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高等教育的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影響因素
發(fā)布時間:2019-08-10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本文針對本研究的背景、動機與目的、問題、意義、創(chuàng)新、步驟等進行介紹,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為本研究的背景說明,第二部分為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三部分為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第四部分為本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第五部分為本研究的研究創(chuàng)新,第六部分為本研究的步驟。
一、研究背景
“海外留學”對于這一時代的求學者來說,早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國外留學信息的透明化及交通工具選擇的多樣性,使得“出國留學”變得機動性更高。出國留學使學生有機會接觸異國文化、接受高水平的教育、開拓眼界、培養(yǎng)獨立性,與此同時,留學生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學業(yè)壓力、語言障礙、飲食習慣、文化差異、人身安全。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問題得到了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重視(李萍,2009)。他們從留學生的應對策略、語言態(tài)度、適應動機、文化開放性等各方面探討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研究編著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fā)展報告(2016)》指出2015年我國在海外留學生為126萬,約占全球國際留學生的四分之一(王輝耀與苗綠,2016)。目前,泰國成為中國留學生在亞洲的熱門留學目的地。據(jù)泰國駐昆明總領事館稱,2016年中國大約有3萬人在泰國留學,分布在泰國44所高校(周乾憲,2016)。其中泰國博仁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就占三千多人,占整個泰國44所高校的中國留學生的四分之一。
在商業(yè)資本的推動下,跨國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融合理念也得以形成和發(fā)展,中國與泰國之間進行高等教育合作深入化為基礎,而產(chǎn)生的。中國與泰國通過各種合作辦學的方式,促進了兩國的來往。由此可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已經(jīng)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關乎國家教育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泰國博仁大學是一所泰國國家級優(yōu)秀的私立高等學府,由Sawai Sudhipitak和Sanan Ketudat于1968年5月30日共同創(chuàng)建;泰國博仁大學前身為“博仁學院”,大學校園占地面積超過100泰畝;泰國博仁大學(DPU)現(xiàn)有學生21600人,教職工1800人,設有學士學位專業(yè)60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yè)2個、碩士學位學科19個、博士學位學科6個,及14個學院和7個研究所(中心),目前已經(jīng)形成以本科教育基礎,以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的教學體制;博仁大學的國際學院以網(wǎng)絡教育為輔助,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體系、尤其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傳媒領域具有突出的整體優(yōu)勢;泰國博仁大學(DPU)現(xiàn)有且與歐美和中國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主要的合作模式為高校合作教育模式,簡稱為“2+2+1”模式,即為在國內(nèi)進行兩年的基礎教育,在泰國進行兩年大學與一年研究生的教育,為學生交流和繼續(xù)深造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引自百度百科,2017)。
中國教育年鑒(2008)指出2007年中國教育部與泰國教育部長共同簽署中泰兩國學歷學位互認協(xié)議,極大推動兩國高等學校的學分互認,便于中泰兩國學生或研究生在彼此國家進一步學習深造。前往泰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也與日俱增。但翻閱文獻,鮮有發(fā)現(xiàn)針對泰國留學生的相關研究。本研究針對留泰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做了一次調(diào)查,主要考察留泰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狀況。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的描述,針對主題研究,研究者整理有下列三點動機:
1.本次研究中的重點,就是研究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以泰國博仁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為例。
2.通過對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變量的“一般性適應”、“互動性適應”、“工作性適應”這些方面進行探討與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方法,收集博仁大學中國留學生的資料,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客觀的了解調(diào)查對象的樣本結(jié)構(gòu)。
3.探尋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過程中,找到各因素的相關關系,使用因素分析進行因素轉(zhuǎn)軸,重新劃分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的構(gòu)面。
通過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1)了解中國留學生在泰國高等教育留學的跨文化適應情況及面臨的適應問題。
(2)分析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性歷程及因素有哪些?
(3)不同背景因素的中國留學生對于留泰高等教育的跨文化適應性是否有差異性?
。4)提供泰國高校招募中國留學生與有意去泰國高校留學的中國學生的建議。
三、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從理論研究的角度看,對于中泰高等教育的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研究有助于豐富高等教育區(qū)域化的理論。在知識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泰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全球化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世界各方也不斷呼吁加強對泰國高等教育的關注。
2.實踐意義
從實踐研究角度來看,對于中泰高等教育的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研究,首先可以更好地了解泰國高等教育的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現(xiàn)狀,促進中泰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沒有對泰國高等教育的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的研究。通過本次的研究,可以充分了解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的情況,從而能夠促進中泰高等教育更好地合作與交流。其次,對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的研究,可以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廣泛交流和合作提供經(jīng)驗。
四、研究創(chuàng)新
研究對象創(chuàng)新,隨著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的建立以及共享的原則下,中國與東盟通過互惠互利的雙贏合作,以相互尊重與信任為基礎,秉持開放與包容的理念,不斷促進雙邊文化認同與互鑒,實現(xiàn)中國與東盟全方位的共生共榮的共同發(fā)展。來泰國的中國留學生也是日益真多。中國留學在泰國高等教育進行學業(yè)、生活、社交等,是否能夠適應,以及適應的程度與適應的時間,都是廣大留學生家長所關心的項目,同時也是眾多泰國高等學府所注重于關心的問題。留學生能否快速適應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與學業(yè)與人文交流,可以決定中國與東盟的關系走得更近更親。而且,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是相通的,傳統(tǒng)也很相近。中國應繼續(xù)加強與東盟在高等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大力推進區(qū)域內(nèi)學生與教師流動、學術(shù)研討與合作、各國人民多重交流。所以,深入探討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性,具有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國家戰(zhàn)略實施的重要作用。本文選擇泰國高等教育的中國留學生為研究對象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泰國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在中國還是泰國高校都有一些看法,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泰國博仁大學以及其他泰國高等院校對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提供一定的參考經(jīng)驗。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