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農(nóng)與散文詩翻譯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中國人自己翻譯的西洋詩歌,最早面世是在1870年代,即王韜與張芝軒合譯的《法國國歌》(即《馬賽曲》)和德國愛國詩人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Eunst Moritz Arendt,1769-1860)的《祖國歌》,這兩首詩均見于1871年出版的《普法戰(zhàn)紀》第一卷中,后來外國詩歌翻譯得很多,著名的翻譯家有蘇曼殊、馬君武、辜鴻銘等人。但,他們譯的這些詩多是格律詩。外國詩歌中的另一新品種:散文詩,在20世紀前還無人翻譯。20世紀初,劉半農(nóng)(1891-1934,“五四”前寫作劉半儂)第一個開始關注并翻譯外國的散文詩。而且所譯詩歌又是東西兩大文豪:印度的泰戈爾和俄國的屠格涅夫的散文詩。
泰戈爾(1861年-1941年)是印度享有盛名的文學大師,其名作《吉檀伽利》1913年曾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東方作家。
“五四”前夕劉半農(nóng)翻譯了泰戈爾的4首散文詩。前兩首發(fā)表在《新青年》5卷2號(1918年),題為《Tagore詩二首》,即《惡郵差》和《著作資格》;
同年又在《新青年》5卷3號上發(fā)表了另外兩首譯作:《海濱》和《同情》,這四首均是無韻詩,即今天的“散文詩”。泰戈爾詩歌總的美學風格是質樸自然,清新流暢,富于童真。今錄他的散文詩《海濱》中的第一節(jié):
在無盡世界的海濱上,孩子們會(匯)集著。
無邊際的天,靜悄悄的在頭頂上;
不休止的水,正是喧騰湍激。
在這無盡世界的海濱上,孩子們呼噪,跳舞,會(匯)集起來。
在“五四”前,這可謂很好的白話譯詩了。臺灣詩人痖弦在《早春的播種者》中對劉半農(nóng)的白話詩評價很高。他說:在這些譯詩中,“舊語言的羈絆似乎一點也看不出來,”“白話文那樣子好法,至少在那個時期除了胡適之外,恐怕找不到第二個人。”對照他“五四”前后的譯詩,此言并非過譽。
劉半農(nóng)還譯過俄國屠格涅夫的散文詩。屠格涅夫(N.C.Tургенев,1818年-1883年)是俄國杰出的文學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說,在生前即享有國際聲譽;
但他也寫詩歌,散文詩寫得尤佳。劉半農(nóng)關注俄國這位世界級的大作家是在1915年,他譯了屠格涅夫的四首散文詩。遺憾的是,劉半農(nóng)不懂俄文,散文詩又無韻,他是據(jù)英譯本轉譯的。劉氏把它們當成斷篇小說介紹給了中國讀者。這便是刊在1915年《中華小說界》2卷第7期上的四篇小說,劉氏譯題為《杜瑾訥夫(屠格涅夫不規(guī)范的譯名)之名著》,即《乞食之兄》、《地胡吞我之妻》、《可畏哉愚夫》、《嫠婦與菜汁》(后來巴金以散文詩的形式分別把他譯為《乞丐》、《馬霞》、《愚人》、《白菜湯》)。劉半農(nóng)十分欣賞這4篇作品,他在“譯者前言”中說:此4篇“均為其晚年手筆”,“措詞立言,均慘痛哀切,使人情不自禁。余所讀小說,殆以此為觀止,是惡可不譯以餉我國之小說家!
3年之后,即1918年,劉半農(nóng)又在《新青年》5卷3號上譯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詩二首:《狗》和《訪員》,這次他不僅將作品體裁真確區(qū)分為散文詩,題為《屠格涅夫散文詩二首》,而且還將作家的名字Tургенев準確地譯為“屠格涅夫”,詩界至今仍沿用此譯名。但,這兩首散文詩仍是據(jù)英國C·Garnett的英譯本轉譯的。
劉半農(nóng)所譯散文詩的時間是“五四”前夕,他譯這些散文詩的意圖是配合當時正蓬勃興起的新文化運動,希望在詩歌方面打破古典詩歌舊格律的束縛。這點他在《我之文學改良觀》中說得十分清楚。散文詩的字數(shù)多少不拘,又無嚴格的韻律要求,自然有助于詩體解放,沖破舊格律的束縛。這種預設和新文學家所倡導的“五四”后新詩創(chuàng)作的走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今年是劉半農(nóng)先生逝世70周年,謹以此文作為紀念。
熱點文章閱讀