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楊國強:太平天國的起落和清代國家權(quán)力下移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一

  

  道光三十年,太平天國起廣西,而后挾兕虎出柙之勢,把天父的福音和嚴酷的內(nèi)戰(zhàn)一起帶向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其北征之師又沿河南、山西、河北一直打到天津。一路延燒的戰(zhàn)火,使這些地方守土統(tǒng)兵的朝廷命宮一個接著一個成了失敗者,他們之中一些人命盡于刀戈之下,另一些人則跌仆之后再也爬不起來。

  咸豐元年,當賽尚阿以大學士作欽差大臣,受命督師剿“粵逆”的時候,曾蒙“特賞‘遏必隆刀’”1以壯行色。但僅僅過了一年半,他就因湖南戰(zhàn)事失利而被摘去頂戴、拔掉花翎,“革職拿問”。自此退出戰(zhàn)場,也退出了官場。繼任的徐廣縉氣運更促,兩個月后即兵敗于岳州,奉旨“革職留任”;
再過一個月又在湖北同樣被“革職拿問”。另一個欽差大臣陸建瀛受命“防江皖”,結(jié)果江皖都防不住,他也成了“傳旨拿問,委員解交刑部治罪”的囚徒。其時上距接篆之日還不滿一百天。而解遞的委員還沒有送他上路,太平軍已攻破南京,直截把他戕殺了。2這些人都長久地主宰過別人的命運。但面對太平天國咄咄逼來的一派勁氣,他們自己卻在命運的擺布之下猶如西風中的一片落葉,倏忽之間便從云端跌入了泥淖。與他們相比,更多的人則是沒等詔書嚴辭切責,就已喪命于太平軍的打擊之下。咸豐二年歲末,太平軍用地雷炸開武昌城門,“巡撫常大淳、學政光祿寺卿馮培元、布政使梁星源、按察使瑞元。漢黃德道王壽同、丁憂鹽道王東槐、署鹽道林思熙、武昌府知府明善、武黃同知周祖銜等皆殉難!贝撕蟀矐c破,安徽巡撫蔣文慶‘視之”。金陵破,江寧布政使祁宿藻“嘔血死”,提督福珠隆陰、前廣西巡撫鄒嗚鶴皆“遇害”死。武昌再破,“總督吳文镕死之”。3每一次失地,都會有一批官場中人像茅草一般被太平天國的排刀刈倒。這些人以自己的跌落和損滅,反照出上流社會里積久而成的顢頇與衰頹。

  戰(zhàn)爭打破了顢頇與衰頹,由此造成的震蕩和脫節(jié),又使士大夫中久以經(jīng)世議論慷慨自負的那些人能夠從打破的缺口里露出頭來,他們?yōu)檫@場戰(zhàn)爭帶來了另一種勁氣。

  從戌卒陳涉溝火狐鳴以來,每一次農(nóng)民戰(zhàn)爭都曾促成過知識分子的分化。舊朝作育出來的儒生身處板蕩之世,常常會產(chǎn)生出愿在天命所歸的過程中扶助新朝的人。而當讀書人為草莽作佐命的時候,他們一定也在按儒學的面貌重新塑造草莽。亭長出身的劉邦與和尚出身的朱元璋都是這樣做了皇帝的?梢,儒學知識分子和造反的農(nóng)民并非全然不可溝通。但太平天國一開始就從西方宗教里搬來了另一種意識形態(tài),他們既要打倒“滿洲韃妖精”,也要打倒孔夫子。于是“所陷之處,凡學宮正殿兩廡木主亦俱毀棄殆盡,任意作踐,或堆軍火,或為馬廄,江寧學宮則改為宰夫衙,以璧水園柝之地為椎牛屠狗之場”。4“毀棄”表達了兩種不同信仰之間的抵觸,其作踐之中還包合著固有的理據(jù);
然而把“馬廄”里的糞便和“椎牛屠狗之場”的血污與儒生心中的圣人放在一起,則純?nèi)皇且环N輕蔑的渲世。當意識形態(tài)的不兼容性隨戰(zhàn)爭的擴大而被放大之后,本以階級矛盾為內(nèi)涵的造反便很容易把兵火延燒到文化上去。一個士人記述說:“至可恨則莫過于殘毀書籍。賊教目我書為妖書,近日沿江各郡邑藏書之家如漢陽葉云素先生、揚州阮達公、秦敦夫、程穆堂兩先生各第,皆牙簽萬軸,多人間未見書,不啻瑯環(huán)福地,而逆賊一至,非付之一炬,即用以熏蚊燒茶,甚至遺矢后用字紙擦之。”這一類出格的獷悍粗暴,使太平天國里的老兄弟和新兄弟在讀書人的眼里顯得非?膳拢骸八训貌貢摀,行過廁溷隨手拋,拋之不及以火燒,燒之不及以水澆。讀者斬,收者斬,買者賣者一同斬,書茍滿家法必犯,昔用撐腸今破膽。”5毀棄學宮和焚燒書籍,意在向世間人傳播上帝為唯一真神的教理。然而名教中人所看到的則是“舉中國數(shù)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6一姓之天下的鼎革與“數(shù)千年禮義人倫”糾結(jié)在一起,表現(xiàn)了更多的恢宏,也會喚起更多的敵意。太平天國的信仰容不得孔夫子,但它們用來排抵儒學的卻又是一個狹隘獨斷而且粗陋不文的宗教世界。因此,天下的儒生普遍地成了太平天國的反對者:

  壬子十二月賊陷武昌,初十日于獵馬場設高臺,賊目登其上曰講道理。嗚鑼于市,命闔城人往聽。內(nèi)有漢陽生員馬姓者擠出人叢,挨至臺下,云有要言關(guān)白。賊目令其前,問有何說,馬生云:“爾纔所說之言,一派傷天害理,犬吠之聲,何道理之有?試問自有人即有五倫,爾賊頭于群丑皆稱兄弟,是無君臣;
父子亦稱兄弟,姑媳亦稱姊妹,是無父子;
男女分館不準見面,是無夫婦;
朋友兄弟離散,是無朋友兄弟,可謂五倫俱絕。即依爾所述亦只有兄弟一倫,況舍親兄弟不認而別呼他人為兄弟乎?加此悖謬,是真無用之狂賊也!庇谑橇R不絕口。賊目大怒,傳令將馬生五馬分尸,四肢各駕一馬,辮發(fā)系一馬,用鞭棰之,詎五馬四蹄攢躍,皆不肯前,而馬生肆罵如故,賊不得已用刀分裂其尸。7

  “馬生”不明白“兄弟”一詞在西教里本自另有含義,所以憤而“肆罵”,為五倫爭是非。太平軍里“講道理”的兵頭也并不真知上帝教稱天下人為“兄弟”的由來和確詁,所以口舌既訕,則加以辣手,用五馬分尸來解決論辯。這個故事里的當事人都是歷史記敘中見不到名字的小人物,也正因為如此,“馬生”與“賊頭”之間的沖突,寫照的是一種真實的普遍。

  理學崇究義理,與名教貼得最近。所以,當太平天國由廣西入湖南,一路帶來“名教之奇變”的時候,湖湘之間久浸于性理之學的知識分子遂身當其沖而紛紛立起,聚集成一個守護傳統(tǒng)的群體。東南群帥一片焦頭爛額,而有心衛(wèi)道的章句之儒卻帕首提刀,一個一個成了殺人的悍將。王定安后來說:

  原湘軍創(chuàng)立之始,由二三儒生被服論道,以忠誠為天下倡。生徙子弟,日觀月摩,漸而化之。于是耕氓市井,皆知重廉恥,急王事,以畏難茍活為羞,克敵戰(zhàn)死為榮。是豈有所劫而為之。抠t人君子倡率千上,風氣之所趨,不責而自赴也。8

  這個過程說明,下層知識分子從田舍走向戰(zhàn)場的自覺與自愿,在一個傳統(tǒng)的社會里曾聲光四播而感召一時。太平天國喜歡“道理”《禮拜布道》,湘軍中領(lǐng)兵的讀書人也喜歡講道理!懊糠耆、八操演,集諸勇而教之”,著力于禮義廉恥提撕人心。言者諄諄,往往“苦口滴杜鵑之血”。9兩者直面相對,各自代表了一種與精神和主義貼接在一起的暴力。在19世紀的中國,太平天國營造人間小天堂的理想和湘軍守護禮教的賁張之氣都不是為地域所囿的東西。因此,當東南戰(zhàn)火連成一片之后,脫胎于團練的湘軍便一步步尾隨奔涌中的太平天國,在激烈廝殺中越打越大,從湖南走向長江流域。

  湘軍由“義旅”起家而成為內(nèi)戰(zhàn)中的前鋒,腳下既淌著太平軍的血,也淌著自己身上流下來的血。自“王事”言之,固無負于“以忠誠為天下倡”。但“被服論道”的儒生和景從附集的“市井耕氓”都是從民間走來的,10他們?yōu)槌⑻钛a了群潰的敗兵在一邊再退之后留下的連片空間,然而在舊日權(quán)界還沒有被戰(zhàn)爭打破的時候,他們的崛起和張大又一定會與控馭地方的法度和權(quán)力相沖撞。這種矛盾曾長久地蘗生出上下左右之間的種種疑忌、掣肘與爭斗,使力赴時艱的人常常氣結(jié)。咸豐三年,曾國藩在一封信中自謂“今歲以來,所辦之事,強半皆冒侵官越俎之嫌”。次年,又在另一封信中說:

  近年辦理軍務,中心常多郁屈不平之端,每效母親大人指腹示兒女曰“此中蓄積多少閑氣,無處發(fā)泄”。其往事〔年〕諸事不盡知。今年二月在省城河下,凡我所帶之兵勇仆從人等,每次上城,必遭毒罵痛打,此四弟、季弟所親見者。謗怨沸騰、萬口嘲譏,此四弟、季弟所親聞者。自四月以后兩弟不在此,景況更有令人難堪者。吾惟忍辱包羞,屈心抑志,以求軍事之萬一有濟。11

  湘軍起于湖南,而湖南官場卻最先對湘軍顯露出歧視和抑抵。由此產(chǎn)生的傷痛和憤郁都不是用言語可以排解的。自道光二十七年起,曾國藩以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已官居“卿貳”;
但在咸豐二年丁憂之后,就成了一個在籍的紳士。因此,當他從熱孝中被石出來“墨绖從戎”的時候,沒把“卿貳”的權(quán)勢帶過來;实劢o他的職街叫做“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xiāng)民搜查土匪諸事務”,12這顯然不是一個能夠當權(quán)的位置。然而被內(nèi)戰(zhàn)激活的儒學精神正化作衛(wèi)道的自覺和自愿。知識分子的用世之想和名教意識之亢揚一時交匯在一起,時時都在鼓蕩人間的踔厲之氣。由是,總領(lǐng)湘軍的曾國藩便常常要伸出手來,在“急工事”的過程里越過“幫同辦理”的界限。咸豐初,長沙兵勇私斗。剛剛做了團練大臣的曾國藩頗憂“內(nèi)斗無已時,且不治軍,即吏民益輕朝使,無以治奸軌”,遂“移牒提督,名捕主者。提督亦怒,謾曰:‘令如命,縛詣轅門。’標兵洶洶滿街。”提督的“怒”和“謾”,都是針對曾國藩的,因之而有成群的營兵被放出籠來,“洶洶滿街”。隨后,悍卒的聲勢被弄得越來越大:

  營兵既日夜游聚城中,文武官閉門不肯誰何,乃昌狂公圍國藩公館門。公館者,巡撫射圃也,巡撫以為不與己公事。國藩度營兵不敢決入,方治事,刀矛竟入,刺欽差隨丁,幾傷國藩,乃叩巡撫垣門,巡撫陽驚,反謝,遣所縛者,縱諸亂兵不問。司、道以下公言留公過操切,以有此變。國藩客皆憤怒,以為當上聞。國藩嘆曰:“時事方亟,臣子既不能弭大亂,何敢以己事瀆君父?吾寧避之耳。” 即日移屯衡州。13

  這段記敘中夾述“閉門不肯誰何”、“不與己公事”、“陽驚”、“反謝”以及司道以下的“公言”,用冷峭的筆意刻劃了湖南官僚的群體面目,并反襯出曾國藩和他的湘勇在這些人面前的孤立無趣。后來湘軍出戰(zhàn),水師大敗于靖港。曾國藩憤極,兩次投水中求死,“皆左右援救以出”。遂孤居于長沙城外的高峰寺里,備棺木,“欲自裁者屢矣”。14而長沙城里的布政使徐有壬卻正在“與按察使會詳巡撫,請罷曾軍,語倨妄甚”。15一時陰霾四起。城內(nèi)的人和城外的人相距不過咫尺,卻各有各的心事,方寸之間隔得非常遙遠。直到另一股湘軍在湘潭大獲全勝,消息傳來,才吹散了罩在曾國藩頭上的滿天烏云。對于身歷其境的人來說,此中滋味當然是很難忘記的。

  徐有壬后來升江蘇巡撫,咸豐七年城破,“抗聲罵賊”死。16其心頭的指歸與曾國藩并無不同。然而身在湖南官場之際,他卻鋒芒甚厲,常常要與湘軍為難。曾國藩的“侵官越俎”和徐有壬的節(jié)節(jié)排抵,既說明了“赤地新立”的湘軍從一開始就與固有的制度犴格不通;
又說明了自負血性的匡時之士從一開始就不肯為制度所囿。內(nèi)戰(zhàn)因社會矛盾而起,由此牽演,卻觸發(fā)了官場關(guān)系的重重角抵。所以,湘軍雖然“驅(qū)血肉之驅(qū)與炮石為敵”17,而四圍于成法的局促逼仄之中,其根須很難伸入地方權(quán)力中去。18迨湘軍漸得能戰(zhàn)之名,在朝旨指調(diào)下四出奔戰(zhàn),這種矛盾也越來越尖銳,使領(lǐng)兵討“粵匪”的那些讀書人老是要同各有事權(quán)的地方官僚嘶咬,弄出許多私怨和公憤。咸豐七年,曾國落在一封奏折中久積憤懣一為發(fā)舒,備述歷年以來“艱難情狀無以自申者”,畫出了內(nèi)戰(zhàn)中的種種無序:

  定例軍營出缺,先盡在軍人員撥補,給予札付。臣處一軍,概系募勇,不特參、游、都、守以上無缺可補,即千、把、外委亦終不能得缺。武弁相從數(shù)年,雖保舉至二三品,而充哨長者,仍領(lǐng)哨長額餉;
充隊目者,仍領(lǐng)隊目額餉。一日告假,即時開除,終不得照綠營廉俸之例,長遠支領(lǐng)。弁勇互生猜疑,使有保舉之名,永無履任之實;蚺c巡撫、提督共事一方,隸人衙門,則批捕實缺;
隸臣麾下,則長生觖望。巨未有統(tǒng)兵之旨,歷年在外,不敢奏調(diào)滿漢各營官兵。實缺之將領(lǐng)太少,大小不足以相維,權(quán)位不足以相轄。去年會籌江西軍務,偶欲補一千、把之缺,必婉商巡撫,請其酌補。其隸九江鎮(zhèn)標者,猶須商之總兵,令其給予札付。雖居兵部堂官之位,而事權(quán)反不如提鎮(zhèn)。

