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根:學術的終結:由人文社科類課題引發(fā)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目前,我們高校的人文社科類課題項目多了起來,發(fā)布課題者一般還附上課題指南,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課題研究是學術嗎?人文社科類能像科學一樣搞研究嗎?做課題者能稱得上是學者嗎?
一、“學術”一定是關乎思想的
雖然我在探討有關“學術”問題時,也將“學術”一詞作寬泛的理解,甚至為了方便思考問題,也有意無意地將它代之以“學問”、“思想”、“研究”、“探索”等詞,但我堅持認為“學術”一詞的真正含義一定是關乎思想的。換句話說,真正稱得上是學術的東西一定是思想的產物,否則,我寧愿不將其視為學術。那么,什么樣東西才能稱為是有思想呢?我想應該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經過艱苦的思索,二是思索要有結果。所謂“艱苦”,大致可以這樣來描述:從強度而言,“衣帶漸寬終不悔”是其文學化的表述,即思索不僅是長期的,而且要有大量的腦力和體力支出;
從難度而言,不是泛泛之輩都能承擔的,它需要經過一定的理性思維的訓練,且付出有可能毫無結果;
從廣度而言,可能是大眾化的主題,但思索的范圍必須能夠達到它能到達的地方,且思索對象具有實存之外的不確定性。至于“要有結果”,就是要有結論性的東西,無論是觀點亦或見解,它必須是在前人的思想基礎上有所超越,而且對人類的福祉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最緊要的,它永遠沒有定論的預期。
二、學術與科學
學術關乎思想且學術探索的結果不具有定論上的可預期性,這可能是學術與科學(特指狹義科學)最顯著的區(qū)別。當然學術與科學并非毫無聯(lián)系,有關科學思想的部分可以稱作有關科學的學術,但科學被人們需要的目的在于科學成果的可應用性,成果關乎人類福祉的密切性及成果應用的安全性。科學的對象總是可感知的實存之物,雖然它永遠都在探討未知的問題,但一旦問題解決,即使存在質疑,質疑也不過是為了可預期的定論,因為科學成果的這一特點,所以,出于功利目的,人們可能會將一些需要弄清楚的未知問題以課題立項的行式來鼓勵科學工作者進行攻關,加上科學研究的方式的確不能靠苦思冥想,它需要實驗,需要經費,需要團體協(xié)作和聯(lián)合攻關,提供課題經費就很必然了。那么關乎思想的學術為什么不能像科學那樣進行研究呢?難道它的成果不具備可應用性?應該這樣來理解,首先,學術的對象往往是非實存之物,不像科學可以指定一個實實在在的研究對象,而且,學術的本性即自由,其研究的大忌便是思想的受到束縛,如果非要指定某個研究對象的話,那只能是學術的終結。有人說,學術成果也具有可應用性呀,學術思想也可以被利用來改善人們的生存狀況呀,話雖不假,但學術思想本身就沒有定論性的結論,應用也只是有風險的嘗試,況且,將思想應用于社會某個領域,本身已不再有新的思想,這已在思想被應用時終結了學術,就像公平與公正問題,任何對公平與公正本身的研究都可稱得上是學術,但教育公平,司法公正等問題,雖然也可以說是思想的應用,但事實上如同套公式,這類問題永遠走不出公式本身所涵括的思想,應用已經不再是學術了。再說,將已有的思想進行應用,值得大學內的學者去做嗎,錢應該被用來支持學者進行最基礎的學術研究,非要搞這種思想的應用,最好由某些承擔這方面職能的研究機構去做。雖然為社會服務是大學的職能之一,但服務應該是間接的,直接參與社會事務,不利于大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學術與研究
