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語言傳播能力的技能有哪些 [堅守新聞真實提高傳播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0-02-21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則是每個新聞媒體、每個新聞工作者應知必知的基本行業(yè)規(guī)范,這是新聞學常識。但是,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傳媒格局的深刻變革、新聞隊伍構(gòu)成更加復雜,新聞傳播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當前,最為突出的莫過于虛假新聞時有發(fā)生。
虛假新聞的虛,就是捕風作影,夸大其詞,以偏概全;假,就是無中生有。和任何事物一樣,虛假新聞也不是偶然出現(xiàn)的。從歷史來看,虛假新聞幾乎隨著新聞的產(chǎn)生就如影隨形地存在了,只是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特征和表現(xiàn)方式,而在當下,虛假新聞的制作傳播呈現(xiàn)出“無所顧忌、無所畏懼、無動于衷”的“三無”特點。特別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每個人都成了新聞的發(fā)布者、傳播者,新聞發(fā)布“零門檻”,新聞傳播方式由原來的一對多到現(xiàn)在的網(wǎng)格狀傳播,而每一個節(jié)點既能傳播又能接收,在缺乏有效監(jiān)管的情況下,加上網(wǎng)絡對虛假新聞回收、刪除困難,使得網(wǎng)絡成為虛假新聞的溫床。
虛假新聞的成因包括個人、社會和媒體三方面。從個人方面看,有人想通過假新聞來引起轟動、關注,以達到個人的目的。最典型性的要數(shù)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珍妮特?庫克的調(diào)查性報道《吉米的世界》,因報道哥倫比亞特區(qū)華盛頓市一個八歲男孩吸食海洛因成癮,而獲得1981年“普利策專稿寫作獎”。然而,人們發(fā)現(xiàn)這篇生動的獲獎作品并非來自采訪而純屬作者憑空捏造。1981年4月15日,普利策評獎委員會宣布取消珍妮特?庫克的獲獎資格,成為轟動全美新聞界的大丑聞;有的組織則是由于政治、外交、戰(zhàn)爭等需要,或者由于市場壓力的原因,受利益驅(qū)動,加上自身意識淡薄,存在不正確的思想,主觀造假。明明是礦難死亡超百人,卻偏說死亡幾十人;明明是人為事故,卻硬說是天災使然;明明畝產(chǎn)不足千斤,卻硬說畝產(chǎn)過萬斤,權(quán)力機構(gòu)的指使、暗示、誤導媒體按照其旨意采寫失實、失真的新聞,是虛假新聞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
當然,一些媒體為了一己利益,為了吸引眼球,或者是因為收聽率、收視率沖動,不惜參與到制造虛假新聞的行列,有時候媒體甚至表現(xiàn)出集體無理性,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掃射”,理性的、客觀的職業(yè)精神蕩然無存,完全不顧由此造成的危害和不良后果。
雖然虛假新聞和假冒偽劣商品不同,但是,虛假新聞帶來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輕者導致媒介收視率、收聽率下降,媒體的公信力受到嚴重影響,在公眾眼中被視為是不負責任,最終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自食其果。1981年,《華盛頓郵報》假新聞丑聞以后,對該報紙的公信力帶來嚴重影響,該報的負責人在總結(jié)時沉痛地說,信譽是報紙最寶貴的財富,它依賴于記者的誠實,當誠實遭到質(zhì)疑或者缺失,是令人傷心的,除了向讀者道歉,只有重建信譽。由虛假新聞帶來的危害,還可以擾亂社會秩序,敗壞社會風,甚至引起社會動蕩和地區(qū)沖突。
真實是新聞的要義,而新聞是由人來做的,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做人要真,做事要真,作品要真。我國著名新聞記者穆青不僅常說“勿忘人民”,更是他長期奉行的座右銘,也是他能夠?qū)懗鲆淮笈侣劽摹懊卦E”。
穆青認為,當一個好記者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對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只有對人民群眾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把人民的疾苦、人民的歡樂、人民的要求放在心上,才能滿腔熱情地深入到群眾中去,主動地關心人民的冷暖”。如果老是把自己擺在群眾之上,擺在群眾之外,對人民沒有感情,就做不好記者,寫不出好稿,即使寫出來,也感動不了任何人。
記者,特別是年輕記者,要抓緊一切時間到第一線,到基層去,到群眾中間去,要吸收更多的實踐營養(yǎng),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向?qū)嶋H工作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錘煉思想,積累知識,總結(jié)經(jīng)驗,培養(yǎng)感情,這些對記者的成長非常重要。
2010年12月26日,溫家寶總理在視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時說,做廣播事業(yè)要帶著感情。這種感情來自對人民、對國家深切的愛,來自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如果沒有這兩點的話,感情出不來。做編輯也好,做播音員也好,都得帶著感情去做,任何事情只有帶著感情去做才能做得真實、可靠、有質(zhì)量。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只有到生活中去,到群眾中去,才能培養(yǎng)出和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許多優(yōu)秀記者的成功經(jīng)歷都說明,他們置身于人民的土壤之中,從人民中汲取營養(yǎng),政治上、思想上、業(yè)務上就會很快成熟起來。
在帶著感情做新聞的同時,記者以及所在的媒體還要自覺承擔起引領社會風氣、思想潮流的重要責任,不斷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和水平。在新聞宣傳工作中有兩種傾向值得注意。一是不作為。有的記者片面、孤立理解宣傳紀律要求,在一些重大新聞宣傳方面失語,對自己是負責了,但是對媒體不負責任,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對于記者來說,失語就是失職。把握導向,最重要的是不缺位,不失語。當今,突發(fā)事件可能成為常態(tài),記者要帶著身心到現(xiàn)場,搶占話語權(quán)和新聞發(fā)布主動權(quán),及時發(fā)出第一聲音,形成第一印象,并持續(xù)關注事件全過程,形成完整的、全面的報道至關重要,防止小道消息傳播,虛假新聞產(chǎn)生。另一種現(xiàn)象是亂作為。有的記者不具備對新聞事實的判斷力,缺乏新聞敏感性,缺乏大局意識和整體意識,新聞報道以偏概全,造成新聞失實。作為記者和媒體,要把握好兩個度,一個是高度,高度決定執(zhí)行度,要站的高一些,要有大局意識和整體意識。從行業(yè)角度出發(fā),就有可能陷入局部利益糾葛,不能形成全面的、客觀的事實判斷,也是虛假新聞產(chǎn)生的根源之一;另一個是尺度。就是要注意拿捏分寸和火候,選擇好角度。
新聞報道離不開人和事,記者就是記錄人和事的人。記者要不斷學習,善于積累多方面的知識。做好新聞宣傳,文化是前提,記者要學會以文化人,最大的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價值體系,記者在新聞宣傳中要多比較,學會運用歷史的觀點看問題,要把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老百姓愛聽愛看的新聞作品,入心入腦地告訴給人們?nèi)罕。在實際的采訪工作中,記者要注意話語的平衡性,要充分考慮采訪對象的多方面、多層次,偏聽偏信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一個記者如果從頭到尾只采訪了一個人就匆忙發(fā)稿,肯定會有問題。
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和黨的新聞媒體,我們必須牢記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與此同時,必須有效提高媒體輿論引導能力和新聞傳播能力,因為,“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任何時候,我們的新聞報道都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這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是杜絕虛假新聞的根本所在。
相關熱詞搜索:堅守 能力 傳播 堅守新聞真實提高傳播能力 如何提高新聞寫作能力 快速提高新聞寫作能力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