  名分不全的募勇身背著許多委屈不平在打仗,而以募勇“越境剿賊”,又不得不窘于主客之勢,久戰(zhàn)之后的一腔猛厲往往為州縣所困:

  國家定制,各省文武黜陟之權(quán),責成督撫撫。相沿日久,積威有漸。督撫之喜怒,州縣之榮辱、進退系焉。州縣之敬畏督撫,蓋出于勢之不得已。其奉承意旨,常探乎心之所未言。巨辨理軍務,處處與地方官相交涉。文武僚屬,大率視臣為客,視本管上司為主。賓主既已岐見,呼應斷難靈通。防剿之事,不必盡謀之地方官矣。至于籌餉之事,如地丁、漕折、勸捐、抽厘,何一不經(jīng)由州縣之 手?或臣抽厘之處,而州縣故為阻撓;
或臣營已捐之戶,而州縣另行逼勒。欲聽之,則深慮事勢之窒礙;
欲懲之,則恐與大吏相齟齬。

  “阻撓”和“逼勒”都使人氣短。而身在冷眼環(huán)視之中,還有逼來的“疑侮”:

  臣前后所奉授鄂、援皖,籌備船炮,肅清江西諸諭,皆系接奉廷寄,未經(jīng)明降諭旨,(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外間時有譏議;蛑^臣系自請出征,不應支領(lǐng)官餉;
或謂臣未奉明詔,不應稱欽差字樣;
或謂臣曾經(jīng)革職,不應專折奏事。巨低首茹嘆,但求集事,雖被侮辱而不辭。迄今歲月太久,關(guān)防之更換太多,往往疑為偽造,釀成事端。如李成謀戰(zhàn)功卓著。已保至參將矣,被刑辱于芷江縣,出示以臣印札而不見信;
周鳳山備歷艱辛,已保至副將矣,被羈押于長汀縣,亦出示以臣印札而不見信。前福建巡撫呂佺系,曾專函馳詢臣印不符之故。甚至捐生領(lǐng)臣處之實收,每為州縣猜疑,加之鞠訊。或以為不足據(jù),而勒令續(xù)捐。19

  當曾國藩作《討粵匪檄》的時候,一意弘揚“赫然奮怒,以衛(wèi)吾道”;
很少想到被他帶著走上戰(zhàn)場的湘勇們會遇到種種不能用名教溝通的窒礙,迨閱歷既多之后,則不得不嘆“艱難情狀無以自申”。此中自有說不出的辛酸。內(nèi)戰(zhàn)打亂了許多舊的章法,所以,脫胎于團練的湘軍能夠出洞庭,入長江,布列于一個越來越大的空間里。然而他們在這個空間里又常被眈眈而視,腳下走的是一條洼陷的狹路。置身其間的湘軍知識分子一面千里血戰(zhàn),為朝廷肩撐東南數(shù)省的殘破之局;
一面久處“客寄虛懸之位”,往往“枵腹從事,自捐自養(yǎng)。而其不見諒于人者亦已多矣”。20些人雖以信念和信義相聚合,而一旦在鋒鏑之間艱難立起,則一定不肯甘心仰人鼻息,徒為征途走卒。其用世之初心屢受困抑而益見勃郁恢張。是以曾國藩“歷陳辦事艱難”,鋪敘既畢,遂以明切之辭歸結(jié)說:“以臣細察今日局勢,非位任巡撫,有察吏之權(quán)者,決不能以治軍?v能治軍,決不能兼及籌餉。”其實他心里看得非常清楚,在一個兵禍連結(jié)的時代里,“凡有領(lǐng)軍之責者,軍覆則死之;
有守城之責者,城破則死之。此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義”。21治軍而兼有守土之責將更多一重取死之道。但作為湘軍領(lǐng)袖,他又代表了一個由經(jīng)世思潮孵育出來的知識分子群體。這個群體雖以軍功入世,然而“談經(jīng)濟,究韜略,明習國家掌故”,22抱負大半都在軍功之外。所以,百戰(zhàn)之后睨視官場的猥瑣駑頑,不會不使他們愈多經(jīng)世致用的自負。太平天國以造反攪動天下,卻把儒學知識分子中最能強毅力行的那一群人喚了出來。他們急急而起,與“天父天兒之教”相爭,又在挽救王朝危機的過程中為朝廷帶來了一種重分權(quán)界的緊張。

  然而,與國家豢養(yǎng)的經(jīng)制之兵相比,由紳士募勇練出來的軍隊終究不是一種嫡出的東西,其間的親疏厚薄之別是很難用文字寫出來的那一套道理消泯掉的。薛福成后來說:“粵賊之據(jù)武昌、漢陽也,進陷岳州以逼長沙;
曾文正公以丁憂侍郎起鄉(xiāng)兵,逐賊出湖南境,進克武漢黃諸郡,肅清湖北。捷書方至,文宗顯皇帝喜形于色,謂軍機大臣曰:‘不意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彻珜υ唬骸鴩允汤稍诩,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馀人,恐非國家福也!淖谀蛔兩呔弥。由是曾公不獲大行其志者七八年!23這里提到的“某公”指祁雋藻。雖說薛福成的記述意在用湘軍日后的事功反襯其當初的暗昧,但祁雋藻的進言卻并非出自私怨。作為廟堂中人,他對這種從打亂了的章法里冒出來的力量天然會有一種無法親近的不信任感。而由此引申出來的意思,則非常容易地喚醒了人主內(nèi)心本有的親疏厚薄之別。因此,在“文宗顯皇帝”之世,越打越疲憊的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始終比越打越強悍的湘軍更多地系結(jié)著朝廷的期望。然而太平天國的攻勢卻老是要摧毀這種期望。咸豐八年,太平軍破江北大營;
次年江北大營撤。咸豐十年卷,太平軍襲杭州,誘金陵圍城之敵分兵往援,趁時擊潰江南大營。主持江南軍務的和卷一路逃奔;
嘔血而死,經(jīng)制之兵的氣數(shù)也隨之而盡。湘軍中人居長江中游,冷眼俯視盤踞下游的江南大營在滾滾煙塵中人仰馬翻,分崩離析,各自議論紛紛。朱孔彰后來為曾國藩立傳,追敘當日情景說:

  江南大營復陷,官軍悉潰,常州、蘇州相繼失,咸豐十年閏三月也。左公宗棠聞而嘆曰:“天意其有轉(zhuǎn)機乎”或聞其故。曰:“江南大營將蹇兵疲,萬不足資以討賊。得此一洗蕩,而后來者可以措手!庇謫栒l可當之?胡公林翼曰:“朝廷能以江南事付曾公,天下不足平也!。24

  左宗棠論大勢;
胡林翼說人事。兩者的議論都非常明顯地直露出一種久郁之后的酣暢一泄,其對答應和之際具見湘軍人物一手規(guī)劃天下的自信和自負。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的相繼而潰,是太平天國為自己重造戰(zhàn)局的大手筆,然而久作偏師的湘軍卻因之而節(jié)節(jié)發(fā)舒,大步地走入了居天下之重的位置。咸豐十年四月,曾國藩奉旨“先行賞加兵部尚書銜,迅速馳往江蘇,署理兩江總督”。六月,奉旨補授兩江總督,“并授為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25次年七月,咸豐崩于熱河。十月,曾國藩已受命主持“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軍務,所有四省巡撫提鎮(zhèn)以下各官,悉歸節(jié)制!26從咸豐二年到咸豐十年,曾國藩四出奔馳力戰(zhàn)而久在“客寄虛懸”之中,官階不能進一寸。但在爾后的一年多里,卻因太平天國的一番“洗蕩”而廓然大張,在湘軍和綠營的此長彼消之間成為人臣中的最強有力者。其相生相克之理不能不使人思之訝然。由于曾國藩的身邊匯聚著一個久相知結(jié)的知識分子群體,因此,當朝廷最終把兵火不熄的東南半壁托付給他,其臂力遽爾遠伸,曾經(jīng)與之相濡以沫的軍功儒生們也一定會紛紛然挺脫而出,分布四野。從這個時候起,疆吏在內(nèi)戰(zhàn)中的代謝便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現(xiàn)象。其間后來居上的人物,與道咸兩朝的袞袞諸公顯然有著一副不同的面孔。成書于光緒十五年的《湘軍記》撮敘始末,羅舉說:

  自廣西寇發(fā),海內(nèi)騷動,新寧江忠烈公忠源,實倡義義旅。而王壯武公鑫、羅忠節(jié)澤南以諸生起,其后李忠武公續(xù)賓、胡文忠公林翼、左文襄公宗棠、劉武慎公長佑、蔣果敏公益澧,暨今總督曾公國荃、尚書彭公王麟、總督揚公岳斌、巡撫劉公錦棠,征伐四出,用兵遍十八行省。一時湘人由戰(zhàn)功任封圻者,總督則有劉公岳昭、劉公坤一、楊公昌濬;
巡撫則有李勇毅公續(xù)宜、劉果敏公典、劉公蓉、唐公訓方、陳公士杰;
其以提督權(quán)巡撫者,則有田公興恕、江誠恪公忠義。而勞文毅公崇光、侍郎郭公嵩燾、總督譚公鐘麟、巡撫黎文肅公培敬,雖起家翰林,亦皆涉歷兵事。其它專閫、監(jiān)司,以勛伐昭著于時者,不可勝數(shù)。27

  “湘人”之外,與湘軍深有淵源而先后致方面,作大吏的顯達者還有沈葆楨、李鴻章、嚴樹森、李瀚章、李宗羲、閻敬銘、許振韋等等,這些人大半都是那個時候富有個人影響的人物。迨李鴻章領(lǐng)淮軍別開一面,與湘軍相蟬蛻,江淮群體以及依附于其間的人們中又次第產(chǎn)生了張樹聲、潘鼎新、劉銘傳、劉秉璋、丁日昌、錢鼎銘、郭柏蔭、王凱泰、劉郇膏、周馥等等以督撫開府的達官。在后來的同光兩朝里,他們曾長久地支配過大半個中國,并保留了一種聲氣相通的淵源。中世紀與近代之交,世運的盛衰起落之間明顯地留下這些人各有才識惰性的心跡和足跡。

  疆吏的代謝是懷抱經(jīng)世之心的知識分子在守衛(wèi)名教的過程中打出來的,他們由此自立,成為重造乾坤的中興名臣。然而軍功人物一批批地出據(jù)方面,又是一種康、雍、乾、嘉、道、咸以來從未有過的局面。內(nèi)戰(zhàn)造出了舊章里沒有的變勢,拽使朝廷不得不順乎其勢。因此,疆吏的代謝雖以人事遷移為結(jié)果,但由此牽結(jié)蔓衍,則必定會促成許多政治關(guān)系與社會關(guān)系的衰變和重組。曾國藩是最早看清楚“治軍”須兼有“察吏”之權(quán)的人,又曾以自己的臂力多次把別人舉到封圻之位,但當這種嬗遞到來之際,他又最早思慮此中所伏的禍福相倚,并因之而感到深深的畏懼。同治元年,他由節(jié)制四省而晉階協(xié)辦大學士,隆隆然負一時重望,然而意態(tài)則愈多神斂,奏疏之中往往以人臣事君“機括甚微,關(guān)系甚大”為慮:

  前此迭奉諭旨,飭臣保薦江蘇、安徽巡撫。頃復蒙垂詢閩省督撫,飭臣保舉大員,開列請簡。封疆將帥,乃朝廷舉措之大權(quán),如臣愚陋,豈敢干預。嗣后臣如有所知堪膺疆寄者,隨時恭疏入告,仰副圣主旁求之意。但泛論人才,以備釆擇則可;
指明某缺,徑請選除則不可。不特臣一人為然,凡為督撫者,皆不宜指缺保薦督撫。蓋四方多故,疆臣既有征伐之權(quán),不當更分黜陟之柄。在圣主虛衷

  訪問,但求投艱而遺大,不惜舍已而從人。惟風氣一開,流弊甚長,辦之不可不早!宜預防外重內(nèi)輕之漸,兼以杜植私樹黨之端。其督撫有任可履者,不準遷移不到,亦不準他處奏留,庶幾紀綱彌表,朝廷愈尊。28

  這些話從自己說起,而旨義則在天下督撫和后起的來者,其中正有無窮的憂思。作為主持東南軍務的時局中人,他不會不愿意從湘軍中輸出疆吏,以期實利實功;
作為做過圣賢功夫君子儒,他又不愿意看到一個督撫體貌日尊的時代從自己手里造出來。兩者在歷史變遷的過程里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但曾國藩卻一心一意想要把它們剝開。這種矛盾,深刻地說明了被人造出來時勢很容易此傾彼跌,扶得東來西又倒,遂使造時勢的人們長在捉襟見肘,顧此失彼之中,畫不出一個圓融和圓通。內(nèi)戰(zhàn)像洪水過地一樣造成了人世間的種種位移和丕變,這個過程因各種各樣意志的催動而發(fā)生,但這個過程留下來的東西卻是個人意志所無法改變的。

  

  二

  

  在農(nóng)民的造反還沒有揭竿而起的時候,由時政起講的經(jīng)世之學已非常明切地表現(xiàn)了知識分子的社會批評意識。咸同兩朝,經(jīng)世之學演為內(nèi)戰(zhàn)中血腥的“殺人之業(yè)”,以萬千頭顱為王朝重造出中興。然而蘊結(jié)于經(jīng)世之學里的批評意識也由此橫決而出,在亂世的動蕩中演為應時而變的倉促改作,使二百多年來的國家法度不知不覺地脫出了舊轍。

  咸豐初年,曾國藩以在籍侍郎作湖南團練大臣。在那個時候,蘇、皖、閩、浙、贛、黔、豫、魯和直隸還有四十二個團練大臣,但環(huán)顧天下,沒有一個人比他更自覺地執(zhí)著于以團練經(jīng)世。他在一封信中刻劃綠營嘴臉,說得非常痛切:

  今日之兵極可傷恨者在敗不相救四字。彼營出隊,此營張目而旁觀,侈口而微笑,見其勝則深妒之,恐其得賞銀,恐其獲保奏,見其敗則袖手不顧,雖全軍覆沒,亦無一人出而援手拯救于生死呼吸之頃者。以仆所聞,在在皆然。蓋緣調(diào)兵之初,此營一百,彼營五十,征兵一千,而已抽選數(shù)營或十數(shù)營之多,其卒與卒已不相習矣,而統(tǒng)領(lǐng)之將又非平日本管之官。一省所調(diào)若此,他省亦如之。