學術與研究不應該混為一談,雖然我們也經常說“學術研究”,其實很多研究不能稱為學術的,“學術研究”一詞有讓人感覺研究就是學術之嫌,鑒于此,我們不妨將有研無學的情況稱為“學術性研究”或“關乎學術之研究”,學術的發(fā)展的確需要研究作前提,但缺乏思想,就不應叫學術,很多研究的確是關乎學術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性研究,比如比較性研究、考據(jù)性研究、介紹性研究(對學術思想的介紹)等,學術要進步這類研究必須先行,但目前我國高校內的很多研究僅僅是研究而已,這樣說可能會傷害某些真正學者的感情(沒關系,規(guī)則是允許例外的),但我有我的理由,我認為:無論是以擬定好的課題來找人做,還是人為了學術尋求課題立項(不妨簡稱為懸賞性課題和找經費性課題),這類研究在目前中國的科研環(huán)境下都是學術的終結。因為(1)這兩類課題,都必然涉及國家行為,因為錢是國家的。懸賞性課題在上文有所分析,試想在擬定好的課題范圍內讓你研究,你應該怎樣做呢?你自顧自的說話,人家就要說你不識相了,如果你本來就這樣不識相慣了,那課題八成不會是你的,于是為錢說話便可以理解了,我們還能對這樣的研究有什么期待呢?同樣,找經費性的課題也不可能擺脫國家的對你申報課題的甄別,甄別即使不是無關學術的國家工作人員而是由國家請一些有學問的專家進行,我們就能期待好的學術課題得到資助嗎?不說隔行如隔山了,即使相同相近學科內的問題,所謂的同行專家很難甄別申報課題有無價值,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會在幾張申報表內得以完美體現(xiàn)的,思想的火花往往出現(xiàn)在研究過程中,也就是說如果同行專家能夠評價申報項目的價值,就必須自己在此領域內有較高的學養(yǎng),換句話說,他已研究過,那么批這樣的項目就是重復研究浪費錢了,如果同行專家真的看出你申報項目的價值所在,知道你的idea在那兒,的確值得研究的話,那豈不更麻煩,同行專家手下的那幫博碩打工者豈不要占便宜了。因此,想通過課題立項形式搞研究,實在難說會有什么思想出現(xiàn)。(2)就算課題研究完成了,是否真的關乎學術還得仔細分析一下,我想懸賞類課題,做課題者如果純粹是為了錢,課題結束也就結束了,我們能指望它會成為別人研究的基礎?如果不僅為了錢,除非做課題者自己能夠繼續(xù),這倒是件幸事,否則別指望這種研究能嫁接給別人,真正有思想的東西主要靠思想者自己來一脈相承,嫁接泛泛之輩泛泛之作結果只可能是泛泛,思想是不能嫁接的,即使名家思想也只能是輔助性的、參考性的和提示性的。(3)現(xiàn)在發(fā)布課題者,只為實用之目的,學術終結自不待言,然而想做課題者往往也有此目的,這是學術終結的另一原因。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有禁區(qū)的,常聽見學者如是說:“學術自由”是禁區(qū),“司法獨立”是禁區(qū),禁區(qū)多了,思想就沒有了自由的空間,誰知道自己又觸犯了哪一個禁區(qū)呢?觸犯禁區(qū)的往往是思想,所以學者們也都學乖了,只做些不給自己帶來麻煩的研究了,雖然有良知的部分學者可能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了給后人積累些經驗,比如比較研究,天天介紹外國是怎么做的(可保證不觸犯禁區(qū)),潛在意識是中國以后也可以這樣做,說不定還借鑒別人少走彎路,愿望是好的,但長此以往沒了學術不說,恐怕跟在別人屁股后會越來越遠,借鑒思想是可以,但產生不了自己的思想,思想的產生離不開孕育它的特有土壤,要想使借鑒的東西有效,必須去實踐它,實踐過程中才有可能發(fā)展出匹配屬于自己土壤的思想?梢娒髡鼙I淼闹袊綄嵱弥髁x是學術終結的另一理由。
四、學術與學者
我說的學者,是指“為學者”,即真正從事學術工作的人。這跟我們常常提及的學者應該有差別,那些以研究來充當學術,僅會研究不會思想,僅敢研究沒有勇氣思想者不是我所指的學者,他們充其量只能稱為學匠,他們是學術的終結者。那么,一個人到底應當怎樣才能被稱作是真正的學者呢?我想是思想成就學者,真正的學者就應首先承當對思想的責任,即必須有能力和勇氣讓他的思想達到它能到達的任何地方,因為要承擔這樣的責任,學者自然必須具備獨立的意志和自由的精神,否則那種受錢支配,為錢說話的人如何讓自己的思想處于自由狀態(tài)呢?獨立才能自由,支配的不存在才是思想得以自由的根本前提。當然,獨立是需要勇氣的,我想被拉塞爾·雅各比稱作“最后的知識分子”的埃德蒙·威爾遜的話可作為這種獨立勇氣的最好詮釋:“德蒙·威爾遜不寫別人指定的書或文章……不在媒體露面……不參加任何學術會議!北日找幌掳桑覀兊母咝_有學者嗎?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