業(yè)和城市的興起,對法律等專業(yè)知識的需求導致了大學的產生,相應地后來逐漸產生了大學圖書館,并成為整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 高校圖書館凸顯教育職能的現實要求
作為學校的信息中心,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職能長期體現為圍繞教學活動收集、整理、貯存文獻信息,并根據用戶需求以外借、閱覽和參考咨詢等形式提供信息服務。這種以文獻為中介的服務職能帶有如下局限性:一是輔佐性,即利用圖書館擁有的圖書文獻資料輔佐課堂教學進行專業(yè)教育;二是被動性,即學生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教師的引導、教材的內容等因素,圖書館工作人員也是被動地為讀者提供服務;三是單一性,圖書館員在工作服務過程中始終處在單純地提供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地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這種傳統(tǒng)的信息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凸顯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成為時代對高校圖書館提出的現實要求。
3.1 信息技術革命強化了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電子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的結合,帶給圖書館自印刷術以來最深刻的技術革命。校園計算機網絡、遠程電子文獻傳輸系統(tǒng)等信息渠道對高校圖書館產生激烈的競爭。這些信息渠道依傍電子資源的優(yōu)勢,突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向終端用戶提供與圖書館或交叉或重疊的服務。這些信息渠道的競爭意味著高校圖書館傳統(tǒng)的信息服務和被動的文獻保障功能很難單獨撐起它在高校信息資源的核心地位。
傳統(tǒng)的圖書館信息服務職能是靜態(tài)的單一模式,它由文獻的收集、標引、流通、檢索咨詢等工作來完成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和教育,在簡單的勞動中體現圖書館的職能。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介人,現代圖書館向讀者提供的不再僅僅是本館的館藏文獻信息,而是通過互聯網等各種途徑和現代化技術手段獲取的世界范圍的信息。讀者可以利用教學電腦、個人電腦終端,通過網絡檢索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圖書館文獻資源被利用的多元化、立體化,使圖書館教育職能從靜態(tài)型向動態(tài)型轉變。傳統(tǒng)圖書館對讀者利用圖書館有嚴格的時空限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現代圖書館不但要把所有的館藏文獻資料向所有讀者開放,還要無限制對所有讀者開放,取消時間限制和讀者群限制,以滿足讀者隨時訪問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需求。這些變革推動和強化了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創(chuàng)新,拓展了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實現的渠道,為高校圖書館更直接、更主動、更全面地凸顯教育職能提供了更加現實的要求和廣闊的可能性。
3.2 高等教育變革推動了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向深處開掘
就高等教育的社會環(huán)境而言,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學習型社會的出現引發(fā)了高等教育的變革。高等教育正在完成從傳統(tǒng)教育向現代教育的現實轉化,已進入集開放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終身教育于一體的嶄新時代。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下,課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體,教師的課堂講授在教育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在現代教育觀念下,雖然高校以教學與科研為中心的主題沒有變,但進行教學活動的形式、方法及發(fā)生關系產生了變化,學校教育從以“教”為中心,轉變?yōu)橐浴皩W”為中心。自主學習得到強化,越來越多的學校采用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知識傳授法彌補甚至取代“從教師到學生”的被動傳授方法。在這樣的形勢要求下,學生不再把課堂當作學習、創(chuàng)新知識的場所,而是當作問題討論地方;教師也已不是課堂教學的傳授者,而成為課堂問題討論的組織者。毫無疑問,致力于創(chuàng)新的教師與致力于自學的學生都需要圖書館提供大量的、多方面的、主動的信息資源支持,這樣學校圖書館就開始成為正規(guī)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成為了學習新知識、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場所,使圖書館職能從配合、輔佐教育地位向主導地位轉變。
4 凸顯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轉變的措施
這些變革對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提出了迫切的現實要求,推動高校圖書館更新觀念,采取切實的措施,更直接、更主動、更全面地參與到教學過程,成為高校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主要推動者和參與者。
4.1 確立“以教學為中心”的理念
人才培養(yǎng)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yǎng)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教學,因此,教學工作始終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圖書館是高校主要教學資源之一,因而必須確立“以教學為中心”的理念。在履行其教育職能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應該從幕后走到臺前,從邊緣走向中心,從被動走向主動,從間接參與走向直接參與,從局部參與走向整體參與。