即同一營也,或今年一次調(diào)百人赴粵,明年一次調(diào)五十赴楚,出征有先后,赴防有遠近,勞逸亦還乖然不能以相入,敗不相救之故半由于此。29

  綠營的毛病是與制度連在一起的。因此,他不相信身在制度之中的營兵們可以重鑄出勇武樸誠。“就現(xiàn)在之額兵練之而化為有用,誠為善策。然習氣太重,安能更鑄其面目而蕩滌其腸胃?恐岳王復生,半年可以教成其武藝;
孔子復生,三年不能變革其惡習。故鄙見竊謂現(xiàn)在之兵,不可練之而為勁卒,新募之勇,卻可練之使補額兵!30 這些議論都是因目擊時病致感慨忿激,由感慨忿激思“改弦更張”。31兵制本是國家大法,然而其間又有著太多的腐敗朽爛。事窮而后變,為朝廷造中興的人們遂不得不從一開始就繞過綠營兵制,走到國家大法的外面去。于是而有湘軍的兵制。

  湘軍之起,是綠營衰弊潰散的結(jié)果。因此,其新制與舊制蟬蛻之際多所揚棄。曾國藩手訂“水陸營制’為“新募之勇”的章程,立法尤重固結(jié)之勢:

  初立三百六十人為一營,已而改五百人為一管。營分四哨,哨官四人,統(tǒng)以營官。自兩營迄十營、數(shù)十營,視材之大小而設統(tǒng)領(lǐng)焉。統(tǒng)領(lǐng)徑隸大帥。故營、哨官所轄有定數(shù),而統(tǒng)領(lǐng)所轄無定數(shù)。欽差、督撫,皆大帥也。帥欲立軍,揀統(tǒng)領(lǐng)一人,檄募若干營。統(tǒng)領(lǐng)自募營官,營官揀哨官,以次而下,帥不為制。故一營之中,指臂相聯(lián)。弁勇視哨、營,哨、營視統(tǒng)領(lǐng),統(tǒng)領(lǐng)視大帥,皆如子弟之事其父兄焉、或帥欲更易統(tǒng)領(lǐng),則并其全軍撤之;
而令新統(tǒng)領(lǐng)自揀營官如前制;
或即其地募其人,分別汰留,遂成新軍,不相沿襲也。32

  大帥、統(tǒng)領(lǐng)、營官、哨官都以一身而維系自己的那個作戰(zhàn)群體,在層層凝集中行層層制斷。比之綠營“將與將不和,卒與卒不習,勝則相忌,敗不相救”33的氣脈不暢,湘軍的長處是非常明顯的:“譬之木焉,統(tǒng)領(lǐng)如根,由根而生枝,生葉,皆一氣所貫通。是以口糧雖出自公款,而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孚,臨陣自能患難相顧。”34 而后有所謂“指臂相聯(lián)”的應從和“子弟之事父兄”的情誼。咸豐七年,曾國藩遭父喪,居家守制之日,追念兵中僚屬,每多唏噓感慨。他曾致書李元度,提到許多往事:

  常念足下與雪芹,鄙人皆有三不忘焉。雪芹當岳州敗時,正棹孤舟,搜剿西湖,后由龍陽、沅江偷渡,沉船埋炮,潛身來歸,一不忘也;
五年卷初,大風壞舟,率破船數(shù)十號,挈涓滴之餉項、渙散之人心,上援武漢,二不忘也;
冬間直穿賊中,(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芒鞋徙步,千里赴援,三不忘也。足下當靖港敗后,宛轉(zhuǎn)護持,入則歡愉相對,出則雪涕鳴憤,一不忘也;
九江敗后,特立一軍,初志專在護衛(wèi)水師,保全根本,二不忘也;
樟鎮(zhèn)敗后,鄙人部下別無陸軍,賴臺端支持 東路隱然巨鎮(zhèn),力撐絕續(xù)之交,以待楚援之至,三不忘也。生也有涯,知也無捱。此六不忘者,鄙人蓋有無涯之感,不隨有生以俱盡。35

  湘軍規(guī)制既重以人立軍,則束伍之法常易衍為人與人之間的感召。儒學知識分子的講學所得因之而能夠匯入其間,成為一種固結(jié)人心的東西。彭玉鱗和李元度之甘心履危入險,舍生忘死,都說明:在他們那一代人心里,軍政是與倫理、信念、私惠、公誼交纏在一起的。方內(nèi)戰(zhàn)正酣之際,綠營一潰再潰,湘軍卻從屢戰(zhàn)屢敗中踏出一條血路來。其強韌勁悍之經(jīng)久不衰,顯然,不僅出自軍法部勒,而且出自人際之間的“上下相維”和“各護其長”36

  湘軍兵制體現(xiàn)了對于綠營制度的變法,其初意本在補苴罅漏,救王朝之困厄。然而筑成兵制的種種關(guān)系又牽匯萬端,與國家法度里的許多構(gòu)造交相襻接。因此,在湘軍和綠營的此起彼落之中,由兵制開始的變遷一定會引發(fā)出更多的變化。

  歷時二百余年的綠營制度,以幾代君主累積起來的苦心構(gòu)成了一種周密的馭下之勢。在這種制度里,國家的經(jīng)制之兵分標、協(xié)、營、汛散布于十八個行省,“慎巡守,備調(diào)征”。37服役的士卒都從久居于本地的民戶中招取,“不準以客民充補”。38一旦從軍,即名入兵籍,終身不能脫出。由此產(chǎn)生了“尺籍伍符,按戶可稽’”39的兵戶。雖說身列標、協(xié)。營、汛的人都有奉調(diào)出征之責,但征事既畢,皆須各歸編制,從哪里來,仍舊回到哪里去。因此,在國家法度里,綠營士兵總是被栓在兵籍所在的那個地方,組成一個個不能流動的群體。與之相對比,統(tǒng)帶士兵的軍官則非常明顯地處于“升”與“調(diào)”的流動之中,“凡直省武職副將以上,列名具疏請補;
參將以下,按月升遷”。40他們在每一個地方都不可能停留得很長久。這種“兵皆土著”和“官皆選補”的制度,使兩者之間的結(jié)合只能成為“以傳舍之官馭世業(yè)之兵”。41于是,兵與將之間近在咫尺卻又被隔得十分遙遠。然而也正因為如此,那個時候不會有跋扈的驕兵悍將。士卒以兵籍為歸依;
將弁隨銓選作流轉(zhuǎn),而兵籍和銓選都總莞于帝王身邊的兵部。兩種被有心分開來的東西只有在這里才能合為一體。因此,標、協(xié)、營、汛雖遠在萬里之外,朝廷以一紙詔令即可從十八行省調(diào)征千軍萬馬;
將帥雖統(tǒng)馭千軍萬馬,朝廷以一紙詔令即可使之奉命惟謹。由于兵權(quán)高高地懸在九重之上,天下曾長久地顯出斛觫中的一派安謐寧靜。道光年間,梅曾亮說:

  國家熾昌熙洽,無雞鳴狗吠之警,一百七十年于今。東南西北方制十余萬里,手足動靜視中國頭目。大小省開府持節(jié)之吏,畏懼凜凜,殿陛若咫尺。其符檄下所屬吏,遞相役使,書吏一紙揉制若子孫,非從中復者,雖小吏亳發(fā)事,無所奉行。事權(quán)之一,綱紀之肅,推校往古,無有比倫。42

  “事權(quán)之一”和“綱紀之肅”都是在重重制約下實現(xiàn)的。這種自上而下的制約里顯然有著一股嗅得出來的兵氣。

  但湘軍的兵《勇》卻是由將弁自己招募來的,這些人的聚和散全以將弁一人的存亡去留為轉(zhuǎn)移。因此,綠營那種把士卒栓定在一個地方的兵籍制度便從一開始就被他們改造掉了。不入兵籍的湘勇,是一種兵部的簿冊里所沒有的東西。雖說他們不停地在內(nèi)戰(zhàn)中奔來奔去,聲勢越來越大,然而高高在上的兵部卻只能看到一片混沌朦朧,那些用慣了的法令都罩不著這一群群由山農(nóng)蛻化出來的士卒。

  與募勇之不入兵籍一樣,在湘軍制度里,將弁也在一群一群地逸出兵部的銓選。一方面,湘軍自立名目,以統(tǒng)領(lǐng)、分統(tǒng)。營官、哨官、哨長、什長為等次,與國家武職秩序中的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之類全不相侔。另一方面,在湘軍里領(lǐng)一軍而成統(tǒng)將的,大半都出身于讀書人。這些人雖以武勛搏來軍功,但官位卻多在不入兵部銓選的文職一路。顯然,這兩者都會造成湘軍規(guī)制與國家法度之間的節(jié)節(jié)抵牾。同治年間,左宗棠督陜甘,所部湘軍有統(tǒng)領(lǐng)吳士邁以軍法誅殺營官朱德樹一案,曾傳播遠近而驚動朝廷。這個案子之所以異乎尋常,是因為殺人的吳士邁官不過中書,被殺的朱德樹卻是記名總兵《實授處州鎮(zhèn)游擊》,以官階而論,便成了七品文官擅殺二品武官、在一個以等序系尊卑的社會里,這顯然是一種大悖理法的奇事。然而自湘軍制度看去,則另有說焉。左宗棠奉旨復查此案,回奏言之侃侃:

  軍營體制,只諭事寄輕重,不論品秩尊卑。有保至提、鎮(zhèn)而仍當哨官什長,保至副、參、游而仍充親兵散勇者;
有在他軍充當統(tǒng)領(lǐng)而在此軍充當營官,在他軍充當營官而在此軍充當統(tǒng)領(lǐng)者。時地既殊,勢分即異。當統(tǒng)領(lǐng)者必節(jié)制營、哨;
當營哨者必受節(jié)制于統(tǒng)領(lǐng),固無他說也。

  因此,“吳士邁官雖中書,分實統(tǒng)頒,憤朱德樹之違令殺之,是統(tǒng)領(lǐng)以違令殺營官,非中書殺總兵也”。43這些話說的都是實情,所以風波也就此平息。統(tǒng)領(lǐng)和營官,是湘軍在變法中自立的名分;
中書和總兵,是國家制馭天下的名器。但當兩者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卻是軍中的名分比國家名器更能體現(xiàn)權(quán)力。這個例子說明:夾處于兩種身份之中的湘軍將弁已失去了綠營軍官那種上下尊卑一以貫之的有序!肚迨犯濉泛髞碚f:自咸同軍興以來,“往往記名提、鎮(zhèn),降充末弁,候補千、把,驟膺統(tǒng)將,官職懸殊,至斯已極”。原先的規(guī)矩全都被弄亂了。于是,昔日兵部所握“三載甄別,五年軍政,敘功核過,以待賞罰黜陟”44的銓選權(quán)也因之而變得梗塞不通,軍中人物的升轉(zhuǎn)移調(diào)遂不再率由舊章。

  士卒脫出了兵籍,將弁脫出了銓選,二百年來朝廷用以懸系天下兵權(quán)的東西都被湘軍的改制不知不覺消解掉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士卒依附于將弁,將弁依附于列帥,而致“各有宗派”45的時代。王闿運作《湘軍志》,記述“曾國藩父喪,委軍里還湘鄉(xiāng)”之后,布列江西的湘軍與將軍福興之間的種種“阻格”,而后概括說:“始創(chuàng)義師由國藩,軍將視為轉(zhuǎn)移,福興等征調(diào),置不訾省,得國藩一紙,千里赴急!46“一紙”的尊貴和“征調(diào)”的輕賤,非常明白地折射出兵政在內(nèi)戰(zhàn)中的演變。從最初的固結(jié)之勢中已經(jīng)衍生出個人對于軍隊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和支配力。在列祖列宗的手里,這本是一種不能容忍的東西。但到了這個時候,太平天國凌厲的兵勢顯然更迫人。他們帶來的地動山搖,使原本不能容忍的東西成了朝廷不得不借重的物事。咸豐八年,“浙省軍務吃緊”,“湘軍之在江西東路者,悉移師以援浙”。朝旨命曾國落起復:

  東市大局攸關(guān),必須聲威素著之人員會率各軍,方能措置裕如。曾國藩開缺回籍,計將服闋,F(xiàn)在江西撫、建均經(jīng)克復,止余吉安一府,有曾國荃、劉騰鶴等兵勇,足敷剿辦。前諭耆齡飭令蕭啟仁、張運籣、王開化等馳援浙江。該員等皆系曾國藩舊部,所帶兵勇,得曾國藩調(diào)遣,可期得力。

  稍后,湖南巡撫駱秉章也奏議湘軍援浙,以曾國藩為眾望所歸:

  現(xiàn)在授江《西》各軍將領(lǐng),均前侍郎曾國藩所深知之人,非其同鄉(xiāng),即其舊部,若令其統(tǒng)帶赴浙;
則將士一心,于大局必有所濟。且江、浙本屬澤國,利用舟師,楊載福、彭玉麟兩軍,皆系曾國藩舊部。47

  詔書和奏議所倚重的,都是曾國藩對湘軍的個人影響力與支配力。自三藩平定之后,朝廷第一次承認了將帥馭軍的不可替代性。

  曾國藩對于湘軍的個人影響無疑有著出自儒學人格的一面,但使朝廷不得不借重曾國藩個人影響的,卻是湘軍以“恩誼”辨親疏的兵制。無疑,當湘軍在越來越大的地域中替代了綠營之后,從這個制度中還會更多地產(chǎn)生出一個個以恩威專制一軍的人物。至咸同之交,他省官紳募勇守土,各自為戰(zhàn),也紛紛然取法湘軍營制,48將帥之間遂愈多“宗派”,也愈多以“宗派”分兵權(quán)的意識。迨淮軍大興,則派分益顯,各立鈐記,諸軍皆以將帥之名為名。于是而有樹軍、銘軍、鼎軍、盛軍、松軍、慶軍、奇軍、勛軍、魁字營、仁字營、昌字營、開字營、勝字營、榮字營、善字營、群字營等等,千姿百態(tài),蔚為奇觀。循名責實,其間自有許多不可思議。這個過程與重造中興的事功連在一起,然而正在取代綠營的募勇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日益弛脫了自己與朝廷之間的關(guān)系,各成其大群體和小群體、當領(lǐng)兵的將帥接二連三成為封疆大吏之后,兵權(quán)也隨之而去,移為督撫手里的東西。咸豐末年,胡林翼曾說過:

  近年督撫以不帶兵為自使之計,亦且以不知兵為自脫之謀,此所謂甘為人下而不辭也。凡事以謙為美德,惟兵事不可謙,謙則為敗德。且手中腹中無兵無將,即一步不行。49

  這些話以一種強烈的包攬之心表達了把持兵事的自覺意識,非常明白地顯示出崛起于內(nèi)戰(zhàn)之中的督撫與前輩疆吏的不同意態(tài)。在那個時候,包攬和把持常常是與籌劃天下的一片經(jīng)世熱誠連在一起的。但三十多年后,康有為議時政而及兵事,他所看到已只有包攬而不見熱誠了:

  昔徐壽衡為兵部尚書,吾問其舉國兵數(shù)。徐尚書答曰:“我兵部惟知綠營兵數(shù)。若其勇營練軍,各督撫自為之,吾兵部安得知!狈蛞员可袝鵁o由知全國兵數(shù),況于調(diào)遣訓練乎?

