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泉:對中日東海之爭應冷靜評估
發(fā)布時間:2020-05-2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在中日關系因為日本修改教科書、否認和歪曲侵華歷史等問題而激起中國民眾反日情緒高漲的非常時刻,日本政府卻或上澆油。日本經濟產業(yè)部13日宣布,將會逐漸開始授權日本民企在主權有爭議的中國東海開采天然氣,并將于當日晚些時候對申請企業(yè)進行審議,辦理相關手續(xù)。這無疑將激起中國反日情緒的進一步高漲,使局勢更加復雜、更難以駕御和控制。日本要求中國政府抑制國內的反日抗議活動,自己卻很不負責任地作出這樣的決定,給中國政府增加了新的負擔和難題。對這樣的行為,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已經表明了中國的立場。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對于中日東海之爭也應該有比較冷靜的評估,對問題的性質、重要性程度以及對未來中國的海洋權益和發(fā)展的影響等,要有比較恰當和實事求是的評估,不應夸大嚴重性和后果,使普通民眾更加擔憂,情緒更加高漲。事實上,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到,中日在東海問題上的爭議是非常普遍、自然的國家間領土與領海爭議,一般可以通過外交斗爭和外交談判加以解決,因此需要用平常心冷靜以對。
隨著中國經濟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和對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不斷攀升,中國對能源特別是石油的重視已經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不僅政府高度重視,而且學術界和普通民眾都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汽車,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這是以前包括19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期間所沒有遇到過的。這也使中國普通民眾對石油問題產生了高敏感度。一個問題如果只是政府和學術界在重視而民眾有所疏離,那么問題本身的變化和升級不太引起民眾的關切;
但如果超越了這個層次,成為民眾普遍關切的問題,那么,問題本身的變化和升級對民眾的思維與情緒會帶來比較大的沖擊。中日關于東海的領土爭議是一個老問題,雖然以前在臺灣、香港和海外也有保釣運動,那么,今日再出現(xiàn)領土問題的爭議本不需要引起民眾特別的情緒。但是,因為中國民眾對于石油和能源的擔憂和焦慮,與歷史問題上的情緒和對于美日聯(lián)合遏制中國崛起的印象交織在一起,這個問題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就非同尋常了。一個本可以讓政府間通過正常外交談判處理的問題,由于民眾的高度介入,變得復雜化了,并且給外交施加了很大的壓力,給中國政府抑制反日情緒增加了難度。
但是,我們認為,我們在認識海洋在戰(zhàn)略與能源的重要性的時候,對中日東海石油開采問題的評估是明顯地夸大了,由于媒體特別是網絡的一些誤道,是民眾對這個問題的評估判斷上有所偏差。首先,今后世界的能源在沒有找到比較理想的替代之前,會比較緊張,也不排除出現(xiàn)能源的危機,因此,維護自己的海洋石油權益是應該高度重視。但是,解決能源問題的最佳途徑是維護國際自由貿易。就中國現(xiàn)在的經濟規(guī)模以及未來20年的發(fā)展趨勢看,即使東海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恐怕也不能夠滿足中國經濟增長對石油的需求。解決中國能源需求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與國際社會包括美國、日本一起,維護國際自由貿易體系,并精心布局,使中國能夠比較通暢地從國際市場獲得經濟發(fā)展所需的石油和其他能源。其次,與前一個問題相應的是,在全球化時代,領土對于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與以往有了很大的差異。全球化降低了領土在以往時代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和貿易能力的重要性上升。在以往的時代,領土爭奪異常激烈,殖民主義流行,國家間圍繞領土爭奪而頻繁戰(zhàn)爭,F(xiàn)在這種情況依然存在,但是,由于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一個領土面積小、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和加強自身的經濟與貿易能力來彌補領土和資源上的不足,這就是日本的奇跡。日本也只有在這樣的時代和國際環(huán)境下,才可以這樣長時間保持經濟領先與繁榮。美國加州的經濟規(guī)模如果與國家一起排列可以排在全球第5位,中國的臺灣地區(qū)和香港地區(qū)同樣如此。領土在經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中的重要性在比例上呈現(xiàn)下降趨勢,更有的國際政治學學者提出了貿易國家和虛擬國家理論,后者把制造業(yè)等延伸到世界各地,本土只是總部和大腦,是研發(fā)基地,全球的領土和自然與人力資源已經為它所用。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對于領土爭議問題就會有比較平常的心態(tài),對問題本身會有比較理性的評估。第三,就中日之間的東海之爭看,中日兩國各有自己的國際法或國際慣例依據(jù),因此,與歷史和臺灣問題不同,日本在歷史和臺灣問題上的態(tài)度與行為是我們不能夠予以容忍與妥協(xié)的,但是,在東海問題上,是可以妥協(xié)的。中國政府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就是一種比較現(xiàn)實而靈活的主張。我們反對日本現(xiàn)在在這個問題上做法,它不利于問題的緩和與解決,反而激化了矛盾。但同時,我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不應該被無限夸大。此外,從成本與收益的角度看,如果處理不善發(fā)生非和平的沖突,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大于海底石油本身可以帶來的收益,或者比從國際市場購買石油的成本和代價更高。這就是現(xiàn)在國家間處理領土爭議普遍通過外交談判解決的經濟學根源。
日本首相小泉表示希望能夠使東海成為合作的海洋,因此,我們的希望是,日本政府能夠拿出誠意和相應的行動來,主動平息事態(tài),不讓中國政府承受更大的壓力。同時,我們希望國內民眾基于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評估,能夠理性地對待中日東海之爭。
(原刊《大公報》4月19日,標題有變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