4.2 建設復合化的文獻信息資源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高校圖書館走向復合化,為高校圖書館強化其教育功能提供技術保障。高校圖書館復合化,即傳統(tǒng)的印刷式資源與數字圖書館并存,文獻長期擁有與文獻即時存取并存,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網絡設施成為圖書館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各類電子資源,如電子期刊、電子圖書、電子庫存本庫、閱讀書目資源庫等成為普遍的文獻信息資源;網絡資源的組織與導航、電子郵件咨詢、電子資源版權管理等成為圖書館最常見的工作內容。
4.3 重組與調整圖書館管理機構
為了適應形勢的發(fā)展,加強自身的功能,高校圖書館可與計算機中心、印刷服務中心、教材管理部門以及其他信息資源機構合并,重組與調整圖書館管理機構,整合這些機構的技術力量和服務力量,克服圖書館與計算機中心等其他信息機構因工作交叉和相互依賴而給讀者帶來的不便,使讀者能獲得“一點式”信息服務。調整后的高校圖書館成為學校學習資源中心,為師生提供教學與學習支持。其主要支持活動包括為課程設置提供建議、為計算機輔助教學提供技術支持、為網絡課件內容提供信息資源支持、為學生自學提供設備以及資源和輔導等。英美等國高校在重組與調整圖書館管理機構、建立學校學習資源中心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早在1997年,英國就已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圖書館和其他機構合并為學習資源中心。英國伯明翰大學圖書館將原有的校圖書館、計算機中心、校電視臺、印刷服務中心、教室管理中心合并為一個學習資源中心,下設五個部門:公共服務部,負責外借、閱覽、咨詢服務與出版業(yè)務;信息計算與服務部,負責電子郵件系統(tǒng)管理、網絡服務及版權管理業(yè)務等;計劃與行政管理部,負責人事管理、規(guī)劃、建筑維修等;資源建設部,負責信息采購、編目、特藏管理及裝訂;學習 與研究服務部,負責各學院(系)的計算機服務與圖書館聯絡、計算機技術培訓、網絡教學支持。
4.4 建立圖書館館員與教師的互信與合作
為深入支持教學,凸顯圖書館的教育職能,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教師進行頻繁的溝通,積極尋求合作機會,以取得教師及教學管理部門的信任,使教師與圖書館館員能夠認同對方在專業(yè)上是平等的,表現出高度的相互尊重。在此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信息與教學資源的共享,使館員成為教學團隊的一員,聚合教師的學科專業(yè)教學優(yōu)勢與圖書館館員的信息資訊優(yōu)勢,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實際的做法,圖書館可以設立系所聯絡員,專門負責與各系教學、科研人員的合作。聯絡員經常與各系所溝通信息,參加各系所的活動,如教研室活動,教學質量評估活動,講授與專業(yè)相關的信息處理課程,跟蹤和提供專業(yè)文獻信息資源,解答與專業(yè)相關的咨詢。
4.5 建立與教學管理部門深度合作的平臺
加強與學校教務、科研、人事等管理部門的深度合作,通過對學校教學及教學資源、科研及科研資源、學校內有歷史積累價值的文獻信息資源等等的深度挖掘和建設,開發(fā)和建設特色資源,創(chuàng)建收藏、管理、展示、積累、咨詢、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拓展服務空間,建設共享平臺,使圖書館介入到學校教學管理活動之中,為教學管理提供信息分析、情報收集、數據挖掘等深度信息服務。河海大學圖書館利用數字圖書館嵌入教學環(huán)境的一些措施為圖書館參與教學管理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該館的做法是:積極參與學校教務處的教學資源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tǒng)的建沒,建設平臺,擔當主角;積極參加學校人事處的師資隊伍管理系統(tǒng)建設,力求將兩個系統(tǒng)溝通;積極與檔案館聯系,展示檔案館的本科畢業(yè)設計的特色資源;積極與學校信息中心合作,管理積累展示精品課程、教學錄象等特色資源;將圖書館數字化資源與系統(tǒng)的基本模塊全面溝通,系統(tǒng)與學校重要網站全面溝通,多門戶引導進入數字圖書館;在數字校園的大平臺上,建設圖書館的門戶,讓讀者自然發(fā)現和進入利用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
4.6 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圖書館對教學過程的主動參與表現在積極參加課程設計,與教師共同研究與選用適當的文獻資訊和教學資源等。還可以運用新技術開發(fā)網絡課件和圖書館電子資源的用戶界面,形成嵌入課件的超級連接,將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的所有資源,如課程安排、教學參考資料、學籍管理檔案、學習支持服務等納人到個性化的虛擬環(huán)境中,使學生從同一個用戶界面就能獲取與本人需求相關的輔導、圖書館服務、題庫、考核成績等各種學習設施和服務。
4.7 為讀者自主學習提供資源和指導
為了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由發(fā)展更富有成效,高校圖書館應該承擔相應的教育職能,為讀者自主學習提供資源和指導。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提高信息能力(即信息搜集、整理、利用知識信息的能力)。同時,要改革工作內容和服務方式,經常開展專業(yè)課程的參考咨詢服務和課外閱讀輔導服務,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高校圖書館展覽、專題講座、專家講座等教
李大釗早就說過:“現在的圖書館不是藏書的地方,而是教育機關”;“圖書館與教育有密切的關系,想使教育發(fā)展,……不依賴圖書館不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校圖書館自身在發(fā)生著迅猛的發(fā)展,高校教育的模式也在發(fā)生深刻的變革,高校圖書館對教育活動的參與和影響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強化。曾有人甚至預言:“21世紀學校形式的教育在一定范圍內可能以圖書館來代替,這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圖書館的形式也在變化,教育的方法和方式與圖=陪情報的發(fā)展形式可能會走到一條路上去!彼,重新認識教育職能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核心和主導地位,對于高校圖書館自身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熱詞搜索:職能 圖書館 高校 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研究 高校圖書館職責 高校圖書館功能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