  與兵部的茫茫然不知底里相對應,是天下督撫的各私其兵:

  向見廣西有亂,請兵于湘,請械于粵,則湘粵辭之?嗾埞糖蟊稗o類乞,頻請嚴旨嚴迫,乃勉強以客軍舊械應之。

  他因此而深致嘆息:“一兵一卒一餉一糈,朝廷皆拱手而待之督撫,督撫又皆以保疆圉為詞,言之有故,持之成理!50這種景象與曾國藩那一代人改革兵制的初心顯然是不相鍥合的。然而一代人與另一代人之間本自亙貫著時易勢殊之后的種種否隔。當湘軍的變法把高高懸起的兵權(quán)一點點移入督撫手中之后,繼起的人們則多半會在既成的局面里漸漸忘掉此中命意,專注于劃權(quán)疆界一面,使最初的變法在不斷喪失經(jīng)世之義的過程中變得全然不成模樣。因此,當初為王朝振衰起弊而掊擊過綠營制度的變法改作,在后一輩經(jīng)世知識分子的眼中也成了一種被掊擊的東西。

  內(nèi)戰(zhàn)促成了兵制的變法。然而成千上萬的軍隊從團練中 脫胎而出,又使養(yǎng)兵成為一個難題。于是,在營制快破舊規(guī)之后,餉制也抉破了首規(guī),牽連所及,遂使國家度支之法大變。

  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已定都金陵,而漫長的戰(zhàn)爭還剛剛開始。戶部的一道奏折說:

  今則軍需迫不待時,指款懸而無薄。被兵省分,既已無可催征,而素稱完善之區(qū),如江蘇則請緩征;
山東則早請留用;
山、陜、浙江皆辦防堵,是地丁所入,萬難足額矣。揚州久被賊占,漢口瘡痍未復,淮南全綱不可收拾,是鹽課所入去其大椿矣。蕪湖、九江、江寧、鳳陽,先后被侵,夔關(guān)、蘇關(guān),商販亦多裹足;
甚至崇文門亦請盡收盡解,是關(guān)稅所人,僅存虛名矣。此皆常年所指為例撥者,今以盡供軍需,猶虞不足。于是約征不可恃,乃借助于捐輸,捐輸不可恃,乃乞恩于內(nèi)帑。近來捐輸之數(shù),業(yè)已大減,內(nèi)帑所藏,亦復不敢輕議。此外補苴之術(shù),如停養(yǎng)廉、開銀礦、提當本、收鋪租,凡臣等管見所及,與在京臣工陳奏各事宜,見之施行者,不下數(shù)十款。

  斯可謂羅掘俱窮,而各省需索卻正方興未艾;
這就使“有盡之經(jīng)營”與“無厭之吁請”51成了一種解不開來的矛盾。綿延不息的兵火一面把大片區(qū)域中的地丁、鹽課、關(guān)稅燒成灰燼;
一面又使軍中餉需鋪得越來越大。兩者的矛盾把國家度支逼入了一個死角。到了戶部沒有辦法再支撐于出入之間的時候,朝廷便不能不放開手來,把餉事的主權(quán)讓給了主持地方軍務的人們:

  現(xiàn)在賊氛未靖,各路軍營餉需治繁,部庫籌撥銀兩實形支絀。疊經(jīng)降旨,并由戶部奏明,行知琦善、向榮、勝保等軍營,運儲米石,以充軍食。湖北等省漕糧,均準截留接濟;
山東折漕,因恐出入折耗,令將米石撥營備用;
各處倉社米石,均準關(guān)支。

  其有漕省分,征存未運漕糧,均準各該糧臺就地動用;
其無漕省分,均令于所屬倉各項下酌量關(guān)支。52

  這些話出自咸豐四年的上諭,意在一紓迫來之急。但久處于層層套疊之中的地方當局則能夠由此從容引申,漸得騰挪截取的種種便利。所以,胡林翼后來統(tǒng)而言之曰:“至今日,則兵無可調(diào),惟有募勇;
餉無可請,惟有自籌”,53這種沒有成軌的“自籌”顯然會產(chǎn)生出許多創(chuàng)意。

  二百多年來,戶部綰天下財匯,曾長久地代表了朝廷心里的那個一統(tǒng)之局。但當餉事由戶部移入地方之后;
財權(quán)也會被牽著向下面走去;
原本的一統(tǒng)之局便不能不在各自為戰(zhàn)中趨于四分五裂。隨后,被喚出來的局部利益和地方利益就會像漲起來的潮水一樣,淹入官場之中,使內(nèi)戰(zhàn)中的餉事與上下左右之間的以利相爭交纏為一體,生出種種矛盾和紛歧。這個過程常常會使朝廷失落很多東西。同治二年,有一道上諭說:

  歷年京餉,向系預撥各省地丁、鹽課、關(guān)稅、雜款,(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以備次年開放之用。咸豐十一年以后,每年均撥七百萬兩,責令分限解齊。惟山西年清年款,他省多不能依限報解,且有逾限不解者。雖因防剿吃緊,奏請留支,或解軍營,徑行劃撥,而籍詞諉卸,亦所不免。54

  這些話鞭長不及馬腹,使人分明感到地方財賦正在脫出朝廷的管制。在中世紀中國,京餉久被稱作天庾正供,是百僚所不敢輕慢的物事。然而一旦地方因自籌餉需而各行其是于捉襟見肘之際,則非常容易漠漠然視京師,變不敢輕慢為普遍的輕慢。“他省多不能依限報解,且有逾限不解者”,正說明了用“國支”的名目把京餉就地消耗掉的事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內(nèi)戰(zhàn)造成的上下交困,使財賦的分配常常成為朝廷與地方之間很難溝通的一個題目。因此,僅僅過了一年,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又會銜奏告粵省“防剿萬緊,支應加倍紛繁。若因餉需不繼,致有疏虞,則地方蹂躪,民生涂炭,害在眉睫”,乞“應解京餉請全數(shù)截留捐供支放!55在詔書與奏告的對話里,地方慣用壓在他們身上的急迫軍情來證明自己的合理性,而朝廷則持行之已久的成法相責備,君與臣各說各的理。但當兵火正從一個地方延燒到另一個地方的時候,讓步的多半是朝廷一方。這是成法對于戰(zhàn)爭的讓步。于是京餉也就此成了經(jīng)常被截留的東西。熟視已久之后,恍如慣事。光緒六年,戶部追溯說:軍興以來各省文武官員養(yǎng)廉減成,可年櫛白銀九十馀萬兩匯提解京。然而“迄今已二十余年”,櫛撙下來的這些銀兩都經(jīng)地方“借撥”而歸于鳥有。56雖說這個時候內(nèi)戰(zhàn)久已止息,但從一統(tǒng)之局中分解出來的局部利益和地方利益,卻如同改了道的河流一般,日積月累,自成涇渭,不復再能納入舊川了。

  在京餉之外,朝廷用以調(diào)度天下財政的還有“協(xié)餉”,即從有馀省分指撥一部分錢糧解運于不足省分,謂之酌盈劑虛。然而地方與地方之間的利益分解之后,酌盈劑虛的事也隨之而變得非常困難。一方面,指撥的“協(xié)餉’走不到預定地點,就常常被人半路截走。僅咸豐三年,就有安徽巡撫蔣文慶截留浙江解送兩湖的餉銀七萬兩;
江西巡撫張芾和湖南團練大臣曾國藩則從廣東解往江南的餉銀中分別截留十五萬兩和四萬兩57等多次中途一劫。此后,類似的事頻頻發(fā)生。這種地方貿(mào)然攔截過境錢糧的做法不會沒有自己的理由,然而朝廷調(diào)度財政的全權(quán)則因之而失去了固有的完整性和至上性。協(xié)餉之法不能不壞。

  另一方面,兵禍連結(jié),使“盈”與“虛”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指撥的款項大半都因為沒有人肯拿出來而成了紙上的空話。咸豐六年,正在江西作戰(zhàn)的曾國藩因“八郡淪陷,錢漕捐輸無從措手”,曾“先后奏請于上海抽厘者一次,請撥上海關(guān)稅銀者二次”,但“均經(jīng)江蘇督撫臣議駁,未得籌撥來江’。而“欠餉愈久,兵勇愈疲。且亡者無恤銀,傷者無養(yǎng)銀,怨望之情,積而為挾制之狀”。遂不得不再訴困苦,“請飭山西陜西兩省每月各籌餉銀三萬兩”。58咸豐七年,胡林翼奏報說:“潯陽兩岸水陸馬步諳軍往往糜粥度日。其月餉本須二十萬,舊欠未清,新欠復續(xù),北岸都興阿,南岸李續(xù)賓,馬步積欠各三十萬,楊載福水師,積欠幾二十萬!比缓笠浴斑B年苦戰(zhàn),竟不能求一飽,情殊可憫,勢亦可!睘檗o,吁請朝廷“飭催各省應解湖北月餉”。59。

  咸豐九年,官文、曾國藩、胡林翼聯(lián)銜會奏,“請飭浙江按月協(xié)餉!逼渲杏幸欢螌iT申說“欽奉諭旨飭令四川、陜西、山西、江西等省,各按月協(xié)濟臣國藩軍的三萬兩在案。除江西按月?lián)芙馔,僅陜西報解壹萬兩,四川、山西并未報解。”“臣等再四商籌,萬分焦慮”。60湘軍轉(zhuǎn)戰(zhàn)的長江流域既是久經(jīng)兵災的殘破之區(qū),又是諸軍屯集的百戰(zhàn)之地。這兩面相連而且相扼,使身在局中的人們一個個殷殷盼協(xié)餉,猶如大旱之望云霓。但屢見的“議駁”、“飭催”和“并未報解”,又非常清楚地說明了他們的引頸期待老是要落空。在一個地方利益與局部利益日多一日地取得了合法性的時代里,嚴守畛域是一種必然之勢。所以,來自朝廷的指撥常常是淹掉的居多。疆吏各謀一方之利,協(xié)濟之法遂難乎為繼。

  然而正在進行的內(nèi)戰(zhàn)卻天天都在耗餉索餉,不容協(xié)濟之法腌腌消歇。這種矛盾長久地存在于內(nèi)戰(zhàn)之中,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于是,本屬財政調(diào)度的協(xié)濟有時候竟不得不以人事調(diào)度的辦法來解決。同治元年,曾國藩奏請“特派二三品卿一人,馳赴廣東,駐扎韶關(guān),辦理通省厘金,專濟蘇、浙、安徽三省餉項!61稍后,他在家書中提到這件事說:“廣東督辦厘金,放晏端書,以其戊戌同年而派。朝廷之用公,良可感矣!62身處兵疲餉絀之中,他的感激自然是真誠的。但自另一面看去,國家的公事須得借同年私誼作交情,則又顯然地表現(xiàn)了一種無可奈何的迂回

  曲折。此后,由于兩廣總督勞崇光“把持牢固”,辦厘金的晏端書‘苦心經(jīng)營,卒乏成效”,63預期的接濟就像畫出來的餅一樣,只能看,不能吃。當年八月,朝廷罷勞崇光,以黃贊湯為廣東巡撫、劉長佑為兩廣總督;
不久,又以毛鴻賓代劉長佑、郭嵩燾代黃贊湯。后四個人都是與湘軍淵源極深極厚者,取舍替代之間,不難看出朝廷對于軍務俯從遷就的一片苦心。因此,粵省易官之際,東南軍中多慶得人,以為“前此上存阻撓,下懷觀望,原難見功,F(xiàn)聞印《印渠,劉長佑》師為督,莘《莘農(nóng),黃贊揚》帥為撫,氣誼當易交孚”。64在這一番騰挪搬移里,朝廷固然能調(diào)換一個個踞坐在強吏席位上的人,卻已無法繞過強吏的權(quán)力而對地方財賦作挹此注彼。因此,用人事調(diào)度的辦法來實現(xiàn)財政調(diào)度。質(zhì)而言之,不過是化私交的親疏為協(xié)濟的厚薄,而朝廷法度所曾經(jīng)有過的那一派尊嚴則在摻入的人情之中褪去了顏色。

  與屢被兵禍摧折的地丁、鹽課之類相比較,原本不在國計范圍之內(nèi)的厘金是內(nèi)戰(zhàn)中一枝獨秀的東西。然而后來居上的厘金又是一種由地方自行挖掘出來的利藪!跋特S三年,刑部右侍郎雷以誠治軍揚州,始于仙女廟等鎮(zhèn)創(chuàng)辦厘捐”,以商業(yè)為稅源;
65爾后各地先后仿行,遍及四面八方。但“厘金一項,取什一于商賈,款目繁多,事務冗雜,過客之來去無定,抽收之多寡難權(quán),非著地丁錢糧,垂為定額,官有冊籍可稽,民有舊章可守也”。66這個過程從一開始就各出機杼,并與戶部的臂指隔得非常遙遠,所以,新起的厘金制度一定會比舊法中的地丁、鹽課、關(guān)稅引出更多的分歧舛錯、糾葛抵牾。咸豐十一年,主持政務的奕沂已在奏議中提到厘局與洋關(guān)爭稅的情狀:

  廣東設有洋藥抽厘總局,知有人先輸五十兩。即無庸在關(guān)上完納正稅。又澳門漏稅之茶葉,日見其多,每百斤稅銀二兩五錢、抽厘局只征五錢,即可任商繞越走私,無一肯到關(guān)納稅。67

  在這里,厘局收入的是地方稅。洋關(guān)收入的是國家稅。因此,厘稅之旺與洋稅之衰正以鮮明的對比折射出地方向朝廷爭利的肆無忌憚。奕訢代表朝廷一方,其言之忿忿是理所當然的。但時當十九世紀中葉,自然經(jīng)濟的分解還沒有為商品經(jīng)濟讓出足夠余地,商業(yè)活動為逼仄的空間所限,商稅的來源也為逼仄的空間所限。因此,地方稅與國家稅在狹路中相遇相克常常是一種避不開的事。由此產(chǎn)生的矛盾,使厘金天然地帶有一種嚙噬正帑的侵蝕性。同治三年初,曾國藩作《淮南鹽運暢通力籌整頓折》,說到鹽課與鹽厘的桿橋:

  而籌辦之難,大端有二:一在鄰鹽之侵灌大久。西岸則食浙私、粵私而兼以 閩,楚岸則食川私、粵私而兼以潞私,引地被占將及十年,民既借此以濟食,官亦借此以抽厘,積重難返,久假不歸,勢不能驟行禁絕。一在厘卡之設立太多。淮鹽出江,自儀征而金柱關(guān),而獲港,而大通,而安慶,而華陽鎮(zhèn),以達于楚、西,層層設卡,處處報稅,均以鹽厘為大宗,諸軍仰食,性命相依,勢不能概行裁撤。68

  在沒有厘金之前,鹽務所榷的稅目只有一種鹽課。以納課與不納課為界,遂有官鹽、私鹽之分,其合法和不合法是一目瞭然的。但到這個時候,董局中的人們卻更樂意把“浙私”、“粵私”、“閩私”、“川私”、“潞私”等等與官鹽熔為一爐,概以抽厘之法烹之。由此直接獲得的一時一地之利更多,而留給鹽政的則是長久的禍害。一方面,不合法的私鹽在納厘之后便成了受到保護和鼓勵的東西,于是而有西岸和楚岸的“侵灌”。在這些“引地被占”的地方,國家是收不到鹽課的。另一方面,官鹽在運銷過程中受“層層設卡,處處報稅”之厄,流出去的許多銀子,本來都是應當歸鹽課所有的。曾被太平天國梗阻多年的長江運道重新貫通以后,戶部力主率由舊章,恢復中斷了的課額:“查準《淮》南科則,每引六百斤,應征入奏正課銀三兩零。又不入奏正課銀三兩零;
統(tǒng)計每引征銀六兩一錢三分零。咸豐七年,淮鹽片引不行,暫改設局收稅。每百斤抽銀一錢五分,每引九錢,較之課額不及十分之二。”是以“現(xiàn)既改復引鹽,即應按引征課”。69這些話都是言之成理的。然而紙面上的道理常常罩不住變化了的事實。曾國藩說:“近年楚西之盛,每引院完約在十五兩以上!庇终f:“殷商絕少,招來尤難!憋@然,當初鹽課減額讓出來的稅銀,早已被厘金加倍地吞吃掉了。而這些吞進來的厘金又都在接濟著長江中游和下游的軍隊,“皆萬不可停者”。所以,“應完《鹽》課銀,因鹽厘為數(shù)過重,未能遽議加增”。70戶部那一套道理遂不能不在已經(jīng)形成的因果關(guān)系面前退卻。這一類例子非常深刻地說明了厘金是以犧牲舊稅來成全自己的。兩者的消長,當然會把財政制度弄得七顛八倒。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里,西方人帶來的經(jīng)濟關(guān)系日甚一日地滲入中國,并在一個農(nóng)業(yè)社會里不斷誘發(fā)出從事商品生產(chǎn)和流通的人群。于是,向商業(yè)活動榷稅的厘金也越來越膨脹,遂使國家“歲入之項,轉(zhuǎn)以洋稅、厘金為大宗”。71但在內(nèi)戰(zhàn)中被攪散了的國家財政卻很難再重新黏結(jié)起來。所以,終晚清之世,厘務的命脈一直被扼在地方。

  當舊的國賦與新的稅源成為將帥和疆吏可以支配的東西以后,從“自為收支’的過程中便會產(chǎn)生出過去所沒有過的種種機構(gòu)。咸豐七年,曾國藩奏告“報銷大概規(guī)!,概敘說:“臣處一軍,未經(jīng)奏派大員綜理糧臺,亦無專司之員始終其事!薄霸诤庵輹r,出入銀錢。多系自行經(jīng)理。委員即補同知陶壽玉檢點賬目。四年二月至長沙,委員候補知府李瀚章管理收支事件。七月由岳州赴鄂,于長沙設立后路糧臺,派湖甫即用道裕麟、湖北記名道厲云官司其事。其水陸行營收支事務,則李瀚章及江南同知鄭德基主之。九月以后,于漢口設立轉(zhuǎn)運局,派禮部員外郎胡大任司其事。五年駐軍南康,于南昌設立后路糧臺,派禮部員外郎甘晉及李瀚章司其事。”72

  咸豐十年之后,曾國藩總督兩江,又在贛、皖先后設線糧臺。雖說湘軍沿用舊有的“糧臺”一詞來指稱軍營里的餉務機構(gòu),但咸同之前的糧臺,是一種因戰(zhàn)事而奉旨特設的東西,主其事者銜欽命而來,收支自成一局。鈐束糧臺的不是將帥而是朝廷。而曾國藩所說的湘軍糧臺既“未經(jīng)奏派大員綜理”,則庶務皆出將帥一人意旨,自是另一種東西了。在戶部所代表的一統(tǒng)之局四分五裂之后,這種改造過了的糧臺卻能夠各按界限,建立起地域的一統(tǒng)之局。因此,軍中設糧臺,地方也設糧臺。胡林冀巡撫湖北期間,曾自創(chuàng)“湖北總糧臺”名目,“無論何項進款,皆歸糧臺彈收;
無論何項開支,多飭糧臺批發(fā)”,糧臺遂成一省財賦總匯之地。曾國荃后來說:“在當時,胡林翼辦理防剿,兼籌支放水陸各軍,便于取攜,自應為此一時權(quán)宜之計。厥后地方底定,鄰境蕩平,五年之間.巡撫接篆視事者五員,皆因在任未久,不暇興復舊制!73

  這種主官屢經(jīng)更迭而舊制久未“興復”的現(xiàn)象,正說明了“一時權(quán)宜”的糧臺能為疆吏提供舊制所沒有的種種便利,使人不肯割舍。由于移用過來的糧臺一詞未經(jīng)正名,權(quán)界和意義都缺乏明切的確定性,所以,其內(nèi)涵外延反而容易隨意放大,把各種各樣東西都統(tǒng)括進來。這個過程雖由國家權(quán)力的分散開始,卻促成了地方權(quán)力的集中。時至同治六年,兩江總督名下的“后路糧臺”和“金陵糧臺”已經(jīng)把‘“滬厘”、“滬之中國關(guān)”、“蘇省牙厘”、“地丁”、“淮北票鹽預厘”、“洋稅《二成》”、“運庫課厘《之半》”、“皖省牙厘”74等等,都劃入了自己的進款之中。這些不同來路的賦稅牽動兩省,大半都是職有專司的東西,因此,當它們被一網(wǎng)收進糧臺的時候,原本歸別人所有的事權(quán)便也被一同卷走了。久“掌一省之政,司錢各之出納;
十年會戶版,均稅役,登民數(shù)、田數(shù),以達于戶部”75的布政使,在十多年內(nèi)戰(zhàn)里顯然已失掉了職掌中的許多東西。

  當內(nèi)戰(zhàn)過去之后,將帥紛紛成疆吏,與軍務相關(guān)的糧臺也跟著轉(zhuǎn)化為以“局”立名的種種衙門。76光緒十年,戶部概述說:

  查各省散置各局,已報部考,于軍需則有善后總局、善后分局、軍需總局、報銷總局、籌防總局、防營文應總局、軍裝置辨總局、造型藥鉛總局、收發(fā)軍械火藥局、防軍支應局、查辦銷算局、軍械轉(zhuǎn)運局、練餉局、團防局、支發(fā)局、收放局、轉(zhuǎn)運局、采運局、軍械局、軍火局、軍裝局、軍器所、軍需局等項名目;
于洋務則有洋務局、機器局、機器制造局、電報局、電線局、輪船支應局、輪船操練局等項名目。(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于地方則有清查藩庫局、營田局、招墾局、官荒局、交代局、清源局、發(fā)審局、候?qū)徦、清訟局、課吏局、保甲局、收養(yǎng)幼孩公局、普濟堂、廣仁堂、鐵絹局、桑線局、戒煙局、刊刻刷印書局、采訪所、采訪忠節(jié)局、采訪忠義局等項名目;
其鹽務則有各處鹽局、運局、督銷局;
其厘卡除牙厘局外,則有百貨厘金局、洋藥厘捐局,暨兩項各處分局更不勝枚舉。其未經(jīng)報部考局不知幾凡。77

  這些機構(gòu)以雜多的名色顯示了一個地方不同于另一個地方的流派,頗見其各自為政的參差不齊。然而其中大半都與度支相關(guān),以財賦的收入和支出為職份。糧臺借戰(zhàn)爭中的“一時權(quán)宜”為督撫集中起來的種種利權(quán)都在這些機構(gòu)里保留下來了。因此,其間的很多東西常常使朝廷看了心里不舒服。光緒十五年,上諭說:

  從前各省辦理軍務,創(chuàng)立支應、采辦、轉(zhuǎn)運等局,木屬一時權(quán)宜,不能視為常例。迨軍事敉平,又以善后為名,凡事之應隸藩司者,分設各局。名目眾多。鹽務則督銷分設,局卡林立,大率以候補道員為總辦,而會辦、隨辦各員,其數(shù)不可勝數(shù)。所有轉(zhuǎn)《!饭苤、運兩司,轉(zhuǎn)以循例畫諾為了事。

  朝廷不愿意局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局與局之間的綴連中結(jié)成固態(tài)。但朝旨反復飭令的“一律認真整頓”和”刪減歸并”78則老是實現(xiàn)不了,直到宣統(tǒng)元年,度支部奏議“各省財政統(tǒng)歸藩司綜核”,還是不得不從這個已經(jīng)講了多年的題目說起:

  國初定制,各省設布政使司,掌一省錢谷之出納,以“達于戶部,職掌本自分明。自咸豐軍興以來,籌捐籌餉,事屬創(chuàng)行。于是厘金、軍需、善后、支應、報銷等類,皆另行設局,派員管理。迨舉辦新政,名目益繁,始但取便一時,積久遂成為故事。79

  可見,自19世紀五十年代至20世紀的最初十年,雖然疆吏換了幾茬人,而被內(nèi)戰(zhàn)改變了的財政關(guān)系卻能夠承前接后于疆吏的來去之間,在一個個閱歷見識和志度懷抱各不相同的人們手里傳遞下去。朝廷與地方之間的抵忤糾葛也因之而延續(xù)了半個多世紀。

  從戰(zhàn)時的糧臺到后來各司其事的“另行設局”,這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機構(gòu)既是包攬利權(quán)的東西;
又是朝廷不肯認作“常例”的東西。因為包攬利權(quán),所以,自有厘金、軍需、采辦、轉(zhuǎn)運、善后、報銷、支應一類新局,位置在舊法一面的藩司、鹽道、稅關(guān)監(jiān)督便在四圍的逼蹙之中一天天地由肥變瘦。這種消長雖然發(fā)生在地方上的新衙門與舊衙門之間,卻使得二百年來戶部經(jīng)藩司、鹽道、稅關(guān)監(jiān)督等等總綰天下度支的脈路越來越窄,若斷若續(xù),再也不能回復舊觀了。又因為以局立名的新衙門是朝廷不肯認作“常例’的東西,所以,主局事者無須入銓選,督撫可徑以“扎委”派人到位。由此造出來的一群群官場忙人不過是些得差的候補官,他們的脈路當然只能系在疆吏一頭。這個過程把財政重心從朝廷專任的官員手里挪到了督撫扎委的官員手里,使內(nèi)戰(zhàn)中下移的國家權(quán)力都被疆吏消化掉了。同治三年,曾國藩說:

  前代之制,一州歲入之款,置轉(zhuǎn)運使主之,疆吏不得專擅。我朝之制,一省歲入之款,報明聽候部撥,疆吏亦不得專擅。自軍興以來,各省丁、漕等款,紛紛奏留供本省軍需、于是戶部之權(quán)日輕,疆吏之權(quán)日重戶。80

  其時,湘軍正在圍攻天京。自“戶部之權(quán)日輕,疆吏之權(quán)日重”,天下度支之勢已經(jīng)偏斜。隨后的五十年里,積偏斜之勢以成傾趄,許多東西便不能不失其故態(tài),日趨而日益錯位。

  

  三

  

  延續(xù)多年的內(nèi)戰(zhàn)促成了兵制的變法和財政重心的下移,兵氣的彌漫,還造成一種人世運會,使天下才智之士多聚匯于疆吏的周圍。隨后,是一個見識出于地方,人物也起于地方的時代,而廟堂里的袞袞群公則相形而顯得氣弱。這個過程使大吏的幕府一時恢張,在晚清最后五十多年的社會變遷中隱隱然成為天下重地。

  自嘉道以來,人才的消長曾長久地引發(fā)過憂時之士的感慨和議論?崃业膬(nèi)戰(zhàn)把議論里的題目移到了千里兵燹之獨。又以兵戈掀起的波濤,將眾多散在四方的有心人卷到漩渦里來。而后始有尋呼和回應之中的類聚。咸豐二年,張亮基‘自云南移撫湖南”,81恰逢大平軍兵鋒逼來,直指長沙!皶r承平久,文吏未見兵革”,82正在貴州做官的胡林翼向他“舉湘衡之士七人”。尤稱左宗棠“康介剛方,秉性良實,忠肝義膽,與時俗迥異”.并“胸羅古今地圖兵法、本朝國章,切實講求,精通時務”。83一個尋常舉人因之而成了大吏心目中的豪杰。而后,躲在梁山里“避寇”的左宗棠方自“誅茅筑屋,為自保計”,84張亮基已“發(fā)急足至山中”招請,“一以兵事任之”。85迨張亮基遷湖廣總督,繼任的駱秉益禮敬之,“推誠委心,所計畫無不從,得盡所為”,一手“專湖南軍事”數(shù)年。86另一個舉人郭昆燾也在咸豐二年入張亮基幕,自此嶄露頭角。隨后駱秉章、毛鴻賓、惲世臨、劉琨次第撫湖南,“皆延入幕,傾心倚任”87雖說他的哥哥郭嵩燾后來以超邁時流的卓識留下了深遠的歷史影響,但以才干作比較,則咸同之間的人物更推許的還是郭昆燾。88古已有之的幕府制度在危難逼來的時候顯出了它富有彈性的一面,為這些各懷韜略而沒有進入仕途的知識分子提供了另一種事功的路徑。由是,曾被龔自珍用詩人的浪漫憧憬過的“不拘一格”便在內(nèi)戰(zhàn)的血火里非常不浪漫地出現(xiàn)了。

  張亮基和駱秉章都是那個時候善用人才以成一時之功的識時務者。然而他們的局度也僅止于因才器使,其思慮所及,很少有廣求遠規(guī)的意態(tài)。與他們比,正在幫辦團練事務的曾國藩則“每牒府縣招致賢俊”,并“手書告勸鄉(xiāng)人士耆老。雖幼賤,身自下之,必與鈞禮”,顏然表現(xiàn)了更多羅聚四方的恢廓和自覺。因此,他所得到的響應也更多一些,“山野材智之士感其誠”,一時悅服,“人人皆以曾公可與言事!89他后來在一封信中說:

  大約上等賢哲,當以天緣遇之。中等人才?梢匀肆η笾。閣下眼界過高,將來恐全無中谷之人。程子告司馬溫公曰:“愿相公寧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賢之心自此而隳!遍w下味此二語,庶幾懸格漸低,取士漸廣。90

  這些話意在用自己的閱歷作別人的啟導,說的都是平實之言,而文辭之中自有一種說理的洞達和力行的沉摯。在那個時候的中國,戰(zhàn)爭正在把人拖得精疲力竭,并以倏起倏落的成敗利鈍使人不息地轉(zhuǎn)輾于喜怒哀樂之間。但曾國藩之熱心延攬,卻常常懷抱一種超越了成敗利飩的寄托。咸豐十年,他與胡林翼論時勢,曾非常蒼涼地說過:“默觀天下大局,萬難挽回。侍與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養(yǎng)幾個好官以為種子。”91他所著眼的東西。要比同時代的人們顯得更大一些,其蒼涼之中也多了一派致遠之意。因此,在二十年漫長歲月里,他曾匯聚和籠罩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知識分子群。同治二年,容閎至安慶謁曾國藩,目賭會集在那里的眾多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各處軍官,聚于曾文正之大營中者,不下二百人。大半皆懷其目的而來。總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補之官員、懷才之士子。凡法律、算學、天文、機器等等專門家,無不畢集,幾于舉全國人才之精華,匯集于此。此皆曾文正一人之聲望道德,及其所成就之功業(yè),足以吸引之羅致之也。92

  他直觀地寫出了四圍兵禍之中安慶一隅的人氣之旺,既有驚異,也有贊嘆。曾在曾國藩幕府中度過了八年光陰的薛福成后來作《敘曾文正公幕府賓僚》,羅舉“所嘗與共事,及溯所聞而未相覿,或一再晤語而未共事”的一時翹楚“都八十三人”,各以器識才干標榜,分為“閎偉”、“明練”、“淵雅”、“雄略”、“碩德”、“雋辯”、“清才”、“閎覽”、“樸學”、“干濟”、“勤樸”、“敏瞻”。比之容閎的直觀記述,無疑要更深入一些。這些人附麗于湘軍,而籍貫分屬合肥、長沙、平江、武岡、溧陽、奉新、嘉興、長洲、定遠、中江、陽湖、溆浦、遵義、桐城、新建、開縣、南昌、吳川、桂陽、江夏、衡陽、益陽、瑞安、烏程、江陰、湖口、劍州、望江、東湖、巴陵、南豐、武昌、德清、新城、當涂、獨山、秀水、武進、海寧、江寧、石埭、南江、儀征、寶應、金匱、無錫、南海、宜興、忠州、宣城、漢陽、富順、歙、黟、涇,還有漢軍,大半都不是湖南人。薛福成刻畫這些從四面八方來的人“聞公《曾國藩》下士,徒步數(shù)千里從公”,又以他們的欽慕景從反襯出曾國藩“致力延攬,廣包兼容”在那個時候的聲氣遠播。于是而有“幕府賓僚,尤極一時之盛”93

  幕府制度本是非常古老的東西,時至清代,已源遠流長而幾經(jīng)變遷了。乾隆年間,袁枚曾說過:“古名士半從幕府出,而今則讀書不成始習幕,此道漸衰?滴酢⒂赫g,督撫俱以千金重禮,厚聘名流。一時如張西河、范履淵、潘荊山入滿保、李衛(wèi)幕。岳水軒等皆名重一時”94古之幕府出產(chǎn)名士而今之幕府招徠名士。在這種對比里,“讀書不成始習幕”的人和“厚聘”來的名流,“歲修所人,實分官俸’”,都是官員用自己的錢養(yǎng)起來的。所以,他們與朝廷的雨露雷霆都隔得很遠,而和幕主的利鈍禍福卻貼得很近,并由此而自成一套佐幕的義法。

  與前代征召辟置相比,清世幕府更多地維系于一種私人與私人之間的雇傭關(guān)系;
與官場體制中的上下尊卑相比,幕府關(guān)系又更重官幕之間的“情誼親洽”和“盡心為本”95。入幕的士人因之而能夠與東家相對待,被稱作西賓、西席、幕客、慕友、幕賓,其間正有許多禮敬。雖說袁枚以古今人物作比,感嘆“此道漸衰”,但以義法而論,則清世的幕府制度顯然與那個時候的官僚政治正相榫接。是以“佐人為治者”不食君祿,而天下吏治已半出幕客之手。當將帥和疆吏的幕府在內(nèi)戰(zhàn)中廣開門庭之后,眾多的佐幕人輻輳八方,為附生于官僚政治的幕府制度造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然而在桴鼓相應中紛至沓來的,并不全是出自“山野”的“材智之士”,還有許多已入佳途的有心人。他們帶來了一種新的關(guān)系,佐幕的義法遂不得不因時而變。

  最先奉旨督師的李星沅、賽尚阿,代表了朝廷權(quán)威在戰(zhàn)爭中的延伸。因此,在他們的軍幕里調(diào)取職官‘“供差遣”的事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后起的軍幕日多一日,雖說它們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多欽賜的權(quán)威了,但做官的人卻依然在軍務的名義下沿著舊例被檄調(diào)去佐幕。咸同之間,山西人馮志沂“由刑部郎簡放廬州知府,出京赴任,道由河南,勝《!纷嗔糗娭兴菊伦唷保96一個本應到任的太守便被拽入軍營做了文案。后來行走于軍機處的閻敬銘這個時候還在戶都做主事,署湖北巡撫胡林翼聞其“在部嚴整,不可干以私,為吏胥所畏,因奏調(diào)赴鄂委用”。97原本為國家理財?shù)木┕僖虼艘徽{(diào)而去為湖北主糧餉了。丁寶楨佐蔣尉遠,馬新貽佐袁甲三,尹耕云佐毛昶熙,都與此相類,以朝廷命官而受軍府差委,作大吏的幕客。在一個干戈遍地的亂世里,軍幕更容易寄托抱負。所以,大吏檄調(diào)職官,職官也在尋找領(lǐng)兵的大吏!肚迨犯濉氛f:

  《李》鴻章,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從曾國藩游,請求經(jīng)世之學。洪秀全據(jù)金陵,侍郎呂賢基為安徽團練大臣,奏鴻章自助。咸豐二年,廬州陷,鴻章建議先取含山、巢縣圖規(guī)復。巡撫福濟授以兵,連克二縣,逾年復廬卅。累功,用道員,賞花翎。久之,以將兵準甸遭眾忌,無所就,乃棄去,從國藩于江西,授福建延建邵道,仍留軍。98

  從咸豐二年到咸豐人年,李鴻章在皖北奔來奔去,先后依團練大臣呂賢基、安徽巡撫福濟,職分都是辦理鄉(xiāng)團!捌鋾r皖南北土匪遍地,各鄉(xiāng)筑圍以御,而又此圍攻掠彼圍,擾無虛日”。統(tǒng)帶鄉(xiāng)勇的李鴻章也在這種生涯里消盡了翰苑人物的儒雅與斯文。一個故事說他領(lǐng)鄉(xiāng)團出戰(zhàn),敗退,回到自己那個土圍子里。“時已逾午,饑甚,入宅不見一人,蓋先避去。疾往廚舍,飯正熟。灶低洼.即翹一是路于灶沿,一手揭蓋,一手取碗,直遞口狂咽,不暇用箸,亦無一蔬。隨咽隨呼:同隊快干《快食之謂》,好跑《即逃之謂》!99這種意態(tài)倉惶正寫照了皖北的鄉(xiāng)團還遠遠沒有自成氣候的模樣。咸豐二年巨賢基戰(zhàn)死,咸豐八年福濟“鐫級去”,無所依傍的李鴻章遂在一個一個山頭之間變得非常孤獨。與勝保拽留馮志沂、胡林翼指調(diào)閻敬銘相比,他從“淮甸”歸入湘軍幕府,顯然更多地出于自尋門戶的意愿。而“無所就,乃棄去”則洗煉地說明了那個時候的職官在地域和門戶之間流動的自主性。在后來的日子里,像這樣帶著官職到幕府里去幫忙的人越來越多。以身價履歷而論,他們與來自仕途以外的“讀書不成始習幕”者當然是不一樣的。

  在清代的祖宗家法里,朝廷命宮作入幕之賓并不是沒有先例的事。乾隆年間“兩定準部,一定回部,兩定金川,兩定廓爾喀,一定臺灣,及安南緬甸先叛后服”100,以千里遠征造“十全武功”,統(tǒng)兵大臣的營幕里都有職司“章奏”、“書牘”、“營務”,以及“軍事謀畫”、“糧餉軍火”的京官和地方官。但這些專為征戰(zhàn)而設的軍幕都具有非常明顯的臨時性,(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它們的權(quán)限很少能越出兵營之外。由于襄辦戎幕的人物都是國家配給的,所以,他們不會有來去進退的個體自由。幕客和幕主都在朝廷的節(jié)制之下,相處而不能相熟,相熟而不能相知,相知而不能相親,很難形成盤根錯節(jié)的私人關(guān)系。咸豐初年的軍幕依然是沿用祖宗成法構(gòu)筑起來的。然而仗打得越來越久,軍幕的臨時性越來越少,孳衍出來的權(quán)限卻越來越大。軍務在漫長的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歷天下之重,因此,在人手不夠用的時候,將帥調(diào)取職官到營幕中來當差便成了朝廷所不能鉗束的事。佐幕的官員也因法度的松弛而獲得了一點擇技而棲的自由。當擁兵的將帥一個個身兼督撫之后,這種調(diào)用職官的權(quán)力又被移到了疆臣的官幕之中,并就此沉淀下來。變化是從軍府里開始的,但由此伸展,卻牽動了行之已久的許多關(guān)系。

  食君主祿的朝廷命官從自己本來的位置上騰出身來,走進大吏的幕府里去,演示了一種由公室轉(zhuǎn)人私門的過程。與官場里的上司和下屬相比,幕府是一個更容易培植私誼的地方;
然而以職官佐幕,主客之間的對待又并不全然等同于雇傭關(guān)系籠罩之下的東家與西席。這種異乎上司下屬、東家西席的私誼需要一種對應的倫理,于是,咸同以后的幕府遂常常借用涵義寬泛的師生一說相維系。在“督撫俱以千金重禮,厚聘名流”的年代里,隱隱然居“賓師’之位的是幕客。但到了這個時候,做老師的已經(jīng)是幕主了,幕客中的多數(shù)人卻只配做弟子。其變遷之跡正說明了此一時和彼一時的顯然不同。李鴻章后來追敘自己在湘軍幕府中的經(jīng)歷,言之有味的也是師事曾國藩的那些情節(jié):

  吾從師多矣,毋若此老翁《曾國藩》之善教者。其隨時隨地隨事均有所指示,雖尋常贈遺之物,使幕府皆得見之,且詢其意。是時,或言辭,或言受,或言辭少而受多,或言辭多而受少,或取乎此,或取乎彼。眾人言畢,老翁皆無所取而獨抒己見,果勝于眾,然后心悅而誠服,受化于無形焉。101

  這樣的場面有點像《論語》里“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102因此。以師生一倫對應幕主和幕客,確乎有過其名實兼?zhèn)涞囊幻。然而在當日的督撫里,像曾國藩那樣有心“持己所學,陶鑄群倫”的人物其實并不多。他所關(guān)注的這一面被紛紜的世事磨涮得日久而日淡,并沒有在后來的幕府中傳下去。同光間,淮軍繼起,幾經(jīng)生息之后而而有北洋幕府擠插一時的“門下俊髦”;
在南方,與之聲光相埒的則是湖廣總督幕府里的那一群“抱冰堂弟子”。這些地方羅致了眾多愿意圍在疆吏四周的才士,常常引動天下人注目,而用心審視,“心悅而誠服,受化于無形”的景象則極難再得一見。于是,幕府中的師禮遂帶上了一種不可用本義界說的模糊性。但模糊的東西常常更多些運用的曲折自如。對于幕主和幕客來說,因模糊而走了氣的師禮雖然經(jīng)不住循名責實的推究,卻極便鉤連人際,既能夠表達出官場體制的上下尊卑,又能夠表達出官場體制的上下尊卑所無法述意的私人恩義和私人情感。因此,佐幕的職官由公室而人私門,或多或少,或顯或晦,大半都樂于對開府的疆吏奉以師禮。民國初年,被革命弄得非常狼狽的盛宣懷曾托人向袁世凱卑辭疏通,“謂愿出效力”。袁世凱回答說:“七年前,盛欲師事我,我不敢僭前輩。今猶此志,望勿復言!103這個故事已在幕府制度的范圍以外,是后來的事,然而聯(lián)想前后,由此顯出來的種種心態(tài)則不會不使人觸類旁通,對晚清幕府中的師門與弟子之間那可用實利折價的一面略有心悟。

  幕府中的實利最初是與軍功連在一起的。同治年間,福建巡撫王開泰論時政,已指陳“軍興以來保案速開”造成的種種弊端,力主“限保舉以慎名器”104類似的議論此起彼伏,正說明了內(nèi)戰(zhàn)中的軍營是一個不停地制造功名和官價的地方。一仗之后,血肉的搏殺一定會在文字的鋪敘中化出一個保案,使帶兵的武將和從軍的文官沿著等序拾級而上。帷幄中的人們雖然與戰(zhàn)場離得很遠,但曲徑通幽。易入勝境,與軍功的距離則往往更近一些。因此,仗打得越多,保案也造得越多;
保案造得越多,這些人頭上的頂子也換得越瑰麗。與軍營外面那些守著缺分等候銓敘磨勘的官僚相比,在軍營里供差遣的職官們無疑有著一種常規(guī)所不能統(tǒng)束的優(yōu)勢。他們在別人苦于淹滯的時候自能無礙無窒,九轉(zhuǎn)成丹。

  咸豐九年,閻敬銘以戶部主事入湖北巡撫幕,官價止有正六品。次年,“官軍復安徽太湖,敬銘與有功,以員外郎即補”;
而后“升郎中”、升“四品京堂”;
至咸豐十一年,已實授湖北按察使。兩年之中,晉階六級。當他最終離開湖北幕府的時候已官拜山東巡撫,而細數(shù)時光,則上距入幕之日不過三年有馀。105閻敬銘不是一個沒有才干的人,但從仕途上造就了他的顯然是湘軍的軍功。在那個年代里,像這樣因佐幕而成大官的人是常常能夠見到的。起家拔貢的李瀚章咸豐三年以知縣入曾國藩幕府“總理糧臺”。因時敘功,由知州、知府“存擢監(jiān)司,旋膺疆寄”,繼惲世臨之后巡撫湖南。106李瀚章才地本自平庸,而后來仕路騰達,以總督開府武員、廣州;
掛兵部尚書、太子少保銜,赫赫然巍巍然。其一生功名的根基大半是在佐幕的日子里筑起來的。

  軍營中的保案能把名位不顯的人托到青云里去;
也能用軍功贖抵罪愆,把已經(jīng)剝掉的官職從朝廷那里討回來。同光年間的洋務里手丁日昌本由“廩貢生捐教職”入仕。咸豐十一年,他剛剛“署盧陵縣事”,即“坐失地方律,褫職”,被剔了出來;
隨后另辟溪徑,以革職官員托身湘軍幕府。不過一年,經(jīng)“兩江總督曾國藩疏報日昌隨征有勞,開復原官!107當李鴻章開府蘇南之后,他又追隨而去,為淮軍佐幕;
并從此嶄露頭角,數(shù)遷而成封疆大吏。雖說這些人累保而累升的會秩本屬朝廷的名器,但為他們?nèi)砻鞯膭t是開保案的那個人。同治年間,曾國藩有意招致淮軍門戶中的劉秉璋,李鴻章私下里說;
“往也,惟此老翁能致人于方面重任!108他所說的正是這種意思。因此,“保案迭開”一面在不停地制造功名和官價,一面又在不停地制造人際的私利和私恩。從后一面中產(chǎn)生出來的東西,一定會腐蝕食君之祿的人們對于君恩的依戀孺慕,使集權(quán)于朝廷的專制主義在一個個職官的手里走樣!懂愞o錄》說:

  金陵圍攻不下,時蘇州已克,朝旨令準軍助戰(zhàn)。李文忠遷延不行,顯然讓功之意。及大功告成,文忠至金陵,官場迎于下關(guān)。文正前執(zhí)其手曰:“愚兄弟薄面,賴于全矣!狈皆t之日促也,銘、盛諸將咸躍躍欲試。或曰:“湘軍百戰(zhàn)之績,垂成之功豈甘為人奪?若往,鮑軍過于東壩必戰(zhàn)。”劉壯肅曰:“湘軍之中疾疫大作,鮑軍十病六、七,豈能當我巨炮?”文忠存心忠厚,終不許,將卒皆知其事。文正益感不置,故云。109

  在曾國荃圍攻金陵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城內(nèi)的太平軍和城外的湘軍都既病且饑,苦苦對持于精疲力竭之際,而言路譏彈已紛紛然起。曾家兄弟因之憂忿交集,繞室彷徨。與他們相比,李鴻章領(lǐng)淮軍接連攻下蘇南名城,正在鋒頭極健之時。于是而有“朝旨令準軍助戰(zhàn)”。朝旨代表的是君命,但對李鴻章來說,師門的臉面其實具有更大的約束力。所以,他寧可把“詔之日促”放在一邊,用自己的敷衍遷延來成全曾國荃攻破金陵的勛業(yè)。其間的輕重權(quán)衡,已分明失去了以臣事君的準頭。然而當時的議論和后來的記述,都把這種輕重失衡看成是處事的“忠厚”,在推許之中表現(xiàn)了世人對于正在變化的官場倫理紛紛認同。大吏以國家名器播種知遇之恩,而收獲的則是一種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深厚淵源。

  內(nèi)戰(zhàn)使保案成為疆吏常常過手的東西。然而他們一旦把此中奧義弄得非常嫻熟,就再也不肯輕易放手了。因此,內(nèi)戰(zhàn)過去之后,“保案送開”的局面卻長久地留了下來。光緒九年,擅長以文字顯刀筆之利的張佩綸上奏論保舉,非常峭刻地說:

  夫從軍以摧鋒敢死為上,而敘勞乃屬文員;
治水以負新?lián)b竹為功,而請獎不必工次。甚或一案累百人,少亦數(shù)十人,連名比牒,作福市恩,此何異于斜封墨敕哉。

  又說:

  凡保案中任勞者十之二、三,徇情者十之七、八,亦糾之不勝糾矣。若不亟挽其流,下吏生事以邀功,大臣植私以濫舉,將若之何?110

  他所羅舉而掊擊的,都是那個時候的時弊。比之咸同之間,顯然更多錯亂蕪雜。雖說太平天國和捻軍已被敉平多年,但軍營里面似乎還在源源不斷地敘功。而軍功未歇,新起的洋務又成為經(jīng)國濟時的要目,蓬蓬勃勃地造出了許多“勞績”,加上沒完沒了的河工、海運、勸賑、勸捐等等,都在為天下的督撫們提供可用的名目,保案迭開也因之愈見得心應手!耙话咐郯偃恕,而且“徇情者十之七、人’,其間最近便的無疑是幕府中人。111這種從內(nèi)戰(zhàn)中延續(xù)下來的權(quán)力久假不歸,使一代一代的疆吏之門云蒸霞蔚,也會使幕府制度中的人際關(guān)系被物利和物欲熏得越來越齷齪。

  《國聞備乘》述宣統(tǒng)初年時事說:“張之洞晚年篤念故舊,愿以煦煦為仁,凡附之以求官者,必百計經(jīng)營,饜所欲而去!眲t他當年虎踞言路,以大義責天下的那些清議相比,這種“煦煦為仁”已是墮落。但張之洞浸淫孔學多年,心頭畢竟還留有太多的君子小人之辯,所以,其放手植私的腕力與后輩人物相比又弱了許多。:“當時袁世凱勢力極大,出其門者,不二三年輒至專閫。之洞自領(lǐng)卦圻,以至入?yún)懈戚炄俗洳贿^道府丞參而止。故和大有才者不甚附之!112曾國藩、胡林翼那一代人曾以幕府匯聚人材,為王朝重造了中興。然而五十多年之間,他們留下來的心法被后來的疆臣們沿用,卻又一直在剝損朝廷的元氣,使中興變得越來越暗淡。督撫的幕府先占天下仕路之捷徑,于是,一面是“天下之才不能自見于天下,而先委身于私門”;
一面是“食君之祿的人“惟感臣門之私恩,而不復知朝廷之威!薄113君臣一倫遂被蛀得千瘡百孔。等到袁世凱以直隸總督作疆臣領(lǐng)袖,四顧天下,已是公室衰而私門盛了!俺銎溟T者”大半都不再受禮法的鈐束,最初的私誼便亟亟乎向私黨演化而去了。

  朝廷命官檄調(diào)入幕和同一個過程里的布衣幕客敘功得官,顯示了幕府人物的職官化;
也折射了連年軍務正在把種種事權(quán)從別的地方一個一個挪過來,使幕府被鍛造為官衙。因軍務而集中起來的政府權(quán)力屯聚于幕府,可以從紛亂否塞的官場關(guān)系中重組起一種與戰(zhàn)爭相適應的秩序,也會使佐幕人的面目今時不同往昔。咸豐年間,左宗棠主駱秉章幕,自謂“連年因桑梓之故,為披發(fā)瓔冠之舉,忘其愚殘。一意孤行”。114為人作幕而志在“一意孤行”,說明了許多權(quán)勢已經(jīng)移到了他的手里。這種移來的權(quán)力沒有一個規(guī)范的界度,左宗棠因之而能夠意態(tài)縱橫,也因之而常常光焰迫人。一則記載說他“腹笥筆底,俱富麗敏捷,而性情跋扈,在駱幕任意橫恣。駱短于才,拱手聽命。文武官紳非得左歡心者,不能得意;
而得左歡心者,無不得意。好之生毛革,惡之成瘡洧”。115這些話里顯然摻雜著一己之愛憎,但由此畫出來的一派聲勢卻與真相離得并不太遠。湖北人樊增祥以詩文鳴于清末民初,而文苑傳寫其人,則多半喜歡從他父親樊燮講起,并因之連及當年的左宗棠:

  《樊》燮承襲一等輕車都尉,歷官湖南永州鎮(zhèn)總兵,酣飲不事事。巡撫駱秉章將劾之。湘陰左宗棠方以在籍舉人佐秉章,主其軍政。燮恐,謁求解,伏地拜。宗棠不答,又垢讓燮。燮負武官至紅頂矣,亦慚怒相垢唾而出也。遂以剝餉乘轎被劾。罷官歸,謂增祥曰:“一舉人如此,武官尚可為哉!若不得科第,非吾子也!”116

  于是從武官的門庭中產(chǎn)生了一個學而優(yōu)則仕的詩人。在這個故事里,樊燮:“伏地拜”左宗棠,并不是一個朝廷命官拜另一個朝廷命官,而是永州鎮(zhèn)將拜主持湖南軍務的人。雖說左宗棠此時已敘功得兵部郎中并賞“四品卿銜”,117但對湖南官場來說,更使人敬畏的卻是他在幕府中的地位。

  “垢讓”是一種用謾罵來達意的批評方式,其言辭的凌厲必然會夾入許多赤裸裸蔑視。一個候補的郎中能夠以十足的傲慢“垢讓”實缺紅頂大員,憑籍的正是這種來自幕府的居高臨下之勢。然而大官伏地聽小官“垢讓”畢竟是一件既傷顏面又失官常的事。所以,被剝盡臉皮的樊燮忍無可忍,索興從地上爬起來,“亦漸怒相垢唾”;
并在落職之后迭連上訴湖廣總督和都察院,深詆左宗棠,最后把官司打到了皇帝面前。

  這場風波因左宗棠的倨傲而起,但透過個人對個人的恩怨,卻不難看到正在擴大幕府事權(quán)與由來已久的官場舊序之間不可避免的角抵。湖南掀起的風波之所以能夠遠達北京,把才氣自喜的左宗棠逼入困厄之中,正說明了瀆職的樊燮曾經(jīng)獲得過不以是非論曲直的同情和共鳴。后來打動君心的是南書房里潘祖蔭的一折,他說:“楚南一軍立功本省,授應江西、湖北、廣西、貴州,所向克捷,由駱秉章調(diào)度有方,實由左宗棠運籌決勝,此天下所共見!币虼,(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左宗棠一在籍舉人,去留無足輕重,而楚南事勢關(guān)系尤大,不得不為國家借此才!118加上湘軍群帥交章保存,遭“謗陷”的左宗棠才有驚無險地走出困厄,而后以事功發(fā)煌,漸至大位。樊燮與左宗棠的官司就此了結(jié),反映了朝廷的權(quán)衡和取舍已不能不受到內(nèi)戰(zhàn)的制約。潘祖蔭的奏議本意在于用軍務烘托左宗棠,而不知不覺之間卻論證了幕府在內(nèi)戰(zhàn)中擴展事權(quán)的合理性。合理的東西總是鋤不掉的、因此,當左宗棠離開長沙之后,劉蓉接手為湖南巡撫佐幕,依然是一個能夠坐在帷幄里支配文官和武官的人。

  左宗棠的例子。以鮮明的個人方式表現(xiàn)了幕府的權(quán)威。但在國家權(quán)力的一部分從政府移入幕府的過程里,個人方式不過是一種表象,比表象更深沉恒久的則是幕府權(quán)力在這個過程里的制度化。咸豐四年,曾國藩自衛(wèi)州建旗東征,奏報軍中“設立八所,條綜眾務:曰文案所、內(nèi)銀錢所、外銀錢所、軍械所、火器所、偵探所、發(fā)審所、采編所,皆委員司之”,119這些機構(gòu)都在主軍政的營務處之外,本應另成一局,但這個時候卻移入軍中,為幕府所統(tǒng)括。而八所兀立,又非常壯觀地筑成了一排幕府的衙門。過去用歲修聘來的幕友禮遇隆而權(quán)分少,他們的足跡多半被圈在東家的官署之內(nèi),不能發(fā)號施令,也無須與上下左右的行政機構(gòu)作公務往來。在那個時候.政府和幕府之間有著一條明晰的權(quán)界,坐而論道的西席不能越出自己所在的那個范圍。

  然而“條綜眾務”的八所顯然不是坐而論道的地方,其中許多公事都與別人的官署相牽連,因此,司其事的人們雖然分屬幕客,而行使的則是衙門對衙門的權(quán)力。這些從幕府里伸出來的權(quán)力本來是一種野生的東西,卻極富張力,它們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會隨幕主官位的騰達而膨脹,輕易地淹掉了幕府和政府之間原有的界限。咸豐十年。曾國藩奉旨“署理兩江總督”,幕府制度也越來越宏大。他后來奏告說:“臣在皖南駐扎行營,仍于安慶水次設立老營,規(guī)模與行省衙署相似。歷年文卷概存水次官署,專委司道大員經(jīng)管。其地方尋常事件,即令代拆代行,緊要者匯封送營核辦。此臣兼管地方變通辦理之大概也。”120

  “行營”和“老營”都是幕府,“行省衙署”則是政府!袄蠣I”之“規(guī)模與行省衙署相似”,正非常明白地描述了幕府在內(nèi)戰(zhàn)中的政府化。因此,被“專委”的“司道大員”無須由朝廷指派到任,只要從幕府里的一個部門轉(zhuǎn)到另一個部門就可以了。后來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大帥們一個一個膺疆寄,大半都是用這種辦法來“兼管地方’的。比之左宗棠的跋扈,這種制度化的過程顯然更內(nèi)在地反映了國家權(quán)力的變遷,它所牽動的官場關(guān)系也會廣泛得多。兩年后,久主糧臺,為湘軍“綜餉務”的李瀚章經(jīng)“曾國藩派充襄辦廣東厘務”,121期為軍營助餉。就其本旨而言,“襄辦廣東厘務”是從糧臺里派生出來的一種差使,但那個時候的廣東既不在湘軍的作戰(zhàn)范圍之內(nèi),也不在兩江總督的治轄范圍之內(nèi)。所以,“派充”需要請旨,而“襄辦廣東厘務”也隨之成了朝廷的一種差使。糧臺的差使取得了朝廷差使的外觀,使湘軍幕府里伸出來的權(quán)力能夠越界進入廣東的官場之中,對比清代列帝慣以國家法度銜勒疆吏幕府的謹慎和細密,這種由朝廷助成的空間跨度無疑是不同尋常的。清人喜歡持“例”以為立論之據(jù),內(nèi)戰(zhàn)則像一場大火一樣,燒掉了許多舊“例”,又焙制出許多新“例”。后四十年里,督撫中的強者往往伸手越界.把幕府關(guān)系拉得很開,以“例”而言,并不是無所取法的。

  從內(nèi)戰(zhàn)中崛起的那一代疆吏生當多難之世,他們常常要在內(nèi)憂外患交迫之中瞻前顧后,并不得不做許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由此拓展出來的局面,最初都是與幕府制度接在一起的。咸豐十一年冬,曾國藩在安慶“設內(nèi)軍械所,制造洋槍洋炮,廣儲軍實”。122他后來說:“竊中國試造輪船之議,臣于咸豐十一年七月復奏購買船炮折內(nèi)即有此說。同治二年間駐扎安慶,設局試造洋器,全用漢人,未雇洋匠;
雖造成一小輪船,而行駛遲鈍,不甚得法!123是“內(nèi)軍械所”有時候又被簡稱為“局”。雖說后來的歷史敘述已把這個機構(gòu)指為“清政府經(jīng)營近代軍用工業(yè)的開端”,124但在當時,新起的“內(nèi)軍械所”與分屬糧臺的“軍械所”一樣,都不過是幕府里的一個部門,所以,主其事的徐壽、華衡芳皆以幕客受曾國藩“檄委”。與安慶的曾國藩遙遙相對,已經(jīng)“孤軍入滬,進規(guī)蘇浙”的李鴻章也在長江下游忙著“就軍需節(jié)省項下,籌辦機器,選雇員匠,仿造前膛兵鎗、開花銅炮之屬”125正在廣東當差的丁日昌被“催調(diào)”入幕以“專辦制造”;
英國軍警馬格里也因“通習軍器”而成了最早進入淮軍幕府的西方人。于是便有了上海洋炮局。銷后,左宗棠在杭州“引洋將德克碑、日意格考求西國機器制造,仿造小輪船試行于西湖”,126做的也是同一件事。

  這一類以“局”、“所”立名的機構(gòu)都是從幕府事權(quán)蓬勃擴張的過程里衍生出來的,它們由疆吏創(chuàng)置,也歸疆吏支配。因此,李鴻章攻下蘇州之后,就把上海洋炮局搬到了蘇州;
“嗣后李氏升任為《署兩江》總督、他又把蘇州的兵工廠遷到南京。”127最初的滬局遂一變而為“蘇州洋炮局”,再變而為“金陵制造局”。直到李鴻章調(diào)任直隸總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寧局仍是他伸手可及的東西。一個名叫鮑爾吉的西方人為馬格里作傳,敘述說:“雖然李鴻章離開了南京,但金陵制造局仍聽他指揮,因此,馬格里得同時應付李鴻章和兩江總督!焙髞眈R格里監(jiān)造的洋炮出了毛病,其“督管金陵制造局”一職也是由遠在華北的李鴻章撤掉的。128管局務的人們與李鴻章之間的這種關(guān)系,顯然是從內(nèi)戰(zhàn)中沿襲下來的。

  這—類師夷之長技的事業(yè)于古無征,很難從板結(jié)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里自然分蘗出來。而富有張力的幕府制度則提供了一個茬口,使它們能夠與中國社會接起來。在后來的三十年里,這些官局一個一個地成了炙手可熱的洋務衙門!胺妈T西炮”的機構(gòu)又蔓生出翻譯館、廣方言館、武備學堂等等。并由“制器”推及航運、電報、鐵路、開礦、織布、煉鐵,懸河瀉水,浸浸乎以致富致強系國運之盛衰;
官局的事務也在奏議和詔書里越放越大,成為時政中的要目。由此產(chǎn)生的勢位,使它們在縱橫舛結(jié)的官僚機構(gòu)里得以后來居上,手眼通天。但自另一面看去,這些以“局”立名的機構(gòu)又始終是國家體制中非常夾生的一種東西。它們的位置既不在六部管轄的范圍之內(nèi);
也不在司、道、府、州、縣那個行列里。后來修《清史稿·職官志》的一班人因之而無法把這些新衙門嵌入國家的官序里去,只好讓它們不明不白地消失掉了。

  這種明顯的不對稱,正說明了從幕府制度里演變出來的官局一半已在嬗變中變形,另一半則老是蛻化不了。由于另一半老是蛻化不了,所以,管局務的“總辦”、“會辦”、“襄辦”和成串的“提調(diào)”、委員都不是吏部編制里的“缺”,而是督撫指派的“差”。曾國藩的女婿聶緝槼光緒七年以京秩謁兩江總督左宗棠于金陵,派為“兩江營務處會辦”,極得賞識,越明年,轉(zhuǎn)“委上海制造局合辦”。而后由局差游滬道,歷蘇、皖、浙三省巡撫。129上海制造局最初是從李鴻章的幕府里分娩出來的,因此,李鴻章能夠長久地以個人影響支配局事;
但以歸屬而論,這個時候的制造局顯然已不再是他幕府里的東西了。從李鴻章幕府里解下來的制造局是留給繼任的兩江總督的,然而在兩江總督治轄的屬官中,未入國家典制的制造局又是一種既不能歸類于軍政,也不能歸類于民政的外來物。所以,后來的江督便常常沿用管理幕府的辦法來管理上海制造局。

  聶緝槼以京秩入幕作“兩江營務處會辦”,然后佐制造局,都出自左宗棠一手提調(diào)。當時主局事的李興銳曾特為上書,以聶緝槼“年輕而紈绔習氣太重”致疑,左宗棠回信說:“局員非官僚之比,局務非政事之比。仲芳《聶緝槼》能則進之,不能則稟撤之,其幸而無過也容之,不幸而有過則改之、訐之!130這些話雖因一人一事而發(fā),但“局員非官僚之比,局務非政事之比”,卻非常直白地說明:在左宗棠的心目中,制造局的事務天然是一種幕府事務。所不同的是,咸同年間的幕府機構(gòu)只能歸隨于幕主一人,而這個時候的制造局則是遷動不了的。因此,當左宗棠離任之后,又須把它從自己的幕府里解下來,交給下一任江督。于是,為國家造富強的官局便在前任與后任的交替之間成了疆吏幕府輸管和共營的東西。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行政構(gòu)造。在長期內(nèi)戰(zhàn)中積成的幕府制度政府化,使疆吏的幕府與十九世紀最后三十多年的近代化過程纏繞在一起,眾多效西法的洋務衙門在這個過程里產(chǎn)生出來的新的物力和權(quán)力遂大半融入了疆吏的幕府之中。后來鄭孝胥佐張之洞、劉坤一、岑卷煊,先后做過洋務文案、洋務局提調(diào)并在商務局差委、蘆漢鐵路南段總辦、洋務處督辦、營務處總辦等等,要從這一段履歷里細細分辨出哪些名目在幕府之內(nèi),哪些名目在幕府之外實在是非常困難的。疆吏的幕府在膨脹中把許多界限弄得非常漫漶,天下的官制遂越來越亂。

  連續(xù)十多年的內(nèi)戰(zhàn),為身系軍務的大吏掙來了調(diào)職官供差委的權(quán)力,戰(zhàn)爭中的幕府因之而能夠勝任繁劇。但這種權(quán)力是以輕重失衡為前提的,所以,當內(nèi)戰(zhàn)終于過去之后,用慣了這種權(quán)力的疆吏便常常要與朝廷的法度相磨擦。光緒元年,有一道上諭說:“官方亟宜澄敘。外省督撫遇有地方差委事宜,自應于本省各員內(nèi)量材器使。嗣后不得率調(diào)他省人員,以杜營私奔競之弊!131顯見得這一類事已經(jīng)太多,朝廷非常想把借出去的權(quán)力收回來。然而在積久而成的慣性面前,詔書的告誡似乎沒有一點約束人心的力量。七年以后,言官鐘佩賢又說到這個題目:

  軍興之時,用人不拘常格,自可從權(quán),F(xiàn)在軍務肅清已久,而外省請調(diào)京員,習為固然,并有請調(diào)翰林者。以文學侍從之臣,下供疆吏差委,殊乖國家設官本意;噬先粢源艘欢擦忠擞谕馊危筛氖诟、道等官,無待于督撫奏調(diào)。今論官則仍廁詞曾,而奉職則已同外吏,體制既多未協(xié),名實亦覺相淆。132

  上諭說的是一個地方的督撫調(diào)用另一個地方的職官;
鐘佩賢說的是疆吏調(diào)用京官。這些都是不按老規(guī)矩辦事,“官方”、“體制”也隨之而被弄得支離破碎。但“營私奔競”一語又說明:在這種流動里,調(diào)人的督撫與被調(diào)的職官都是兩廂情愿的,“他省人員”和“文學侍從之臣”樂于“供疆吏差委”。因此,后人讀史,適可以從一次次的廟堂議論里看到,內(nèi)戰(zhàn)過去很久之后,天下人才仍在歸趨于督撫。由幕府制度演變而產(chǎn)生的影響,與兵制的變法和利權(quán)下移一樣,都在使后來的歲月成為一個疆吏的時代。

  ----------------------------------------------------------------------------------

  1《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第一冊,頁210。

  2《清史列傳》,頁3310。

  3《太平天國資料匯編》第一冊,中華書局 1980年版,頁 12—30。

  4中國近代史資枓叢刊:《太平天國》第三冊,神州國光社,1952年版,頁327。

  5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三冊,頁311;
第四冊,頁735。6《曾國港務全集·討文》,頁232。

  7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三冊,頁312。

  8《湘軍記》,頁2。

  9《曾國藩全集·書信》一,岳麓書社,1990年版,頁208。

  10蔣方震稱湘軍為“書生用民兵以立武勛”,正是指其發(fā)軔之初的這種民間色彩。

  11《曾國藩全集·書信》一,頁208;
《曾國藩全集·家書》一,頁284

  12《曾國藩年譜》,岳麓書社1986年版,頁22。

  13《湘軍志》,岳麓書社1983年版,頁22。

  14《曾國藩年譜》,頁41。

  15《湘軍志》,頁25。

  16《清史稿》,頁11783。

  17《湘軍志》,頁32。

  18湖南巡撫駱秉章后來成了湘軍最好的合作者之一。其間自有世局和人 事變動的原因。

  19《曾國藩全集·奏稿》二,頁365—366。

  20《曾國藩全集·奏稿》二,頁866;
《曾國藩全集·書信》一,頁605

  21《曾國藩全集·奏稿》二,頁 866。

  22《湘軍記》,頁1

  23《書宰相有學無識》,《庸庵文續(xù)編》。

  24《中興將帥別傳》,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卷一,頁7

  25《曾國藩年譜》,頁115、120。

  26《曾國藩年譜》,頁139。

  27《湘軍記》,頁l一2

  28《曾國藩全集·奏稿》四,頁 2059。

  29《曾國藩全集·書信》一,頁192。

  30《曾國藩全集·書信》一,頁130。

  31《曾文正公奏稿》卷一,(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敬陳團練查匪大概規(guī)模折》。

  32《湘軍記》,頁338。

  33《曾國藩全集·書信》一,頁223。

  34《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八,《復議練軍事宜折》。

  35《曾國藩全集·書信》一,頁605—606。

  36《湘軍志》、頁163。

  37《嘉慶續(xù)修大清會典》,卷二。

  38《清史列傳》,頁3057。

  39《沈文肅公政書》,卷一,《請整頓額兵折》。

  40《乾隆欽定大清會典》,卷六十。

  41《清史稿》,頁3903

  42《柏規(guī)山房文集》,卷二,《上方尚書》。

  43《左宗棠全集》,上海書店1986年影印,第七冊,《吳士邁擅殺游擊朱德樹案由折》。

  44《清史稿》,頁3390、3286

  45《湘綺樓日記》,轉(zhuǎn)引自羅爾鋼《湘軍兵制》,中華書局1984年版,頁212。

  46《湘軍志》,《江西篇第四》。

  47《曾國藩年譜》,頁95

  48參見《湘軍兵制》,頁205

  49《胡文忠公遺集》,卷七十五,《致左季高京卿》。

  50《裁行省議》,轉(zhuǎn)引自《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五冊,頁85,臺灣正中書局印行。

  51轉(zhuǎn)引自《清咸、同時期的財政》(臺北),頁177。

  52《文宗實錄》,卷一三九。

  53《胡文忠公遺集》,卷七十四,《復軍糧蔣叔起》

  54《穆宗圣訓》,卷三○。

  55《郭嵩燾奏稿》,岳麓書社1983年版,頁119—120。

  56《光緒朝東華錄》,中華書局1958年版,頁866

  57《文宗圣訓》,卷一○六.一○七:《曾文正公奏稿》,卷一,《請截留粵餉籌辦湖南炮船片》

  58《曾國藩全集·奏稿》二,頁740

  59《胡文忠公遺集》,卷十五,《請飭催各省應解湖北月餉片》

  60《曾國藩全集·奏稿》二,頁1028

  61《曾國藩全集·奏稿》四,頁2122

  62《曾國藩全集·家書》二,頁824

  63《曾國藩全集·書信》四,頁2927、3046

  64《曾國藩全集·書信》四,頁3226

  65《清史稿》,頁3694

  66《瞑庵雜識瞑庵二識》,岳麓書社1983年版,頁23

  67《皇朝政典類纂》,卷九六,頁5

  68《曾國藩全集·奏稿》七,頁3915

  69《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三冊,頁335

  70《曾國藩全集·奏稿》七,頁3917

  71《皇朝道咸同光奏議》卷二六,《進呈解辦年例匯奏會計出入黃冊疏》

  72《曾國藩全集·奏稿》二.頁871

  73《曾忠襄公奏議》卷一,轉(zhuǎn)引自《新湘軍志》,頁193

  74《能凈居日記》,同治六年五月廿七日。

  75《皇朝文獻通考》卷八五,職官考九。

  76以“局”立名的地方機構(gòu)在內(nèi)戰(zhàn)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內(nèi)戰(zhàn)過去之后尤日多一日

  77《光緒朝東華錄》,頁1879

  78《光緒朝東華錄》,頁2680

  79《政治官報》。第廿冊,第五六五號,《各省財政統(tǒng)歸藩司綜核折》

  80《曾國藩全集·奏稿》七,頁3397

  81《左宗棠年譜》,岳麓書社1982年版,頁29

  82《養(yǎng)知書屋札記》,轉(zhuǎn)引自《左宗棠年譜》,頁31。

  83《胡文忠公遺集》,卷五十五,《上張石卿中丞書》

  84《左宗棠全集·詩文·家書》,岳麓書社1987年版,頁349

  85《左宗棠年譜》,頁30

  86《左宗棠年譜》,頁一39

  87《清史列傳》,頁6060

  88《星廬筆記》,岳麓書社1983年版,頁72

  89《湘軍志》,岳麓書社1983年版,頁20

  90《曾國藩全集·書信》四,頁2767

  91《曾國藩全集·書信》二,頁1538

  92《西學東漸記》,岳麓書社1985年版,頁110

  93《薛福成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舨,頁213—216。

  94《隨園詩話》卷十二。轉(zhuǎn)引自《霞外摑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頁116

  95《佐治藥言·盡心》。

  96《清代野記》,《近代稗!返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頁281。馮志沂字魯川。

  97《清史列傳》,卷五十七,頁4462

  98《清史稿》,卷四百十一,頁12011

  99《惜陰堂筆記·書合肥軼聞》,轉(zhuǎn)引自《中國近代史上的關(guān)鍵人物》,中華書局1988年版,中冊,頁5

  100《圣式記》,中華書局 1984年版,上冊,頁157

  101《異辭錄》,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本,卷一,頁21

  102《論語·先進》

  103《近代名人小傳》,中國書店1988年影印,《官僚》,頁145

  104《同治中興京外奏議約編》,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本,卷一。

  105《清史列傳》,卷五十七,頁4462

  106《清史列傳》,卷五十九,頁4644

  107《清史列傳》,卷五十五,頁4324

  108《異辭錄》,卷一,頁40

  109《異辭錄》,卷一,頁39

  110《光緒朝東華錄》,中華書局 1958年版,頁 1474

  111光緒十九年,鍾德祥參劉秉璋說:“至道員徐春榮,身在督署;
紳士葉毓榮,掌教成都,并無殊功,皆以馬邊、雷波兩廳剿夷等案濫保二品頂戴!彼哉沁@一類情狀。(見《光緒朝東華錄》,頁3266)比照張佩綸的奏議,又可見世風已成之后言官議論的蒼白無力。

  112《近代稗!返谝惠嫞拇ㄈ嗣癯霭嫔1985年版,頁288-289

  113《光緒朝東華錄》,頁1290、784

  114《左宗棠年譜》,頁68

  115《道咸宦海見聞錄》,頁315o失落10字,據(jù)《左宗棠軼事匯編》頁14補入。

  116《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岳麓書社1986年版,頁203。

  117《左宗棠年譜》,頁56—63

  118《左宗棠年譜》,頁71

  119《曾國藩年譜》。頁37

  120《曾國藩年譜》,頁117—118

  121《清史列傳》,頁4639

  122《曾國藩年譜》,頁142

  123《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二十七,《新造輪船折》。

  124《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科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一輯,上冊,頁249

  125《李文忠公全集·秦稿》,卷二十六,《上海機器局報銷折》。

  126《左宗棠年譜》,頁110

  127《北華捷報》,1872年4月11日,《論中國的軍火制造》,《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第一輯上冊,頁263

  128轉(zhuǎn)引自《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第一輯上冊,頁325—326

  129《崇德老人紀念冊》,《左宗棠通事匯編》,岳麓書社1986年版,頁250

  130轉(zhuǎn)引自《凌霄漢閣筆記》,《國聞周報》卷十,期九。

  131《光緒朝東華錄》,頁(總)20

  132《光緒朝東華錄》,頁(總)1291

  

 。ㄔd《中華文史論叢》第五十七輯,1998年)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太平天國 起落 清代 下移 國家權(quán)力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